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凱:我想做瘋子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放牛娃出身,從小受夠了貪官汙吏豪強地主的欺辱,所以登基以後,對一些自認為盤剝百姓的官員尤其痛恨,為了收集不法官員的罪證,不惜成立錦衣衛機構,平日裡偵查審判官員的不法行為,一經發現就把他們投進大牢,那裡面“剝皮”、“點天燈”等酷刑應有盡有,很多官員受不了就被屈打成招,連帶著供出許多冤假錯案來。所以在洪武朝做官的大員們,每天上朝都戰戰兢兢,生怕有什麼把柄被朱元璋發現,投進錦衣衛大獄,九死一生,再無活著出來的可能。

傳說,馬皇后死後,朱元璋的脾氣更加暴躁,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官員被處死、下大牢的不計其數,每天大家都觀察朱元璋的玉帶,一旦玉帶緊貼胸前,說明朱皇帝今天心情還不錯,很少殺戮,大家可以保著腦袋回家,但是一旦玉帶被壓低掛在腰部以下,那就大事不好,這天基本上凶多吉少,不知有多少腦袋人頭落地了。


袁凱:我想做瘋子

御史袁凱是個聰明的人,看到每天同僚朝不保夕,而自己曾經做過元朝的府官,也不是很受朱元璋信任,生怕那天惹朱元璋不高興被殺了頭。一次朱元璋派他去太子府朱標那裡詢問對一批官員的的處理意見。太子仁慈,和朱元璋意見相佐,朱元璋很不高興,就問袁凱他和太子誰說的對?袁凱誰也不想得罪,就說:皇帝主張嚴懲,是彰顯國家法制的威嚴,而太子主張輕罰,正好體現諸君的仁慈,兩者都有一定道理。朱元璋臉色陰沉,什麼也沒說,就放袁凱下朝了。袁凱回到家,左思右想,憑他對朱元璋的瞭解,覺得朱元璋對他的回答不滿意,早晚有一天大禍臨頭。今天不殺他,是因為沒有充分的理由,保不準哪天腦袋搬家,於是他眼珠一轉,想出個保命的長久之計。

第二天早朝時間到了,家人發現袁凱蜷縮在一角,眼光呆滯,口裡唸唸有詞:我有罪,我有罪……蓬頭垢面,不吃飯也不穿朝服上朝。家人勸他,他就連打帶踢地撒潑打滾躺在地上,好像也不認識家人。家人很著急,連忙把袁凱已經“瘋了”的事情上報朝廷。朱元璋聽了很不以為然,認為他是裝瘋賣傻來逃脫死罪。於是,派錦衣衛把他扔進監獄,並且叮囑獄卒故意不給他吃飯,送飯時間把一些土塊合著牛糞當作牢飯送給袁凱吃。誰曾想袁凱毫不介意,一邊吃得津津有味,一邊吧唧著嘴說:真好吃,真好吃……就這樣在監獄呆了十多天,也不見意識清醒,很多人都以為袁凱是真得瘋了。可老謀深算的朱元璋還是不想放過袁凱,他聽說真正的瘋子是不會有任何感知的,於是密令錦衣衛頭目用鐵錐子扎袁凱的手指,這種刑法太殘酷,很多正常人都熬不住屈打成招,何況一個文人?都說十指連心,錦衣衛也等著袁凱露餡,好在朱元璋面前邀功。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錐子紮下去,儘管袁凱的十個手指鮮血淋淋,袁凱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還是目光呆滯,嘴裡唸唸有詞的叨叨著:我有罪,我有罪……和原先的痴呆樣子毫無兩樣。消息傳到朱元璋那裡,他長嘆一聲說:罷了,這老傢伙是真的瘋了,把他放了,叫他辭官回老家吧。


袁凱:我想做瘋子

其實袁凱根本沒瘋,明知道這樣裝瘋很受罪,但是不對自己殘忍,不裝瘋賣傻,根本不可能逃出朱元璋的手心。在錦衣衛大獄裡走一遭,他更清醒的意識到了官場的黑暗,也更加認識到朱元璋對大臣猜忌的本性,所以“瘋”名遠播後,他便借坡下驢,讓家人向朝廷辭了官,帶著老婆孩子告老還鄉,最後順利地躲避了“胡惟庸案”等牽連,得以善終。

封建王朝的歷朝歷代官員,從來沒有像在朱元璋洪武年間當官當得這麼窩囊和不容易。開國皇帝都忌憚功臣大員,但手段如此殘酷猛烈的,無人能出其右。伴君如伴虎,惹惱了皇帝,無論是忠是奸,都會成為皇權的陪葬品。聰明如袁凱之流的在那種嚴峻形勢下也不得不收斂鋒芒,裝瘋賣傻,逃脫皇帝的手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