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松花江墜龍是怎麼回事?真的從天下墜下龍了嗎?

不音歷史


離奇的墜龍案,讓當地居民深信龍的存在。

“那條龍足足有三四十米長啊,當時有人在村裡說發現了一條龍,我們還不相信呢,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說去看過了,真的是條龍,我們才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態去看了看,果然在那裡躺著!”

“它真的是條龍嗎?會不會是海里的動物,比如鯨魚之類的你們看錯了呢?”

“真的是條龍,不會看錯的,當時傳遠了外邊就來了人看,他們在這裡看了好幾天說那是條鯨魚,我們不大相信,哪有這麼細的鯨魚啊,肯定是條龍啊,它頭上還有角啊!”

這是傳聞1944年在松花江墜龍事件發生的幾十年時間之後,某電視臺記者找到了當年的目擊者進行的訪問,在訪問記錄中被採訪人肯定地回答那就是一條巨龍,而且對當年專家作出的“該生物為海中的鯨魚”這樣的結論十分懷疑。

正是因為這個事件,讓當地的居民更加深信龍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人們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在世界的某個地方肯定有他們的棲身之地。也就是這樣的想法,每年佳節他們都要前往附近的河流湖泊參加祭祀儀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古老又神奇生物的敬畏之情。

古代對龍的記載頗多,有的寥寥幾筆帶過、有的描述十分詳細,但大多都是第三視角,真正記載親身所見的並沒有幾個。

龍者鱗蟲之長。頭似駝,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 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詳盡地對龍進行了描述:它是九種生物地集合版本,相傳有四不像那麼龍就是“九不像”,身披堅鱗固甲,能夠吞雲吐霧、在水火之間自由變化。

龍是一種神獸的統稱,在它之下還分很多的種類,比如說青龍、應龍、虺、蛟、等等。

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由此可見龍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他們想要升一級就要經歷天劫,畢竟天生萬物,通過自身的修為變化成更高的等級就相當於逆天改命,必定會遭到天的阻攔與懲罰。如果能夠頂住天劫就是得到了認可,自然升級;如果不幸被天劫擊中,那麼便會灰飛煙滅。

所以龍的一生都在為修行和渡天劫而準備著,人間沒有太多的靈氣供它享用,所以他們一般也不會輕易在世人面前露面,自然見到它的人就少之又少。

反觀松花江墜龍事件,它的真假彷彿漸漸明朗。

綜合以上的描述,再來看松花江墜龍事件,我們不妨大膽地揣測一下:墜落的龍可能是虺,也可能是蛟,他們修行了千百年終於迎來了天劫,卻在這個過程中不幸被擊中,殞身之際墜落了下來,正巧落在了人類的聚集地,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然這也僅僅是猜測,還沒有十分確鑿有利的證據來證明龍的真實存在,可能還需要幾百年、幾千年才能一睹它的尊容,或許它並不存在。但我認為在流傳千年的十二生肖中,古代勞動人民是不會單單把虛擬的龍加在確實存在的十一個生物中間的。


一介草寇


我們常說“望子成龍”,因此“龍”在我們心目中是一種神聖的吉祥動物,而龍到底是否存在,也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但是在上世紀40年代,出現過營口墜龍事件,10年後松花江再次出現墜龍事件,當時有人去觀望了松花江墜龍現場,發現真實可信。

墜龍事件

據村民回憶:1944年8月,父親領著我和漁民叢來順,謝八等駕船出江打魚,我們一同出江的還有4條船,10多人。出江打魚,我們一般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月。這天早晨,我們行進到牡丹江南岸,突然看到陳家圍子村後頭圍觀著許多人。出於好奇,我們把船靠了岸,一打聽,才有人說:“黑龍江裡的黑龍落到沙灘上了。”於是我們興奮地跑過去看。



只見一條巨大的黑色動物臥在沙灘上,它太大了陳家圍子的村民用柳條在他身上搭了個棚兒,棚子大約有20來米,而龍約有10多米長。頭頸比身子細,頭跟牛犢的頭差不多,略呈方形,上寬下窄。在前額上長了一個象牛角樣的扁鏟狀的角,短且直,根部約10公分粗。臉部跟畫面上畫的差不多,有七八根長鬚,又粗又硬,還抖動著,嘴形特象鯰魚嘴,扁且寬,約有30公分寬,閉著口,因此看不到牙和舌頭。它的眼睛也閉著,眼角圍滿了蒼蠅,眼皮一動,那蒼蠅就“嗡”地一聲飛走了,可是一下子那蒼蠅又飛回來。



它有4只腳,但是看不到有幾個爪趾,因為爪趾插入了沙灘裡了。它的腿比小夥子的胳膊要粗,整個身子是前半部分粗,趴在那裡看上去有大人腰那麼高。腰粗約1米。後腿以後比前身細,但很長,有8米多,整個形象跟巨大蜥蜴差不多。通身是鱗,脊背上是鐵青色,肚皮和腳上為粉白色,看上去比脊背上的要鮮嫩。


它身上的腥味很大,幾百米外就能聞到,身體臥著的地方已經臥出一條長溝。 看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我們還是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家在船上議論著,大多認為是黑龍江裡的黑龍,大家連魚也沒打好。當天下午下起了大雨,整整下了一夜,時緩時急,第二天早上轉為了毛毛雨。

我們5只船又直奔陳家圍子村去,到那裡一看,龍不見了,曾經趴臥龍的地方只剩一條深溝。沙子裡還留下有一股濃濃的腥味。據當地人說,龍是半夜走的,去了哪兒,誰也不知道,因為下著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

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龍吧。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小時候聽家裡的老人講過龍的傳說,早些年也親身經歷過一次墜龍事件,對於龍,個人相信是真的,如果去翻看史書,可以發現幾千年來,記載的龍事件很多,不下百次。但直到今天,龍都非常隱秘,為何如此不得而知

松花江墜龍,發生在1944年,一個叫陳家圍子的村邊沙灘上。當時目擊者有三百多,那條龍半夜來,第二天半夜走

據發現者說,這條“水蟲”大約是半夜來的,臥在沙灘上,第二天早上才被早起的人們發現,它渾身黑色,覆有鱗片,整體看來有些像馬脖子。消息傳出後,附近村民蜂擁而來,聚集了有三百多人。陳家子孫還給“水蟲”搭了遮陽棚,組織村民給它身上澆水,本來不動的“水蟲”,等水澆上後,身上鱗片會張開……

大傢伙了兒看了大約兩個鐘頭,隨即散去,雖然嘴巴上叫“水蟲”,但心裡都認為它是龍,是一條來自黑龍江的龍,自然不敢太冒犯

當天下午,天上下了大雨,越下越大,到了傍晚時變成了暴雨,暴雨一直下了一夜。第二天村民再趕到沙灘時,“水蟲”不見了,只留下水溝以及弄弄的魚腥味。它到底是怎麼走的,誰都不知道,有人猜是飛了,也有人猜是遊走了……

類似這樣的見龍事件很多

離松花江墜龍最近的是1934年的營口墜龍,那一次的墜龍有人目睹是從天而降,還砸翻了幾條漁船;再遠一些的,那就要看史書了,比如晉書記載,345年四月,有黑白兩龍出現在龍山,燕王慕容皝率領群臣祭祀,距離兩龍有200多米;據記載,在遙遠的夏商時期,還有某劉姓家族,專職飼養龍……

最近的見龍事件,帶視頻影像的有兩處,一個是2007年的高郵龍吸水時,天空有游龍經過;另一個是2014年間的青海湖龍吸水,天空也有空經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網上查找相關視頻……

至於開頭提到的自身經歷龍事件,大約發生在上世界90年代,地點在江蘇東海,應該是黃川附近。記得某天大人們都在傳某地有龍,快去看,我當時年齡小,十多歲還在上小學,離的又遠,就沒過去。後來聽說,不是龍,是一個水坑……

人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恨當年太小……


靈石蘊珠寶


都9102年了,還墜龍呢?

這個墜龍事件一看就是假的。

年少的時候,我曾經也對這些超自然事件特別感興趣,覺得世界是神造的,萬物都是匍匐在上帝腳下的螻蟻。於是也瞭解了一些所謂的事件,包括1995年北京330路公交車事件、故宮靈異事件、上海電梯鬧鬼事件、1937年青龍山川軍消失事件,等等

那時候我啥都不知道,其實也就看個好奇,對於這種東西,真真假假其實也沒有較真的必要。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1959年江西殭屍食人事件。

那個事吧,說的是1959年3月份,那時正值3年困難時期,江西淨水縣的人們沒有糧食吃,就開始吃人,人吃人,最後由於某種原因,大家都變成了殭屍……最後解放軍秘密部隊出馬,聯合地方武警,犧牲了很多士兵,最終摧毀了整個縣城,從此江西就沒有淨水縣了。

那段文字寫的有頭有尾,把當時的我嚇得不輕,嚴重地動搖了我對唯物主義的信仰,我一查,江西還真的沒有淨水縣。

我更加相信了。

我更加想知道整個事件的始末,我覺得自己是在發掘世界的真相。

然後我就去用瀏覽器搜了一下,看了很多條信息之後,經過我的反覆琢磨,它的狐狸尾巴出現了。

他所有的敘述都是一樣的。

這很有問題,你想想,如果這個事兒真正發生過,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怎麼可能只有一家之言?至少得有好幾個版本吧。

會不會是政府嫌事情太可怕,怕嚇到小朋友,給封鎖消息了呢?畢竟這在敘述裡可是5903機密事件呢。

於是,我在外網上進行了搜索。

我以為谷歌這樣一個比百度好很多的搜索引擎,能為我帶來事情的真相,畢竟國外的媒體總是反反覆覆詆譭中國,這種可怕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大肆報道的。

然而我錯了,事實上,谷歌搜出來的結果和百度別無二致。

我並沒有放棄,並且,最終,我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這個片段,所謂的5903機密事件,

所謂的江西淨水縣食人事件,

其實出自一本小說……

是的,出自一本小說,那本小說叫《我在091詭案組的十年》。

那本小說講的是人民解放軍有一支秘密部隊,對外稱091氣象研究所,負責解決中國的超自然現象,作者筆力很好,說實話還挺好看的,反正我是給看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敘事版本都長得一樣的原因。

我找了找1959年江西省的行政區規劃,就沒有那個淨水縣。

一切,都是假的。

這件事對我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我不得不承認了,世界是唯物的。

其實你看看那些所謂的超自然事件,總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1.它們往往都是建國前,或者建國後困難時期的。

2.它們發生的時代一定沒有移動互聯網,沒有留下照片和視頻(有也很模糊)。

3.它們的敘述往往是一家之言。

4.它們沒有對歷史軌跡產生影響。

5.作為讀者的你,一定沒有親身經歷過。

6.它們沒有留下硬核史料(比如龍骨),除了大段大段的文字。

7.官方不承認。


今天天氣這麼好,它墜龍怎麼今天不墜呢?

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怎麼就沒有超自然事件了呢?

也許他們真的有過,但是你沒有親身經歷,就是沒有過。

說到底,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別墜龍了,現實點吧,墜點人民幣吧吧


《我在091詭案組的十年》

鏈接在評論區喔

節選:

1949年5月我人民解放軍一部,在南京市郊區發現前國民黨政權秘密基地及絕密檔案一批。與其他軍事文件不同的是,這批檔案均為民國時期全國發生的各種古怪事件及處理情況的記錄。當時專門處理這類事件的為原民國國防部第二廳軍統特務特別行動組。1949年9月1日根據中央指示,務必在建國前成立一個類似事件的處理部門,從全軍各部選拔異能者與軍事技術過硬者,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陳××為部長,下設15個部門小組,負責各類不明事件的接受與處理。為保密需要,對外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091氣象研究所”,軍內統稱“091”。091正式成立。1951年3月091參與打擊湘西土匪,成功地揭穿了土匪企圖運用當地特殊地形天氣裝神弄鬼的把戲,配合部隊首戰告捷。任務級別:機密。1951年7月……

喜歡給個關注吧。


範遠遠


都別搶,我來答。

1934年7月初的時候,遼寧營川一帶有人在大遼河下游發現了一條活龍。這個消息很快不脛而走,附近大量的居民前往一探究竟,確實在那裡發現了一條類似於龍的生物。

當時的目擊者肖素芹(此人在2004年《走近科學》中接受過採訪,《營口龍之謎》一書中的目擊證人之一)回憶,當時她9歲,她的父親曾帶著她前去參觀這條龍。

根據她的回憶,當時的情況是這條龍和畫上的形象沒有很大的區別,通體灰白色,猶如大蛇一樣蜷縮在地上,眼睛半睜半閉,有些許發紅,無精打采的。當時前去參觀的附近居民很多,有人說是因為七月炎熱的天氣導致的。

於是大家還給這條龍搭設了遮涼的棚子,挑水來給這條龍澆水,因為龍是一種象徵祥瑞的動物,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很積極,大概是想積點德吧。此外附近的僧侶也跑來個這條龍作法、超度,數日後,一場大暴雨降臨,這條龍失蹤。

本以為這件事就該結束了,但是到了7月28日,營口一帶再次出現墜龍事件,不知道是否同為一條龍。據當時的報紙《盛京時報》在8月12號刊登這件事記載說:

……該龍體氣參天,頭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寬三寸餘,附於脊骨兩側為肋骨,每根約五六寸長,尾部為立板形白骨尾,全體共二十八段,每段約尺餘,全體共三丈餘,原龍處,有被爪挖之寬二丈長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該龍骨尚存有筋條,至皮肉已不可見矣。

第二次這條龍出現時已經死亡,當時人們發現了這條龍的骸骨,不過由於當時見到的只是骸骨,所以大家也不敢真的確定這就是龍的遺骸。但是從目擊者普遍的描述來看,這具遺骸有幾個相似的特徵。

如體長十餘米,頭部有兩根像麋鹿一樣的長角,還有爪子,根據當時《盛京時報》的記載,在這條龍的周圍有一個幾十米的土坑,像是掙扎的跡象。

根據第一次見到的那條活龍,據當時的目擊者說,這條龍發出的聲音像是龍叫,巧妙的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在《子不語》中曾描述說: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不知道這種具體的說法出自那處,當時無疑契合了當時人們所聽到的那種聲音。

這就是營口墜龍的整個過程,它前後分為兩次,第一次是在7月初,那時候是一條活龍,第二次是在7月28號,這時候的龍已經死了。這件事最神奇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它有大量的目擊者,還有老照片,你說神奇不神奇。

當時由於世道混亂,所以那條死龍的遺骸被很多人拿走,而且當時的私人相館還拍了很多照片出售,2004年,一位叫孫正仁的老人把自己珍藏了63年的“龍骨”捐贈給了遼寧市史志辦公室。

據他說這是“龍牙”,是他在1941年給營口商會會長的弟妻當管家時,對方送給他的,這塊龍牙當年曾在營口進行展覽。

這件事自此也就沒有了後續,但在1934年時候,確實轟動一時,首先是證詞出奇的一致,譬如有長角,長約十幾米,死後的骸骨有28節,聲音像牛一樣,而且龍散發出來的味道很腥臭。

無獨有偶,1944年的時候,松花江陳家圍子村也發生了墜龍事件,這一次墜的是一條黑龍。不過當時由於沒有懂得照相的人拍下來,所以這件事只限於口口傳說,並沒有相關的證據。

而到了近代也發生過墜龍事件,時間離我們並不長,就發生在2000年,那已經是一個錄像攝影相對完善的年代,這件墜龍事件發生在山東昌樂縣青龍鎮黑山子村。

當時墜落的是一黑一白兩條龍,當時吸引了大量群眾,警察,專家前往,但奇怪的是網絡上卻少有關於這次事件的相片和錄像,應該是政府方面故意隱瞞了消息,以免引起社會恐慌。

據說,當時這個村子裡的很多人都參與了救龍,而且根據他們的描述,龍的形象和我們在畫上看到的基本一致,其中白龍先活著離開了,那條黑龍從8月一直待到9月份才離開。

當然,關於這件事的真假,由於缺乏相關的照片和錄像,也沒法一下子證實。

而網絡上爭議比較大的是2007年江蘇高郵曾經有人拍攝到出現“龍吸水”的自然現象,首先龍吸水其實很多地方都發生過,但神奇的是在視頻中真的拍攝到了在雲層中活動的生物。

然而這段視頻的原版錄像卻被刪除和修改,原因大家自然都懂的。但現在網上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視頻,大家搜索一下就知道事情原委了。


圍爐談史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龍”?這個問題始終爭論不休,大多數人認為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就是說龍是虛構的形象,根本不存在,理由是從古至今沒有龍的化石和標本。

相傳在偽滿期間的黑龍江,就發生了歷史上的“松花江墜龍”事件。

事件經過是這樣的,1944年7月某一天,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南岸位於肇源縣城西北15公里處的陳家圍子村東,有一個人突然發現一個黑乎乎龐大的東西落在沙灘上,他緊跑過去仔細一看驚得目瞪口呆。

只見這“東西”長有數十米,身上有鱗片,頭似牛首上有角,嘴上有很長的須,眼如銅鈴,幾個爪深陷沙灘,“呼呼”喘著粗氣。

這人是個私塾先生,名叫任殿元,他在書中見過龍的形象,驚訝之餘認定這是一條龍,顯然這條龍身困沙灘不能飛了。

任老先生馬上想到了傳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黑龍?

原來從前江中有條惡龍,經常興風作浪,攪動江水氾濫為禍百姓。後來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了一條能呼風喚雨的黑龍,黑龍鬥敗了惡龍,然後以江為家造福當地百姓,從此這條江也就變得溫順起來,人們為了感念黑龍故把這條江稱為黑龍江。

任先生想到此,急忙返身回村招呼鄉親們來救黑龍,當時正值夏天,龍困沙灘時間一長必定喪命。

鄉親們得到消息後挑著水桶,拿著水盆紛紛來到了沙灘,就近取水潑在龍的身上。人多力量大,黑龍喘息平穩下來,兩隻銅鈴般的眼中有了光澤。

到了晚上,滿天星斗的天空突然烏雲四合,隨之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半個時辰溝滿壕平。

到了天亮人們去沙灘一看,黑龍不見了,龍墜落的地方只剩下一條深溝,沙灘上留下濃重的魚腥味。人們說黑龍在狂風暴雨的幫助下飛走了,究竟去了哪裡無人知曉。

這件事目擊者眾多,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後來還刊登在了偽滿洲國《奉天日報》上。

從1944年到現在已經過去75年了,當時目睹墜龍事件的當事人大部分已作古,任老先生的兒子任青春為了保留資料,把父親口述目睹墜龍的經過記錄了下來,起名為《我所知道的墜龍事件》。

文中除了他父親的口述外,任青春在做了編輯後,利用工作時間還採訪了許多挑水救龍的人們,這些人異口同聲說親眼目睹了這條龍。

有關學者認為這事是假的,但任殿元老先生回憶過程很清晰,雖然當時73歲了,平時腦瓜很好使,一點不糊塗。任先生不迷信,這排除了異想天開的可能,即便他胡說八道,難道那麼多的人也胡說八道嗎?

我認為這事是真的,龍是一種珍稀動物,數量極少所以人們沒見過真龍。畢竟中國有許多龍存在的痕跡,比如營口墜龍事件、北京新橋、濟南等地的“鎖龍井”,沒龍為何有鎖龍井?還有云貴川一帶的鎖龍柱和斬龍劍等等。

甚至《左傳》上面提到過舜帝賜為自己養龍的人姓董,名為豢龍氏,意思是養龍的人,如果沒龍他可養什麼龍呢?就連治史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也認為有龍,他在《史記》裡記載夏代有專門養龍的人,名為馭龍氏。

歷代史籍上關於墜龍的記載更是數不勝數,但由於發生的年代較久遠,又沒有相關的證據證明,都是口口相傳的說法,人們懷疑墜龍的真實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於有沒有龍和墜龍事件你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秉燭讀春秋


1934年的松花江墜龍事件百分之九十是假的,說個眾人深信不疑的,就是廣為人知的營口墜龍案的另一面。

蛇大為蟒,蟒大成蛟,蛟大成龍。

營口的那條墜龍本是黑龍江的一條小黑蟒,1934年溥儀北逃投靠日軍成為了傀儡,溥儀身上的龍氣便一點點散發掉,在機緣巧合下這條小黑蟒撞大運,偷天果,跨越了正常的修為短短數月便一躍成蛟。


最終在渡劫時因為沒有多年的修為基礎,本應受七七四十九道累劫便可化蛟成龍,可惜在第四十六道雷劫時因根基不穩眉心正中一道天雷,頓時間從天而降,落入遼寧營口的一出池塘裡奄奄一息。

營口墜龍案

好了,言歸正傳,以上都是我杜撰的,下面說正文。 1937年七月,在營口發現一條垂死的活龍,當地百姓紛紛去圍觀,龍在中國本是祥物,所以人們自發搭建涼棚給祂遮陰,附近的僧侶也皆前去為祂唸經祈福。很多見過人的都說這條路和畫上的龍如出一轍。沒幾日,天降大雨,這條龍不翼而飛。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爾雅翼》

1934年8月,天氣依然炎熱,但在入海口鴨舌島附近的蘆葦叢中腥臭熏天,為何腥臭熏天?因為這裡躺了一具與傳說中龍外貌一致腐爛的屍體,也是鹿角,魚鱗。當地人僅僅鱗片便裝了兩大筐。

當時偽滿洲國的營口第六警察署把已經腐爛的只下骨頭的龍運往西海關碼頭附近的空地上供人參觀,當時的《盛京時報》還派人前去採訪,頓時營口墜龍事件轟動中外。



龍降釀災;7月28日一條龍在營口的天空下降,弄翻三隻小船,卷壞工廠房子,導致9人死亡,掀翻火車。——《盛京時報》

各地前去觀摩著絡繹不絕,附近熙熙攘攘,後來這條龍的骨架被保存在營口師範學校做為標本。


走近科學的解釋

《走進科學》曾做了一檔欄目就是專講“營口墜龍”事件的,不過給出的解釋是“鯨魚骨”!不過好像並不是營口的那條龍骨!
仔細琢磨一下,其實這條龍是真的假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條龍在暗示著溥儀本是一條廢龍,如今逆天而行,必定“墜死”腐爛後腥臭不堪,倒也對應了溥儀因投倭建立偽滿洲國遺臭萬年!


明月清風閣


“謠言張張嘴,闢謠跑斷腿。”

這句話,用在營口(松花江)追龍這件神秘事件上,真真是一點不虛呀。當年日本人為了侵略中國編造的謊言,如今日本人都不信了,沒想到在中國還有這麼多擁躉。

營口墜龍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34年8月8日,東北的《盛京時報》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

“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發現一具與傳說中的龍特徵一致的屍體,腥味遠飄,有雙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這在動物界罕見,鱗片裝了兩大筐,死亡前聲音如牛叫。”

《盛京時報》是個什麼玩意兒呢?

這家報社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中島真雄於1906年創辦的一家報社,其目的是為了觀察中國情勢的大報,同時也會報道中國風土人情、奇聞異事等等。

從《盛京時報》的歸屬人來看,這是一家專門為日本人服務的報社。

那麼,《盛京時報》報道的這麼一出所謂“營口墜龍”,究竟有何目的?難道,單單是為了博人眼球、促進報紙的銷量?

要知道,龍在中國代表怎樣的寓意,不言而喻。

從很久以前,龍就是天子的專屬圖騰,唯有皇帝可以使用龍圖騰的物件。營口墜龍事件中的這條龍,雙鹿角、有鱗、蛇形、吼聲如牛,就是明清時期皇帝專屬龍的樣式。

這要是在清朝發生“墜龍事件”,絕對是一件轟動性事件——畢竟,寓意皇帝的龍從天上掉下來摔死,並不是什麼好徵兆。滿清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一定會將此事進行曲解、美化,而不是乾巴巴地將“墜龍”寫在新聞裡。

在“營口墜龍”事件發生的同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1934年3月1日,大清末代皇帝溥儀,在偽滿洲國舉行登基儀式,第三次出任皇帝,並改國號為康德(妥妥的日本國號)。

溥儀登極僅僅半年,就發生了營口墜龍,墜的還是滿清專屬的龍;發佈這則消息的,還是偽滿洲國官方喉舌《盛京時報》,其目的,真真是耐人尋味。

營口墜龍事件往前推半個世紀,還有一則與“龍”相關的新聞。

1871年,日本剛剛開始推行明治維新,國力迅速提升。這一年,日本遣使來北京,與大清國簽訂中日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日修好條約》。

同年,一個日本商人從一位不知姓名的中國商人手裡,購買一條“幼龍”,並將它帶回日本,塗以金粉製成標本,陳列在日本瑞龍寺,至今仍擺在那裡。

一前一後兩件事,具體有無關聯?無可知曉。

可是,從瑞龍寺公佈的“幼龍”標本來看,這是一條專屬於滿清皇帝的“龍”——有鱗、四爪、鹿角、蛇形,牛頭。

中國近代史上兩次發現“龍”,都與日本人有關,而且出現的時間點都如此之巧:一次是日本與清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一次是日本逼迫清國末代皇帝出任偽滿皇帝。

真相只有一個:兩次發現龍,都是日本人故弄玄虛,偽造的新聞。

日本人的真實目的很簡單:通過“幼龍”事件,向世人證明自己才是“真龍”,清國已經不配擁有龍圖騰;墜龍事件則說明,大清這條龍早已死透了,溥儀不過是日本人安排的傀儡皇帝而已。

事實上,自打高清數碼相機問世以來,種種關於龍的目擊證人,大都從親眼所見,變成了聽某某親戚說。

擦亮雙眼,營口墜龍事件,不過是日本人偽造的新聞罷了,奈何至今仍有人信?


祗樹


松花江墜龍只是一個以訛傳訛的說法,發生時間在1944年,在1934年還發生過營口墜龍事件,可以說在1930至1940年代,發生兩次墜龍。我們知道龍是個神話傳說,真實是不存在的,這也決定了那個年代目擊到的所謂龍,應該不是龍,只是人們發現了一個看似是龍的生物。

松花江墜龍和營口墜龍應該是有這回事,因為在幾年前東北新聞網、央視都有過類似的追蹤報道,試圖還原真相。筆者認為墜龍事件中人們看到的不是龍,而是一種海洋生物,2005年央視的探索發現也做個這個專題,解釋了墜龍所描述的生物應該是須鯨,並非其他生物。

鬚鯨擱淺之後在海灘上腐爛,人們由於沒有見過這個物種,就認為是龍,其骨骼也確實有點像。在1930至1940年代,人們的認知侷限性很大,完全沒有見過鬚鯨這樣的生物,很容易造成墜龍事件的發生。松花江、黑龍江最終流入薩哈林島附近的鄂霍茨克海,還有日本海,在水系上是相通的,東北由於沒有出海口,人們對海洋生物的瞭解並不多。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一些描述中提到了“龍捲壞一些房子”的說法,這可能是龍捲風,在我們國家龍捲風是不常見的,但確實也存在,還有龍吸水的造型也非常像龍,龍吸水也因此得名。

因此,不論是墜龍,還有龍吸水,都是造型像龍或者與龍外形類似的事件,由於從來沒有見過龍,只要有類似龍的事物,就很容易往龍的方向上帶。


太空伊卡洛斯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以“龍的傳人”自居,而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中,“龍”是唯一一個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動物,直到現在,也很少有人能夠講清楚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龍”這種生物。而在1944年8月,松花江附近的漁民卻目睹了“墜龍”景象的發生,那麼這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漁民們以訛傳訛的結果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944年,東北地區還處於日寇殘酷的統治之下,漁民們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早出晚歸,以打魚勉強餬口。8月,從牡丹江沿岸開出了5條漁船,原來當地漁民任佰金等人準備出家打漁,按照傳統慣例,這次出發少說也有十多天的時間,路途上也是非常無聊的,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不尋常的事物。

一天早晨,10多位漁民駕船來到牡丹江南岸準備停船歇息,這裡是一個名叫陳家圍子的村落,他們落帆的時候忽然看到江邊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村民。於是幾位漁民停好船隻之後迅速靠攏過去,這才發現有一條巨大的黑色生物匍匐在沙灘之上。從外表上來看,這條類似於龍的生物大約有10米長,並且在這個生物的額頭上有一個酷似於鹿角一樣的扁平長角。為了防止這條“龍”被旱死,漁民們自發為它搭建了涼棚,減緩它周圍水汽的散發速度。

但是讓漁民們始料未及的是,當天下午就下了一場瓢潑大雨,並且這場大雨下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天,漁民們來到原地,卻發現那條“龍”已經神秘消失了。後來,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最後被相關書籍所收錄,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版本。但是如果仔細回想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件事發生的十分蹊蹺,很有可能是當時的漁民們以訛傳訛的結果。

因為要知道,當時的漁民知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擱淺在當地的奇怪水生生物很有可能是某種漁民們不認識的動物,後來因為天氣降下暴雨,松花江的潮水上漲,這才讓這條水生生物重回水中。但是它卻不一定是龍,因為當時並沒有留下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龍的存在,因此總體來說,這件事情被當時的漁民們以及後來故事的講述者人為的誇張了。儘管如此,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象徵,既然能夠成為古人所崇拜的對象,那麼它一定會在歷史上留下蛛絲馬跡。等到我們能夠找到切實的證據,也許“龍”是否存在就不再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