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不是因为你对世界太失望,

而是你对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想见你》迎来了最终回,

当大家都沉浸在李子维和黄雨萱的

Happy ending的时候,

似乎都忘了前几集,

看到陈韵如假装黄雨萱时,

评论,弹幕,热搜都是对陈韵如的恶评。

是的,在看那几集时,

我的确有被陈韵如气到恨不得给谢芝齐助力。

但是当我看完结局,

拼凑成这样完整的一部《想见你》后,

无法在心里再对陈韵如恶言相向。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黄雨萱和陈韵如,强烈的对比

不是每个人都像黄雨萱那样阳光积极,

敢爱敢恨。

那个卑微躲在角落,

看着别人耀眼夺目而自卑的陈韵如。

被对比过后才是最致命的心碎和绝望。

她在路上,

看到自己妈妈在陪酒陪客会绕道走。

她回家发现父母争执,

觉得父母都不想要她。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她觉得自己只是个累赘。

她喜欢的人,

像光一样耀眼的李子维,

坦诚不会喜欢她这样的女孩。

她在小房间内看着,

同样的身体,

不同灵魂的黄雨萱,

操控着自己的人生,

轻易地得到母亲,弟弟,

和自己喜欢的男生的关爱,

和身边的同学打成一片。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陈韵如习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内向又偏执。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陈韵如这样的女孩,

亦或者你就是。

班上那个内向不多话,

让人感觉无趣,毫无存在感,

总是在角落一个人的女孩,

敏感又脆弱的人。

就像每个人的青春里,

都有黄雨萱这样的女孩,

外向,自信,耀眼,

总是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能和班上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打成一片。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这个世界好像一直对内向的人不太友善

曾经,小时候我也因为内向不多话,

身边的小男孩都喜欢聚众欺负我,

然后我会大哭,

哭了几次后大家都会说,

不要和她玩,她动不动就会哭,

老师会骂我们的而被孤立。

想融入那样热烈沸腾的世界,

却不知道怎么交流,怎么相处,

每个人,

都会因为一些事而成长成不同的样子。

而我依然内向,不多话,

真实情绪不写脸上。

过去的经历。

让我成长为无论天崩地裂,

绝不在外留一滴眼泪的样子。

和人相处时,敏感又小心翼翼。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甚至在高中时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谈话,

大致主题是:

怀疑我有自闭症,

希望我能开朗,融入集体。

常在喧嚣的环境中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常常无法认同本我。

当然这一切的不融洽在进入大学后,

加上踏入社会后逐渐改变。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昨日和朋友讨论到,

我说我以前是话少,自闭,不爱笑的少年,

朋友说,你现在也是啊,

话少,自闭,不爱笑,

在和你不熟的人眼里你就是这样。

所以看到最后我懂陈韵如的黑暗,暗淡,

原来我也曾是某个角落的陈韵如

却也会在和朋友们讨论之前剧情的时候,

说出我讨厌陈韵如这样的话

原来我跟大家一样,

我也不喜欢以前的自己。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当陈韵如能再次操控自己身体,

掌握人生的自主权时,

她选择假装黄雨萱,

黑暗的人总是向往光芒,

这大概是她为什么

一直都看不到背后温暖的莫俊杰的原因吧。

因为他们某种意义上是同类人,

一样的孤独,

当你看过光,你怎么会再回到黑暗中。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那个大家都喜欢的黄雨萱,

可无论她怎么努力去扮演,

依然还是会破绽百出,

纵使自己已经很小心翼翼的不出差错。

依然不知道,如果我是黄雨萱,

我的脸上现在要带着什么样的表情?

我的眼睛要看向哪里?

最终伪装失败,

在说出“从来没有黄雨萱这个人”后,

放弃伪装。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而活了17年的陈韵如,

不如一两个月的黄雨萱有存在感

原本她以为只要做回自己就好了,

可现实击溃了她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

大家都在问:

陈韵如你怎么了?

陈韵如你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韵如你怎么又变回以前讨人厌的样子?

原来大家都不想看到以前的她。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她发现

“拿出真实的自我,

获得别人的认可”

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青春期澎湃的荷尔蒙与细密的心思里,

“不一样的人”难免被贴上“怪咖”的标签。“大家在青春期的一个困难是,

我要怎么开口跟别人说话。

当你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

你首先想到的事情是,

我开口的时候他们会不会讨厌我。”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

为什么你们每个人都要叫我再努力一点

要我再更好,和我说你要快乐,要开心,

不要再变回以前的陈韵如

就因为我不是你们期望中的样子吗?

我真的觉得好累哦,我不想再逼自己了。”

其实杀害陈韵如的不止是她自己。

像是陈韵如的日记本里面写的一样,

我们在学着扮演自己的过程当中,

会因为别人而丢弃那个自己。

陈韵如的专属BGM,孙盛希的《逃》

为谁拼命著 拼命追逐著也不够

我怕没有选择 我怕我不值得

最怕谁又离开 离开不再回来

被谁伤害过 被谁忽略过

我自作 自受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为什么说她对世界有太多期望?

因为她渴望被爱,渴望被理解,

渴望被认同接纳。

如果不是莫比乌斯环的循环,

如果不是黄雨萱打破了陈韵如的悲剧,

那陈韵如就会像

现实社会新闻里诸多死去的案例一样,

或许就像《蓝色初恋》里的王诠胜那样,

没有那么幸运。

顺便一提,王诠胜的故事源自于生活,

曾经在台湾真实的发生过,

编剧简奇峯说:

这个族群现在还是会受到很多的歧视,

大家会觉得讨论这个话题是不被允许的,

可是某种程度,编剧依然想为他们说点话:

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不管我喜欢谁,都不再奇怪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陈韵如、莫俊杰

以及李子维穿越前的王诠胜,

这样的“非主流人群”悲剧后面,

不是轻飘飘的心理脆弱或者性格缺陷,

而是在漠视与不关心中失去期望。

现实生活中,

也往往不像电视剧那样,

可以有穿越时空被拯救的戏码。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较于开朗直接的黄雨萱,

李子维这样的“主流人物”,

先天左耳失聪的莫俊杰

与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陈韵如,

他们的青春物语是黯淡且沉默的

可这个世上,

总有人会愿意接受这样性格的你。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陈韵如的黑化与性格,

其实是编剧想引出: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命题

其实陈韵如需要的是自我认同,

青春成长期我们被教育着课本上的知识,

却很少有人关注我们成长道路上,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简奇峯针对莫俊杰和陈韵如

这两个不够开朗的性格人物塑造的感触是:

“在我们人格养成的过程中,

会有一个社会认可的无形样本形象,

比如你必须乐观,

善于跟别人沟通,

好像你必须成为大家希望中的自己。”

就像莫俊杰说的:

不一样不代表你不好,不代表你就是错的

《天佑鲍比》电影中有一句台词,

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致陈韵如——神爱我们,是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我們的青春裡, 都有著,

陳韻如、李子維、莫俊傑、謝芝齊,

想見你是執著、欲望,

是遙不可及的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的想見你,

希望大家都喜歡完整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