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佳老師凌遠教授:不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再好的樂感都很遺憾


王羽佳老師凌遠教授:不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再好的樂感都很遺憾


我從教56年,孩子們水平比30年前提高了很多。但現在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些令我們擔心。


普遍存在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現象。鋼琴學會成立後,它可以充當起指揮官的角色,提醒大家:哪漏了、哪冒了。


我在印尼長大,小時候,鋼琴專業要求不是那麼高,但是我們那時什麼都學、生活很豐富。


現在都在說小學教育要減負,學鋼琴也是這樣,不要給孩子加壓,要讓他們生活得更自然。


不要只會彈琴,有時哪怕是看一些畫展,看一些音樂劇,學會一點跳舞,哪怕是滑冰,讓生活更有情趣。出去旅遊一下,比讓孩子在琴房裡練12小時要好。


有時,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去玩。家長們從觀念上要改變,不要鑽到技術裡,讓孩子生活得更豐富,這樣孩子才會有更豐富的想象力。


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有這種感覺,中國的孩子太沒有想象力了,因為他們生活得太單一了。他不知道高山是什麼感覺,甚至連真正的羊都沒時間去看。


孩子們學鋼琴起步不要太早,四五歲比較合適。入門不一定非要坐在鋼琴前,可以在遊戲中,讓孩子模仿打節拍,模仿舞蹈的節奏、學唱歌,培養他的記憶力和聽力,這樣堅持半年,讓孩子的耳朵和手腳以及心裡的感覺開始得到訓練。


這個階段常常被忽視,一開始入門就落在孩子的手上,讓他們喪失了想象力和聽覺。


學音樂的關鍵是培養聽覺和敏銳的感覺,技術是隨之而來的。如果一上來就讓孩子學手型,孩子彈一個音,卻一點感覺也沒有,手立在鋼琴上就像立在一根木頭上一樣,這是培養不了孩子對鋼琴的喜愛的。


接下來就是要區別孩子是從心裡能感覺到音樂,還是從樂譜上感受到音樂,或是在強迫下感覺到音樂。家長要記住,孩子是學音樂的,不是學手型的,這個觀念改變了,孩子喜歡上音樂了,自然而然就會模仿。從模仿著手,比從理智和機械地反覆要有用得多。


我對一部分孩子一年跨三級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很擔憂。我是考級的創辦者之一,也參與考級教材的編寫。


當時我的初衷是希望引導業餘學鋼琴的孩子沿著科學的指引一級級走,循序漸進。考級的曲目就是告訴他們,要沿著這個程度、曲目範圍,穩定地學到十級,就算學會了鋼琴。


設這麼多級,就是想告訴他們,不要著急,並不是說只彈這幾首曲子就算學會了。可是考級這20年過來,變得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有人認為自己很有才能,可以跳級,這就誤解了我們的原意。


王羽佳老師凌遠教授:不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再好的樂感都很遺憾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遍但昭義老師關於手指獨立訓練的文章,希望大家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循序漸進的學習鋼琴:

對手指獨立性訓練比較有效的方法是:保留音練習和5指的非連音練習。


(一)保留音練習


保留音練習的方法是:將5個手指在一定的鍵盤位置上無聲按下,然後,依次作獨立的抬起和落鍵動作。

保留音練習的要點是:

1)抬起、落鍵的手指動作盡力保持獨立,即不允許其他指頭因某個指頭的動作被牽連而抬起或不能正常地保留住已經按下的琴鍵。

2)起、落動作必須鮮明。訓練允許一定誇張,如允許手指抬高到比通常彈奏運用的高度更高一些來鍛鍊它的運動幅度。對抬起最困難的4指、拇指、5制等尤其要多加關注,嚴格要求。

3)注意放鬆。這種練習因為手指要保持按住琴鍵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緊張度。另一方面抬指、擊鍵也更易形成緊張,所以,要特別注意放鬆。


慢速練習擊鍵落指後要有意識儘快鬆掉,一定要求在做到放鬆後再抬起作第2次,如此重複。最初的訓練目的僅僅是鮮明而獨立的揮動動作。


4)在鮮明、獨立動作養成習慣並取得放鬆協調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抬起手指擊鍵的速度。要求各指在不需其他部位幫助的條件下,依靠指掌關節積聚力量,爆發性的發力擊鍵。這對4指極其困難,5指也不易,但通過訓練可以提高。

5)逐步加快速度,提高起、落動作的頻率。

6)熟練之後,可換用另一種方法練習:即訓練獨立揮動的手指擊鍵後迅速抬起,不保留在琴鍵上。這種方法宜作提高動作頻率之用。

(二) 5指練習

為訓練5指適應彈奏鋼琴的技術素質、許多鋼琴家、鋼琴教育家編寫了非常豐富多樣的5指練習。每位教師都會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在不同階段為學生安排恰當的練習。這裡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那些練習分別列出來。我在這裡僅想調練習的原則和宗旨。


(1)強調針對性與目的性


對於帶機械性的基礎練習我們主張少而精,關鍵是有的放矢。針對每個孩子們不同的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練習目的性越強,有針對性的練習選擇的越恰當,練習效果越佳,可以事半功倍。


反之,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最主要的危害還在於,過多的機械性重複,影響精力集中,並傷害孩子對音樂的敏感反應。我們的家長切不可在加強基本功的口號下,盲目的要求孩子作過量的機械性練習。


(2)強調集中精力


基礎練習必須精力集中才能奏效。譬如:要訓練手指動作的敏捷有力,我們需要訓練手指快速揮動擊鍵。


擊鍵前需要積聚力量的準備瞬間,需要爆發性的使出勁來快速揮動手指擊鍵,如果精力不集中兩者都無法做到,練了等於白練,不能獲得成效。


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懂得基礎練習的意義,懂得做任何事達到目的就是快樂,幫助他們建立起練習自覺性和吃苦的精神,從而做到集中、認真。


(3)強調注意訓練方法


任何時候我們都在強調注意方法,希望好的練習法能幫助孩子取得應有的練習成效。

這裡也給予一些具體方法的提示:

1)分階段圍繞最薄弱點訓練,推出重點,要求明確。訓練“攤子”鋪得、太大,太寬,精力分散不會取得好效果。

2)務求練有成效。任何一項訓練總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有一個過程。即不能急躁,也不能對訓練成效漠不關心。


每練一項,如練一種練習音型務求達到訓練要求,沒有突破性進展不輕易罷手。如果每項訓練切切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去,日積月累定會有質的飛躍。

3)對訓練項目,訓練時間以及訓練的定量要有科學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當然,對幼小的兒童,主要依靠家長掌握。特別要防止超量訓練造成手的損傷。

4)多分手訓練。分手訓練能更集中的注意到對每個手指,每個動作的要求,同時又能兼顧手的輪換休息,效果比雙手同時練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