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叫金吒,二兒子叫木吒,小兒子為什麼叫哪吒?

張飛86202



答:其實,哪吒的大哥並不叫金吒,二哥也不是叫木吒。

這話,該何從說起呢?

中國的神仙體系,根本就是混亂的。

既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又有自身的發展,二者時而交集,時而分離,讓人莫衷一是。

就拿哪吒來說吧。

“哪吒”二字,又作“那吒”、“哪吒”、“那叱”、“哪叱”。

但不管哪種寫法,讀音都應該是一樣的。

為何會出現這種音同字不同的現象呢?

原因很簡單,它是來自印度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的省稱!

既然與印度梵文有關,就說明哪吒原本屬於佛教神祇,是外來神。

在印度佛教中,哪吒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稱那吒太子。

這裡補一句,在中國,所謂“太子”,是皇帝繼承者的專屬,一朝天子只能出現一個太子,絕不能濫用。

所以,單從稱哪吒為“三太子”這個點上,就知其來自境外。

按照《秘抄問答》裡的記載,毗沙門天王有五位太子。

但同一本書,前後說法也不一致。

其中一種說法是:長子最勝太子、次子獨健太子、三子那吒太子、四子常見太子、五子禪尼師太子。

另一種說法是:長子禪尼太子、次子獨建太子、三子那吒太子、四子烏跛羅太子、五子甘露太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長子禪貢師、次子獨建、三子那吒句拔羅、四子常見、五子最勝。

《毗沙門最勝太子那吒拘代羅甘露如意王神咒經》卻又說,長子最勝就是甘露太子,稱其有四面八臂;二子為獨童子,是馬頭大士(馬頭觀音)的化身之一;三子為那吒童子;四子為常見童子;五子為禪膩師童子。

不難看出,無論哪一種說法,哪吒的大哥都不叫金吒,二哥也不叫木吒!

但也無論哪一種說法,哪吒都是兄弟中的老三!

最早把哪吒從佛教體系挪入中國道教體系的,應該是元代宗教神話典籍《三教搜神大全》。

其後成書於明代的神魔系列小說,如《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等書不斷推波助瀾,最終把哪吒成功地本土化。

《三教搜神大全》這樣介紹哪吒:“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注意,在這裡,哪吒之父毗沙門天王被轉胎成了托塔天王李靖。

並且,在此書中,哪吒的大哥也不是叫金吒,二哥也不是叫木吒,其卷七寫:“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君吒,次木吒,帥三胎哪吒”。

哪吒的大哥“君吒”之稱,可以追溯到唐代《權德輿文集》,其來自印度梵文Kundali,指軍荼利明王,也寫成“君吒”、“軍吒”等,意譯則為“甘露”、“瓶”。

即君吒其實就是印度佛教裡的軍荼利明王菩薩,又稱君荼利明王、甘露明王、軍吒利明王,為五大明王的第三位。

到了元雜劇《太上元陽上帝無始天尊說豁落王靈官攝魔治世真經》中,從王靈官的驅魔咒裡才出現“金吒”的寫法,並明確表示,金吒就是軍荼利明王菩薩。

但在《西遊記》中,作者又把金吒寫成李天王長子、哪吒的大哥,在靈山侍奉如來佛祖,做前部護法。

《西遊記》中李天王的次子、哪吒的二哥也不叫木吒,而叫木叉,是南海觀世音菩薩身邊的徒弟惠岸行者。另外,哪吒還有個七歲的妹妹名喚“貞英”。

木叉也是梵文的音譯,全稱是“波羅提木叉”,意譯是“解脫”。

《西遊記》裡寫木叉是觀音的徒弟,是有根源的——唐代有高僧叫僧伽,傳說他是觀音的化身之一,座下有三個徒弟:惠岸、惠儼、木叉。後來惠岸和木叉合併,就成了觀音的徒弟,惠岸行者木叉。

把哪吒三兄弟分別寫成金吒、木吒、哪吒的,是《封神演義》。這樣寫,顯然是為了兄弟三者的名字更統一。


覃仕勇說史


有人問你一個問題:李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金吒,二兒子叫木吒,那麼三兒子叫什麼?

假如你不知道哪吒,或許你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水扎”!理由是金、木、水、火、土。



錯!人家李靖不按常理出牌,三兒子不叫“水扎”,而是叫哪吒。

提起哪吒,耳邊似乎響起了熟悉的旋律: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上天要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要大……

隨著音樂想起,一個穿著紅褲衩,手拿乾坤圈,腳踩風火輪,調皮可愛的哪吒出場了。



這個是動畫版的哪吒。

說起真人版的,有《西遊記》中的哪吒:



老版《封神榜》何威扮演的哪吒:



《寶蓮燈前傳》宋祖兒演的哪吒:



《齊天大聖孫悟空》林志穎演的哪吒:



無一例外,都秀氣好看。

然而,最近的卻出來一版毀童年、毀人生的哪吒:

煙燻妝、大齙牙、走起路來狂拽,嘴裡還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何方妖孽,悟空,快來滅了他!

言歸正傳,哪吒為什麼叫哪吒?誰給他起的名字啊?

哪吒,相傳是帶著名字出生的。太上老君聚天地之靈氣,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凝結成了一顆轉世靈珠。後來,太上老君將這顆靈珠注入到了李靖老婆的體內。

怎麼注入的?已不可考!不知道太上老君姓啥,如果姓王,那麼李靖就綠了。

這顆靈珠在李靖老婆的體內幻化成型,過了十個月沒出來,過了一年,還是沒出來,過了三年,李靖實在憋不住了,他親自上陣,決定做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剖腹產試驗。



一刀下去,娃娃跳了出來,伸了伸懶腰,出來第一句話就是:

外面的空氣好新鮮啊!

只見這娃娃,手裡拿著兩張紙片,一手一個,一個寫著“哪”,一個“扎”。

李靖念道:“na tuo。”李靖老婆說道:“明明是na zha。”

這娃娃急了:“你們沒上過小學啊,多音字懂不懂?這叫ne zha。”

當然這個是笑話啦!



真實的哪吒怎麼來的呢?

真實的哪吒不是中國娃,而是外國娃。他的原型是印度的佛教護法神“那吒”,後來從古波斯拜火教傳到了印度,又從印度傳到了中國,來到中國之後,經過中國戲曲和小說的演繹,最終定格成了《封神演義》中的哪吒了。


一半秋色


為什麼托塔天王的三個兒子不叫金吒、木吒、水吒(或火吒、土吒)呢?

很簡單,在這托塔天王和他三個兒子被創造的過程中,先出現的就是哪吒,他的兩個哥哥其實比他出現的要晚很多。——也就是說,李家三兄弟,不是哪吒跟他哥哥,而是他哥哥要跟他。

託塔李天王的原型,就是佛教中的毗沙門天王,這個很多人都知道。這位毗沙門天王,也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音譯為毗沙門,意譯為多聞。唐代時,毗沙門天王信仰極其興盛,有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天寶年間,西域康國、石國等五國聯兵進攻安西城,安西告急。消息傳到長安,這時要派援兵已經來不及了,畢竟幾萬里路程。怎麼辦呢?有個和尚叫大廣智的,說我有辦法。於是他就向毗沙門天王禱告,結果毗沙門天王在安西城頭顯聖,於是“五國大懼,盡退兵”。

這個例子當然不是真的,可也表現出了唐朝時人們心中對毗沙門天王的信仰,以及毗沙門天王神職的轉換,——毗沙門天王在佛經中,本是北方守護神,但現在明顯成為了戰神。

毗沙門天王信仰在流傳過程中,就漸漸發生了變化,由於他戰神的神職,使得他和唐代名將李靖的形象逐漸合而為一,就這樣,毗沙門天王逐漸變成了李靖天王,——但李天王的形象顯然和四大天王中其他三個不太搭配,於是,毗沙門天王又分化出一個形象,那就是多聞天王,讓他去擔負四大天王的職責。

我們在過來說說哪吒!

在佛經中,毗沙門天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不知道叫啥,反正佛經也沒說,二兒子叫獨健,這個名字名氣不大,但是這個獨健的形象,在中國最後演變成了二郎神。——這是題外話,咱暫且不表。毗沙門天王最有名的、也是能力最強大的,就是三兒子,佛經中叫做“那吒俱伐羅”,或者簡稱作“那吒”,又稱“那吒三太子”。後來也寫作“哪吒”。





能扛著就不要倒下


托塔天王的幾個兒子,不是按照金木水火土取得名字,人家輩分字是第三個吒字。

所以第三個兒子可以叫水吒,也可以叫哪吒。

這種用名字中第三個字當輩分字的取名生活中也挺常見,比如有人喜歡龍字,給自己孩子取名叫一龍二龍三龍,龍是表明輩分的字,輩分字在最後。

神話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原型之一是佛教四大護法之一的吡沙門天王,又名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佛教北方守護神,也是佛教的戰神。

“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

傳入中國後,多聞天王被中國的神話體系吸收並且一分為二,其一還是四大護法神之一,也稱為四大天王,《封神演義》中所謂的魔家四將。

佛家守護四方的大神,到了中國神話體系中,成了看門的老大爺,四大天王的職責居然成了看護東西南北四座天門的看門人。

要知道多聞天王在唐朝時還是響噹噹的神,還沒有淪落到在南天門看門的地步。大唐太子李建成的小名就叫吡沙門,可見這個名字還是很吉祥的。

有意思的是,李建成是王妃叫鄭觀音,天王配觀音,倒也門當戶對。

多聞天王在唐朝宋時期,逐漸和已經神格化的大唐開國名將李靖合融合,後來被道家吸收成了道家的守護神,托塔天王李靖。

多聞天王和托塔天王有扯不開的關係,一個直接證據就是哪吒三太子。

佛經中多聞天王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名字說法不一,但是第三個兒子一直沒變過,就是哪吒三太子。



哪吒一開始譯作那吒俱伐羅,簡稱哪吒。三太子一直和在沙門天王一起工作,經常身邊,道教神話也吸取了這一點,哪吒和托塔天王也是不可拆分的一對兒 。

既然哪吒是三太子,那麼必然還有大太子二太子啊。

原來吡沙門天王是有大兒子二兒子的,比如著名的獨健太子,但是因為名字中沒有吒字,老百姓不太認。

而且托塔天王算是新的神抵了,他的兒子們也必須是新的,李天王三個兒子中哪吒是老三,反而是最先確定的。

第二個確定的兒子是老大金吒。

金吒的出身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他是密宗五大明王中的甘露明王,原名君吒。

甘露明王是密宗五大明王之一,手持甘露瓶,瓶中的甘露有長生不老的作用。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金吒是多聞天王的大太子甘露太子。

君吒屬於音譯,原本的意思就是甘露,唐朝時也有把君吒直接譯成金吒的。


老大確定了,老二呢。

老百姓依照自己家給孩子起名的順序,老大既然名字中有金字,按照金木水火土的原則,老二名字中有個木字才好。

人們一找,還真找到一個。

這人叫木叉,名字和木吒很像。



木叉史有其人,他是大唐高僧僧伽和尚的高徒,李白還曾經給僧伽寫過一首《僧伽歌》,詩曰: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問言誦咒幾千遍,

口道恆河沙復沙。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意清淨,貌稜稜。

亦不減,亦不增。瓶裡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一言散盡波羅夷,

再禮渾除犯輕垢

僧伽和尚在唐朝被認為是觀音的化身,所以神話中木叉一直是以觀音徒弟的身份出現的。

在《西遊記》中他雖然是托塔天王的兒子,但是還是一直叫木叉,又名惠岸行者,惠岸也是僧伽的徒弟之一,和木叉是師兄弟,顯然《西遊記》把這倆人歸類合併項了。

到了《封神演義》等小說的中,木叉成功改名木吒,加入吒字家族。



所以,托塔天王李靖的仨兒子不是按照金木水火土排序的,而是因為有了三兒子哪吒,為了配套,才把金吒木吒和哪吒湊成了一家子。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哪吒三兄弟的名字很奇怪。大哥叫金吒,二哥叫木吒,按照我們傳統的取名方式,老三老四老五應該叫做水吒、火吒和土吒。

然而,哪吒偏偏不走尋常路,交了一個“哪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哪吒三兄弟本來就是外國人,金吒和木吒是引進後改的名字。

哪吒三兄弟本來是印度人(準確地說是南亞人,因為現代印度不包含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佛教發源地),傳說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個兒子。在佛教典籍中,哪吒有兄弟五個,名字上有三種版本,分別是:

1. 長子最勝太子、次子獨健太子、三子那吒太子、四子常見太子、五子禪尼師太子。

2. 長子禪尼太子、次子獨建太子、三子那吒太子、四子烏跛羅太子、五子甘露太子

3. 長子禪貢師、次子獨建、三子那吒句拔羅、四子常見、五子最勝。

印度人真不負責任,寫個神話故事還是經書都是亂寫一通,基本上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三個版本中,哪吒的名字固定,其他都有爭議。所以,哪吒三太子的名字,就從印度那裡傳回來了。

既然是三太子,必然還有大太子和二太子,其他名字別人記不住,乾脆就在哪吒基礎上開始取名字,一個叫金吒一個叫木吒。

那麼,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叫水吒、火吒和土吒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三個名字,都不是東西!

不是東西,放在現代是一句罵人的話,自然不能作為哪吒兩個哥哥的名字。在傳統文化中,一直有五行對應五方的說法,木為東方,火為南方,金為西方,水為北方,土為中央。

所以,來自西方的大太子,具有金屬性,叫金吒;來自東方的木吒,具有木屬性,叫木吒。

哪吒,本來就叫哪吒,沒什麼好說的。

這麼看,哪吒三兄弟的名字是一個搞笑的故事:

李靖老婆生老大時,西方來了一個貴客,孩子就叫”金吒“,其實是西吒。

李靖老婆生老二時,東方來了一個貴客,孩子就叫”木吒“,其實是東吒。

李靖老婆生老三時,懷胎三年,四面八方來了不少貴客,也不知道吒那裡去,乾脆就叫”哪吒“了!

那麼,有人想問了,哪吒這個印度人,什麼時候得到中國戶口呢?

多數人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宋朝。

在佛教傳說中,毗沙門天王的塔為佛所賜 , 是毗沙門天王克 敵制勝的法寶。哪吒在毗沙門天王出行時為他託塔, 是他最重要的助手。《毗沙門天王儀軌》 雲: “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 , 捧塔常隨天王。”所以,哪吒一開始是毗沙門天王的兒子兼秘書。

北宋朝時,蘇轍寫了一首詩《哪吒》 :“北方天王有狂了 , 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難教語, 寶塔 令父左右舉。兒來見佛頭輒俯 , 且與拜父略相似。佛如優曇難值遇 , 見者聞道出生死 。嗟爾何為獨如此, 業果已定磨不去。佛滅到今千萬祀, 只在江湖挽船處。”當時人們對哪吒把骨肉還給父母的做法十分不認同,哪吒無法成為中國人崇拜的偶像。

南宋,唐朝名將李靖被尊為神仙,附會到了毗沙門天王的頭上,越來越多的李靖廟建立起來。創作於南宋的 《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平話後集》 卷下 “鬼谷下山” 一節有云 :“獨孤角獨戰四 將, 五匹馬混戰, 如黑煞 真武賢聖鬥毗沙門託塔李天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李靖託著寶塔的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託生李靖,獲得了中國國籍,他的兒子哪吒,自然也得到中國國籍,成了中國人普遍信奉的偶像。

到了明朝的《西遊記》,為了崇佛抑道,李靖成了道教玉皇大帝手下的天兵天將首領,位高權重的戰五渣,而哪吒,則成了背叛父親的如來佛乾兒子。這對父子的恩怨,到了中國,有了新的解讀。


歷史知事




哪吒是中國民間非常喜歡的一個小神仙,身穿俏肚兜,手拿火尖槍,腳踩風火輪,頸戴乾坤圈,傲遊四海天地,輔助有德君王,拯救黎明百姓,志在鋤強扶弱。

這麼一個小英雄,從古代小說來看,他有父母,是託塔李天王李靖和殷夫人,他有哥哥,大哥叫金吒,二哥叫木吒,他排行老三叫哪吒。

問題來了,看得出來,大哥二哥都是用五行中的一個元素起的名字,那麼哪吒為何不按五行走,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從《封神演義》看,哪吒的出生特別,老師特別,所以名字也特別



在《封神演義》的描述中,哪吒的出生很奇特,老孃殷夫人懷孕三年,生了個肉球,這個肉球被李靖一劍劈開,於是誕生出了哪吒。

李靖夫婦還在詫異之時,來了一個大仙,這就是太乙真人,太乙真人把這奇怪的孩子收為了徒弟,並取名“哪吒”。後來就有了大鬧龍宮,將敖丙打死抽筋的傳說故事。




為何太乙真人取“哪吒”這個名,為什麼不是“水吒”,或者“火吒”?看哪吒一身本領,全和火有關,叫“火吒”好像更適合。

其實不然,哪吒的出生特別,又被太乙真人收為了徒弟,這是要培養成“神仙”的,神仙追求的境界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哪吒名字和五行連在一起,就落了下乘。

很明顯,太乙真人對哪吒抱的期望很大。當然,後來的哪吒也沒有讓太乙真人失望。

《封神演義》中哪吒的名字是太乙真人取的,這個橋段是作者虛構的,哪吒這個名字在《封神演義》出來之前有嗎?早就有了,不過,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的西方。

從哪吒出現在各個文學作品的時間,以及結合各種神話的傳播來看,哪吒名字大有出處



哪吒出現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這些文學作品普遍是宋朝之後成書的,元代的神話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明代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南遊記》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中,哪吒頻繁出現。

這說明哪吒的流傳比較廣,往前追溯,印度佛教傳說中,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之子,就叫哪吒(Nalakuvara音譯),後來,這哪吒成了佛教護法神之一。

那麼印度佛教傳說中的哪吒有無來由呢?也是有的,是古波斯戰神“努扎爾”。所以,哪吒的傳說和這個名字的傳播,首先是通過古波斯的拜火教傳到了印度,後來通過印度的佛教傳到了中國的唐朝,再後來就成為了神魔小說、古典神話等文學作品當中的常客。

那為什麼給他找了個叫李靖的老爹呢?因為傳說李靖是佛教四大天王毗沙門轉世,是戰神的復活,因為唐朝初建時,李靖立下了汗馬功勞,說是戰神也不為過。而古印度傳說中,哪吒就是毗沙門的兒子,因此,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哪吒成為李靖的三兒子完全符合傳說。



其實,傳說就是傳說,小說就是小說,哪吒就是個虛構的人物,關鍵是我們如何從虛構的人物和故事情節中找出對我們有收穫的東西,就像《哪吒之魔童降臨》告訴我們,孩子如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如何對待有缺點的孩子,以及我們該如何把握生命中的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藍風破曉


大兒子叫金吒,木吒,但是小兒子怎麼叫哪吒呢,哪吒的來歷是什麼呢。

說法一哪吒出生時左手掌有個“哪”字,右手掌有個“吒”字,所以取名叫哪吒。

哪”指“儺”,本意是驅邪消災,鬼神之偶像;“吒”字為正義,哪吒合一,有毫無阻檔之威力與戰無不勝之意義,代表至高無上的神威。



為什麼哪吒出去就可以就可以這樣?這裡講究一個機緣緣?何為機緣?

我們常說緣起緣滅,可以理解機緣是契機,也是無常。佛家以因果來論輪迴,那麼因果從何而來呢? 就是這個緣。有緣,就會有因,有因則必有果。佛家常說要修無緣,常指修不結緣。 因為無緣則不生因,不生因,方可不生不滅。所以說緣啊,是一切的開始。 不僅是開始,而且是輪迴的關鍵所在。



哪吒是誰?哪吒是靈珠子轉世,靈珠子是誰?靈珠子是女媧娘娘座下的護法童子。哪吒是奉了玉虛宮元始天尊法旨轉世,這樣才有了哪吒母親懷胎三年才生出了哪吒,一生下來,更是被太乙真人收做了徒弟,得到了神通兵器乾坤圈和風火輪。

說法二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元代《三教搜神大全》中哪吒寫作那吒,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哪吒”是一個異國語音的名字,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中國本土所產的,是一個音譯的國外名字而已,



哪吒是以“努扎爾”(Nuzad)和“那吒”(梵語:Nalakūvara)為原型上加工改撰而成的宗教神仙,從古波斯拜火教傳到印度,再從古印度佛教傳到中國,原系我佛護法神,我國道教的哪吒即由此流變而來。由佛釋原創再從古作家編撰,晚唐至明清末期間五個朝代世紀,相似特徵以及神形象被道教化,和佛教文化交融衍生而成,所誕生了哪吒這一位道教神



所以哪吒名字不是按照金木水火土順序來命名的。


為了中國之崛起


現在由於餃子的電影《哪吒》使得哪吒這個官二代,陳塘關銀槍小霸王成為上了熱搜榜。但問題是這個天庭兵馬大元帥三太子為何不同於兩個哥哥泛字,叫水吒(應該叫水吒。畢竟鬧過海的)。火吒,土吒。而叫哪吒。我最初一直認為哪吒應該是小女孩。具體原因到底在那裡呢?

我們先來看來一下哪吒到底是啥意思,哪吒:源自梵語“哪吒俱伐羅”的中土化略稱,佛經稱他為護法神。再就是在《封神演義》與《西遊記》裡是如何描寫的,西遊記說,哪吒出生的時候他老爹李靖左手心寫了個哪,右手寫了個吒就叫了哪吒。《封神演義裡》哪吒的名字是他老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起的。哪吒這老師根很硬啊,那可是闡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之一,崑崙十二金仙排名第五位。《辭海》裡解釋:哪指儺(舊指驅逐瘟疫的迎神賽會),鬼神之偶像;吒為吒(異寫)即叱吒,哪吒,即以儺叱吒驅趕鬼。


再就是在神話小說體系裡,哪吒是先出現的,來自佛教原音梵語,不是漢語原音。是翻譯以後形成的原因,所以形成了現在的哪吒。至於說他的兩個哥哥是後加上去的,而之所以往前排就是體現哪吒的幼小。就此附會上去的,這就造成 了弟弟名字在前。哥哥在後的奇怪現象,才讓大家覺得違和感。更為確切地說,哪吒這個名字應該是“進口”的,而金吒木吒是國產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三人的原名分別是金吒是指,軍荼利明王,木吒是指,波羅提木叉,哪吒是指,俱毗羅,佛教本土化後。哪吒被道教收編為護法神。

應該說啊,李靖一家太牛逼了,佛道兩家都佔了,老大金吒侍奉如來,做前部護法佔佛家。老二木吒在南海隨觀世音做徒弟佔道家。小霸王哪吒隨朝保駕。三兒子都的佛道兩家的高幹,李靖雖然本事不大,但政治頭腦很精明。李天王地位顯赫,教子有方啊,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從這裡也折射出人間朝廷黑暗。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得益於最近的一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小編髮現茶餘飯後,關於哪吒的話題總是人們興致最高的談資,這也讓小編不得不再次感嘆電影電視的巨大影響力。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哪吒是商朝時期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三子,出生便有異像,是個西瓜胎,迎風漲到三尺,擁有混天綾和乾坤圈這兩個從孃胎帶來的法寶,後來得到太乙真人的教育,法力與日俱增,封神之戰後受封成仙

那麼問題來了,李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金吒,二兒子叫木吒,小兒子為什麼叫哪吒呢?

其實小說中已經給出了答案。金吒,木吒是他爹取名的,按理來說哪吒應該叫水吒。但是剛才說到,哪吒是個西瓜胎,就是個火紅火紅的大肉球,太乙真人算出他遇水生劫,必須防止水。所以取名哪吒。後來哪吒也的確是因為東海中龍王苦苦相逼不得不自殺謝罪,這也證明了太乙真人說的理由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最近有一部關於哪吒的電影上映,著實火了一把,弄得大家現在都在深挖哪吒的歷史,我也來蹭一蹭哪吒的熱度,回答一下關於他名字由來的問題。

哪吒為什麼叫哪吒呢?他的兩個哥哥,一個叫金吒,一個叫木吒,按照中國人傳統的五行學說,哪吒生下來,應該是叫水吒,他怎麼改了名字呢?後來仔細查了一下,才發現這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我們來細看一下哪吒是怎麼出生的呢?

據說他母親足足懷了他三年六個月才把它生下來,而且生下來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肉球。所以這就好理解了,哪吒不是人呀,它是個妖或者說是個神。

既然不是人,那就不能起人的名字了。正好這個時候,太乙真人來了,李靖就順勢把起名的任務交給了太乙真人,他自己就放棄了給這個三兒子取名字的權利。因為他知道,名字伴隨人的一生,既然生出了一個怪物,就不能讓普通的名字跟隨孩子一生,否則會給他帶他災運,讓太乙真人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吧。

太乙真人想了半天,還是覺得這個孩子叫哪吒最好了,不能再用五行取名,因為五行之術鎮不住它,將來他會大鬧天地之間。

那麼為什麼叫哪吒呢?請注意,哪這個字讀(né)而不是(nǎ),在古文中,哪(né)的意思同儺,驅除天氣之間的妖孽,而和吒配合起來,就是將來這個孩子有戰勝天地間一切邪惡的本事。

李靖一聽美滋滋,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後來發生的一切也證明了太乙真人的說法是對的。小哪吒手拿火尖槍,腳踏風火輪,上天入地,不懼鬼神,剷除邪惡,上演了一幕幕酣暢淋漓的好戲,哪吒三太子的美名遠遠超過了他兩個哥哥的名聲,被中國人廣泛傳誦。

不過話又說回來,太乙真人是不懂這些漢字文化的,這是後人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寫的,我們也只是這樣分析,具體當時作者為什麼要給他起這個名字,恐怕也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哪吒現在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個最讓人喜歡的角色之一,無數的電影、電視、小說、戲劇都反覆刻畫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英雄形象。看看小哪吒的形象,穿著紅肚兜,光著小腳丫,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加鹽。

不過,他打的殺的都是那些惡人,這也符合中國人一直以來對真善美的追求。相反,對於金吒和木吒,我們幾乎無感。所以說來說去,一個人的名字的好壞對於這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取一個好名字,一生都燦爛,取個爛名字,努力大半輩子也沒有人認識你。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影視明星都紛紛要把爹媽取的名字改掉的原因所在。

因此,這就是哪吒為什麼叫哪吒的原因,當然也還有其他各種說法,甚至有人說哪吒這個名字跟印度佛教有關,其實並不是,可以說哪吒是純粹的中國文化產物,跟外國文化一點邊也不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