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圖|網絡

文|海藍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1.

池莉是當代文壇倍受關注的女作家之一,最早接觸她的作品是《煩惱人生》,她用細碎的敘述,以普通人的生活為視角,挖掘人生以及其生活的本質。這部《所以》,作者用其自身敏感的女性體驗為嚮導,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在男權社會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和針扎。

這部小說中,作者摒棄了原來常用的第三人稱的客觀敘述模式,直接採用的第一人稱的手法,講述的是主人公葉紫這一知識女性40多年的生命成長曆程,大量的內心獨白中,關於愛情、親情、友情世界的真假與虛偽的拷問更是直指人心,或許她是我們每個人的影子,也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她。這是一部女性成長史,是一部女性為追求生命和生存尊嚴而不斷鬥爭的故事。

人一出生就是一種“被拋”的狀態,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就是來到這個世界了,人在世的唯一目標就是去生存,通過生存,才能找到安全感,找到存在感。當我們努力向前奔波的時候,卻常常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人生,不由自主的沉浮其中,甚至受其主宰。

正如作者所言: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為,於是所以。是那些太多的因素導致了我們的行為,所以我們就這麼做,那麼做。所以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立場,還是一種無奈。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2.

原生家庭的傷——執著於角色的認同,缺失的認同感使葉紫漸生反抗與叛逆


“請相信,作為女孩,我特別想做一個好女孩,

作為女人,我也特別想做一個好女人。”

開篇的第一段話,可見女主葉紫從小對自我角色就有強烈認同感的願望,事實是她也始終是這樣做的。

童年的葉紫是在彭劉楊路生活的,放學回家前,總是要在為民路“廝混”很久,她伏在劉太婆的冰棍箱上寫作業,鄰居替他梳理亂糟糟的頭髮,訂上缺失的扣子,街坊鄰居疼惜她,誇她善良、乖巧、懂事,這裡也是讓她心安靜下來的地方,用葉紫自己的話來說:街坊鄰居就是她的陽光、空氣和水。

相比之下,她的家卻是冰冷無情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父母被革命的暴風雨打倒了。母親因為參加過民建,被無休止的批鬥,不斷的參加政治學習和勞動改造。

年幼弱小的葉紫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家務,無論是每天極不情願的倒痰盂,還是洗滌妹妹的尿片……葉紫都試圖扮演一個好女孩的角色,可母親還是把她的難熬轉嫁到她的身上,在母親眼裡,看不到葉紫的善良懂事,動不動就勃然大怒:“過來,把你的耳朵送過來,看你還聽不聽話!” 而父親,經常都是一副茫然的神情,或者說:“小孩子,少煩大人,聽媽媽的話就是了。”

最後葉紫把父母對她的態度總結為:我的出生就是不應該的,似乎我的出生就是一個錯誤,上有作為家族繼承人的哥哥葉祖輝,下有讓父母呵護備至的妹妹葉愛紅,而她卻是一個意外的產物,她的到來不像妹妹,是父母全部的安慰和寄託。

整個童年的生活對於葉紫而言都是灰暗的,那個本該盛滿親情的地方,是一片荒原,乾涸的荒原。在感受不到任何親情溫暖的家裡,她渴望逃離:我必須要快快長大,必須快快離開這個家庭。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3.

逃離困境,沉迷於追求自我獨立,三段婚姻後的自我覺醒


大學畢業在即,又一嚴峻的問題出現在葉紫的面前,如果如願分配在武漢市,將又不得不居住在父母家。正是這一段時期,高大英俊的關淳出現了,他的出現如救命稻草一般吸引著葉紫,高幹子弟,良好的家庭條件,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於是“幼稚、無知、輕率”地與關淳領了結婚證,原以為可以“老謀深算”的計劃著借他人的兒子,營造屬於自己的空間,最後卻莫名其妙的成為其留在武漢,分得住房的墊腳石,而她的分配最終落在鄉下小鎮上。關家前後不一的嘴臉,加速了美夢與噩夢的破碎,她的愛情理想被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女性的驕傲與自尊也被衝的七零八落。

這場充滿陰謀論的婚姻,以草草離婚收場,三個月的戀愛,兩個月的婚姻,看似美好,卻如同吃了一塊壓縮餅乾,吃的時候幾口吃掉,卻要花很多時間來消化。

一人生活在孝感小鎮上的葉紫,努力工作,積極的創作劇本。工作的成績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表揚和讚賞,期待通過工作的成績來贏得調回城市的機會,而她的努力卻成全了領導董館長的跳板。

意志消沉的葉紫,面對無力抵抗的社會生活開始妥協,在家裡人的精心安排下,相親認識了禹洪寬,一個正團級軍官,其貌不揚,身高一米六七的男人。雖有遺憾,葉紫還是決定真心對待這段交往,苦惱的是他們始終沒有共同語言,禹洪寬沉浸在他的世界裡,大談軍隊的管理和四個現代化,而無奈的葉紫只能說:好。

沒有共同語言的婚姻,始終是一種缺陷,這段大家期待的美滿婚姻對於葉紫而言是她走投無路的選擇,她必須調回城裡。

在調回城市的工作中,或許出於內心對愛的渴望,導演華林的出現,讓這段感情以她“紅杏出牆”和被禹洪寬痛揍以及名聲狼藉的婚外情鬧劇收場。

高大英俊瀟灑,有才氣的華林卻是有婦之夫,這場鬧劇之後,華林離婚入獄三個月。此時大家對葉紫冷漠的態度,父母的羞辱和指責,反而讓她更加不顧一切的奔向愛情,奔向一無所有的華林她要用堂堂正正的婚姻,來向大家證明,他們純潔的愛情,挽回失去的尊嚴。

婚後的華林,不再浪漫,家務也極少參與,自私清高甚至認為,自己有才華而不屑去做俗人才做的事。為了愛情,她沒有抱怨丈夫的懶惰刻薄,反而認為丈夫的轉變歸結於工作的不如意,她積極努力的尋找人脈關係,希望能幫忙調動丈夫的工作崗位。

婚後家裡的一切花銷全在葉紫身上,為了多掙錢,她開始做搶手,幫別人改劇本,甚至懷孕後,腿腫得像大象腿,挺著膨脹的肚子,站在餐桌邊,沒日沒夜地改劇本。她深知這場婚姻來之不易,竭力的奉獻來溫暖這個一無所有的家,甚至迷失自我。

十幾年的婚姻,辛苦的操勞讓她瘦弱如同小夥子。可是葉紫的付出不但沒有換來她想要的幸福,反而喜新厭舊的華林搞起了網戀,為兒子有個完整的家,她最終選擇了忍讓,可恨的是華林並沒有改過之心,還設計騙走了葉紫所有的積蓄,這激烈又複雜的愛情保衛戰,最終打得她昏頭轉向。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4.

醒悟後的堅信,只要生命不息,所有的結果都是過程

“就這樣,我一腳踏進的是一片婚姻的泥沼,十三年時間,沼澤的淤泥逐漸淹沒我,直到沒齊喉嚨了,無法呼吸了,我才淡然猛醒。”

一個女人有兩條命,一條死於離婚,一條生於離婚,對於葉紫,離婚成為她的再生之日,她將重整河山。

池莉在一次座談會上說:對於女性來說,在若干年後婚姻可能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在此之前的漫長曆史裡,婚姻卻是女人的一種社會遭遇,一條狹隘的命運小路,女性比男性更重視婚姻,即使這種婚姻已經名不副實,或成為心靈的負擔,但仍無法遏制的依附它,希望依靠婚姻而獲得內心的安寧和幸福感的來臨,這是許多女性悲劇的根源所在。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5.

在情感和婚姻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惑,今天就女主葉紫在三段婚姻中的掙扎與自省,談談小說帶給我的現實思考和啟發。

羅曼•羅蘭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將變成黑夜。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愛,為了愛奮不顧身,為了愛遍體鱗傷,也有的害怕受傷,或許已不再相信愛,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得到愛。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愛的藝術》中說:這些認識都是對愛情的誤解,他說,愛是一門藝術,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就要學會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

他認為導致人們放棄學習愛的藝術的原因有三種:

一、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對他們來說,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愛?這種不值得愛的感受,會讓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方法,男人通常採取獲得名利和權勢,而女人通過保持身段和服飾打扮。一個只想被愛,而不願意去愛的人,其實根本就不是愛,而是佔有,一個至始至終都不懂得愛的人,也體會不到愛情的樂趣。

二、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的問題,而不是能力的問題

他們認為愛情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和被愛的對象。在愛情中,當一味的把責任歸咎於對方時,我們也很難看到自身的問題,更別說在愛中成長了。

三、混淆了“墜入情網” 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

愛情伊始,兩情相悅墜入情網,大家都信誓旦旦的相信這愛是一生一世的。認為沒有比愛情更容易的事情,這種男女間突如其來的奇蹟般地親密之所以容易發生,往往是相互吸引和性結合密切相關的。這種類型的愛情,就本質來說不可能持久,兩人雖然熟諳對方,但他們之間的信任會越來越少,一直到敵意,失望和無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為止。

這就如弗洛姆所說: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06.

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能力

2018年黃奕在星空演講中,談到她自己的情感經歷,做為留守兒童的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上海長大,

小時候父母把她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導致她內心沒有安全感,她需要愛,也渴望被愛。

她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婚姻。第一次,為了結婚而結婚,在爺爺奶奶去世後,她覺得人生中最愛她的人不在了,事業上再多的成績也抵擋不住內心的惶恐和脆弱,她渴望有個家,有份長久的陪伴。

第二次,是想要孩子而結婚,沒有一個好的婚姻基礎,那段婚姻對她就像一場噩夢,最後她帶著女兒離開了那個家,那段婚姻也讓她得人生和事業跌倒低谷。

在生活上,也不知怎麼和女兒相處,不知怎麼做一個好媽媽。有一天,她看見女兒在地上哭鬧打滾,感覺那不是住在老洋房裡童年的她嗎,她突然看到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女兒同她一樣都是缺愛的孩子,也不想女兒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里長大,她開始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因為女兒,生活有了重新來過,重新修補的機會,開始反思父母的相處模式,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內心,認識到父母生硬的愛。

最後她總結說:婚姻中的失敗經歷,讓她有機會從頭來過,有機會與自己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和原生家庭和解。

池莉《所以》:從女主三段婚姻,反觀普通人走向成熟的掙扎與自省


我想這大概就是療愈吧,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這幾年比較火,幾乎沒有誰擁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一對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有他們的侷限和無奈,就如同我們在做了父母后,也逐漸體會這樣那樣的侷限和無奈,把所有過錯都歸結於原生家庭,逃避的是自我的責任。

有人說,小時候被愛,是一個人一輩子的鎧甲,可父母在漸漸老去,有一天我們會成長為家庭的引路人,是軟肋還是鎧甲,其實我們是有選擇的。

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能力,當我們學會了關心、責任、尊重和理解,那我們就具備了愛的能力,愛不僅僅指愛情,它還包括親情,友情,愛讓人不在懼怕孤獨和分離,愛讓人堅強和有底氣。學會愛,才是一個人生活於世間最好的鎧甲。

池莉 《所以》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美】艾•弗洛姆 《愛的藝術》上海譯文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