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和宏觀是相通的嗎?

幻@雲


當然是相通的。

微觀和宏觀不僅僅是相通的,而且是相輔相成互為你我的關係。

先簡單類比一下:

微觀是小,宏觀是大。

微觀是原子,宏觀是宇宙。

微觀是局部,宏觀是大局。

微觀是戰術,宏觀是戰略。

微觀是時間段,宏觀是時間。

微觀是可以是一個人,宏觀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

很多很多可以類比的定義。

原子相比宇宙是微觀的,但把一個原子無限放大,那一個原子也可能是一個宇宙態。

一個戰術在大戰略上是微觀體,但一個戰術相比於執行體又是一種戰略。

一個人是一個國家的微觀體,但一個國家卻是整個世界的微觀體。

因此微觀和宏觀在不同角度是可以互換的,相通的。

用一種哲學的表達:

微觀是絕對的而宏觀是相對的


波瀾碎風寒


這個問題,我將從科學和哲學兩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一、科學

這裡我從時間上捋一下人類對世界的認識

從牛頓開始,牛頓的三大力學定率,解釋了人們身邊可見的種種現象,如物體的運動,兩個小球的碰撞,雨點的滴落等。

他老人家還發現了萬有引力F=(Gm1m2)/r²。

之後在二十世紀初,誕生了兩大陣營。

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相對論陣營,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萬有引力場論,認為任何帶有質量的物體周圍都存在有引力場,引力場是通過引力波來傳播的,引力波像電磁波那樣通過媒介子傳播。他老人家的廣義相對論被前幾年的黑洞照片所證明了,這裡就不贅述, 愛因斯坦的理論主要針對宇宙級別的宏觀。

另一方陣營,就是在20世紀初由馬克斯·普朗克、尼爾斯·玻爾、沃納·海森堡、埃爾溫·薛定諤、沃爾夫岡·泡利、保羅·狄拉克、康普頓等一大批物理學家共同創立的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的發展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的結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認識。量子力學得以解釋許多現象和預言新的、無法直接想象出來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也被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這裡也不過多贅述。

量子力學主要針對的是微觀領域,而且至今沒有與相對論下的宏觀引力相統一,愛因斯坦他老人家晚年就一直在研究統一場理論可惜沒有研究出來。現在盛行的弦論看起來像是統一,其實是純粹在數學上自洽而沒有實驗支撐,被很多科學家反對,像去年楊振寧就反對在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這個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拓展閱讀一下)

所以說,目前在科學領域,微觀和宏觀還是沒有相通的,不過那相似的公式

萬有引力F=(Gm1m2)/r²(G為引力常數),靜電力F=(kq1q2)/r²(k為靜電力常量)還是令人著迷的,想要將其統一。

二、哲學

這裡就要搬出來馬克思他老人家了,現在公認以他的哲學為最新最科學的哲學。

在他的哲學體系下,宏大敘事、整體主義和經濟決定論,都被認為是宏觀方面。但如果我們真正深入到馬克思的文本就會發現,無論是存在論、認識論還是方法論維度,馬克思哲學都有其微觀視域。事實上,馬克思已經展開了微觀經濟分析,開啟了微觀史學,敞開了微觀權力視域。

通過馬克思辯證法,宏觀微觀是一個相對概念,會進行一定的轉化。就拿大家熟知的量變產生質變,就是微觀的變化對宏觀產生了影響,宏觀的質也對微觀的量產生著影響。馬克思以聯繫的觀點,所有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繫,也存在著矛盾,並以發展變化的眼光辯證的看待事物、歷史等。

所以說,在哲學上,宏觀和微觀是相通的。

總結

在哲學上,宏觀和微觀是相通的。但很可惜,在科學上,宏觀微觀的統一道路還很漫長,這是現代物理學家的噩夢。


LaIslaBonita987


宏觀是在微觀基礎上它的一種幻象,微觀突破了宏觀自然就突破了。同時要了解,還不能有另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認為宏觀就是用微觀去構成的、堆積成的。”宏觀是微觀生成的而不是構成的。就像蓋房子一樣,房子是一塊、一塊磚頭蓋起來的,物質是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堆積起來的,這只是宏觀的現象

宏觀是有這種大與小的區別的、整體與局部區別的,但微觀是沒這回事的,微觀是一下子升起一種形象的,這種形象的微觀是整體對整體,而不是整體對局部,所以一定要了解這一個。要不然的話,就會出現和量子力學一樣的問題,認為那個貓,貓就是一個一個微觀的物質,一個一個的原子堆起來的,堆成了一個貓,然後這微觀什麼樣的變化,宏觀這個貓一定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因為它是由微觀構成的,事實上它是微觀生成的,整體的生成,是兩種根本就不一樣的思維狀態,所以,用宏觀去套那個微觀,這樣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我認為這是兩個定義,是不相通的。


墨緣的書房


微觀和宏觀是相對的,今人對古人是未來,未來人對我們是古人,微觀宏觀是限的想通主要看立場和角度,個人覺得命題不對。



梅花先生君子謀


顧名思義,宏觀是指從大的方面去觀察,微觀是指從小的方面去觀察。在自然科學中,微觀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孒等粒子層面的物質世界,而除微觀世界以外的物質世界被稱為宏觀世界。通常把從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學,叫做微觀科學,這種研究方法,叫做微觀方法。比如以,研究某種社會總體發展規律的科學,我們稱之為宏觀科學;研究某個社會特殊現象、局部現象的科學,我們稱之為微觀科學。雖然名詞不同,但在一定的科學領域裡,宏觀微觀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沒有宏觀,也就無所謂微觀,哲學範疇裡到處都是這樣的矛盾,比如整體與局部、質與量、存在與意識等等。如果要在宏觀上把據好大局,須在微觀上做好深入的研究,做到心中有數,事情才能順利實施。(


成功29827


大象無形,大音聲希,物極必反,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微觀和宏觀本質上都是相通甚至相同的。當然,這說的是極其的微觀和宏觀。當一個事物達到最宏觀的狀態和最微觀的狀態時,實際上它所反映出的就是基本規律。

比如一個螺絲,它是一個整體,螺絲就是螺絲,它的屬性已經固定了。那麼當各種螺絲之類的零件組成一架極其精密的零件,精密到永遠不會出現偏差的時候,它又成為了一個整體。成為另一個宏觀中的微觀。


其實我都是瞎編的


微觀組成宏觀,宏觀湧現出新的規律,是下一層微觀單獨所不具備的。有些永恆的規律是想通整個微觀和宏觀的,如質能守恆。熵增定律。


凡人評論熱點


是。微觀世界構成宏觀世界。也可以指方法。


六季如歌


當然相通


龍向輝


是相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