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前天和老媽通電話,老媽說:你三姨家的大表嫂馬上就出月子了,這段時間又沒辦法出門,不能去“看月子”(老家的習俗,誰家生了小孩,親戚朋友要在寶寶滿月的時候去看望產婦和小寶寶,謂之“看月子”),你就在網上給人家發個紅包,道個喜吧。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找到了大表嫂的微信,道了喜,發了一個紅包。大表嫂發來信息說:感謝你的祝福!紅包我就不收了。聽四姨(我老媽,在眾姐妹中排行老四)說你在做育兒自媒體呢,肯定懂得很多怎麼養育孩子的知識,你要是願意教教我,別讓我家小寶”輸在起跑線上“,可比發個大紅包的價值高多了。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不僅是早教機構招攬生意的經典廣告語,也是每一個焦慮的中國家長的心聲。於是乎,幾個月的孩子就開始上“早教班”,幼兒園要學習小學的知識,家長忙著為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甚至看到有家長問“1歲的孩子還不會寫字,正常嗎?”,一場對孩子童年的掠奪正在進行。結果就是“忙壞了家長,累壞了孩子”。因為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馬拉松,起跑快出幾秒對漫長的長跑來說是不起作用的。其實,早教,更注重在行為與性格上的培養。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家長如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長,那將禍害無窮。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那麼,是不是就不應該對嬰幼兒進行“早教”了呢?當然不是!0-3歲是幼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著名的生理、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說過:“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國內外嬰幼兒研究表明,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有一個準備接受早教的大腦,因此,寶寶出生之後就要開始早教,並且應該要隨時隨地抓住每一個機會。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對嬰幼兒進行“早教”呢?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論教育》書中曾經強調的,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後果。所以,若蘭媽咪要在這裡提醒各位準爸媽以及新手爸媽們:一定要遵循寶寶的發育特點,為寶寶提供科學、合理的早期教育。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每個人從出生就擁有了五大感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這五大感官是我們感受、認識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人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對事物接觸獲得經驗,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孩子往大腦裡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以後可提取的信息與經驗也就越多。因此,對3歲之前的寶寶進行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所有的感官就已經開始逐漸發育了。從寶寶呱呱墜地起,便已經能用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並將接收到的各種信息不斷地傳遞到大腦中去,使感官-大腦-身體-行動逐步協調起來。相關研究發現,0-3歲是對寶寶進行感官訓練的關鍵時期。所以,爸媽們如果想要幫助寶寶“贏在起跑線上”,就應該在寶寶3歲之前對其進行視、聽、嗅、味、觸覺方面的訓練,這將會大大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對日後的身心發育都有好處。

那麼,小寶貝的五大感官,是如何在不動聲色中,經歷了一場奇妙的發育歷程呢?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促進寶寶五感發育呢?這將是本篇文章,若蘭媽咪要為大家分享的內容。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嗅覺——出生即擁有的“超能力”   

胎兒的鼻子早在妊娠第2個月就開始發育,到了第7個月,他的鼻孔就能與外界相互溝通。因為氣味不受羊水的阻擋,可以直接傳遞給胎兒,所以寶寶在肚子裡時就可以聞到媽媽吃的食物味道。胎兒一出生,靈敏的嗅覺就能派上用場。

嗅覺是寶寶出生即擁有的“超能力”,就好像是寶寶擁有的雷達,能為剛出生的寶寶提供尋找母親乳房的信號!寶寶剛出生時,視覺尚未發育完善,完全憑藉嗅覺辨認媽媽的氣味,只要聞到媽媽的味道就會有安全感(比如:當寶寶哭鬧不休時,如果將留有媽媽味道的衣服放在他的枕頭邊,那寶寶就會安然入睡。),而安全感又是寶寶向外界探索學習的“底氣”。因而,嗅覺是新生寶寶最信賴的一種感官。所以,媽媽們在餵奶的時候儘量不要擦香水、抹香粉,以免帶來的異味影響新生兒辨別母親的能力,從而表現出不安的心理狀態。

寶寶剛一出生就完全具備了辨別多種氣味和適應氣味的能力,滿月時寶寶的嗅覺已經很發達,二個月時寶寶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等五味,喜歡的氣味想要親近,討厭的或者刺激性氣味會想要躲避。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雖然寶寶天生就具有靈敏的嗅覺,但是我們依然要通過更多的氣味來訓練兒童的嗅覺,讓寶寶的嗅覺更加靈敏。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來促進寶寶的嗅覺發育:

第一,聞聞生活用品。把帶有不同氣味的物品讓寶寶來聞一聞,就是訓練寶寶嗅覺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寶寶小,常常沒有安全感,熟悉的氣味可以讓寶寶覺得周圍環境是熟悉和安全的。平時可以讓寶寶聞聞自己的生活用品,像是睡袋、毯子、寶寶香水、香皂、小玩具等等,這樣可以使寶寶熟悉自己的生活,也能促進嗅覺發展。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第二,親近大自然。經常帶寶寶去戶外聞聞花草樹木的氣味、泥土的芬芳、雨水的味道、河水的泥腥味、海水的魚腥味等等;將衣物等掛在戶外曬一曬,還可以聞到被太陽曬過的味道;只要走出戶外,來自大自然的各種味道一定能給寶寶的嗅覺以全面的衝擊(特別提醒: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還是乖乖的待在家裡比較好,畢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而且促進寶寶嗅覺發育的辦法不止這一種

)。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第三,給寶寶更多嗅覺體驗。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沒法外出。其實,就算是宅在家裡,也可以給寶寶提供很多種不同的嗅覺體驗,比如: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讓他聞聞浴液、香皂、洗髮液等的味道;做飯的時候讓寶寶聞聞一些有特別味道的蔬菜,比如芹菜、香菜、筒篙等的味道以及做好的飯菜的香味;吃水果的時候也讓寶寶聞聞水果的香味。

另外,適當讓寶寶聞些刺激性的味道,更能促進寶寶嗅覺完善,例如香醋的酸味、腐乳製品的臭味、撥開的榴蓮的味道等。

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的時候,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順著寶寶的興趣。特別是聞那些刺激性味道,不能一下子就聞很濃的,要慢慢讓寶寶適應。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視覺——發育過程是場“持久戰”   

藝術大師達芬奇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意思是說眼睛是可以表達思想感情的。其實,眼睛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思想感情,更是提升人類智慧的重要“通道”,因為人類學習的知識有85%是通過視覺而得來的。著名的嬰幼兒教學專家程海教授說過:“為寶寶提供豐富的視覺刺激,就是給寶寶的大腦做按摩。“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寶寶的視覺發育,早在母親懷孕第四周就已經開始,以後四、五個月,眼神經、血管、水晶體和視網膜開始發育,到第六個月末,胎兒眼睛已有很大的發展。我懷若蘭的時候,是24周的時候進行四維大排畸檢查的,但是,檢查完了其他的所有項目,就差一個正面照了,寶寶就是不肯把臉轉過來。我爬樓梯、吃甜食,各種辦法試了個遍,寶寶還是不配合。後來,我看到網上有人說可以用亮光刺激一下,我就找了一個比較隱蔽的角落,讓寶爸把手機上的手電筒打開,在肚皮上晃動了幾下,並對寶寶說“寶寶,看這裡”,然後就感覺到寶寶動了,我立刻進取檢查,寶寶果然臉轉向外面來了,正在笑呢。醫生立刻截取了那個畫面,完成了全部檢查。寶爸看到那個截圖,也開心了很久。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視覺是成熟最晚、發展最慢的一種感覺器官。雖然基本視覺皮層能在懷孕7個月時從胎兒眼中接收訊號,但視覺通道的神經細胞在出生後數月仍不成熟。寶寶的視覺發育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停地發展、變化,在3歲前有個快速生長期,到6歲基本發育成熟,接近成人水平。在此階段,任何不良因素都會影響到兒童的視覺發育,使其發育滯後,對其今後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所以說,寶寶的視覺發育過程,就是一場“持久戰” 。

在這裡,我們重點說一下寶寶3歲之前的視覺發育情況。寶寶出生以後至3歲之前視力的發育可分以下4個階段: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1、剛出生~3個月時

寶寶剛出生時,兩個眼球雖然成形,但其視力並未完全發育。出生一個星期的新生兒,其視力僅為0.01至0.02,只能看到距離自己10-20cm的東西。一個月大的嬰兒視力為0.05至0.1,寶寶的視力距離能再增加3-4cm,所以,剛出生的寶寶就是一個“大近視”,新生兒眼中的世界是一片模糊的。這也是前文中提到的新生兒是通過”嗅覺“,而非”視覺“尋找和辨認媽媽的原因。

三個月之前的寶寶,眼球並不會固視,而會被臉孔、明亮或運動的物體所吸引。所以,有時候會表現出“斜視”的外觀。

2、3~6個月時

3個月時,大多數幼兒的視覺可以很平穩地“跟隨”運動的物體,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色彩、運動的物體都能吸引幼兒,而這些都可以促進視覺的發展。4 個月內的寶寶,幾乎沒有辨識顏色的能力,更偏好對比度較高的黑白色物體。

4個月時,開始建立”立體視覺“。在這時期,視網膜己有很好的發育,幼兒能由近看遠,再由遠看近,物體的細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對於距離的判斷也開始發展。4-7個月是寶寶視覺全面發育的重要階段,顏色辯識力、視力範圍都會大幅進步,手眼協調性也會變好。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3、6個月~1歲時

6個月寶寶的眼睛己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大,看物體是雙眼同時看,從而獲得正常的“兩眼視覺”,而距離及深度的判斷力也繼續發展。1歲時,幼兒的視力為0.1至0.3,眼、手及身體的協調更自然。

4、1~4歲時

此時的兒童喜歡看圖片、畫畫,帶有圖片的故事常能吸引兒童的專注。3歲寶寶的正常視力為0.6至0.8,4歲時的正常視力為0.8至1.0。3歲時,立體視覺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相對於嗅覺來說,寶寶的視覺發育要更加持久一些。用眼睛看東西的過程能刺激新生兒大腦的發育,在“看世界”的過程中,孩子逐步學會認識周圍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以及不同的用途等。不同發育時期需使用不同方法來促進視覺發育,比如: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在寶寶剛出生的0-4個月裡,他的視覺還不敏銳,對彩色概念模糊,反而對黑白很敏感。過度絢麗色彩的刺激,可能令寶寶更不安。所以,要在寶寶床周圍放一些黑白幾何圖案,黑白人物頭像,棋盤圖形等等。

對於4個月以內的寶寶,家長可以是試試這個看移動玩具的小遊戲用一個鮮豔的玩具或者用一個紅色的小球,距離寶寶眼睛約20釐米處慢慢移動,先引起他的注意,再將物品移向一側,接著移向另一側,吸引寶寶追視。

再比如這個看擺動玩具的小遊戲:在寶寶床頭上方輪換吊掛布娃娃、鈴鐺、彩色球等,使之來回擺動,吸引寶寶看和聽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時間,寶寶床頭的床飾和懸掛物色彩,以紅、黃、藍三原色為主,使寶寶一睜開眼,就能看到有一個彩色的環境,但又不至於過雜過多,以免擾亂寶寶本不成熟的視覺系統。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4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彩色世界,視覺神經對彩色的東西非常敏感。這時候,就要重點對寶寶進行色彩感知度和認識度的培養了。親密家庭成員的衣著,包括寶寶衣著,床單等,應多些色彩變化,最好不同的色系、色調都要有,讓寶寶看到不同顏色,以免因長期看同一色系,引起視覺遲鈍。柔和,溫暖的顏色最適合此時的寶寶。

6-12個月時,可以多給寶寶看顏色對比鮮明的圖像和玩具。比如:將混在一起的彩色珠子放到寶寶面前,讓他挑出同樣顏色的珠子,或者準備兩副相同的卡片,讓寶寶給卡片配對。這些簡單的遊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認知,還能逐步提高觀察力、辯識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等。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味覺——天生偏愛甜食“超任性”   

嬰兒味覺的發育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胎兒第二個月時嘴巴開始發育,懷孕4個月時,胎兒舌頭上的味蕾已發育完全,能夠津津有味地品嚐羊水了。在胎兒7-8個月時味覺的神經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時味覺已發育完善。

實驗證實,出生第2天的嬰兒就有味覺能力,1個月以內能辨別香、甜、檸檬汁和奎寧等不同味道。當把甜的液體放到嬰兒嘴裡時,他們表現出很輕鬆愉快的表情,並滿意的吸吮起來,但對鹹、酸或苦味液體則做出皺鼻子、噘嘴和不規則的呼吸等拒絕性的反應。4-5個月的寶貝對食物的微小改變已很敏感。6個月到1歲,寶貝在這一階段味覺發展最靈敏。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嬰幼兒天生偏愛”甜食“,但是,如果長期只不讓寶寶嘗試其他味道的食物,很容易造成寶寶挑食、偏食,長期下去就會營養不良,影響健康。所以,我們要適當的對孩子進行一些其他口味的刺激,讓他知道除了甜還有其他的味道,進而來豐富他們的味覺器官。那麼,平時該怎麼訓練嬰兒的味覺呢?

首先,可以通過母乳傳遞不同味道。對於母乳餵養且尚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他們會認為母親吃的所有食物都是安全的,並會逐漸接受、習慣這些味道。為了幫助寶寶味覺發育,母乳餵養的媽媽要選擇品種豐富的健康食品,食物的味道也會通過母乳傳到寶寶的味蕾上。

其次,喂少量的果汁”嘗味道“。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適當喂一點點各種水果榨成的汁(注意,是”一點點“,就是讓寶寶”嚐嚐味道“而已),從4個月開始,就可以用小勺刮一點蘋果汁或果肉餵給他吃,還可以喂一點香蕉肉、桔橙肉等給寶寶吃,一是可以刺激味覺的發展,二是可以增加維生素,為以後學會吃各種輔食作好味覺適應的準備。

最後,要及時增加輔食。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時,不管母乳是否充足,都要開始逐漸增加輔食,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寶寶除了習慣於母乳或其它乳品的味道以外,要讓他的味覺早一點適應其它食品的味道(這些味道有鹹的、甜的和酸的),為以後斷奶作準備。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觸覺——接受外界信息的“傳感器”   

寶寶最早發育的能力是觸覺。實際上胎兒生命一開始,當他們被子宮內溫暖的軟組織和羊水包圍時就開始有了觸覺。用超聲顯像方法可以看到,早在胎兒24周時就有吸吮拇指的動作。總之,觸覺是小嬰兒安慰自己、認識世界以及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

觸覺是人體分佈最廣、最複雜的感覺系統。新生兒的觸覺器官最大,全身皮膚都有靈敏的觸覺,其中,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嬰兒期的孩子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同時,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使更多信息儲存入大腦。

寶寶的觸覺是他探索認識外界的重要途徑,大人要充分利用這一特性,應用各種方法刺激寶寶的觸覺,以促進心智的發展。接下來,若蘭媽媽就跟各位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如何幫助寶寶促進觸覺發育。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首先,請多多抱抱你的寶貝。寶寶出生後所處的環境跟子宮裡面不一樣,會覺得很無助。如果經常多擁抱寶寶,讓他感受溫暖的肌膚接觸、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那麼可以讓寶寶更快適應這個環境。爸爸媽媽抱寶寶的時候,是表達親密的時刻。爸爸媽媽的擁抱與撫摸,讓寶寶感到滿足和舒適,從而覺得自己是被愛著的。

其次,多給寶寶做撫觸操。撫觸是一種對嬰兒健康的治療方法,通過對新生兒皮膚進行科學的刺激,不僅增進彼此間感情的交流,而且從多方面促進嬰兒的健康成長。撫觸可以使孩子肌肉放鬆,不再啼哭,撫觸後的新生兒變得安靜、易入睡,並且睡眠時間長。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最後,不要阻止寶寶的摸爬滾打。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時,就能到處“推推拉拉”,摸一摸自己的小臉等等。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裡,寶寶主要是被動地等待父母的撫摸和接觸。到寶寶4 個月時,便想要開始伸手摸一摸周圍的東西。此時,寶寶用雙手探究世界的本能也開始出現。作為家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盡情觸摸地板、傢俱等物體,我們要讓孩子自由活動,去感覺外界。

爸爸媽媽要知道的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爬行是不能缺少的,它能夠讓寶寶獲得豐富的觸覺刺激和經驗。在爬的時候,寶寶的大腦還會將所接受到的刺激加以整理、比較,使寶寶的大腦發育。如果爸爸媽媽允許孩子光腳走路,當他走在床上、地毯上、或者不小心踩到一塊小積木,觸覺經驗是很不同的。讓孩子接受不同觸覺,也就是接受了更多的刺激,對大腦信息存儲和提取很有幫助。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觸覺刺激,比如:大自然中的草地、沙地、植物等。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帶寶寶出去感受大自然,與泥土、石塊、樹幹、小草等進行零距離接觸,這對觸覺發展大有幫助。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聽覺——擁有神奇聽力的“順風耳”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千里眼“和”順風耳“總是一起出現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小寶寶雖然沒有”千里眼“(實際上,3歲以前的寶寶,不但沒有”千里眼“,還是一個”近視眼“),卻擁有一雙具有神奇聽力的“順風耳” 。

新生寶寶的聽覺是十分靈敏的,嬰幼兒聽到自然界的流水聲、鳥叫聲、不同物體的敲擊聲等,能夠對節奏和聲音產生感知反應。寶寶在10個月以前,視覺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全,和外界的交流和接觸主要是依靠聽力來傳輸的。所以,我們主要通過對寶寶聽覺的訓練使他感知外界,並在接收大量信息的過程中充分刺激其聽覺神經進一步快速發育。具體的聽力訓練方法都有哪些呢?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第一,讓寶寶聽聽音樂。在寶寶學會說話之前,優美健康的音樂能為寶寶右腦的發育增加特殊的“營養”。選擇音樂的標準有三條:優美、輕柔、明快。中外古典音樂、現代輕音樂和描寫兒童生活的音樂,都是訓練寶寶聽覺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播放一首樂曲,一次5-10分鐘左右為宜。播放時先將音量調到最小,然後逐漸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說話的音量稍大一點兒即可。

第二,給寶寶念兒歌。寶寶一般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比較容易產生興趣。媽媽可以經常給寶寶哼哼兒歌,如在哄寶寶睡覺時或在寶寶睡覺醒來時。兒歌容易刺激寶寶的大腦皮層,使寶寶記憶深刻。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第三,多和寶寶說情景語言。每一個寶寶的聽覺能力訓練,一開始都是在媽媽的悉心呵護照料過程中完成的,在照顧寶寶的同時,別忘了與寶寶多說多笑,這都是對寶寶最有效的聽覺能力鍛鍊。媽媽可以結合當時的情景,對寶寶講一些情景語言。如寶寶吃飯時,可以說“寶寶吃奶,快長大”;寶寶睡醒了,媽媽可以說“寶寶醒了嗎?讓媽媽看看”。

和寶寶說話能培養寶寶的聽覺能力,增加母嬰間的感情,激發寶寶愉快的情緒。媽媽應利用各種機會與寶寶講話。注意,講話的聲音要輕柔,要富有感情。

第四,有效藉助音響玩具。可供寶寶進行聽覺能力訓練的音響玩具品種很多,如各種音樂盒、搖鈴、撥浪鼓,以及能拉響的手風琴等。在寶寶清醒時,爸爸媽媽可在寶寶耳邊輕輕搖動玩具,發出響聲,引導寶寶轉頭尋找聲源。進行聽覺訓練時,需注意聲音要柔和、動聽,聲音不要持續很長,否則寶寶會失去興趣而不予配合。

嬰幼兒感官發育關鍵期,聰明爸媽這樣做,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若蘭媽咪提醒:

6-12月齡是寶寶瞭解事物細節差異的敏感期,家長要培養孩子關注事物的細節差異,可提供區分大小、色彩、聲音、軟硬、冷熱、外形特徵等不同屬性種類的玩具,培養他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各大感官能力的發展。

12-36月齡是寶寶探索事物的興趣持續時期,也是五大感官能力精準練習時期,家長可以由簡到繁地為孩子提供細化感官練習。

總之,多感官訓練要從嬰幼兒開始做起。我們要抓住嬰幼兒時期對孩子的各方面的感覺的刺激,只有每一個感官都正常發展,正常的跟外界融合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才能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更加容易融入這個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