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PS:點個關注,下次再來哦~~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孔雀是一種美麗的鳥,每當求偶季節,雄孔雀便會展開他們美麗的尾羽翩翩起舞,以便引起雌孔雀的注意。

孔雀這種象徵著吉祥的鳥,在傣族家家戶戶都喜歡飼養,它們美麗優雅的舞姿,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們喜愛,並開始模仿練習,經過千年的改進,就形成了傣族特有的舞種——孔雀舞。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每當有重大節日,傣族人民就會跳起美麗的孔雀舞來慶祝。

說起孔雀舞,我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到一個人,她為了鍾愛的孔雀舞不要孩子,默默奉獻了一生。

這個人就是著名舞蹈家:楊麗萍。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01窮人家的女兒:楊麗萍

在楊麗萍的身上,我們見識到一種超乎所以的堅持,為了摯愛,為了夢想,堅持到讓人感動。

1958年11月,雲南大理的一個白族人家出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孩,父親給她取名—楊麗萍。

楊麗萍是家裡的長女,下面有3個弟弟妹妹。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楊麗萍也早早就擔當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楊麗萍要幫家裡做飯、做家務,還要把妹妹背到田埂上,讓媽媽給妹妹餵奶。有時還要揹著妹妹去拔草,別人看到了說:“看,蠶豆背豌豆!”

後來,小妹考到北京學習繪畫,每學期要交一千六百元學費,楊麗萍每個月工資才一百多元,卻省吃儉用供妹妹讀書。

在弟弟妹妹的印象裡,楊麗萍一半是姐姐,一半是家長。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從小,楊麗萍就在苦難的環境中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她獨立、堅韌,默默綻放著自己的光華。

楊麗萍從小就喜歡跳舞,每天吃完晚飯後,她就和村裡的女孩們去跳舞。

有一天,媽媽在她手心裡畫了一隻眼睛,讓她要用心去感受舞蹈,才能發現舞蹈的美妙。

後來,這種“用心”舞蹈的精髓,也成了楊麗萍的招牌,在她自己編的«牛鈴鐺»中,她就把自己童年清晨在大霧中牛鈴鐺的響聲融入了舞蹈中。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由於家境貧困,楊麗萍沒有學過專業的舞蹈,憑藉她的努力,在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歌舞團。

後來,國防文工團來招生,楊麗萍陪著小妹去應聘,小妹沒有被錄取,楊麗萍竟然被文工團看上招進文工團。

1986年,楊麗萍自編自導自演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並被大家稱為“孔雀公主”,同時,榮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造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從此,她和舞蹈相伴相隨,再也沒有割捨掉。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02為事業鞠躬盡瘁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地,被稱為“最具特色民族文化集成塊”。

這裡超過七千人的少數民族就有二十幾個,這裡也是大量優秀舞蹈的誕生地。

據統計,雲南有1095個舞蹈品種,更有六千多種舞蹈套路。

楊麗萍瞭解到這些之後,決定要用一生的時光來整合這些舞蹈。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她走遍每個村寨的田間地頭、大街小巷,收集各個名族的優秀歌舞和古老樂器。

楊麗萍提出的“原生態舞蹈”,也是史無前例的。

2003年,由楊麗萍編導並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劇«雲南印象»在昆明成功舉辦。她採取原始鄉土歌曲+民間舞蹈來展現古樸原始的民間文化,甚至連耳環、服裝都是原生態的,演員70%也是來自各個村寨的勞動人民。

楊麗萍認為藝術來源於勞動人民的生活,應該由勞動人民來呈現。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雲南印象»涵蓋了彝族、藏族、哈尼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的原生態元素。樂器也是從民間收集來的。

2004年,«雲南印象»獲得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2006年開始世界巡演,在美國辛辛那提市演出16場,場場爆滿。這一天還被當地命名為“雲南印象日”,“雲南印象”成為辛辛那提歷史上一個特殊的紀念日。

楊麗萍不滿足於眼前的成功,她認為藝術要不斷傳承,更要創新,又提出了“衍生態”。

2009年,她主編並主演了大型“衍生態”打擊樂舞«雲南的響聲»。儘量展現給大家各種各樣的原生態聲音,有小鳥啼叫、蝴蝶飛舞、電閃雷鳴等等大自然中的任何可以發出的聲音。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樂器也是在以前傳統樂器加以延伸,用樹葉表示蝴蝶飛舞,用獨玄琴演示蝗蟲翻山等等。

«雲南的響聲»共有八個章節,楊麗萍又把新的舞蹈融入其中。

在«催生»這一章節中,楊麗萍不再是以往那個舞姿靈動的精靈,在劇中她扮演了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用肢體語言詮釋了一個為生命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的一位平凡又偉大的母親。

這次舞蹈,用各種精彩的演繹讓觀眾感受到了雲南的原生態之美。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03生活中的楊麗萍

我們看到的是舞臺上光鮮亮麗的舞蹈家楊麗萍,卻不知她背後的辛酸。

楊麗萍的原生態要求把原汁原味的藝術展現出來,可是這種要求並不被所有人認可。

2003年«雲南印象»剛剛策劃完成,投資方來到雲南想看楊麗萍的舞蹈,楊麗萍就叫來了田間地頭的農民表演。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不料,想要藉此大賺一筆的投資方徹底被激怒,認為楊麗萍這種純粹鄉間歌舞的表演模式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益,當即決定撤資。

萬般無奈之下,楊麗萍決定自己籌資,她開始四處走穴,甚至不惜賣掉自己的房產來支持這部舞蹈。

就是因為這種堅持,她才能把«雲南印象»搬上舞臺,讓大家見識了享譽海內外的這臺歌舞劇,並開始認知了解原生態。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人們稱楊麗萍為“舞神”,楊麗萍卻說自己就是一個“闢嫫”,雲南也稱她是“巫”:意思是說,她在天地間以歌舞的形式,用肢體語言為人與自然傳遞信息。

楊麗萍是美麗的,在她眼裡一朵花、一棵草、蟲鳴鳥叫等等都是美好的。

就是因為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才能讓她發現更多的美,創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

因為一段舞蹈,美籍華人劉淳晴被深深吸引並愛上楊麗萍。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劉淳晴出身於臺灣經商世家,見到楊麗萍後無法自拔的追隨她,後來,楊麗萍被感動,兩人喜結連理。

在兩人交往最初,楊麗萍就曾說過:“我不會要孩子,因為我要舞蹈奉獻終身。”

面對這樣無理的要求,劉淳晴竟當場答應了。

可現實很美好,理想很骨感。

婚後,劉淳晴的長輩們卻頻繁施壓,說非常希望要個孩子來繼承家業。

但楊麗萍在孩子和跳舞中,依然選擇了跳舞。

後來,劉淳晴不堪重壓,悄然離她而去。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楊麗萍為了讓舞蹈看上去更加柔美,還曾去掉過兩根肋骨;為了保持靈性,她吃花瓣,裸背在月下跳舞;為了保持體態,她一頓飯只吃2粒米;

無人知道,成功的楊麗萍,在背後為舞蹈付出了多少。

對於生命的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人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楊麗萍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旁觀世間萬物變幻,做舞蹈的精靈。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楊麗萍的家美得宛若仙境,如詩如畫,除了練舞,她最喜歡品一杯清茶,手執一本書,讓日子充滿詩情畫意。

就像席慕蓉所說:原來,只要我願意,生命就是一處豐饒和美麗的園林,按照我們修剪的方向生長。

而楊麗萍則恰好是那園中的仙子,用最淳樸的方式,將自己的生命過成了最驚豔的樣子。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在楊麗萍的身上,我們看到一種“靈性之美”。

時光,好似在她身上是停滯的,不管是幾十年前,還是現在,她始終保持著生命的最佳狀態,展現著自己最美的樣子。

她纖細的手指,挺拔的美背,靈活的動作,靈性的舞姿,都在告訴我們她得怡然自得。

山川不畫眉,自有青黛;草木不修色,自有葳蕤。

在楊麗萍身上,我們彷彿看到芳華永駐,看到青春長存。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面對蒼老,楊麗萍卻有自己的人生態度,她說:

“不要奢望能永葆青春,這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怕也沒有用,還是要無畏一點。我一直記得村裡有個老太太,老到腰都彎了,還是握著樹葉一直在跳舞。我也想要像她一樣在水邊、在樹旁、在雲下,永遠舞蹈。”

她願意將自己獻給舞蹈,窮其一生為它努力。

“孔雀精靈”楊麗萍:為舞蹈,她戒飯吃花瓣,不婚無子,美到極致

人這一生,若能將一件事做到極致,足矣。

楊麗萍這一生,註定為舞蹈生,為舞蹈死,為舞蹈奉獻終身。

—END—

PS:點個關注,下次再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