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一點都聽不懂,怎麼辦?

董董4700


一年級,課外時間還算充裕,每天回家看小豬佩奇英文版,每週就看兩集,這兩集天天看,也就十分鐘,然後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後的洗漱時間,晚上上床後睡前都聽一遍,這一週這兩集肯定都聽懂了,估計都快背下來了!必須要做到的是:絕不能有字幕(中英文都不行),不要給翻譯,當然如果第一遍都聽不懂的話,那每週第一次看的時候,可以給看一次中文字幕。這樣堅持一個月,有了點語感,就可以一週三集了,慢慢來……一開始彆著急讓孩子說出來,估計聽個一年半年的才能敢說,別嚇唬孩子,語言就是聽說讀寫的學習順序。你照著這個方法給孩子學,沒用你找我[靈光一閃]


MMOo毛毛oOMM


1、剛開始學習聽不懂很正常。

下面給大家講一個例子。

我的外甥女3歲半的時候就在幼兒園上外教課。

老師是外國人,剛開始學的是一些很簡單的英語,配合一些簡單的遊戲做練習。

老師不會中文,一個三歲半的娃娃豈不是更不懂了?不懂不要緊,課程有場景的,孩子們會猜的。慢慢通過老師的表情和動作,孩子們能猜到是什麼意思。

後來外甥女非常喜歡英語,求著爸爸在英孚繼續學習。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需要一個過程。


2、學習語言要趁早

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最佳時間是0-6歲,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種一棵大樹最好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因此學習語言要趁早。

3、建議學生去大機構學習。

並且建議家長去正規的大型機構參與學習。大機構有系統的學習方案。早前我還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時候碰到一個四年級的學生。一些比較簡單的單詞襯衫,毛衣等拼寫的時候字母會亂序。她大概是記得這個單詞的字母,但是字母順序會顛倒。然後我大概瞭解了一下這個同學的過往學習,發現這個孩子已經學了自然拼讀法,期間頻繁換機構,都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機構。錯過了孩子學習關鍵期,因小失小大。


黃寶兒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趕緊上,不要考慮聽不聽得懂。我是一個機構的老師,雖然不帶英語,但形形色色的孩子都見過。孩子最好的語感培養期2.5歲-5歲左右。這個時候語言敏感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特別強,也是英語思維建立的時期,在純英語的環境裡非常重要。有那個語感以後 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你在一二線城市的話,孩子已經落跑了一截子了。我在北京,一歲多會說話就開始接觸英語了,很多孩子大舌頭的 說不好漢語的,但是對英語非常的喜歡。生活中自己就說英語,蹦單詞。而且英語在學習中也很重要,孩子越小學英語越好,我們有一年級才給孩子報名學英語的,但是初次接觸英語的還是比較吃虧的。別的孩子都比她小,但是英語的詞彙 發音都很標準,而且超級自信,敢說。越大的孩子羞恥心就會作怪,覺得說的不對,不敢開口,害怕別人笑話,看到別的孩子那麼小說的那麼好,自尊心就會受打擊。現在的英語機構大多數都是寓教於樂的,學了英語也玩了。而且還可以認識新的小朋友,新的老師。適應新的環境。


小學專職數學老師


工作在教育一線接近二十年,個人覺得,學校如果一年級開設英語課,那就跟著學校的進度走,如果希望孩子講來從事的工作需要英語作為輔助工具,可以給孩子報個班加強一下。

我孩子的學校是小學三年級開設的英語課,所以孩子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英語。學校裡的課程比較基礎,孩子跟著老師的進度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如果有想法讓孩子中學出國的話,那可以考慮早期英語教育


俠客70716550


我覺得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上的,小孩的語言敏感期是3-6歲,不知道你家娃是6歲還是7歲,也沒差多少。我家二寶都是幼兒園大班的,剛滿6歲,但是他學英語有一年了,從當初的聽不懂,不想學,在我軟硬兼施下,堅持了下來,不知不覺積累了蠻多單詞,現在的每天晚上到時間主動關起門開聽課,我覺得收穫的不單是一門外語,還有一種習慣,小孩沒有判斷的能力,作為家長有個好開頭,並堅持下來一定不是壞事


美小護的媽媽經


大家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堅信好的教育,還是應該給人帶來成功體驗。以下是我的分享和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

學習英語實在應該從小抓起,個人認為,越小學習,越有利於這個學科思想的開闢,一年級學英語都有些晚。特別人口大省的一二線城市,高考競賽劇烈,家長對孩子尤為注重。孩子的時刻簡直都被各種課外班所佔有,孩子週末比周內都忙。英語、大語文、數學更是必報學科。\r

從這一類普遍現象來看,學習英語有著他的必要性。可是個人認為,想學好英語,不是一週上一兩次課外班能處理的。\r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我雖是教書育人,但同時我也是一個愛學習的學生,\r

最後在這裡我祝福大家的子女能夠健健康康成長,能成為優秀的人,變成棟樑之才。謝謝大家!\r


跟著超哥學物理


這個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我家的一年級小孩就是沒有上,我自己是一名英語老師,也沒有刻意的去培養這塊,只是生活中偶爾提及一些英語單詞,小孩子感興趣就學到了,現在也沒有特別去練習英語發音,我也是比較開放的家長,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你得先滿足她的天性,進行恰當的學習引導,使之感興趣,再給她報個班,但是讓她自己決定要不要去學,要學就要堅持到底,從小培養學習習慣,因為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天都要記得學習,自主學習,不是被逼迫的,那才好,這個就不是報班能解決的問題,是家長慢慢培養的一種行為習慣,久而久之,她的自學能力也很強了,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免費的英語培訓,也挺好的啊!


小青蛙pp


這個主要看孩子的興趣,如果他一開始聽不懂但是還很願意學,那麼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學會的,如果他不是被迫學習,沒有主動性完全可以緩緩,等到三年級的時候再學習。

現在我們的小學基本上都開設了英語課,大點的城市基本都是從一年級起,小點的地方是三年級起。城市的不同對孩子們學習英語還是有影響的。比如之前我在濟南某輔導機構,專門教外語的,有些孩子4歲就開始接觸英語,還是一開始就是跟外國人學習的那種,人家有這個條件,父母文化水平也高,課下經常用英語跟孩子交流,孩子一開始不會,但慢慢的,不用等到一年級就非常熟練了。而且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有那個氛圍,家長也有那個意識,都願意讓孩子早點接觸英語。所以如果是大一點的城市,早帶你學習英語也是很不錯的,不是說學習英語就一定要去輔導班,完全可以在家學習,家長有能力可以帶孩子一起多看一些英語學習類的視頻,平時多鼓勵孩子用英語表達,創造英語環境,比如多放點英語類的動畫片等。主要是避免等同學們都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孩子一看差距產生厭學心理就很麻煩了。

小地方的話這個就顯得不是很迫切了,因為大部分小地方的孩子都是從三年級學習,也不存在什麼差距。如果學習能力強的話,等到三年級開始學習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對語言類學習不是很擅長,最好也是早學習,必須要認清楚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提前學習也是避免以後學習時跟不上,造成厭學。

小學生如果開始討厭一門功課,那麼這門功課大概率是以後都學不好了。後來我在一個三線城市做輔導機構,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歸結原因很大一部是孩子前面落下了,後面聽不懂了,所以就不願意學了。

要注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也要強迫他去做一些關乎未來的事情。


橋上的小河


前前後後做了十多年教育,把個人想法與大家分享

學習英語切實應該從小抓起,個人認為,越小學習,越有利於這個學科思維的開拓,一年級學英語都有些晚。尤其人口大省的一二線城市,高考競爭激烈,家長對孩子尤為重視。孩子的時間幾乎都被各種課外班所佔據,孩子週末比周內都忙。英語、大語文、數學更是必報學科。

從這一類普遍現象來看,學習英語有著他的必要性。但是個人認為,想學好英語,不是一週上一兩次課外班能解決的。當然上課外班也會起一定的效果,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家長送孩子去課外班。但是最好是家長親自陪伴,和孩子共同學習。

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是從孩子啟蒙階段,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多接觸一些英語:比如簡單的英文兒歌,日常生活用簡單的英語單詞教給孩子。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從思維上逐漸培養。學習英語不是一週上幾次課外班的事。是天天學習積累的過程。

目前孩子一年級,課餘時間還是比較多的,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些單詞,簡單的句子,天天練習,反覆應用。孩子三年級時候可以教一下語法,四年級適當加一些閱讀理解,英語小作文。

從小重視英語,天天積累一些,孩子在上初中,尤其是高中的時候,優勢會凸顯出來,這種優勢不是別人臨時刷幾份卷子,報個速成班能超越的


七七美術書法


我們應該針對提問,給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而非糾結“一年級學習英語晚不晚”。因為我的工作經歷跨度比較大,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帶過大學6年,高中3年,初中3年,各級幼兒英語培訓5年,從年齡大到小來看待英語學習的話,每個孩子所遇到的大小環境都不同,但是無論在哪個城市,家長都已經無可避免地捲入校外培訓的大軍中。
首先,從客觀出發,任何學習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我視頻中大班的孩子,已經能自主朗讀和理解英文短句,是因為他從小班下學期就已經跟著我學習基礎,他的媽媽在家也非常配合複習,長期的習慣和堅持,就能看見效果。即使是三年級才開始英語教學的城市,如果家長意識到位,能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包括精神鼓勵,行動支持),孩子能夠發展出英語學習的能力與興趣,都是應該保持下去的。那麼提問的家長應該也是內心希望孩子能通過培訓機構,讓孩子及早掌握英語的。意識到位,並且能發現問題來提問,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局,不存在晚不晚的焦慮,學習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家長和孩子都很重要。


其次,如果發現孩子課後反饋,聽不懂,那麼就需要與孩子和老師一起分析,查找原因,無外乎兩個大因素:
一、外在因素
如果是按0基礎,所有班級內學員無差別教學的話,老師的授課方式,教材內容,課堂活動的趣味性,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如果該機構強調應試化教學,趣味性相對少,那麼希望您的孩子是屬於積極勤勉,服從性與專注力極高的類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請選擇趣味性與知識性更高度結合的課程與機構。
二、內在因素
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模式切換到小學生模式,需要適應的規則太多太多了,一般這個階段,我都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在拓展學科上增加更多壓力,配合學校完成日常教學即可,其他校外培訓請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壓得孩子一年級就厭學。每個孩子的成長進度與發展速度都不一樣,如果仔細甄別孩子的現實承受能力,我相信家長一定能替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只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決定,才是最好的決定。
我們不輕易結束一段學習,也不應輕易開始一段學習,在任何機構開啟的,不僅僅是一段某學科知識的學習,而是在孩子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埋下的伏筆。比如怎麼去面對學習的困難,怎麼去解決困難,怎麼去讓自己變得更好,怎麼去堅持和培養毅力,同時這也是一個考驗家長的過程,雖然家長沒有時間或精力進課堂一起聽課,但是其他的幫助,一定要及時和充分,哪怕是抽一點時間跟孩子一起學習,不要說自己英語不好,孩子都能學的課程,家長也一定能學會,共同學習的時間控制在十五分鐘即可,共同學習,還可以更直接地發現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弱點,及時反饋給授課老師,獲取更多針對性的幫助。

如果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的話,不妨試著請個一對一的老師吧,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要找到孩子的節奏,就能讓孩子或多或少地受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766ebf3d970419eb158796a98498d9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