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

老張談三農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關於農村酒席最後一道“送客菜”的問題,其實我們這裡不叫“送客菜”,最後一道菜上的是紅豬肉,很大塊的那種,只要是這道菜一上桌,就表示菜全部上起了,但是客人還可以繼續吃。



一般這道菜上起後,客人也基本上吃飽了,紅豬肉每人3塊打包回家,同時我們這裡還有2道菜分別是:“肉撮和魚肉丸”,也是每人3個給客人打包帶走。



而如今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節省酒席的成本還是其它原因,最後一道菜的紅豬肉塊換成了“梅乾菜扣肉”,感覺沒有以前的那個味道存在了。



以下我們村酒席的常吃的菜譜,一般有12~15道菜:


1、冷盤


冷盤是廚師自己拼盤而成,主要有:涼拌辣細粉絲)、燒魚塊、跛腿長片、松花蛋切片、雞蛋切片、香辣牛肉片、腰果等、不同地方可能存在差異。



2、滷雞翅


這道菜非常下飯下酒,不是一般的辣!都是直接從滷肉店直接買回來裝盤即可食用,省去很多人工和時間


3、口水雞


口味可以自己控制,有配醬料,要辣就沾醬料,不吃辣直接吃。


4、鐵板蝦


這道菜可以說是一上桌基本上就可以吃完的。


5、酸蘿蔔炒豬大腸


非常下飯的一道菜,又酸又辣非常好吃,此時的我已經在咽口水了,哈哈!


6、茄子炒豆角


很有特色的一道菜,這道菜對於廚師來說把控不好很容易失敗。也是下飯菜的一種。


7、辣椒炒豬舌頭


做法獨特,下飯下酒都可以。


8、排骨蒸芋頭


香辣味,有的會弄點糯米,喜歡吃排骨下面的芋頭,真的很下飯。


9、雛雞湯


營養美味,採用的都是土雞為主。


10、魷魚瘦肉湯


口味獨特,個人比較喜歡喝這個湯。


11、桂圓蓮子湯


這道菜多數用在結婚的酒席上。


12、爆炒小青菜


13、魚肉丸


採用草魚肉去骨和紅薯澱粉一起打爛而成,口感特別細膩。


14、肉撮


一斤豬肉4兩紅薯澱粉,和第13道菜一樣酒席必不可少。也是我們當地除了名的特色菜之一,逢年過節每家每戶都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15、 紅豬肉或梅乾菜扣肉


這道菜不管什麼酒席都必不可少的一道,也就是題主所說的 送客菜。


總結:每個地方又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可能都有各自的意思,不知道各位網友村裡是否也有像題主那裡所謂的:送客菜呢?歡迎留言,說出你們那的習俗。


聖吳土農


我們農村辦理酒席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一階地上吃:那時候條件真的很艱苦,窮苦人們辦事(紅事白事),親戚朋友街坊四鄰,出份子錢後,辦事人聘請或者自己動手熬一鍋大菜(或者菜湯),微辣,配著雜糧饅頭或者白麵饅頭,自己拿碗盛菜,然後蹲地上或者席地而坐就開吃,吃完就走,沒啥送客菜;二階段馬紮吃,這個階段有幾個小菜,但是依然有大菜或者菜湯,最後是一大碗湯(雞蛋湯居多),有了方桌,有了板凳和馬紮,供客人們落座;三階段酒席桌,酒席桌在我們這叫一條龍,因為主家只管給錢,一切的買菜,做菜,上菜,收拾打理全部能一條龍包辦,不管菜有多豐盛,依舊有大菜(或者菜湯),因為有了這個菜,人們感覺你才有辦事的意思,最後的一道菜,就是雞蛋湯,現在我們這裡俗話叫“滾蛋湯”,喝完就可以走了,在我這裡送走的菜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道大菜,真的很好吃,也是我們的一個習慣,有那個味道,那個感覺。順便簡單提及一下大菜配料,大白菜,悶子,粉條,熟牛肉,熬製,有不知道啥是“悶子”,可以關注我留言,我告知大家,一個家鄉特色



瘋狂奶酪


我們家是圓子,上圓子,代表圓席,放鞭炮,主人敬酒,客人起立。這是老傳統了,但姑娘出嫁,孃家這邊會把圓子,打扁了,代表分開不圓了,我出嫁自己就鬧了笑話,出嫁的頭天我和我的同學姐妹一桌,到最後我就問圓子呢,有一個長輩就說,孬丫頭,你都走了,不圓了,到你婆家圓了。


踏雪尋梅18200


所謂的送客菜實際上就是最後一個菜,過去在農村自己辦酒席,特別是結婚喜宴,是很有講究的。我的家鄉地處魯中山區,過去農村都很窮,飯店也少,喜宴都是在村莊裡自己辦,酒席人多了就借鄰居家的地方、碗筷。每個村子裡都有幾個會做宴席的櫥子,到時候都會請去幫廚,農村自己辦宴席的菜,味道有別於飯店,很有特色,很好吃的。最後一道菜我印象深刻的“方子肉”,方方正正的一塊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以肥肉為主),肥而不膩,非常好吃,過去平時很少吃肉,這道菜一上來就會一搶而空。這道菜一上,就說明菜齊了,下邊就要上飯了,沒有喝足酒的就要抓緊了。

十里不同俗,我們鄰縣的農村的酒宴最後一道菜是上魚,寓意年年有餘,也是很有講究的。

現在農村的生活都好了很多,村、鎮的飯店也多了,現在農村辦喜宴基本上沒有再自己做菜的了,都在飯店圖省心,最後一道菜也沒有什麼講究了,也就沒有“送客菜”一說了。


Y瘋言瘋語


這是看各地的風俗習慣而定,我來說一下我們這兒的"送客菜″。

紅喜事是十八道菜,上完十六道菜以後就是水果,一般是西瓜和葡萄的拼盤,基本上看到這道水果拼盤,客人都起身了,然後是一盤小白菜。

白喜事是二十一道菜,上完十九道菜以後就是西瓜和甜瓜拼盤,也該起身告辭了,最後一盤是油白菜或菜薹。

這就是我們這兒的送客菜,嚴格來說其實就是水果,不是一道菜。


平靜珍惜


我們這邊是城市,上主食差不多就結束了,工作忙的人可能都等不了……有的客人直接要主食,主人家看到要主食的,就差不多客氣客氣就給所有來賓都上主食了。畢竟都忙,也不想耽誤大家時間……也有的主人家怕客人走得早,就不上菜,等儀式結束了才上。更有甚者,上菜不發筷子……不過這樣的主人家普遍得不到什麼好評價……農村的酒席參加過一次,全程僱的流動餐車,大帳篷流水席。從做飯到洗碗餐車一家全包。省事又快捷,做的菜也不錯,大大超出預計!來的人是真多,吃飯得抓緊,好為後來的人騰地方。地點,內蒙古赤峰。


觀滄海飲豪情


山東濱州的,我們這兒酒席的最後一個菜是丸子,俗稱“滾蛋丸子”,這個菜一上,大家就知道菜上完了。

不過呢,丸子後面主家還會再上一個湯,或者紫菜湯,或者西紅柿湯,等等,這個湯的共同特點是菜+雞蛋,肉就不要想了。

那麼,這個湯為什麼不算是最後一個菜呢?

告訴你,按我們這兒的風俗,湯前面的菜是喝酒用的,也就是酒菜。而這個湯是為酒席最後吃饅頭時使用的,所以不作為最後一個菜。

在我們當地,酒席最後的場景往往是這樣的:主座的人開始提議:“上丸子了,我看大家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咱們以後抽時間再聚,好吧?!咱這樣,有酒的都幹了它,幹了以後咱就開始吃飯。”說這話的同時,菜湯和饅頭也就上來了。大家於是紛紛響應,共同乾杯!




歷史長河中的魚


這個問題和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有關,我們這裡也有這樣的風俗習慣,而且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壓桌菜,這個菜一上桌,大家就知道菜齊了,基本就是準備結束的意思。

我們這座海濱城市的“送客菜”,一般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

因為我們這裡靠海,所以不論什麼酒席,魚一般都是必備的,而且不止一種魚,做法也不相同。

但是,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隻要糖醋魚一上桌,那麼就意味著菜齊了。也就是酒席即將結束的意思,這個基本上所有的婚宴上都會出現。所以大家看到這個菜上桌,基本大家夾幾筷子就等著上主食,!或者乾脆就準備離席走人了!

一般酒席的主食都是一蠱子麵條,這個麵條都是混湯麵,裡面一般打個蛋花。這個面一上桌,大家就會調侃“滾蛋面”上來了,準備走了。正常情況下,再貪酒杯的人,看見“滾蛋面”上桌也會識趣的離開。這個一般在婚宴和祝壽宴上比較常見,所以也叫“喜面”。

還有一種就是送行或者散夥的酒席,這個酒席對菜的要求一般沒有特殊規定。但是最後肯定會上一盤餃子,大家一看餃子上桌,也就意味著酒席要結束了!所以這個餃子也被叫“滾蛋餃子”,基本餃子一上桌,大家夾幾口就開始離開了!

這個就是我們這裡送客菜的習慣,一般大家都知道。所以只要參加酒席,看見糖醋魚上桌就知道菜齊了!見到面條或餃子上桌,那麼基本就是結束意思。





邯鄲小超


我們這之前是四個壓桌碗,有豆腐,蓮菜,酥肉,排骨,全是油炸扣碗,這四個碗一上,就說明酒席結束了,來的客人也就明白是散客了。到現在這些年,農村都是上門包桌了,他們把這幾樣菜都省了。而是最後端上一大碗米酒雞蛋湯,叫做滾蛋湯。也就是說菜都上完了,把這個湯用完,都各自滾蛋,各回各家。



宛農小李


這個各地不一樣。我們山西晉南是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酒席文化也較豐富。我們那裡有兩道菜,只要有一道上來,就說明菜上完了。一道是丸子,或丸子湯,或蒸丸子,或幹炸丸子,一上來客人就知道菜上齊了。丸子,代表“完”了,用諧音表示完美結束。另一道是醬菜,諧音是“敬”,既利於吃主食饅頭時下口爽,又表示敬送客人的意思,一上來就示意菜上齊了,吃完可以走了。席分三等,最高的是重八,八個盤子八個碗,表示發達、發跡、發展;中等是九六八,既九個小碟涼菜六個各式湯碗,八個大扣碗,表示長久福祿發達;三等是七個碟子八個碗,表示大家一齊發財。這些菜除涼菜是一次上齊外,其他湯菜是一個接一個上,放不下的碗拿下去一個再上一個,這樣冬天不易變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