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傾注了父母一生的心血,尤其現在獨生子女這麼多,他們哪一個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但是為什麼依然有很多孩子卻並不領情呢?

阿珍家境優渥,又是獨生女,完全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剛剛在公司轉正,父母就全款給她在附近一處不錯的地段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實在讓人羨慕不已。但是我卻感覺到阿珍與父母的關係,似乎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和諧。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有一次阿珍陪我回家去取資料,一進家門,面對我租的小公寓,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她說:“我這裡地方小,別嫌棄啊!你先坐,我去給你拿東西。”

她連忙說道:“姐,其實我覺得你家挺好的。一開始我就是想先租個小公寓住著,畢竟自己一個人,房子大了反而麻煩。可是我父母偏要給我買一套房子,我也沒有辦法。”

“其實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挺不知好歹的,明明父母為我做了那麼多,可我卻總會心存不滿。姐,我可以跟你聊聊嗎?這些話我一直在心裡憋得慌。”

我說當然可以。於是阿珍就開始徐徐道來。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她說,小時候有一次,她跟樓上的小姐姐出去玩,小姐姐拿了一個新買的滑板,她覺得很新奇,就試了一下,但是她的平衡感很差,一直沒學會。

可是,她爸媽看到她在認真地玩時,就覺得她也想要那個滑板,於是也想給她買一個。即使她一再強調她真的不需要,她也發現自己可能根本學不會,買了也是浪費,但是父母還是給她買了,並且還買了最貴的款式。

可是後來,她根本就沒玩幾次,父母卻一直埋怨她為什麼當初要了,結果買來卻不玩呢。她真是有苦說不出,當時她根本沒要,是父母硬要給她買的呀?

她又說道,有一年,父母帶她去迪士尼玩。買紀念品的時候,她心儀一個非常漂亮的包包,但是父母卻覺得那個款式太過幼稚,即使買回家也不會揹出去,太浪費,後來給她買了一個父母認為非常實用的手錶。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她說,其實現在想來父母的做法是對的,那個包包買回家背的機會的確會很少,真的有可能會落灰。但是當時卻很長時間不能釋懷,以至於到現在她還能記得那個包包的款式。

阿珍說她明白父母真的很愛她,從小到大他們為她付出了很多。可是他們對她“愛”方式,她卻不能認可。尤其是現在她已經長大,也開始工作了,想要擁有自己可以做主的生活,然而父母還是不肯放手。

雖然有了父母的幫助,生活可能會過得更好一些,但她還是覺著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去走,無論酸甜苦辣都要自己親自去嘗試。

那天阿珍跟我說了很多很多,我也思考了很久。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的孩子,他們總是會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卻幫助孩子,從沒問過孩子這是不是他想要的。因此,這種愛有的時候就會偏離了方向,反而引起孩子心中的糾結與痛苦。

那麼對於孩子的需求,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小編有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點,正視孩子的需求,不能只憑自己的想法。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愛好與想法,當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需求時,父母首先要嘗試去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你覺得孩子想要什麼。

即使你給孩子的比孩子想要的東西更加貴重,也可能會達到反效果。結果是花了很多錢,孩子卻不喜歡,也不能體會到你對他的愛。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第二點,與孩子多交流,瞭解他為什麼“想要”。

父母除了知道孩子想要什麼,還要試著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想要,而不是一開始就去跟孩子強調這樣東西他不能要。

與孩子交流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表達的條理性,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分析,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這件東西到底值不值得買。即使最後沒買成,也比父母強制的拒絕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第三點,延長他的滿足感,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所得。

當你已經瞭解了孩子的需求,以及他為什麼想要這件東西,你也決定給他買時,可以嘗試讓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再滿足他的需求。

父母怎樣的愛,才能讓成年後的孩子心生感激?

這樣孩子就會更加珍惜他所得到的東西,同時也可以鍛鍊他的能力。讓他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父母關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買一些他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去幫他做一些他不喜歡的事情。而是應該尊重孩子,與孩子多流通交流,真正明白他的所需。

愛,是一種尊重與放手,不是控制與左右。但願所有的孩子長大成年後,每當回憶起童年與父母相處的時光,都能面帶微笑,充滿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