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這個城市怎麼樣?

覃愛慶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隋唐時期,因此地具有河、海運輸的便利條件,成為當時重要的港口碼頭。
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率兵經海津鎮渡河南下,稱帝后即將海津鎮改名“天津”。永樂初年(1404~1406)先後設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並建築城池。清順治九年(1652)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
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雍正九年(1731)升州為府,轄6縣1州,成為畿輔首邑。從明朝永樂二年(1404)正式設衛至今,天津建城已有600多年曆史。
天津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近代歷史中的天津在很多方面都位於全國前列,比如軍事近代化、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民國時期和建國之後,天津的身份在直轄和省轄之間不斷的旋轉跳躍,直到1967年才把直轄市的帽子帶穩,並延續至今。

以上是天津的古代、近代的光環。也是我在上大學填報志願時的原因之一。


還記得選學校時在蘭州理工和天津的一所醫科院校之間猶豫,後來想理工類學校陽盛陰衰,還去醫科院校比較好,有大把的妹子。當時我對著中國地圖看了一眼,內心覺得天津這地方真是進退自如,動動腳就可以入京,退兩步有渤海灣,往北可取東三省,離華東也不遠,最終決定選擇天津。


前陣子回答過一個關於天津工資水平的問題,留言的上百位網友覺得我回答的還算中肯。那麼將視野放的更大一些,天津到底是個怎樣的城市呢?我這個在天津生活5年的內蒙人就再斗膽說一說吧,希望能夠做到契合實際有客觀公正。
首先,天津不像北京那麼多隨處可見的高層建築,高層建築的密度相對低,僅在一些商圈可以高大的寫字樓或住宅,從視覺上就很少給人壓迫感,非核心區的房價也在伸伸手能夠到的範圍;工作節奏也不像北京那麼匆忙,外來人口也不像北京那麼龐大,天津人民的日子閒適自得,早上起來去鋪子點個鍋巴菜或老豆腐美美吃完去上班,沒事還可以去聽聽相聲,相當愜意。天津的天津的醫療條件和教育資源不錯,很多在北京無法買房的家庭會選擇天津購置房產,給自己一個房子,給孩子上學提供方便,而且京津城際也就30分鐘,往返相當便利。
天津生活氣確實讓人舒適,但當下的天津只適合生活,不適合折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天津也有它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北京的虹吸效應
天津最大的尷尬之處是深受北京虹吸效應影響。
天津本地人才和外來人才中湧向北京的不在少數,人才和人口的外流導致天津的經濟似乎怎麼奔跑不起來,互聯網、金融、文化傳媒等行業的資源北京最多,天津想要發展這些行業資源、人才最終都難逃被北京吸走的結局。
天津的發展定位以工業為主,目前其他行業的商業環境一般。金融、互聯網、文化傳媒等年輕人喜歡的行業,在天津發展的都不是特別好,更無法吸引年輕人就業。
天津的教育,前面提到近代的天津在教育等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這種教育優勢至今仍在。
在土著眼裡,天津只有所學校值得上,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但其實此兩者之外天津的大學還蠻多的。一、二、三本加一起有57所大學。當然了這裡面也有梯隊。梯隊之外的學校及不入流了。
第一梯隊:南開,天大
第二梯隊:天津理工,天津醫科,天津工業,河北工業
第三梯隊:天津財經,天津師範,天津中醫藥,天津外國語
第四梯隊:天津科技,天津商業,中國民航
第五梯隊:天津城建,天津農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
最讓本地人和外地人都難以接受的是天津的薪酬水平。
天津在房價水漲船高的同時,薪資水平卻並未有太大的變化。在那個關於天津薪資的問題下,有網友給我的評論中,有月薪到手2000的,也有天津工作12年了平均工資3500的,還有到手在近5000的,不論到手多少吧,無一例外的都覺得天津的工資水平太低。年輕人愛消費,收入如果無法滿足自己,那麼只能流向同等崗位薪酬更高的地方。天津學來了高房價和高物價,但薪酬水平還在地上慢慢的爬。
總的來說呢,城市各有各的問題,多去發現城市好的一面,讓自己在其中生活的舒適自在就好。
現在很多大學的同學和朋友都在天津,我給自己以後的定位是,在北京工作在天津定居養老,因為天津實在是適合生活。我也希望天津發展的越來越好,畢竟這裡可是自己以後要定居的城市。如果有合適的房子,今天也計劃在天津買一個,把老爹接到天津,這樣探望起來也方便。

滷蛋就醬


我是北京人,身份證110起頭。去過很多國家,偶然來了天津,現在定定心心在天津生活。常常出國,也去國內各個城市。

越來越瞭解天津,我的視角很獨特。越來越喜歡天津:

1.她的歷史非常卓越而特別,偉人說過,近代歷史看天津。這句話說的特別厚重。市區九國租界裡馬路幾百條,條條有洋名(雖然回收後全部改為了中國城市名稱);洋樓幾萬幢,幢幢有驚心動魄的故事。表面上看,滿清這些人物,民國三位總統,16個位國務總理在租界生活;深入瞭解後,發現當時世界首腦,都和天津發生過聯繫,而且很多不僅僅是過客。這些可以通過利順德酒店地下博物館、解放北路金融博物館、解放北路郵政博物館、天津外院法國私人博物館等等租界博物館瞥見端倪。而且九國租界基本完整保留,保護完好。跑遍歐洲後,建築風格在天津都能找到。位於原英租界的民園體育場,1930年代竟然辦過萬國運動會。而萬國運動會,就是後來的奧運會。

2.天津市區建設一流,生活上京滬能有的高檔貨這裡都有。城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因為外來人口還暫時沒有成為主流,城市顯得乾淨而有秩序,生活質量有保證。

3.作為直_轄市,教育資源一流,尤其是市區的和平區,南開區,河西區,與北京東西城,海淀區平行。雖然這幾個區的二手學區房也分別突破10萬,8萬,6萬,但與北京相比,性價比卻高很多。

4.相比京滬,天津復興起步較晚。但從上一屆開始,到現在的京津冀一體化,天津享受政策紅利20年。未來藉助雄安新區的崛起,這盤棋比較好下。天津的未來發展可以期待。

5.很多人要吐槽天津薪資水平了。但是任何地方,薪資待遇都和人的能力成正比,高薪在天津一點也不少見。

6.天津的出租車與全國主要城市都不同,95%的出租車是司機個人的,掛靠在公司。因為司機沒有高額份子錢的壓力,收入都不錯,雖然也有滴滴和單車的衝擊,日子要比交份子錢的出租好太多了。在中國,如果司機的收入比很多乘客的收入都要高的話,自然就會牛氣一些,所謂服務也會差一些。以我個人的經驗,只要給予司機充分的尊重,一般都會得到不錯的服務。

我會在天津繼續生活下去,加油天津,你是最棒的!

以下照片都來自天津,也是我眼中的天津。











null114369791


沒去天津之前覺得天津一定特別好,坐了整夜的火車下車走出南廣場時,天才剛亮,太陽昏昏沉沉的,海河邊的津灣廣場上一溜西式建築在晨霧裡朦朦朧朧的,

我走在偌大的廣場上看著地面想,原來大城市的地面和我們哈爾濱一樣都是有口香糖印的,我坐著出租車,聽著司機叔叔跟我說著:介尼瑪……跟我說最好的區是和平區和河西區,我們路過北安橋,意大利風情街,百貨大樓,路過紅橋區時我看見道路兩邊開滿了月季花,

然後不知道司機叔叔為什麼七拐八拐的把我帶到了一個市井,破敗,鄉土的地方,然後我看見一排棚戶區的大牆上寫著:過鐵道200米就是xxx藝術學院〒_〒然後司機叔叔神補刀:介地方,十年前沒有出租車敢來……

下車我看著窄窄的校門,荒草連天的校園,人跡罕至的地界,以及腳邊的一坨狗屎,這一切都使得我上大學之前的所有憧憬化作了泡影,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我把這一切的不滿都憤憤地寫在了老師安排的對大學未來三年的看法之中,我寫到,來到大學迎接我的是一坨狗屎,然後老師居然誇我幽默……

看著女生宿舍前髒兮兮的大湖我的心很酸,第一個室友跟她媽哭的很兇,第二個室友說:這大學還沒我們高中三分之一大,第三個室友說:我想回家,然後我偷偷的在被窩裡哭了,學姐過來安慰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學妹,講她們來到學校門口時哭成一片的慘狀,我們實在覺得自己被騙了,這是大學麼?

我們這群憤憤的女孩子還是認命得在這個完全崩潰的學校安頓了下來,帶著滿腔怨氣。

然後不停地抱怨著天津的霧霾,悶熱的天氣,兩元公交車,街道上的沙塵,不好吃的飯菜,討厭的天津人,不喜歡的老師,

然後時間一點點的流過,天津這座城市成了我們身上捆綁式的一個標籤,讓我們愛恨交加,

要說天津這座城市啊,其實是很美很有情調的,以前是殖民地所以五大道上留下了大批的洋建築和名人故居,法國人還在這建了西開教堂和解放橋,這的建築很有韻味,意大利風情街上更美,這還有海河,夏天真的有人在裡面游泳

這還有古老的勸業場,九十年代初,那裡擠滿了玩股票的和交換郵票的人,

每到四月,城廂東路上的泡桐樹開了滿街,紫色的大花瓣散落一地,還有大片的法國梧桐,

天津眼每到夜晚就亮了,好美麗,海河廣場對面的西式建築也會亮起來,絢爛的燈光映在海河水面上流光溢彩的,那個場景我看了無數回,還是會覺得很美,大衚衕太可愛了,可以買到便宜的衣服,麥購裡可以買到更漂亮的,沿著濱江道走下去,滿街都是轟炸大魷魚,周大福金店和天天要清倉甩賣的鱷魚服飾,走到底就是西開教堂啦,週日有外國牧師講道,還唱聖歌,可好聽了
教堂後面的獨山道原來是一溜小吃街,賣燒烤,涼麵什麼的,後來因為拆遷就都搬走了,原來還有賣金魚賣手串賣古玩的賣盆栽,我們也經常去天大和南開玩,羨慕著裡面的莘莘學子們,羨慕著他們的大校園,大食堂,我們總去吃飯,然後她們去游泳,我去看盛開的西府海棠,

天津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生活氣息很濃,菜市場真是棒極了,賣新鮮水果,海鮮,皮皮蝦,還有醬菜,炸雞排,燒餅,清真東大寺我也去過,還有古文化街天后宮,

天津人都比較有小聰明,衛嘴子特別能說,其實沒什麼壞心眼,但又不傻,有點排外,嘴溜能罵人,有些比較霸道,所以很多外地人說天津人是市井小民,也遇到過好人,也遇到過壞人,反正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哪裡都有好人壞人。

我的學校待了三年,習慣了它校門口的廢品收貨站,習慣了它旁邊的菜市場,習慣了它周圍的棚戶區,習慣了它附近不斷改建揚起的灰塵,當你習慣了周圍的一切之後你就會潛移默化的愛上那裡,

每個週六和同學逛菜市場,春天買海南大菠蘿,夏天買西瓜,秋天買葡萄,冬天買蘋果,早上去路口買二姑包子和八寶粥,喜歡夜市上的壽司和涼麵,還有那家東北麻辣燙,習慣了那個老闆娘像日本藝伎的旺福來超市,習慣了大香椿樹下的公交站,習慣了冬天這裡很少下大雪,習慣了這裡悶熱的天氣,和灰僕僕的天,習慣了這裡倍兒艮的天津人,習慣久了會成為愛的。

天津有我好多回憶,曾經寫過一句話是:什麼時候才會感覺到你對一個城市強烈的愛,——在離開的時候,在再也回不去的時候。

銀河系漫遊指南


表示在天津讀的大學:給出天津的一些印象吧!


優點:
1.生活節奏慢,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安逸生活的人,來天津是不錯的選擇。
2.早餐比較豐富,去過那麼多城市,除了廣州的早茶更豐富些,其他地方確實差一些。
3.基礎設施還算比較完善,無論是交通還是購物,都基本能夠滿足需要。
4.高考分低啊,考個大學很容易的有木有。
—————————————————
缺點:
1.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都非常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小市民心態非常嚴重。說好聽了是安逸,說不好聽了就是混日子。
2.市民的素質普遍不如南方城市,車讓人的很少。愛說髒話的人不在少數,比如司機罵路人找死的。
3.天津人大部分有優越感,以沒受過高等教育和沒去外面生活過的人為主。以前我在天津生活的時候也有,現在感覺這種優越感非常莫名其妙。我一北京兄弟跟我有同樣的感受,他也很受不了北京人有優越感。可能是跟我們跳出了從小生活的圈子有關係吧。

4.霧霾比較嚴重,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也是比較髒,塵土較多,路面上垃圾也不少,城市主色調偏灰,給人感覺有些壓抑。

天津人非常戀家,最愛的活動就是回家。家住河東在塘沽上學的戀家程度十分類似駐守西藏邊疆的江蘇籍解放軍戰士,恨不得一天回十趟家。不過話說回來,天津人基本上都是很熱心腸的,這包括了正反兩面。正面表現在如果天津人接納你,在你需要幫助的情況下會很積極熱心的幫你;反面表現在當天津人排斥你的時候,他會不由自主的在背後用小刀戳你,從心裡就把你這個人給否定了。

葉子愛娛樂


第一印象就是個海濱城市,雖然去的次數不多,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狗不理包子”和天津大麻花。

去了兩次,總體來說還不錯。街道比較乾淨,整潔,但市區道路還是比較窄,尤其是老城區。

自駕游去的天津,只到了幾個地方。如天津十景之一的“天眼摩天輪”。其次,到了意大利風情小鎮,這裡保存了近200多間歐式建築風格的小洋樓,彷彿置身於意大利的羅馬街頭。

還有舉世無雙的“瓷房子”,據說是法國🇫🇷人建造的,後來用中國的瓷器裝飾成這樣,我覺得房子到不貴,貴就貴在各種各樣的瓷器上了。看見滿牆的瓷器,突然聯想到,網傳的某某購買的瓷器房子,是不是就是這個啊!應該不會這麼巧吧!

到天津還是應該去航母主題公園看看的。公園位於濱海新區,是以“基輔”號航母這一獨特旅遊資源為主體,建立的一座大型軍事題材旅遊項目。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沒有到達景點。不過,也為下次再去天津埋下了伏筆。

當然,天津還有許多旅遊景點。像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天津水上樂園,五大道,天津古文化街等等,都值得一去。下次再去的話,一定多花點時間,多觀光幾個景點。

總的來說,天津還是不錯的地方。更詳細的介紹等我翻翻資料後,再跟大夥聊。


風中飄逸2019


天津是相聲發展的搖藍,

天津是京劇傳播的舞臺。

天津是體育運動的基地,

天津是人文理念的表白。











韓江冠


我是天津土著,天津是我家鄉,儘管他還有很多不足,但也不影響我對他的熱愛,我從來沒有詆譭過任何地方和城市,也更不在乎別人對天津的一些不好的看法,但是我生活中總有一些外地人在天津工作生活,嘴裡還一直當著我的面說天津這不好那不好,反正就是沒有他們老家好,每當這時,我平靜的內心就再也平靜不了,總是不動聲色,淡淡定定的回懟一句,老家好,那就回去唄,別在這裡受罪了


憂鬱的小馨馨


我是個南方人,說實話沒有地域偏見和歧視。在天津呆了4年,在廊坊呆了15年。之前寫了一篇我眼裡的廊坊,對廊坊的看法,總體的觀點是“俗”。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憤慨,甚至還有讓我滾回南方去的評論。其實,我想說的是,俗不是低俗,而是一種平民化、大眾化。俗是一種平民文化,既然有陽春白雪,肯定就有下里巴人。有人欣賞芭蕾舞交響樂,也有人聽相聲看河北梆子。所以說,吃燕窩的人不一定都高雅,吃臭豆腐的人不一定都俗氣。 之前說了廊坊的俗氣,下面說一說天津之俗。

我其實在天津就呆了4年,主要任務是上大學,基本在南開、和平廝混,最熟悉的只有衛津路、八里臺、海光寺等一片,接觸的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也有限,所以只能浮光掠影說一說天津這個城市。 天津的確有俗人,而且還不少。上大學的時候,路過南京路與衛津路的交口,見過一樁子事情,確實我把我這個俗人驚呆了的。這件事情總結起來可以叫做:“津門中年大媽大戰年輕男交警”。實際上就是一交警看見大媽騎車帶人逆行,感覺很危險,就主動上前敬禮,告訴大媽違反了交通規則,需要注意云云。結果是中年大媽一口老天津衛的腔調,教育了年輕交警接近一個小時,中間的各種語言,我是一點都學不會,感覺真的像是舞臺上的相聲。腔調,語氣以及段子都像那個“丁文元”。反正一群人圍觀,最後交警說不過大媽,臉紅彤彤的,還給大媽賠禮道歉,目送大媽騎車走人。大媽呢,像一個戰鬥取勝的鬥士,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人了。這是我頭一回對老天津衛人有了深刻的理解,都是俗人啊,絕不後退,永遠充滿鬥志,說我錯了可以,但是我也一定要和你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真是一個哏兒之都啊。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灣,直轄之地,渤海之濱,改革開放,時代的前沿。但是確有一個習俗:叫做天津姑娘不外嫁。就這一個習俗,多少轟轟烈烈的愛情,都勞燕分飛。這個習俗,不是說不好,體現了天津這個地兒,父母對女兒的關心與關愛,不希望孩子吃苦,希望孩子永遠在眼前,可以照顧關愛。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總是有一些不合時宜。電影裡的臺詞:“天津九條河,不知我家順著那條河來的,到我這兒第四代,活成了天津人,跟你走了,對不起我家上三代,天津的姑娘不外嫁,不單是我,都這樣”。臺詞裡透露著天津衛人對孩子的寵,只能如此理解了,呵呵。我曾經的一位同學,家就是外地的,大學4年,和一位天津姑娘轟轟烈烈私定終身。結果大學一畢業,對方父母就把我這位同學約到了一個肯德基,就是以不外嫁為由生生的拆散了一段姻緣。令人唏噓。

人俗地兒俗,吃食也俗。來吧,開始上吃食:狗不理,貓不聞,猴不吃,耳朵眼,崩豆張,小寶栗子,楊村糕乾,鍋巴菜,熬小魚。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吃排第一位。吃的俗,因為吃的都是大眾文化、市井文化,吃的不是高低貴賤,吃的是一種安居樂業的感覺。京油子衛嘴子,一個能吃好吃的地兒,吃盡穿絕天津衛,包含著是天津衛深厚的俗文化以及人文精神。 離開多年,天津在我眼中還是萬種風情,美食美景,新鮮和活力,面朝大海,終究會春暖花開,活力四射。


渺渺天地一沙鷗


1、從文化而言:

從文化上整體、宏觀、大概(Nothing is absolutely )而言,竊以為天津的文化是晚清八旗子弟的文化。 

晚清時期,北京的生活配套確實不如天津。比如北京沒有暖氣,到了冬天著實難受;沒有抽水馬桶,晚上尿尿、拉粑粑都需要在木桶上解決;沒有硬化的路面,雨天一出門就狼狽不堪;此外,各類娛樂場所也非北京可比。故而,北京的王公貴胄及其家眷沒事兒就往天津跑,也頗有一批甚至安家在天津。這些人中很多是那個不能讓鳥餓著的松二爺一般的人,這些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也影響了一批天津當地人。

我剛來天津時都是租房子,鞍山西道、大王莊、大直沽、中山門,在每個地方住的時候,如果天兒不是賊冷賊冷,總能在周邊碰到幾波人圍著個小桌子玩兒撲克,年輕的、老的都有,吆喝聲、拍桌子聲震天響。此外,周邊認得的天津人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愛好,有玩兒手串的,有玩兒葫蘆的,有玩兒狗的、玩兒貓的、玩兒鳥兒的,有喜歡釣魚的。跟他們閒聊,他們都能從其所玩兒之物講出頗為深刻、細緻的道道,非常地講究,並能陶醉其中,怡然自得。

因為我從北京潰逃到天津來時即做律師,故而我周邊的朋友律師同行較多,但原籍是天津的律師卻很少。另外,雖然原籍即是天津的律師相較於非津籍的律師有大量的同學、朋友、親戚等在天津,在天津有更好的資源,但整體而言,收入很高的天津籍律師卻並不多。用天津人常講的一句話“樂呵樂呵就得了”,確實,他們也的確挺樂呵,挺滋潤的。

有個朋友,現在是某證券公司天津分公司負責人,跟我諮詢一件事兒,說要把他的一個員工開了,問我有沒有什麼風險最小的對策。他說這個員工從事的是銷售崗位,天津人,男的,來公司兩年了,從來沒開過單,別人工資加提成大部分都能上萬,但這個員工每個月都是隻拿扣除社保後三千多點兒的基本工資。諮詢完我後朋友說:“我就納悶兒了,你說他一個月就領三千多的工資,還樂呵著呢,我不給他好臉色,我罵他,但是他就是不走,一個二十八九的小夥子,你一個月拿三千出頭的工資你好意思嘛!”。另外朋友說他公司還有兩個天津人,比這個人好一些,但也僅僅是好一些,以後招人決不能再招天津人了。

宏觀、整體、大概而言,竊以為天津人大部分不大追求什麼改變世界,不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他們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樂子,雖給人以不思進取之感,但卻也活得自在,同時因其價值觀的根深蒂固,也活得自信,活得爺!

王朔,朔爺在18年末寫了一篇小文,朔爺說“追問有沒有意義是件很無趣的事,只要問你願意不願意就足夠了”,就天津人而言,早上有一碗嘎巴菜,不差錢買套大煎餅,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樂子,自己願意,也就“足夠了”。

2. 從經濟而言。

首先,國有經濟佔比過重。渤海鋼鐵、天津港、物產集團、百利電氣等等不做解釋。

其次,投資驅動經濟佔比過重。比如一個于家堡一年兩千多億的投資。

另外,民營經濟缺乏活力。國企不應造就富豪,富豪應當出資民營經濟。但從胡潤排行榜看,幾乎看不到天津出身的富豪的名字。

我在武漢、上海、北京等地生活過,也偶爾遊蕩於成都、重慶、合肥、南京、深圳、廣州等地的街道、市井。整體而言,相比之下,竊以為天津是非常缺乏商業活力的城市。天津的經濟國有企業佔比過大,投資佔比過大,但這兩塊卻難以做到使老百姓雨露均霑,而能夠吸收更多就業人口的民營經濟又非常不景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天津的人均GDP一直位居各大城市前三名,甚至連續多年穩居全國首位,但人居收入水平卻在各大城市排名中排到全國三十幾名,甚至不如南昌、鄭州、貴陽、昆明、烏魯木齊等中部、西部甚至西南、西北部的城市的原因。

 

 

 


崔加律師


天津給我的印象是洋氣,城市景觀非常漂亮大氣令我流連忘返。我是北京人確想著退休後移民到天津養老,因為天津給我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這裡沒有北京的浮躁也沒有北京的喧囂更沒有北京人缺乏的人情冷暖,前幾年我一直在濱海新區活動並小住了一段時間讓我徹底的愛上了天津愛上了濱海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