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二孩媽媽說,順產生二胎比生一胎快,真的是這樣嗎?

A夢科技觀


兩個孕婦的聊天

“好擔心啊,”二胎懷孕的媽媽說。

“放輕鬆,”我媽說二胎比一胎。

“我的擔心是害怕,因為經歷了一次,知道所有的過程,會害怕下一個流程。比如,下一步的側切。一胎時候的害怕是單純的害怕,現在的害怕很具體”。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的經歷都是二胎比一胎快,原因如下:

一回生,二回熟,二胎畢竟有經驗了。產婦心理建設會準備的好,會更加配合醫生,在用力上也懂得一些方法。

產道的因素,二胎時產婦的產道在第一胎時被胎兒撐大過,相對相對鬆一些。對胎兒的阻力小一些。

但這也是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的情況,並不是每一個人二胎就會快。這個快是比一胎快,相比較而來的。



快在哪裡

二胎比一胎快,是總產程的時間變短了,經歷是第一產程變短了,也就是從宮縮到宮口開全用的時間少了。教科書級別的結論:這個階段初產婦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約需6~8小時,這是整個過程中時間最長的產程。

雖然產程短了,但是痛苦並沒有少

為什麼這麼說,我的經歷:二胎髮動當天,中午12點肚子疼了一下,持續有兩分鐘,然後就沒動靜了,下午3點開始肚子疼,就是規律宮縮了,疼一下是一下。

二胎的時候,我們也不自覺的認為二胎會快,容易一些。可這是生孩子,輕輕鬆鬆就把孩子生出來哪有這回事。反而過於輕信二胎快,把快和痛苦少看起來,會讓人失望。




瀟常媽咪


那天,還和朋友談起順產二胎生的快慢的問題。周圍有順產經歷的朋友都表示二胎生得快,所以給人造成一種印象:順產生二胎要比生一胎快。

朋友曉當時是順產,在猶豫要不要生二胎,我說“生吧,你上次是順產,生二胎肯定快!”曉接著反駁我說“是都是這麼說,可是我那個鄰居生二胎的時候,大出血,現在很多年了身體都不好。當時醫生也跟她說二胎快,在產房裡的時候也是比較大意!”

所以,話不能說得太絕對,至於快慢,還得看個人。

為什麼大家都說,順產生二胎比生一胎快?

  • 順產過一次有經驗

分娩也是需要經驗的,很多媽媽在第一次生孩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配合醫生,不知道該怎麼用力,導致出現難產、側切、撕裂等問題。第二次順產,自然是吃一塹長一智,會提前避免這些問題。

在孕期注意控制體重,鍛鍊身體,增加力量;及時糾正胎位,早早地學習分娩知識,學會呼吸,學會該怎麼用力,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做好準備,到分娩時不會緊張,順產就會更加容易。

  • 順產過一次好開骨縫

第一次開骨縫的時候,一般來說,從0到1會很艱難。但是骨縫已經開過一次,有了一定的基礎,宮頸口、產道相對會比較鬆弛,等第二次開骨縫時,就會縮短時間。很多媽媽反映,一胎時骨縫開2天,二胎1天就夠了,區別還是很大的。

  • 順產過一次宮縮力量大

第二次順產時,一般宮縮力量會更大,分娩就是靠宮縮的力量把胎兒擠出產道外,宮縮越強烈順產越順利。有媽媽反映,第二次生孩子比第一次疼,這就是因為宮縮力量太強了,讓自己難以忍受。當然,這一條也是因人而異,有的並沒有感覺宮縮疼痛,真的令人羨慕。

順產生二胎不能太大意

雖然順產生二胎要快一些,但是絕對不能大意,進行了錯誤判斷後,反而會發生危險。

  • 骨盆變形導致順產困難

順產過一次之後,骨盆結構會發生變形,當胎兒入盆的時候,會出現入盆困難的問題。如果入盆不順利,胎兒胎位不是特別正,即使是頭位,也會出現難產。所以醫生和產婦都不要掉以輕心,如果估計不足,可能會引發大出血。

  • 胎兒太大導致順產困難

不管是一胎還是二胎,孕期一定注意控制體重,保證胎兒在合適的體重範圍內,保證頭盆對稱,生孩子的時候才會順利。如果自以為生過一次,第二次好生,不注意飲食控制,容易把胎兒養成巨大兒,在順產的時候就會發生危險。

  • 年齡問題導致順產困難

很多二胎媽媽都是在年齡很大的時候才生二胎,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下降,力量不足,宮縮乏力,在分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力量將胎兒擠出產道,勢必會造成難產。所以如果想要二胎,就要提前準備,避免高齡產子。如果是高齡懷孕,就要做好不能順產的心理準備。

  • 疾病問題導致順產困難

也有些孕媽媽在生一胎時,身體健康,沒有併發症。在生二胎時,不小心患上妊娠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順產的順利進行,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所以,在孕期,一定注意按時產檢,及早治療各種疾病,以免影響順產。

總之,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孕婦,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次分娩,每一次懷孕都要小心謹慎,注意飲食、加強鍛鍊、學習分娩知識、做好心理準備,保證胎兒順利分娩。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好像貌似是這樣的,我老公小妹家生二胎,可快了。老大是順產,折騰了一天一宿才生。這老二下午一點多開始陣痛,她還沒著急去醫院,想著不可能那麼快,幸虧她老公當機立斷,下午四點就送去醫院的,結果晚上七點的時候就生了,特別快。


夢隨心想2


我感覺是 但是這好像也在每個人的體質吧! 一胎兒子4歲半了 兒子的時候是下午3點進的產房 6點五十生的。 之前也沒有感覺肚子很疼 就是羊水破了內檢就開了3個骨縫了!二胎剛生完24天女兒, 凌晨兩點多睡著覺感覺下面有東西流出來以為是破水了,去衛生間用紙一擦是見紅然後還有宮頸粘液流出, 但是肚子不疼《因為離醫院特別近,開車也就6 7分鐘》 就又躺下睡覺, 到了4點多感覺肚子一陣一陣的疼 ,用了宮縮計時器10多分鐘疼一次, 我就穿上衣服起來叫婆婆和老公, 然後我們就收拾東西準備去醫院, 這期間疼起來就是4 5分鐘了, 我們到醫院的時候是5點10分 ,醫生問我幾分鐘疼一次, 我說了之後馬上給我做了內檢醫生說都開了6個骨縫了 ,就安排我馬上進產房, 進產房是5點半 ,進去接生的醫生讓我躺在待產床上再次給我內檢, 《是剛躺床上》說骨縫全開了, 又讓我下來去了接生室的產床, 然後給我打上宮縮針說疼的時候就讓我使勁, 在用了5 6次勁之後醫生告訴我看見胎頭了說幫我側切, 側切之後用了兩次勁孩子就出來了 6點16分閨女出生7斤2兩 ,我感覺自己就是快的那種吧, 我在家的時候還想著天亮了以後再去醫院呢, 幸虧沒等 要不就生家裡了! 所以在這裡奉勸所有要二胎的, 不管一胎快慢 二胎真的要有感覺就去醫院! 《在住院的那幾天我們這就有兩個產婦都是二胎 ,一個生在了家裡 ,一個剛到醫院感覺肚子不舒服去衛生間 生在了衛生間》 不好意思 因為要照顧兩個孩子寫的有些囉嗦 湊合著看吧!?


浩童66


用我的親身經歷回答此問題:真的。

第一胎40+3早上見紅,但是沒有陣痛,匆忙趕往醫院,醫生詢問有沒有陣痛,沒有陣痛就可以回家等等,醫院環境沒有家裡安靜。由於家離醫院五分鐘車程,果斷回家,40+5早上偶爾有點痛,不明顯,自己都不敢確定是不是宮縮,沒管,九點多感覺好像有點明顯,趕往醫院,醫生檢查開一指,辦理住院,疼痛強度增加,但可以忍受,中午十二點,跟老公去醫院對面吃飯,兩百多米路程,宮縮時停下,宮縮完趕緊走幾步十步,慢慢悠悠走到飯館,一停一停的竟然吃了一大份蓋飯,現在想想當時膽子又點大,萬一生路上怎麼辦😄,回到醫院就越來越疼,初產,忍不住得不斷喊醫生,下午6點多,醫生檢查開4指,進待產室,人工破水,好啊,這陣才發現中午那些疼痛是毛毛雨。躺在待產室床上看著對面時鐘的秒針一秒一秒得度過,一會喊醫生一會喊醫生,醫生說正常,勇敢一點。陣痛越來越強烈,但是堅持順產的心卻從未動搖,我堅信,我可以!就這樣,堅持到凌晨零點多上產床,一點多,我的大寶出生。從開始疼到生一共16個小時。

兩年半後,二胎生產,二胎很幸運是雙胞胎,單絨雙羊雙胞胎,胎位兩頭位。小心翼翼得到39➕3住院待產。擔心,恐懼大於當時寶寶即將出生的期待與喜悅。入院後醫生做一系列檢查以及和我溝通,可以順產,先試產,39➕4凌晨6點多破水,沒有疼痛。早上八點多,稍有不規則陣痛,正常吃喝說笑等等。九點多,突然陣痛加劇,兩三分鐘一次,持續時間長,一度連告知家人叫醫生的勁都沒有,護士迅速趕到,查看,立刻讓我老公推開輪椅帶至檢查室,護士急忙叫醫生,說二胎雙胞胎破水後規律陣痛。醫生檢查後說開4指,當時心想,哇,剛開始疼就4指了,疼痛的同時有一點點開心。進待產室,二胎,相比一胎,更淡定更勇敢一些。十二點多一檢查開全,上產床,一點二胎的老大出生,九分鐘後老二出生。相比一胎,二胎輕鬆不少,產程更短,四個小時。


PRETTY254385992


我覺得差不多,我兩胎都是順產,生第一胎的時候,凌晨一點左右肚子有點痛,然後慢慢的就越來越痛,兩點多差不多三點就去了醫院,到了醫院護士幫我看胎監,測到還沒有什麼宮縮,然後問我是住院還是回家等,我自己想預產期也差不多了還有四天,覺得應該是快生然後就拿了個病床,不到半個小時,又痛的厲害,上廁所已經看見有很多血了,然後就進了產房,可能是第一胎的原因,宮口開得比較慢,進產房一個多小時才生,總結就是凌晨一點肚子疼早上六點半生了,從肚子疼到生總共用了六個小時不到。第二胎,也是提前了四天,記得那天晚上很煩躁,自己也知道應該差不多是這兩天要生,睡覺睡到凌晨三點左右吧,肚子就隱約開始痛,因為是第二胎有經驗了,我也沒急,起床洗澡洗頭收拾好要拿去醫院的東西(很早就準備好了),換好衣服,肚子好像也沒有很痛,沒有宮縮,然後又上床睡覺,睡睡醒醒的睡到早上七點多,醒來覺得肚子越來越痛了,叫醒老公和女兒,八點岀的門,到了樓下我老爸來接女兒,我和老公還去吃了個早餐,那時候宮縮已經是兩分鐘痛一次了,我吃早餐的時候都是硬吞下去,八點半過醫院,醫院離家就幾分鐘車程,八點五十分進的產房,九點十分生了小女兒,哈哈,感覺自己很大膽,接生的都說我怎麼那麼晚才來,再晚點在路上就生了。總結二胎從痛到生用了六個多小時吧,兩胎時間都差不多,但我覺得生二胎要輕鬆很多,也可能是有經驗的原因自己懂得控制。在這裡分享一些心得給初生一胎的寶媽們,快到臨產的一兩個月,儘量多走動,不要老躺在床上,知道自己快要生了,一定要吃飽,因為生小孩真的要很大的力氣,宮縮的時候深呼吸,進產房不要隨便用力,聽護士指示,最後希望寶媽們都可以順利平安的把孩子生下來!



BBc小女人


對呀,我就是這樣。

老大我生了三天三夜,老二前後只用了七八個小時。因為生老大時折騰了幾天,所以老二凌晨四五點見紅時我不慌不忙,要不是老公催我,我還想天亮以後去醫院呢。

其實我很納悶為啥老大生了那麼久,有一次跟我媽閒聊時才知道,我媽生頭胎時也是這樣的。看來生孩子在我這兒還有一些遺傳因素,所以樓主也可以諮詢諮詢自己的媽媽當初生孩子是怎麼樣的,說不定有幫助呢!



聰聰媽咪愛寶貝


我是兩個寶貝的媽媽,而且兩個都是順產,大寶還沒來得及去醫院,直接在家裡出生,原因竟是,那天我在醫院做產檢,醫生告訴我你這孩子還的2-3天回去吧,我聽從了醫生的建議選擇回家,結果當天晚上從陣痛到孩子出生一共半個小時,這也許是我懷孕期間多運動,在加上孩子瘦6斤3兩

大寶兩歲三個月二寶出生,有了大寶的經驗,我真的一刻也不敢在家耽擱,提前住到醫院,可是二寶呢?推遲了預產期8天才出生,把我鬧心了,這還是我喝軟化骨盆的中藥,再加上我那天從1樓爬到12樓,連續好幾次,真的結果第二天二寶發動了,我兩個產程都急,二寶從羊水破到孩子出生兩個小時,可是生二寶我可是受罪了是因為我在最後一個月大吃大喝,導致二寶體重超標7斤8兩,醫生說如果孩子體重達到8斤以上,我們醫生會建議你剖腹

產婦在離生產,在最後一個月,切記不可大吃大喝,多運動,要不大人會受很多罪


冉冉媽媽


我第一胎剖腹產,6年以後,生二胎順產,前後疼了3小時,進產房1小時不到就生了。應了老人的一句話,多運動。我生第一胎剛結婚沒經驗,吃過睡,睡過吃,就是經常走路。等肚子疼得時候才知道,我沒有羊水,生不下來。最後剖了一個8.2斤的閨女。懷二胎的時候,正好在親戚家超市幫忙,那時我都4個月了,有時忙,我就幫搬酒,貨物。從4月做到7月,最後2月也就懶了,偶爾幫幫忙,最後一個月,親戚不敢讓我搬東西了,怕早產。我就每天晚上走路。就這樣,我突然有天在家肚子疼,正值夏天,我洗漱完了。帶上準備好的東西去醫院了。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我宮口快全來了,我也沒想到那麼快。家人連忙辦住院手續,我就忙做檢查,檢查完去產房,等我老公住院手續辦完,我孩子也生出來了。家人都很吃驚,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順產,還是那麼快!生了7.6斤閨女!還有就是最後一個月少吃飯,多喝豆漿,羊水多,好生!


誓去de愛


聽二孩媽媽說,順產生二胎比生一胎快,真的是這樣嗎?

真的是這樣!

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前幾天回答他人的提問:生孩的的感覺,我說在生一胎的時候陣痛,那滋味讓我想在地上打滾,想撞牆。而生二胎的時候順利的多,因為咱有經驗呀。

難能可貴的經驗,真是從血淋淋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今天分享出來給大家。

順產經驗

其實生孩子很簡單,不像他們說的那麼恐怖害怕。我經常都在提醒大家:想想世界上這麼多人口,大部份都是順產生出來的,生完之後不都是母子平安嗎?想想心裡也就釋然了。產婦要做的就是儘量配合醫務人員,有問題和情況要及時溝通,方便醫務人員處理。

當隨著宮縮越來越頻繁,子宮口逐步裂開,直到擴展到10釐米寬(子宮口開全),這時被稱為第一產程;胎兒隨著宮縮逐步降落,當胎先露部下降到骨盆底部壓迫直腸時,產婦便不由自主地隨著宮縮向下用力。約經1~2小時,胎兒從完整開大的子宮口娩出。這是第二產程。最後一步是把胎盤排出,也稱作第三產程。

是不是很簡單呀,只要三步。在進入產房時,我們要保持情緒平穩,放鬆心情,勻速呼吸,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如抓、叫等。一切行動聽醫生指揮,醫生會指導你該如何用力,用什麼姿勢之類的。

順產生二胎比生一胎快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第二次分娩時從進產房到分娩完成,整個過程不到一小時,因為我知道什麼時候快要生了(宮縮特別強烈時),這時候進產房最為合適。骨盆因之前開過,宮頸之前也開過,這都會使二胎比第一胎順利。

總結:不論是頭胎還是二胎,順產記住幾個要點:

1.避免做會陰側切。有時候為了防止分娩時不規則地撕裂會陰,醫生建議做會陰側切術。要怎樣避免呢?比如輕輕的按壓、會陰按摩與支撐、不急於將嬰兒用力推出、採用正確的分娩姿勢,等等。你可以在產前甚至生產時與助產士商量使用什麼方法來避免做會陰側切。在與嬰兒開始共同生活之際,既要專心照料嬰兒,又要花一兩週來治療自己的會陰側切傷口,可不是什麼好事。

2.放鬆身心,保持勻速呼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strong>前面一直提到這點。在產房裡面吼叫,亂蹬、亂抓(這不誇張哦,有的還想撞牆)因為分娩是個力氣活,要保持體力。

3.配合醫生,和醫生溝通。在有醫生的指導下分娩,會盡可能的保證母子的安全。有任何情況及時溝通,方便及時處理。

請關注我:二胎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創作者,願與天下媽媽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