歷史上姓楊的皇帝有哪些?你如何評價?

洪浩江蘇南通


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動亂紛爭,隋文帝楊堅擊潰了各方競爭對手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歷史稱為開皇之治,長達300年的五胡亂華徹底結束,實行比較開明的修養生息政策,政治上也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提供可以依靠的藍本。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促進了中國的民族大融合,在影響中國發展的人物中排名100名以內的優秀皇帝。



馮亞男大粉絲


想知道的歷史,不得不說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驛站x,感謝關注與點評!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中國封建歷史上,就出現了‘’皇帝‘’這一至高無上的稱謂,從始皇帝嬴政開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止,中國一共出現了500多位皇帝,其中有不少是死後追諡的。在500多位皇帝中‘’楊‘’姓皇帝有8位,其中隋朝有4位,他們分別是:楊堅、楊廣、楊侑、楊侗。五代時期也有4位,他們分別是:楊行密、楊渥、楊隆演、楊溥。對於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大家都非常熟悉,對其他的楊姓皇帝就很陌生,下面我就對這八位楊姓皇帝來個一一介紹。

1、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604年)是隋朝的開國皇帝,581年楊堅奪取後周政權,建立隋朝,公元581年~604年在位。楊堅在北周武帝時期被封為隨國公,後為上柱國和大司馬。581年開國登基後,對政治、經濟和文化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新修定刑律,推行三省六部制度,把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結束了自晉代、南北朝以來的混亂局面,建立一統的大隋王朝。

隋文帝統治時期,減稅賦,促生產,穩經濟,緩矛盾,興水利,重教育。在位24年,勵精圖治,政績斐然。隋文帝生活簡樸,但生性多疑,殺功臣,親皇后,廢太子,埋禍根,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享年64歲。

2、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618年)是個爭議很多的皇帝,褒揚他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功績可比肩秦始皇和漢武帝,貶低他的人,說他是個荒淫殘暴的昏君。楊廣是隋文帝次子,母親為獨孤皇后,隋文帝在獨孤伽羅皇后的支持下,廢了長子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因此得以繼承皇位。

公元581年,楊廣率軍滅陳朝。繼位後,修造大運河,建東都洛陽,完善科舉制度,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但隋煬帝楊廣大興土木,疏浚河道,建造東都洛陽,濫用民力。他的行為引發了大範圍的農民起義。公元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叛亂,同手下一起殺死了楊廣。楊廣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詩也寫得很好,他修造的大運河造福於民、功在千秋。

3、楊侑

隋恭帝楊侑(605~619年)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起兵,攻陷長安後,立楊侑為帝,618年,就被李淵所廢,是個傀儡皇帝,619年,楊侑不明離世,時年15歲。

4、楊侗

隋恭帝楊侗(604~619年),隋煬帝楊廣之孫,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楊廣後,立楊侗為帝,619年,楊侗讓位給王世充,後被王世充殺害,時年16歲。

5、楊行密

吳太祖楊行密(852~905年)是五代時期南吳的開國皇帝,今安徽合肥人。大敗錢鏐後,立足於江淮地區。公元902年,被封吳王。楊行密盤踞江淮,阻止了朱溫南進,為避免全國大範圍動亂做出了貢獻,形成了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並存的局面。使得唐朝以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慢慢南遷,因此他也享有“十國第一人”的稱謂。公元905年,楊行密去世,享年54歲。其子楊溥稱帝后,追尊他為武皇帝。

6、楊渥

吳烈祖楊渥(886~908年)是吳太祖楊行密的長子,公元905年,楊行密去世後,楊渥繼吳王位。楊渥是個喜歡玩樂的人,整天不務正業,根本聽不進身邊人的勸告。公元907年,大臣張顥和徐溫發動兵變,控制了楊渥,908年殺死了楊渥,時年23歲。

7、楊隆演

吳高祖楊隆演(897~920年)是吳太祖楊行密的次子。楊渥被殺後,眾人擁立楊隆演為吳王。920年因受徐溫等人的欺侮憂鬱而死,時年24歲。

8、楊溥

吳睿帝楊溥(900~938年)是吳太祖楊行密的第四子,公元920年楊隆演去世,徐溫等人擁立楊溥為吳王。公元927年,楊溥繼皇帝位,但楊溥只是徐溫的一顆棋子,軍政大權皆掌握在徐溫和他養子徐知誥手中,徐知誥也就是李昪。937年楊溥被迫讓位給徐知誥,南吳滅亡。938年楊溥去世,享年39歲。

縱觀八位楊姓皇帝,只有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為大一統皇帝,歷史功績也非常大,隋煬帝的兩個孫子楊侑和楊侗,只不過是政治的替代品,而且被擁立時年紀很小,在位時間也很短。五代吳國也只有楊溥是真正活著時,做過皇帝的人,其父楊行密和兩個哥哥楊渥、楊隆演三人的皇帝名號,都是後來楊溥追諡的。除了楊行密曾阻止朱溫南進,避免戰亂有功外,其他人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頌的歷史功績。


史道驛站x


姓楊的皇帝有楊廣、楊堅、楊栯

我知道歷史上有點歪曲楊廣、他的豐功偉績被黑的一塌糊塗!百度可查!





大頭微視界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

歷史上,楊姓帝王共有六人,具體如下:

1、隋文帝楊堅(西魏大統七年-仁壽四年,即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系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后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2、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卻以殘暴著稱於世。有人拿秦始皇與他相比。他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后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裡,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又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的暴政將隋朝推向滅亡。

3、楊侗,隋朝宗室。隋煬帝孫,元德太子昭之子,母小劉良娣。原本封為越王,駐守洛陽。隋煬帝被殺後,為王世充擁立為國君,但之後世充意圖毒殺侗,侗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願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勒斃。

4、隋恭帝名楊侑,隋煬帝楊廣之孫,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楊廣被殺後旋即為李淵所廢,死後諡號隋恭帝。

5、楊浩,隋煬帝之侄,秦王楊俊之子,煬帝在江都被弒後,被宇文化及立為皇帝,後被廢並遭殺害.

6、楊溥(900年—938年12月23日),南吳太祖楊行密四子,南吳烈祖楊渥、南吳高祖楊隆演之弟,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君主。920年(武義二年)楊隆演去世,楊溥為徐溫所迎繼吳王位,921年,改元順義。927年(順義七年),即皇帝位,改元乾貞。南吳於楊隆演及楊溥在位時,軍政大權皆操之在徐溫、及其養子徐知誥(李昪)父子之中,之所以即位,只是為徐氏父子篡位稱帝之準備而已。937年(天祚三年),楊溥禪位徐知誥,南吳滅亡。楊溥被徐知誥上尊號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938年(升元二年)楊溥去世,諡號睿皇帝。




小嘉自媒體


隋朝皇帝姓楊

高祖 文皇帝 楊堅

世祖 明皇帝 楊廣

世宗 孝成皇帝(皇泰帝追封) 楊昭

恭皇帝 楊侑

皇泰帝 楊侗

秦王 楊浩

隋王 楊政道


歷史雜誌


楊姓來源於百家姓根本的姬,隋朝的皇帝都姓楊,楊堅楊廣楊侗楊浩等,除了隋朝之外,五代十國時期,南吳的皇帝也是楊姓,包括楊隆演、楊溥、楊渥等人物。


小松仔song


也就隋朝的皇帝姓楊,其他的割據勢力不能算,父子倆都是有名氣的,尤其是開國的楊堅,是一個可以和秦始皇媲美的皇帝,可惜繼承人出現了問題,兒子楊廣殘暴不仁,二世而亡


無慾金剛


隋朝都是楊的~可惜就兩位~一位節儉,一位急於求成!


中亞影視傳媒


楊廣楊堅,這是隋朝的帝王。


劍指青雲


大隋朝兩任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