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通過哪種方式來不斷提升攝影水平的?

無敵馬克兔


攝影這門綜合性的視覺藝術,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確比較廣泛,這就要求拍攝者,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提高,才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感覺到進步很大,有的時候感覺到靜止不前。

通過哪種方式來不斷提升攝影水平的?

對於每一位攝影愛好者來說,在攝影的路上,肯定都會有自己的不同經歷,這些經歷中肯定包括各種酸甜苦辣。至於攝影水平的提升方式,在此與大家聊聊個人的一些體會和想法:

第一:端正態度改變觀念

要想自己的攝影水平有不斷的提高,我覺得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和改變自己一些觀念。比如要明確自己的拍攝目的和方向,自己更喜歡哪類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聚焦,一直堅持下去。

一旦自己決定了方向,就要清楚認識自己的攝影水平,找到自己的差距和問題,才能有效的去彌補我們的不足之處。不管是文化內涵,還是拍攝技術,只有在找到差距和問題的情況下才能去彌補和提高。

拍攝自己的作品,讓別人說去。我覺得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別人提出好的建議,我們要採納;二是別人不好的建議,我們要懂得拋棄,不要因為別人的說長說短,影響自己在攝影路上前進的信心。

第二: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

攝影這門綜合藝術,其綜合性就表現在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除了有文學知識,還有美學知識。既包含文科知識,也包含理科知識。正是應徵了“要上懂天文,下懂地理,中間還要懂數理化”。

只有在文化內涵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我們的攝影作品,才可能更加有深度,有廣度。攝影作品除了有華麗的形式感,還得有深刻的內涵美,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既然攝影是一門視覺藝術,那麼不斷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是必然的。比如文學、語言、美術、音樂、舞蹈等相關的知識都值得我們去不斷提升。尤其是關於美術方面的知識,比如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以及美學心理學等。審美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如果我們沒有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就會落後,更不是社會發展而帶來的審美需求。

第四: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從事視覺設計多年,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學習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下降。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無法專注到某一件事情上去。學習能力如果沒有提高,就很難學習更多的新知識。

第五: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攝影之路上,隨著時間和水平的不斷變化,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內容也會不斷變化,因此,我們學習的方法也要不斷的改善。比如就拿我們學習別人的作品來說,可能在基礎的時候,會學習別人的構圖方法、色彩搭配,而在基礎階段後,就要學習優秀作品的內涵表現等。

第六:多交流多總結多實踐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與攝影朋友一起拍攝、聊天、學習等。其實多看好的作品也是屬於交流,在看的時候,想想自己的表現思路和方式,這也是一種交流。多交流,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問題,有問題才有解決問題而進步的機會。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得多總結,多實踐,將自己的問題在實踐中得到解決,只有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的攝影水平才會不斷的提升。

綜上所述,要不斷提高我們的攝影水平,必須要從多方面去提高,不僅僅停留在作品的構圖、色彩的搭配、風格的形式等形式感上,而且還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素養等。以上內容屬於自己的真實心得,自己也會在這些方面去不斷努力,歡迎留言討論。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腦攝狼圖事界


是的,就像我是廣播電視編導這個專業,一個學藝術的孩子,高二集訓的時候就摸過相機了,現在大學,在大一的時候開設過攝影這門課,陸陸續續經常會拍攝一些攝影的作業,而且以及在大學進入了一個部門也是攝影部,認識了一些喜歡攝影的同伴,在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帶著相機出去進行約拍等的活動,以及在平常的時候也是喜歡拍攝,相機不在的時候就用手機拍攝,喜歡記錄生活中點滴美好的瞬間,所以我覺得,想要提升攝影水平,除了所選擇的專業相關在,還要對攝影有強烈的興趣,不能半途而廢,畢竟拍照的手感問題是長年的日積月累。











小魏同學y


五年前,我是攝影的門外漢。但是我負責了攝影俱樂部的工作後,自己就拼命鑽研,儘量讓自己這個攝影門外漢走到門裡來。

我的做法是:

一、偷師學藝。有個成語叫“偷師學藝”,意思就是說,師傅沒有同意收為徒弟進行傳授技藝,但某人找一切可能,偷偷學習師傅的技藝。我看到一位攝友在微信上介紹自己在黑暗裡架起三腳架,多角度打燈光,用相機拍攝水仙花。結果拍出來的照片效果真好!我就在家裡依樣畫葫蘆起來。

二、跟師學藝。2019年我多次跟著攝友一起去採風,僅無錫就去了三次,還到汽車維修店和餐廳廚房去現場拍攝。在拍攝時,主動請教,虛心學習,學到了他們的不少實際經驗。有的照片被報紙採用,有的參加了攝影展。特別是無錫梅花展的拍攝,我的收穫是頗豐的。

三、自我鑽研。我在家裡的水缸裡自己培養碗蓮。這是一種中小類型的荷花,又叫缽蓮、盆蓮、桌上蓮,屬於睡蓮科。去年,我曾嘗試種植,結果沒有開花,但也享受到其中的樂趣。譬如拍攝卷葉,或者拍攝葉上的水珠。

四、看書實習。我買了《一學就會的手機拍攝技巧》一書,空餘時間邊看邊練。譬如對於仰角度拍攝景物,我就按照書上講的,要注意給照片留白。留白往往能突出圖像的視覺中心點,因為它讓拍攝對象更為凸顯,能有效地誘發情感。單獨的個體加上純淨背景,或者比較亮眼的顏色,可以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豐富多彩。一次,我在地鐵出口,剛踏上扶梯的瞬間,馬上拍路面的建築物,突出了被攝體高大的氣勢。

就這樣,我慢慢開始有了門道,拍攝的照片有的被報紙使用,有的獲獎,還有的參展了。







jiangshen


您是通過哪種方式來不斷提升攝影水平的?

本人是個攝影愛好者,攝影對於我來說純粹是業餘愛好,細細算來,玩起攝影也有十來年了,不算是有啥太多的成就,但是這些年來,水平也算了有一定的進步,下面我來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樣攝影自己的攝影水平。

1、多學

當下的網絡時代,學習攝影技巧實在是太方便了,相信每個攝影愛好者都會在網絡上欣賞優秀的作品,或者會在網絡上學習一些攝影技巧的,這也是很好的一種提升自己攝影水平的方法。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師矣。是的,我們如果要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一定要多加學習,不恥下問,不要放過一切的學習機會,當下的學習還是很方便的,供我們學習的平臺也很多,多學,這應當是提升攝影水平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2、多看

這兒說的看,主要指的是欣賞,欣賞是指可以去參觀一些攝影展,或者是在一些攝影論壇去欣賞優秀的作品,相信你看的多了,一些作品中的表現語言或是拍攝技法,肯定會對你的攝影之路有幫助的。

在欣賞中學習,欣賞優秀作品的拍攝理念,看看大師們的用光,看他們作品構圖的獨特之處,去看優秀作品帶給我們的震撼之處……這也是提升我們拍攝技能的一個方面。

3、多問

如果你有拍攝方面的問題或是相機設置的疑問,你一定要去諮詢身邊的攝影朋友或是在網絡上諮詢,相信會有水平高的朋友會給我們指點的,經過他們的點評,會點破自己的疑惑,是長進相當快的。也可以去一些攝影論壇諮詢,比如像現在,你可以在悟空問答裡問尋自己不明白的攝影技巧等,相信會有大量攝影朋友會給你指導或提出中肯的建議的,這都是很好的一個提升水平的方法。

4、多練

現在練習攝影是相當方便的,數碼時代,不像以前的膠片時代,拍攝較為複雜,現在是大大降低的拍攝成本,你在拍攝過程中,多想想你所學的一些拍攝技巧,把它們應用到你的拍攝當中去,多加練習,練習構圖、練習用光、練習曝光組合等,無形中你會發現自己的攝影水平在提升。

如果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去外拍,在拍攝過程中肯定可以學到朋友們的一些拍攝的特殊技巧或是各方面的技法。

如果條件不允許,我們完全可以在家中進行拍攝練習,拍攝一些家中的靜物,拍攝一些陽臺上的花卉,練習構圖,練習用光,練習曝光組合,這些還是比較容易成行的。

5、多評

有些朋友會說,自己的水平太低,哪還敢評論別人的作品呀,其實你有時欣賞作品時,如果大膽說出你自己的想法是很有用的,就像在一些攝影論壇上,你完全可以說出你如果在現場拍攝這樣的作品,會怎樣去拍,會如何去構圖、會怎樣處理主體與背景的關係、會怎樣運用光線……你不說出來,也可以在心中這樣去評價作品,其實這也是一個進步的重要因素,會看作品了,你的水平在無形中也在提高。

6、學會後期

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你一定得學習圖片的後期製作,現在的後期處理圖片的軟件是很多的,你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為順手的軟件來處理自己的作品。

在後期處理圖片過程中,其實也是自身水平提升的一個方面。一般來說,我們在處理中會對畫面構圖進行再一次的加工,會對畫面曝光進行調整,會適當調整畫面的色調等等,這其實是我們的再創作,數碼時代,我們不能拒絕後期,適當的後期,是錦上添花。

在學習後期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會提升自己的審美與對美的追求,是自身攝影水平提升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以上就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各位攝影朋友補充。

劍舞影像,西部攝影愛好者,期盼關注


劍舞影像


攝影的起點很低,但要拍得好,有所成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我而言,我覺得多拍多練,通過這樣最笨的方法可以來提高攝影水平。

攝影沒有捷徑,實拍才是王道

攝影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實拍練習出來的。攝影是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你懂得很多理論知識,沒有經過實拍的攝影都是站不住腳的。實拍過程中的環境和光線不同,不是單純的依靠理論數據就可以套用的。

攝影是個動詞,只有認真去練習過自己去實拍過,才會懂得如何取景構圖如何設置參數,進一步用鏡頭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畫面。而且儘可能多種題材都去練習實拍,以後才可以得心應手。

所以我覺得要儘快地提高攝影水平,實拍是第一步的。

攝影要取得進步,學習永無止境

一個執著於攝影的人,會在攝影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學習才有啟發,學習才有進步。

我在練習各種實拍中,還會通過各種學習給自己充電。比如去參加攝影名家的講座,你會覺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去聽一些這樣的講座,不僅幫你解惑,而且在攝影理念上你會獲得很多的心得與幫助。

同時多看書,不僅僅是攝影方面的。文學類古詩詞類的,對你表現詩意的鏡頭很有幫助。而時尚類的雜誌,會給你帶來色彩和設計上的啟發。總之,多看書總是有幫助的。

我覺得在自己的攝影之路上,主要是通過實拍和各種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的。

我是喜歡攝影,分享心得的藍色希臘。


藍色希臘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光圈、景深、快門等這些最簡單的基礎知識一定了解,把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曝光補償、對焦、測光模式、白平衡和模式,連簡單的攝影器材你都搞不定的話,這個時候想要提升拍照水平是很難的。因此,基礎的知識和簡單的拍攝方法一定要掌握到位,一張照片拍得好不好,除了你的拍照技術以外,還需要有好的構思。如果構思巧妙的話,可以讓你整個人拍出來的照片很有層次感或者藝術感,說得再多,也不如實踐來得有效。所以,不管是你的拍照技術,還是你的修圖技術,還是你的拍照技巧,都應該多練練,等到你熟練的掌握了這些技能,那你的拍照水準肯定能夠上升,構圖有三分法、對稱、中心、引導線等等,本質都是點線面的規律排布結合,營造畫面美感。前期不懂構圖可以參考這些構圖方式,多看!當你不知自己拍什麼時,參考網上的攝影作品:同樣的畫面效果你該如何實現拍攝,總之要提高就要多拍照多攝影,說的在多也要自己多練習,以下照片就是我的家鄉呼倫貝爾大草原如果朋友們喜歡可以關注我謝謝了











呼倫貝爾駿馬包車谷哥


拍人像需要注意什麼?拍流水需要注意什麼?拍鳥需要注意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今天整理了十個常見的拍攝題材,給大家講講拍攝時需要注意什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拍人

拍攝模式:靜態人像:光圈優先(AV檔)、動態人像:快門優先(TV檔)。

參數設置:肖像,小場景人像使用大光圈,大場景人像使用小光圈。感光度要儘量低。

構圖:居中構圖、三分法構圖、九宮格構圖。

注意事項:對焦點儘量放在人物的眼睛上,注意人物臉部的曝光。

二、拍靜物、花卉魚蟲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使用f/5.6以上的光圈、焦距為50mm以上,低感光度。

構圖:居中構圖、九宮格構圖。

注意事項:可以儘量靠近被拍攝物體,這樣能展現物體的細節以及有效虛化背景。根據拍攝情況可適當選擇曝光補償。

三、拍星空

拍攝模式: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使用廣角拍,越廣越好;手動對焦,然後把鏡頭的對焦環轉到無限遠一端;快門速度幾十秒到兩小時不等;光圈F1.4到F5.6不等;ISO值100到10000不等(有些時候因為曝光需求會選擇很高的感光度)。

構圖:居中構圖。

注意事項:三腳架、快門線是必備的東西,手持相機是不可能拍出來的。

四、拍夜景

拍攝模式: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如果用了三腳架就使用低感光度、小光圈;我一般會把感光度調低以此來保證畫質,光圈調為f8-f11之間,快門速度調為5-15秒左右的長曝光。先試拍一張,看情況進行調整。

構圖:三分法構圖、對稱構圖。

注意事項:如果你沒用三腳架那就要注意安全快門,提前踩點對拍攝更有利。

五、夜間人像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模式(AV檔)、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夜景拍攝對相機最大的考驗就是因為光量少,所以導致快門速度變慢,解決這個問題有三個途徑:開大光圈、增加感光度、手動增加光量。增加感光度是最最簡單的方法,但高感光度會增加照片噪點降低畫面效果。夜景拍攝建議開到ISO400~800,但一般不建議開到ISO2000以上。然後搭配著大光圈進行拍攝。

構圖:居中構圖、九宮格構圖、前景構圖。

注意事項:在夜間拍攝人像可以手動增加光量,一般的辦法是使用閃光燈、手持LED、使用外拍燈。

六、日出/日落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模式(AV檔)、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我在拍攝日出/日落時一般用小光圈進行拍攝,把光圈調在f/8至f/16之間。而感光度都是用盡量低的感光度進行拍攝50-200。快門速度就不確定了,需要根據光線的變化來調整快門速度。

構圖:三分法構圖。

注意事項:為了防止出現眩光,建議大家使用遮光罩。如果能使用三腳架,則儘量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測光時可以對著夕陽上方進行測光,並且增加1-1.5EV的曝光補償,拍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七、拍慢門作品

拍攝模式:全手動檔(M檔)

參數設置:當我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之後,我會進行參數設置。首先我會把ISO設置為200,然後把光圈設置在f8到f14之間,最後開始試拍。如果有需要會加上ND鏡再進行試拍。每試拍一張我就觀察直方圖,當覺得可以了,我將用它作為基礎曝光來計算我使用的ND濾鏡所需的快門速度。

構圖:前景構圖、三分法構圖、豎構圖。

注意事項:三腳架、快門線是必須的,因為是長曝光拍攝,稍微震動畫面就會變得模糊。慢門拍攝需要用到濾鏡,ND、GND這兩種是必須的。

八、拍剪影

拍攝模式:全手動檔(M檔)

參數設置:設置一個小一點的光圈,比如:f/8、f/10等等。建議大家使用點測光模式,然後把相機的中心點對著背景中最亮的部分進行測光。

構圖:九宮格構圖、居中構圖。

注意事項:拍攝剪影必須是在逆光環境下,而且被攝主體的前面不能有任何反光物體。如果被攝主體前面有反光物體,那麼會把光反射到被攝主體上,從而破壞剪影。

九、雨天拍攝

拍攝模式:快門優先模式(TV檔)、全手動模式(M檔)。

參數設置:使用大光圈、快門速度為1/60秒左右,能拍攝還沒落地的雨條。快門速度為1/100秒,拍出來的雨條會很短;快門速度拍攝為1/20秒,拍出來的雨條會很長。

構圖:豎構圖、橫構圖。

注意事項:如果你想拍攝雨滴,把下落過程中的雨滴凝固下來,那麼你就要用高速快門來拍攝。我個人建議你最好使用2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再搭配高速快門進行拍攝。

十、夢幻散景

拍攝模式:光圈優先模式(AV檔)

參數設置:想要拍出這種夢幻的背景效果不難,掌握三個主要的技巧就行,這三個技巧分別是:大光圈、近距離、長焦距。

構圖:居中構圖、九宮格構圖。

注意事項:人造光源應該是最適合拍攝焦外散景的了,因為你可以根據的拍攝需求來控制光源。比如通過控制光源的數量、顏色等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綿羊飛aiq


學會觀察

攝影是基於人的眼睛觀看之後,再通過相機記錄的一種畫面表達手段,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很多精彩的場面就會被錯過。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高節奏,高頻率、高壓的環境,每天都是奔波在上班、下班、或回家的路上,生活節奏這麼快,導致我們容易忽略身邊的環境;要想拍出令人滿意的作品,先從心態上把節奏放慢,攝影絕對不是一個拿起相機按快門,就能出好片的。只有你的心態慢下來,才有時間去觀察,去發現身邊值得一拍的景物。

圖片

一個好的攝影師並不一定具備著高超的技巧,現在的數碼時代,手機攝影跟相機攝影己經很智能了,但是器材越簡單,拍攝的難度也就越大,所以鍛煉出一雙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眼睛,對於每一個攝影師來說,是都要具備的能力。

很多時候,沒必要非要拿著相機行走在街頭,手機同樣也是可以拍出很多精彩的作品的,相反,就算你有相機,但是不具備發現美的眼睛,自然好作品就離你遠去了。

經過思考之後再按快門

數碼時代的到來,拍攝的成本大大降低,現在按下快門,拍攝張照片幾乎是沒什麼成本了,無非就是耗點電量。很多喜歡拍照的朋友,看到一個場景,馬上拿著相機就衝過去,啪啪啪啪一頓拍,結果出片的機率非常低。

對於同一個場景或者被攝體來說,我覺得當你認為這個東西值得一拍,不防多思考思考,應該從哪個角度拍,怎麼拍,怎麼後期處理才能把它表現得更好,比如,同樣是拍花,下圖中的上面的圖片是沒有經過思考就拍下來的,而下面的圖片是通過思考和後期整理得來的。

如下圖,同樣是拍人像,下圖中上面的圖片是隨便拿著相機或手機拍一下得到的畫面;經過攝影學習,經過觀察,經過思考,那你拍出的人像應該是下圖中下面圖片這樣的。

旅行時,在一些知名的景點,知名的建築,可能你更多的是想拍下來,留張影,所以可以什麼都不想,直接拿出相機,咔擦一張,得到的就是下圖的照片。

但是,別的攝影師拍攝出來的作品,這種感覺跟你的照片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攝影分成兩個不同的檔次,一種叫拍照,一種叫攝影。包括出去吃飯,聚餐,相信現在很多朋友都有個習慣,上了菜,先拍照發朋友圈,但是,拍時不思考跟經過思考拍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在以前膠片時代,會有技術上的壁壘,拍攝前不思考是不存在的。如下圖這臺膠片相機,是比較老式的純手動相機,所有參數都是需要手動調整的(如曝光、對焦等)。如果沒學過攝影,拍攝張有景的照片可能都是因難的。

所以,拍照時會思考很多,比如說在這個場景,光圈怎麼調,快門怎麼調,對焦對哪,是否對清楚了,以及畫面應該怎麼去表達,一切想好了之後,然後才會按下快門。由於操作上的困難,所以拍攝之前要想好多事,相對來說,那時候的出片效率反而比現在要高。

現在的智能化時代,就算是老奶奶也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來;而所謂的智能化,也給攝影師帶來了一些困擾。由於太簡單,太方便,導致我們對於攝影的認知,只在於不停地按快門。但是,我們要記住,攝影是一種代表方式,攝影是一種語言。拿著相機就立馬按快門,有些東西可能就沒有顧及到。那麼如何才能剋制不停按快門的衝動呢?

科技飛躍式的發展,從最開始128MB、甚至64MB的移動存儲卡,到現在的64GB、128GB的存儲卡都己經出現了。存儲卡越大對一些人來說反而是不好的,卡的容量大了,拍完照片之後懶得去整理,所有的照片都在卡里面,你沒法對之前拍攝的照片進行仔細的審查,這是一方面;第二個,由於卡容量太大,出次門,可以拍上千張照片,這時候不會去擔心卡的容量,更會肆無忌憚的去按快門了。

所以大家可以把存儲卡換成小容量的,比如說換成一個8GB的,這樣就會受到張數上的限制,拍攝時就會潛意識的想好了再去拍,因為一旦卡拍滿了,就沒法再進行創作了。

通過這種硬性的方式,能夠改變你不停地不思考就按快門的壞習慣。拍攝的頻率降下來,思考的頻率就會高,思考得越多,相信你拍攝的作品一定會更加的精彩。

學會獨立拍攝

由於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攝影,網上也有各大攝影論壇,各種QQ群,微信群,經常會組織一些攝影活動。由於人非常多,可能一個模特身邊就聚集了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攝影師,你很難擠到一個好的角度,拍到好的作品。

這種活動一般來說都是剛入門的朋友喜歡參與的活動,我覺得這種活動本身就不利於創作,更像是與你有相同興致的人的交流活動。

其實攝影師、藝術創作者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孤獨的,因為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學會獨立的思考,才能靜下心來,才能去別人不想去的地方。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幾個朋友一起去旅行,你特別喜歡攝影,其他人不喜歡攝影,而攝影有時候是需要等待一個好時機的,當你看到一處特別好看的景,特別想拍,可是時機不對,得等一等,對於你朋友來說,你的做法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催著你往前走。

剛入門的朋友更應該嘗試獨立的拍攝,只有你獨立之後,你的心思才能完全投入到你的攝影創作之中,也可以到一些別人不想去,或者到達不了的地方,這樣拍攝出來的作品肯定是讓人耳目一新的。很多著名的攝影師也是一個人默默地去創作的。

使用定焦鏡頭

但定焦鏡頭卻依然擁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其中之一,就是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勤奮,或是迫使我們走進被攝物去進行更加仔細的觀察,或是來回移動以尋找到最佳的拍攝角度。

因此,下次當你再去外出拍攝時,建議你只攜帶一隻定焦鏡頭,然後試著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放慢自己的腳步,嘗試一種“慢節奏”攝影的方式來更加仔細的審視自己與自己的作品。





有點名氣評論員


1、熟悉拍攝設備

相機是拍攝器材的一種,手機也一樣。拍攝前一定要對手中的相機熟悉,相機的很多功能初學者沒必要全部瞭解,把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曝光補償、對焦、測光模式、白平衡和模式轉盤等弄清楚就行了,後續的其他功能就自己慢慢接觸,基本功先做好。

2、瞭解構圖

構圖有三分法、對稱、中心、引導線等等,本質都是點線面的規律排布結合,營造畫面美感。前期不懂構圖可以參考這些構圖方式,但後期要走出構圖方式的侷限,構圖也是為畫面美感服務。

3、保持拍攝

多拍!學習攝影一定要多拍,影棚人像攝影師一年按下十萬次快門拍人像,拍攝效果肯定不會差。你一年按不到100次快門還想拍出好照片?建議大家可以形成每天打卡習慣,保持拍攝。

4、研究參考

多看!當你不知自己拍什麼時,參考網上的攝影作品:同樣的畫面效果你該如何實現,拍一個人情緒要如何表達,拍一種題材有幾種表現方式……最後你會發現攝影新大陸。

5、拍攝思考

回想以往按下快門前,你想的是什麼:這個好看?大家都在拍我也來?打卡拍照?最後發現作品廢片無數。這說的就是攝影前的思考。拍前明白為什麼拍這個,要怎麼尋找角度拍最好,要怎麼用好光線來表現,拍攝主題想表現什麼。拍前停一下來思考,拍攝結果可能不同。


攝影師Ozymandias


《學習和實踐,是提升攝影水平的催化劑》

每個熱愛攝影的人,都希望自身攝影技術能夠超乎常規的得以提升,尤其對我們這些退休老人而言,快速提升以後,才能緊緊抓住歲月的殘陽,讓溫暖的陽光照耀你的攝影之路。回顧自己走上攝影,並在近年攝影水平有所提升,我覺得主要是得益於以下幾點。

第一點,要在正規的攝影培訓機構,參加系統、正規的學習。認真瞭解和掌握照相機等器材和裝備的性能,才能在使用時得心應手,認真學習各種攝影理論和攝影技術及技巧,才能在對著你要拍攝的事物和對象必須迅速做出拍攝抉擇時,不心慌,不盲目,精準細,拍攝出能準確表達攝影作品主題思想、主體對象、畫面意境俱佳的攝影作品。從2015年起,我先後參加了中國攝影家協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為期一年的普通班函授和為期三個月的提升班學習以及為期4天的超級研修班學習。通過名師指導、名家針對性點評,使自己的攝影技術得到很大提升。

第二點,短暫培訓學習只是為自己走上正確的攝影之路打開了一扇門,而你還必須通過大量的攝影書籍的閱讀,大量的攝影展覽觀摩,從中找到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風格、擅長什麼樣的表現形式,來完善自身對攝影思想和理念的準確傳遞和表達方法。惟有知識,可以提升攝影。為此,我陸續購買了一些書籍包括訂購《中國攝影》雜誌,包括老郵差出版的那一整套攝影系列叢書等等,這些攝影書籍有時讀起來的確比較費力,但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總有一些經驗會成為你攝影實踐和提升水平的奠基石的。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現在網絡傳播的大數據平臺,廣泛涉獵攝影領域的各種信息和知識。網上很多攝影技巧和案例分析以及後期技術,都可以讓你受益匪淺。

第三點,儘可能用大量的採風和實踐活動,來不斷消化你對攝影在知識層面的理解,來對應你拍攝的作品是否就是你已理解到的攝影知識的準確表達。而不同於寫文章,攝影作品的獲取,是必須要親力親為的。幾年來,在函授學院組織的所有采風活動中,我都一次不拉。還跟著專門的攝影採風團,去了包括尼泊爾、日本、俄羅斯、中歐、巴爾幹的十幾個國家,既遊歷了世界各國不同的風光,而大量的風俗民情、人文景觀,都豐富了我的攝影視野和攝影表達。而順便說一下的是,無論是去哪裡攝影採風,你都要事先對所去地方或國家的基本情況,做一些案頭工作,能夠拍到什麼,自己想拍什麼,心理都要有預期和打算。才能在也很有限的拍攝中,最大限度提升攝影作品的成功率。

第四點,要通過參加各種攝影比賽和國際攝影大展,既可拓寬自己對攝影世界和世界攝影的瞭解方式和途徑,又可把自己的攝影作品放到這個平臺上,看看自己處在哪個水平,還要怎樣才能快速提高。2018年起,我相繼參加過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組織的會員作品赴平遙國際攝影展,參加尚圖坊組織的內蒙古奈曼國際攝影展,並分別選送了一些照片和組照參加。在奈曼國際攝影展中,我把自己為紀念一帶一路五週年,而專心在南印度科欽港拍攝的十四幅作品形成以《科欽港,南印度的中國神網》組照參與展出,既表達了自己對於一帶一路的理解,也傳遞了中國人之於世界的攝影情懷。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通過尚圖坊,參加了很多國際攝影比賽,獲得了包括8枚金獎在內的各種獎項,300多幅攝影作品所展現的包括中國和世界各國風土人情的美好畫面,也成了中國攝影人連接世界、溝通了解的橋樑。

第五點,在有了上面的學習實踐,自己也有了一定攝影能力後,一定要揚長避短,根據自身特長、熱愛領域,來確定自己的攝影再造。我以為攝影再造可能是我自己杜撰的一個詞彙,但這一點真的很重要。我對攝影再造的理解是,定位自己,定位方向,定位表達。比如經過近幾年的攝影實踐後,對我自己就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了,這個定位是自己拍不好風光,適合人文攝影領域的拍攝後,就把更多的時間和攝影,放在了人文攝影題材的創作中。因而,近年所有獲獎的大多是人文攝影作品(如提供的圖)。

第六點,把自己放在更多的攝影朋友圈,那裡面是24小時都在活躍著交流的平臺。看別人發的作品,聽大家所做的評論,很多說道都會對自己有益。偶爾放放自己的作品,聽聽別人的品評,所有這些都是可以提升自己攝影水平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