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楚雲飛為什麼說解放軍軍事戰略與成吉思汗如出一轍?

楚雲飛雖然只是小說《亮劍》的虛構人物,但他在病床上說解放軍的軍事戰略與成吉思汗如出一轍,卻是有一定根據的。楚雲飛這個說法應該是暗指俄羅斯名將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而為什麼會在機械時代提到成吉思汗?這裡牽涉到西方軍事史上的一段掌故。

《亮劍》中楚雲飛為什麼說解放軍軍事戰略與成吉思汗如出一轍?

西洋軍事學說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回顧一下西方戰爭藝術學說史。西方戰爭學說,被公認為起源於約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約米尼常年跟隨拿破崙作戰,受封元帥,從拿破崙戰爭中概括出一套理論,等於是發明了近代軍事科學,例如,他發明的“內線作戰”概念,確實具有幾何定律一般的普適性,關於預備隊的使用方法等等,可以讓大多數基層軍官很快掌握戰爭藝術。一戰之後,西方軍事學術醞釀更大的變局,有些人就開始整理東西方戰爭史,學術中心就在倫敦,以富勒維代表的理論家撰寫了《西洋軍事史》。這批人多數是歐洲各國的青年軍官,對東方的蒙古騎兵的作戰方法有很高評價。如李德哈特、古德里安等人就嘗試把蒙古騎兵作戰方法與機械化結合起來,實際上發明了閃擊戰。

與此同時,俄國也在醞釀軍事觀念變革。由於布爾什維克運動具有摧枯拉朽的歷史力量,各種舊觀念灰飛煙滅,新思想獲得了空前肥沃的土壤。以伏龍芝、圖哈切夫斯基等為代表的前蘇聯紅軍指揮員在實戰中大膽創新,發明了新的軍事流派,這個流派強調軍事工業、政治培訓,軍事上則結合古代騎兵作戰方法,強調大縱深、大迂迴、大穿插等等大戰術,集中使用現代工業武器等等。

《亮劍》中楚雲飛為什麼說解放軍軍事戰略與成吉思汗如出一轍?

故事可能的歷史背景

這個流派對中國軍事影響很大,但卻是分成兩頭的。最早進入黃埔軍校的教官,如布柳赫爾(即加侖)等,也掌握了這套理論,影響了國共合作時期的兩黨軍事家。楚雲飛如果是真實人物,顯然就是這個時期受到影響的。後來在抗日戰爭期間、解放後,都有留蘇人員學習這套理論。所以亮劍講出這些話是不奇怪的。

最後。古代歐亞大陸有很多成功的軍事遊牧民族,為什麼單單提到成吉思汗呢?例如,東亞大陸的古代騎兵,其裝備和戰鬥力之強當數女真鐵浮圖,為什麼不以女真騎兵作戰方法來說事呢?這仍是上述軍事思想的體現。蒙古騎兵是極為輕便的,為了追求機動性,已經拋棄了大多數能拋棄的東西,蘇聯的裝甲軍也是如此,並不追求單兵作戰能力,而是追求整體戰略效果,這個特徵與蒙古騎兵當然是一致的。

這個思想影響極深,現代的俄國陸軍仍然在追求“大陸軍”,記得新聞報道,普京搞了一次演習,30多萬人從莫斯科到遠東只花了一個星期,六千公里快速機動,可能已經達到了目前最高水準了。如果這事是真的,那就說明這個軍事學派仍然還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完)

《亮劍》中楚雲飛為什麼說解放軍軍事戰略與成吉思汗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