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蜂群如何預防和收捕?

農民也優雅


在蜜蜂養殖時,會出一種情況,就是蜜蜂會發生分蜂,我們要充分了解蜜蜂是什麼原因分蜂,預防的措施,對分蜂的蜜蜂怎麼進行收捕才能減少自己的經濟損失。

一、蜜蜂分蜂的原因。

★蜜蜂分蜂的原因。

蜜蜂分蜂是由於蜜蜂群體發展的需要和繁殖的天性,通常由多個因素引起,如蜂王較老,分泌的蜂王物質減少;蜂群群勢增強;蜜粉源豐富;蜂種的特性。

★蜜蜂分蜂的時間。

分蜂的趨勢通常在流蜜期前蜂群快速繁殖的時候最強烈,一般發生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蜜蜂分蜂的過程。

蜜蜂分蜂過程時,一開始中在蜂群中出現急造的王臺,蜂王在王臺中產卵。分蜂王臺即將成熟時,蜂群分蜂。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工蜂及雄蜂停止採集,吸足蜂蜜,和蜂王離開原群。

蜜蜂湧出蜂群,首先停留在較近的地方,形成分蜂團,偵察蜂飛出尋找適合的新巢地點,然後引導分蜂團遷移到新地點。

原群中,處女王出房,咬破其他王臺,數日後出巢進行交配,然後產卵。

有時羽化的第一個處女王並不咬破其他王臺,而是帶領一部分蜜蜂,離開原來的蜂群進行第二次分蜂。

二、蜜蜂分蜂的預防和控制。

蜜蜂分蜂會以後,會使蜜蜂群變小,群勢變弱,降低蜂群的採蜜量,在日常管理中應針對性地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發生分蜂。

★飼養良種。

 選擇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的蜂種進行飼養。

★良好的飼養管理措施。

 一旦蜜蜂的蜂群進入繁殖期後,要及時擴大蜂巢,增加繼箱,以充分發揮蜂王的產卵力和工蜂的哺育力;及時加入巢礎造脾,及早進行王漿生產,讓過剩的幼蜂參加造脾和泌漿等活動;適當進行蜜蜂的蜂群調整,調換卵蟲脾,把哺育能力過剩的蜂群中的幼蜂調到弱群中。

注意給蜂群遮陽通風等,設置便利的採水地點;使強群和弱群交換位置,弱群得到強群的外勤力量而加強,強群的力量轉到弱群而降低分蜂情緒;在分蜂季節,每隔5~7天檢查蜂群一次,清除出現的王臺。

三、對蜜蜂的分蜂團如何進行有效的收捕。

★分蜂初期進行收捕。

當大量蜜蜂湧出巢門,在蜜蜂的蜂巢附近上空飛行時,注意在巢門前觀察,看到蜂王后,將其暫時裝進王籠;將原群挪開並在原群的位置放一個空蜂箱,從其他蜂群調入一張帶有蜜的蟲脾,把囚王籠放入該的蟲脾,把囚王籠放入該空蜂箱中,這個時候,湧出的蜂箱的蜜蜂,會在蜂王的吸引下會返回蜂群,根據蜂數的多少進行巢脾調整。

★分蜂團的收捕。

 ①進行收捕。

如果蜂王已經隨工蜂飛出,就需等待蜜蜂在附近的樹或者高一點的地方結團之後進行收捕。

分蜂群結團於矮樹叢、樹枝上或其他可以接近的地點時,可以在分蜂群下面放一個裝有巢脾的蜂箱,把全部蜜蜂抖進蜂箱,特別要注意的是蜂王,要保證蜂王確實和蜜蜂一起進入蜂箱。

蜜蜂全部進箱後,立刻把蜂箱放到準備放置它的地點。通常分蜂群願意在高大不易接近的大樹上結團,收捕時可把輕便的箱子綁在堅實的杆子上,舉到分蜂團下面,搖動蜜蜂結團的樹枝,使它們落到箱內。

也可以把一個裝有巢脾的交尾箱或巢脾舉到分蜂群下面,讓蜜蜂自行爬到巢脾上。

②補充子脾。

在收回分蜂群的蜂巢內補充2~3張子脾,並加入巢礎和空脾作為一個新群管理,仔細檢查原群,留下一個成熟王臺或新羽化的蜂王。

總結

在飼養蜜蜂的過程中,要細心的觀察,如果發現蜜蜂有自然分蜂的跡象,要做好日常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進行人工分蜂最好。如果發生了蜜蜂自然的分蜂,要及時做好收捕工作,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首發頭條,抄襲必究。

以文溫暖三農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多年那時年青不到二十歲,家中養了五六十籠土蜂,每年六、七月是農村最忙的季節,還要時刻準備應對蜜蜂分群和收捕,提前準備好曬乾的艾葉和新鮮的黃蒿作收捕時用,每天早上起床後就是給水池子放滿水,大小桶裝滿十幾桶用作收捕蜜蜂分房時用人工拿瓢向空中蜂群潑灑,那時候農村人養蜂技術落後都是笨辦法養殖。在自家的房子或者院牆上開洞打上兩根木樁架上蜂箱,家裡養的多的都是做一個大的木架子,一層一層的放上幾十箱靠著向陽的院牆。

每年六、七是蜜蜂分群的時節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九十點鐘時刻觀察蜂房箱蜂的舉動,剛開始蜂箱裡的蜂開始竄動到處亂飛接著就是一群飛出蜂箱,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用桶裡的水向空中的蜂群潑灑,蜜蜂翅膀上沾上水後就飛不動落到固定的樹枝或房簷上,等蜂群穩定下來再收捕,這時給簉濾(竹子手工編織的一種工具)中間繫上紅布條粘上蜂蜜,戴上面罩把簉濾搭在蜂群的上方,接著點燃一把幹艾葉在蜂群下方用煙燻,再用新鮮的黃蒿輕輕抖動把蜂群趕到簉濾下面粘蜂蜜的紅布條上,這樣蜂群收捕就算完成了再放到別的空蜂箱安家。這時一天要收捕好幾群蜜蜂,人手不夠忙不過來鄰居家就給相互幫忙,有時候還有收捕不回來的任由飛走也是常有的事。那時候年輕不知道什麼是累,但很開心😁快樂幸福。時光催人老再也回不到以前童年的生活。


杏林會友


大家好!我是粵西土蜂記小邱,中華蜜蜂養殖愛好者!飼養蜜蜂,就離不開蜜蜂分蜂以及收捕蜂群,特別是每年的清明前後,一天可能收捕數群分蜂團,無形間給養蜂人增加勞動負擔。甚至給養蜂人造成損失,對於如何預防蜂群分蜂,成了廣大養蜂人重視的重要技術之一。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與方法。

一、想要清楚怎麼預防蜜蜂分蜂,首先要先了解蜂群分蜂的各方面原因以及條件!

1.蜂群過於強盛,蜜蜂分蜂是為了繁衍群種。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的群勢,蜜粉充足的情況下,就會培育王臺進行分蜂。這是蜜蜂千百年來為了繁衍種群的正常行為,對於這種情況,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就是進行人工分蜂,把1群強成蜂群人工分為2-3群中等群勢即可,這樣增加了蜂群,也解決了分蜂問題,後期發展也比較理想!

2.蜂王老弱,釋放的蜂王物質減少,維持不了強盛蜂群的正常秩序所產生分蜂熱。對於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換成優質的新蜂王。優質年輕的新蜂王,產卵高,繁殖快,釋放的蜂王物質較強烈,蜂群進入正常生活秩序,直接解除蜂群分蜂情緒!

3.有些蜂種分蜂性強,2脾3脾就要鬧分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優先蜂種,挑選分蜂性弱的蜂種進行培育蜂王,統一飼養分蜂性弱的蜂群,這樣可以維持強群,儘可能預防分蜂蜂!

二、再好的預防方法,總有漏網之魚。如果蜂群已產生分蜂團,我們該怎麼收捕呢?

1.分蜂群初期,蜂群剛開始發生分蜂,部分工蜂已湧出蜂箱,蜂王還沒出來的時候,我們直接拿個囚王籠放在巢門口,等待蜂王出巢進入囚王籠時,關好王籠,掛在附近的樹木上,分蜂群自然會在蜂王那裡結團了,自己直接拿收蜂籠進行收捕即可。

2.分蜂中後期,蜂群已大部分湧出蜂箱。我們也不要著急,跟隨分蜂群就可以了。因為分蜂群一定會在附近的樹木上結團的,結團確定蜂王已出來後,才派偵察蜂去尋找新的居住地。所以跟著分蜂群走,等分蜂群結團後,再拿收蜂籠,在裡面噴點蜜汁,放在分蜂團的上方,蜜蜂慢慢就會進入收蜂籠的了。等蜜蜂全部進入後,再提回來找個合適的位置過箱飼養即可!

以上為個人方法與經驗,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共同學習蜜蜂養殖技術水平。祝大家越養越好!





粵西土蜂記小邱


關於分蜂群如何預防和收捕的問題,其實在蜜蜂養殖中,一般有經驗的養蜂人很少採用收捕分蜂群的方法的,因為採用收捕分蜂群的方法,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蜜蜂飛得太遠找不到了,或者蜜蜂停留的位置比較難收捕,這些都會造成蜂群的損失,所以大多采用預防分蜂的方式。

那麼我們在實際養殖中該如何來預防和收捕分蜂群呢?這裡面主要注意幾個問題,那就是解除分蜂熱,人工分蜂,而收捕分蜂群只是一個彌補的過程,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分蜂熱產生的現象

2.解除分蜂熱的方法

3.分蜂團的收捕方法

分蜂熱產生的現象

分蜂熱的產生是蜜蜂自然分蜂的先兆,我們是可以通過蜜蜂活動觀察到的,一般在蜂群出現分蜂熱的時候,蜂群中的雄蜂數量會增多,然後蜂王產卵減少,工蜂採蜜懈怠,蜂群中出現王臺,這些都是蜜蜂即將分蜂的先兆。

由於分蜂熱的產生是蜜蜂自然增殖的結果,所以分蜂熱的產生具有季節性,一般來說,每個地方蜂群產生分蜂熱的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當地的蜜源來進行判斷,一般蜜蜂在分蜂前,蜂群中會積累大量的蜜蜂,也就是說蜂王會大量產卵,而蜂王大量產卵的前提是蜜源充足,所以一般分蜂熱的發生時間,都是在一個地方大蜜源季節的中後期,我們可以通過蜜源來判斷分蜂熱出現的時間,也可以根據當地蜜蜂經常發生的時間來判斷,在分蜂季節定期檢查,通過箱外觀察和開箱檢查的方式結合使用,對分蜂熱的預防有一定效果。

分蜂熱的解除方法

整體來說,分蜂熱的產生主要是蜂群中的儲蜜過多,蜜蜂過多導致,所以針對蜜蜂分蜂熱情況,我們可以採用兩種比較常用的方法。

①解除分蜂熱:這種方法是通過減少蜂群中的蜂蜜,給蜂王提供更多的產卵空間,讓工蜂恢復採蜜積極性,或者利用蜜蜂不認子脾的原理,採用取蜜與調脾相結合,把蜂群中的子脾提到弱群中養殖,達到全場均衡群勢的目的,同時向蜂群中加入空脾,讓蜂群不再滿足分蜂要求,從而解除分蜂熱。

②人工分蜂:人工分蜂是解除分蜂熱最直接的辦法,在我們發現蜂群中產生分蜂熱的時候,在分蜂王臺已經出現的情況下,把蜂箱移動半個蜂箱的位置,然後在旁邊增加一個蜂箱,把蜂群中的蜜粉脾、子脾平均分配在我們的原來的蜂箱和新的蜂箱中,這裡的重點是老王要提到新的蜂箱中,注意不要弄傷王臺。然後調整兩個蜂箱的距離,讓飛行蜂平均進入兩個蜂群即可。

分蜂團的收捕方法

除了我們人工分蜂和解除分蜂熱之外,有的朋友可能平時管理不仔細,導致蜂群產生分蜂熱以後也沒有發現,最後蜂群就會出現自然分蜂,分蜂團通常會在蜂場附近停留,這時候我們要及時收捕,否則分蜂團很可能飛走,給我們帶來損失。收捕方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可以很容易接觸到的,一種是難以接觸到的。


①容易接觸到的:如果是我們容易接觸到的分蜂團,可以直接準備收蜂籠,把收蜂籠靠在蜂團的上方,然後用樹枝之類的在下面驅趕,蜜蜂具有向上習性,在我們驅趕的情況,蜜蜂會在收蜂籠中集結,然後我們把收蜂籠取下來,把蜜蜂全部抖入準備好的蜂箱裡面,在裡面準備一些卵蟲脾以及蜜粉脾,可以增加蜜蜂飼養成功的幾率。

②不易接觸到的:如果蜜蜂分蜂團停留的位置較高,我們難以接觸到,可以利用竹竿綁上收蜂籠,同樣靠在蜂團上方,然後用另一根竹竿綁上樹枝從下方驅趕,把蜜蜂趕入收蜂籠中,完成以後按照上面的方法操作即可。


蜂部落


分蜂是蜜蜂種群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所採取的一種蜂群分家行為,它不同於蜜蜂飛逃。但分蜂如未及時收回,同樣會對養蜂生產產生較大的損失。

(一)要想預防分蜂,就要先了解一下蜂群為什麼會分蜂。分蜂有什麼樣的徵兆等情況。分蜂主要有以下原因及徵兆。

①蜂群群勢過於強勝

一般來講,中蜂在5到6脾的滿蜂情況下,當外界因素適合分蜂,蜂群為了擴大自身種群數量,一般都會進行分蜂。

②蜂群的蜂箱溫度過高

蜜蜂對溫度是相當敏感的。因此它們生存環境的溫度要求十分苛刻。當蜂箱內因各種原因溫度過高時,它們就會通過分蜂,來降低蜂箱內的溫度。

③外界蜜源不能滿足蜂群的需求

蜜源是蜜蜂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當外界蜜源不足,人工投餵又不恰當時。蜂群迫於生計,會分出一些蜜蜂,去另覓花源。

④蜂群出現兩個以上的蜂王

蜂群分蜂,雖然多數是在出現雙王后才進行的,但這裡所說的這種情況,是指蜂群失王后,工蜂急造王臺,經過一段時間後,同時育出兩個以上的新王,而新王之間又未決鬥,導致的分蜂。

⑤分蜂的徵兆

當蜂群有了新王或新王臺後,分蜂即將發生。分蜂前蜂群的生產力會嚴重下降,要隨老蜂王出走的工蜂,基本上是吃飽了蜜,等待時機成熟。另外分蜂前蜂箱周圍會引來大批雄蜂圍繞,同時巢門前聚集大量工蜂,形成“蜂鬍子”,這時候,分蜂就要開始了。

(二)弄清楚了蜂群分蜂的原因和徵兆後,那麼就很容易對症預防分蜂的發生。根據上述分蜂的原因,我們可採取以下方式來預防分蜂。

①針對群勢較強的蜂群。如條件允許,可釆取提前人工分蜂,加繼箱,加巢脾等辦法來提前預防。

②針對蜂箱內部溫度過高的原因造成的分蜂,應加大蜂箱外通風,加大巢門口,加寬巢脾間隔等方法應對。

③針對蜜源缺乏時,應加大飼餵力度,或者採取另闢花源等辦法。

④對於失王群,應極時介入新王。或者盡少保留急造王臺等措施。

⑤對不強群可除去王臺,當發現分蜂徵兆時,可及時加裝蜂王防逃片,也可採用噴水等方式驅散“蜂鬍子”和蜂群等,防止其分蜂。

(三)分蜂發生後,我們就要極時的跟蹤蜂群,伺機將其收回。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回收分蜂的蜂群。

①工具準備

養蜂過程中,隨時都可能遇到分蜂,所以應隨時準備好:乾淨消毒的蜂箱,收蜂器(也可用帶蜜的巢脾),蜂王信息素,巢脾等。

②跟蹤發現分蜂蜂群

當出現分蜂徵兆後,預示著蜂群即將分蜂。所以這時應特別注意,分出的蜂群常常會停留於某個地方休息,然後再飛逃的習慣,而這個時候就是收蜂的唯一時機。那麼我們收蜂就必須在分蜂蜂群休息的時候進行。

③收蜂過程

當看到分蜂蜂群在某個地方休息時,我們就將收蜂器塗上蜜和蜂王信息素,當然也可用帶蜜的巢脾,把它靠近蜂群,蜂群就會自動到收蜂器裡或者榮蜜的巢脾上。其實整個過程最重要的是發現,並控制蜂王。一但控制住蜂王,將蜂王和少量的工蜂裝入蜂箱,其他的蜂自然會進入蜂箱的。

④收蜂后的操作

當把分蜂收入蜂箱後,應當獎勵性飼餵。一般蜂王進箱後是不會,再次出逃的。加上剛收的蜂群情緒尚不穩定,所以儘量少去檢查蜂群情況,以免刺激蜂群出逃。待其情緒穩定後,再對蜂群情況進行處理。

⑤收蜂的注意事項

分蜂蜂群的攻擊性是很弱的,但情緒十分不穩定,所以收蜂的整個過程都應輕柔,不要驚嚇到蜂群,以免造成蜂群飛散。收蜂其實就是收住分蜂的蜂王,有了蜂王,整個蜂群就很易收集,所以最要的還是不但要收住蜂王,還不能傷害到蜂王。

總結,蜜蜂分蜂是可以通過及人工干預分蜂,降低蜂箱溫度,加大飼餵力度等方式預防的。但有時候分蜂是不可避免的,當發生分蜂后,控制住分蜂蜂王就可收回蜂群。而極時發現並收回蜂群,就能有效的減少養蜂的損失。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之前回答過這樣類似的問題,你想大規模養殖蜂蜜,你的場地要規劃好,而且箱洞口都要迎向南方,最好有稀疏的樹木遮擋烈日。蜜蜂是有靈性的動物,它愛乾淨,在場地多備放一些乾淨的蜂箱,做分籠準備,記得在蜂箱裡面抹點蜂蠟,蜂箱上面一定要做好防水,不能緊貼地面,免得受潮。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鐵骨柔情散養土雞


對分蜂群如何預防和收捕呢,我爸爸就是養殖蜜蜂的,我得出的結論如下。

第一,現在是春天嘛,由於現在氣溫慢慢上升了,蜜蜂箱裡面的蜜蜂也會開始繁殖增多,到了一定的時候蜂王就會產卵,產出一些其他的蜂王,到時候新的蜂王就會帶領其他的蜜蜂分開,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時刻觀察蜜蜂箱,一旦發現蜂箱口有大量的蜜蜂飛出來聚集的話,一定要馬上堵住蜂箱門,不然它們就會逃離。

第二,發現有蜜蜂在蜂箱門口集體抖動翅膀或者打架的時候,一定要馬上拿那個香,點起來放在蜜蜂箱旁邊,預防它們打架,然後再拿一個噴壺裝滿水,看到有聚集的蜜蜂一定要朝它們噴水,這樣防止它們逃離。

第三,平時看到蜜蜂比較多的箱,可以人工幫它們分箱,儘量提前幫它們分開,避免蜂群逃跑。

一旦發現蜜蜂逃跑的話,要確定它們飛往哪個方向,趕緊追的去,可以借住地面上的泥土或者沙子朝天空拋的去,這樣它們很快就會停下來,聚集在一起,這個時候等它們挺穩了就可以去把它們全部抓進蜜蜂箱裡面。





贛南小婷


分蜂群預防措施很多種,可以給蜂箱裡面的蜂蜜全部取走一點不剩,也可以給老王關起來放個快出殼的王臺,還可以不關老王準備另外一個蜂箱帶一半數量的蜂晚上搬到幾公里以外,留下的一半再放個快出殼的王臺從新組建一個新群,如果蜂群已經分出去了,並且看到了它們集結的地方,給收蜂籠放到蜂團上面,拿樹枝慢慢的給蜜蜂趕進去,這時候的蜜蜂喜歡黑暗點的地方,不要多久它們就會都進去收蜂籠裡,進去之後就準備個新蜂箱,從分走的原蜂箱裡面拿一張或二張蜂巢放進新蜂箱裡,沒經驗的可給收蜂籠輕輕的放在蜂箱裡面讓蜜蜂自己爬上蜂巢去,巢門口要安裝蜜蜂防逃片。


五一師傅


如何預防,把治蟎防病做在前面,絕對不能飢餓飼養和任憑蜂蟎危害,同時及時掐掉不用的王臺,粗心大意帶來的是分蜂大麻煩。阻止分蜂的關鍵是前期管理要精細,一般性群勢蜂王強壯,群裡不會出現王臺的,稍微粗略一點也可,但是對於老王、受傷王和有分蜂症狀的群必須認真檢查,正常的替換臺基都會在脾子的下角或者框耳處,分散不多,而急造王臺在脾子的中間或者到處都是,很難發現,有的特別小,匆忙觀看最容易忽略。如果收捕,從出逃臨時落腳到選擇固定場地需要一定的過程,在這個期間必須採取收捕方式控制住,否則就會飛逃很遠的地方。找好爬梯、繩索、蜜脾,通過燻煙將蜂團趕到蜜脾上,有的蜂團不大,可直接找到蜂王誘入王籠內。


村野小二


分蜂方法:把原群蜂箱向一旁移出30~40釐米,另在對面30~40釐米處放一空蜂箱,把蜂群裡的一半蜜蜂和巢脾連同蜂王放入空箱內,整理好兩箱的蜂巢。經過半天左右,給無王群誘入1只產卵王。飛翔蜂返巢時,就分別飛入這兩箱內。如果其中一箱飛入的蜜蜂較少,可將它向原址移近些。均等分蜂的缺點是使1個強群突然變成了2個弱群,它們需要經過1個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產。對於分出的新群不宜誘入王臺,因為新蜂王要經過10余天才能產卵,這樣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響蜂群的發展。如果新蜂王婚飛時丟失,則損失更大。

幾點說明:

1、人工分蜂又稱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數量,擴大生產的基本方法。它是用培育的產卵蜂王、成熟王臺或者儲備蜂王以及一部分帶蜂子脾和蜜脾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計劃,在最適宜的時期繁殖新蜂群。個別蜂群發生分蜂熱時,可以及時採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開,能夠制止蜂群發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煩和分蜂群飛逃的損失。

2、如果不考慮蜂場的設備條件、當時當地的蜜源情況,無計劃地進行人工分蜂,必然造成全場蜂群都成為弱群,沒有生產能力,這是應該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