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心理上比較敏感是好事還是壞事?

星辰昨夜yu


其實,孩子個性的形成和孩子日後的成長大有關係。而孩子性格的塑造,除了孩子的特質以為和他周圍的教育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造成孩子敏感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1. 孩子周圍常常接觸的,是個性格敏感的人

如果孩子常和媽媽在一起,那這個媽媽的性格特點,就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媽媽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那孩子也會有同樣的表現。

2. 家庭成員的保護過度

現在一家就一個小孩,如果家裡出了四個老人還有爸爸媽媽的關愛,你說這算不算高度關注,保護過度呢?通常,這樣的保護會對孩子的正常常在造成一定傷害,這也是孩子性格過於敏感的主因。

3.家長或者老師的教育方法也是導致孩子性格敏感的因素

教育者如果過於溺愛和過於苛刻,這些極端的教育方法都會讓孩子產生對人對事敏感的態度。

其實,不管什麼原因,孩子已經形成敏感的人格特徵。這不但會對孩子的交往形成障礙,還會影響孩子未來對於生活、生命的認知和理性的行為。

所以,家長要做適度的干預。

比如,家長應該積極的處理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為孩子做好榜樣。

同時,不要強迫孩子去和別人接觸,要慢慢的引導他們漸漸的融入陌生人的環境。並鼓勵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幫助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要太嚴厲,要注意和孩子的感情溝通。


周思敏


小孩子心理敏感是個好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六歲之前的小孩子是模仿生長期,三歲到五歲之間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這時的他們感覺“我已長大了”,他們為了更適應這個世界,所以在努力的學習並加以快速的吸收各種新的東西和知識,所以,家長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既然有小朋友叫她豬或是狗,那麼你要引導她知道豬和狗的可愛優點,讓她喜歡上各種動物,順便教她認識十二生肖都是什麼動物,她的生肖是什麼,生肖故事等等。

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孩子是不記仇的,跟小朋友們玩,今天打架了,明天就可能和好了,但是如果心裡的砍兒沒過去,她可能會記住一輩子,這對她以後的成長是很不利的,所以,要引導孩子往好的方面、積極向上的方面去看問題,想事情,這樣她的成長才會是陽光的多姿多彩的。


恆o隱九


敏感的孩子,別人的一舉一動可能就會影響到他,其他小朋友人說他,會被認為不被接待不被認可。還有一點,敏感的孩子,想對要早熟一點,因為心理比較細膩,經常會去思考別人的行為。有些時候,有些事,可能只是小朋友間的大鬧;想的多了,沒事也出事了,畢竟小孩的自我心理治癒能力比較差。

建議,

一是,平時要多溝通,感情細膩的人,事情全在心裡,注意孩子的表情、反應等,有什麼不正常的,要及時溝通,消除心裡的陰影。如果沒人開導,自己也想不開,可能會導致,不愛和再認識新朋友,變的內向,就是大人們說的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以慢慢改變,但是到那時候性格已經差不多定向了)。所以,沒事多溝通,多鼓勵,多表揚,多誇讚,心理敏感的人,最喜歡別人認可和表揚。有些皮的孩子,你踢他一腳,她還對你笑嘻嘻,感覺你可親熱。

第二、給孩子找一個運動的項目,當人的身體素質比較好強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心裡就有優勢敢,別人說他豬,他可能立馬懟回去。運動時候大腦注意集中,其他事暫時也不會去想了,運動會產生多巴胺和內肽啡,使人變的興奮和快樂!


臣月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為一名心理學科研工作者,想給您介紹一個08年提出的理論—蘭花-蒲公英理論,或者稱之為差別易感性假說。

差別易感性理論認為,一些人就像蒲公英,一些人就像蘭花。

蒲公英適應性強,生長過程中對環境要求不高,好養活,人行道的縫隙或者沃土都不成問題。相似的,蒲公英型孩子對養育條件並不敏感,不會出大岔子。

蘭花,則比較金貴,他們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正常發展,對環境有苛刻的要求。在不適宜的環境裡,這些孩子的惡行就會暴露,甚至變本加厲。但是一旦得到適宜的環境,蘭花綻放的花朵,足以讓蒲公英黯然失色。

換言之,蘭花型孩子展現出了極強的可塑性和彈性,但對環境的適應性和韌性不足。蒲公英型孩子對環境壓力的適應性和韌性更強,但彈性和可塑性不足。

從您的提問可以看出,您是一位非常細心且敏感的家長,能夠關注到孩子這一類的反應。您已經做到了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給孩子足夠的關注。

接下來,您要注意在生活中適度關注孩子的情緒。研究發現,對蘭花型的孩子,那些熱心體貼、善解人意,願意與孩子交流的父母能夠提供一個適宜的外部環境,會讓他們收益更多。蘭花型的孩子會放大環境的影響。

適度、積極的關注您的孩子在成長中的變化,多與ta交流,相信能幫助ta健康成長。

願你依然愛這個世界!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本人在心理學領域學習工作十幾年,仍在繼續學習,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和知識。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或私信我。


Kris心理時間


具體事件,具體引導。

不對孩子扣帽子,包括“敏感”。

你說的事件中,孩子只是想“做人”而不是小動物。其他的小朋友說的話讓他不舒服了。家長可以做的是可以和他直接表達:

“我們都是人呀,你看,爸爸媽媽都是人啊,所以你也一定是人嘍。”

甚至可以在這裡引導一些積極的方面:

“如果xx(小名,稱呼)現在已經是個人了。你想要做什麼呀?”可以引導一下孩子的作息和未來的人生髮展。

抓住每一次事件,積極對孩子引導轉化,不做扣帽子的事情,祝好!


薛藝


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

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千萬不要去強化孩子的哭的行為哦。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採取中性態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


萬事屋搬磚員


我認為是不太好,過於敏感就會比較脆弱,比較容易受傷,比較自己容易陷入困境,小孩子應該天真爛漫奔放型的性格是最好的,大人應該有意識的去改變敏感意識。



楊紫燕


小孩子比較敏感是正常的,

您能發現並思考這件事一定是好事,特別好[贊]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認知和語言方面都是模仿高峰期,很多的信息來自於各自成長的環境,很容易有各式各樣的差異,而孩子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解加深的過程,是認知教育最好的時候,引導的最好機會就是發生衝突的時候。

孩子不喜歡被其他孩子這樣稱呼,帶他繼續深入理解稱呼的差異,或許這可能是別的孩子表達親暱的方式,引導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向小夥伴表達自己的介意和原因,或者及時的把困惑向爸爸媽媽請教,正確的理解和合理的溝通都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功課,對自己情緒的反應和對夥伴之間關係的處理更是我們一生都在修煉的能力。不論你帶著孩子探討出來什麼答案,但探討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這是對孩子最好培養[贊]

關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不放過孩子的委屈和生氣,這都是最佳的關愛和成長時機[祈禱]



自我良知是怎樣練成的


我們的人格從小的時候就開始不斷地塑造形成,在人格形成的過程中,有些人會形成比較敏感的個性特徵,而有些人會不那麼敏感。敏感不一定是壞事,敏感的人可能會更加的細膩,但是過分的敏感或者在有些情境當中,不恰當的敏感,就可能不太和適宜。


蘇瑞華


敏感與否只是孩子的特點。和好壞無關,這個特點在不同的環境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如果把孩子培養的敏感而韌性十足就很好,如果把孩子培養的敏感而脆弱就比較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