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輛買了國產車的朋友,第二輛還考慮國產的嗎?

汽車百科通


第一個車買了國產,第二個買不買國產看你買什麼價位的而已!!到了一個價位就沒國產車了,再高點合資車也沒了,就只有進口了不是!國產車之前因為一直佔據價格鏈的最低端,合資車中端,進口車最貴,所以讓大家行成了一種鄙視鏈!!開進口車的看不上合資車的,合資車的看不上國產車的!都是車,沒個型號的車都有出毛病的。甭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無非就是概率大小的問題!總之來說還是看有多少錢的能力!反正個人認為在價格比較低的價位,合資車肯定是不如國產車良心!進口車的維修保養費用有高的離譜!在中國一個車的壽命就這麼幾年,口袋有多滿就買個什麼車吧!


大叔淡定512


我不是噴國產哈,當年去汽修店加裝日行燈碰到一臺沒上牌的博越新車去裝倒車影像,兩人趕過去時間都比較早,店主在睡懶覺還沒開門,當時兩個人就聊的挺合的,我說他車好大好霸氣,他言語中透露出了對博越的無比喜好,我蹲下身看著那碩大的大腳,羨慕不已,無意中發現車子擋泥板幾個螺絲已經鏽跡斑斑,且螺絲下沿都是生鏽的水流淌過的痕跡,這麼一個小細節,讓我改變了對國產車的看法! 我就點名博越這款車,因為我說的是事實不是黑不是捏造! 作為國人,當然希望國產車做的越來越好,越來越耐用!


玩影Films


自我拿了駕照後,買了兩次車。而這兩輛車都是國產的,第一輛吉利帝豪DC-715RV兩廂車,第二輛海馬S5。

我這兩輛車都是純國產,倒不是因為什麼愛國情結,也不是有意抵制進口車和合資車,是因為我缺錢,在必須有個代步交通工具的情況下,自我量體裁衣只能選擇國產車。

說句心裡話,我也很期待買一輛性能好點的車,但是實力不允許呢。不過話又說回來,買這兩部國產車我也沒啥可遺憾的,畢竟這兩輛車對我蠻有感情,也不怎麼覺得丟臉。


當初用吉利帝豪時,免不了讓我很尷尬了好幾次。剛用不到半年,電瓶廢了;不足一年,雨刮器壞了;一年多一點,換了兩次軸承;不到兩年,離合器片又該換了;不足三年,水箱漏水了,讓我花了不少的修理費。可是我不恨它,因為在外出招商的那些年,這不足7萬元的吉利帝豪,載著我和我的助手無數次穿越了貴州、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和上海,不到三年時間,總行程已達13萬公里。這麼一輛低檔私家車不分晝夜的帶著我們大江南北的奔跑,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我還能抱怨啥呢?

後來,招商工作終止,我實在不忍再折磨我那吉利帝豪,便把它轉讓出去了,竟然也還能賣2.3萬元,夠意思了。

事隔半年不到,我再次購置了一輛新車——海馬S5,它便成了我的第二次鍾愛。為什麼這麼說呢?


起初我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海馬車,那是因為在為錢不夠犯糾結之時,賣場的小夥計給我出了一個主意:分期付款購車。2015年那時候,他所在的汽車賣場分期付款購車業務,只有海馬汽車最適合我,不但海馬S5是SUV型的,正合我意,而且海馬財務分期兩年不收一分利息,只要多交3000元的手續費就行了。我仔細攤銷一算,把3000元手續費攤在分期兩年的4萬元貸款,算下來利率也不過相當於0.0023,好划算的,也挺貼心,所有手續弄下來剛好十萬元,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了。

這海馬S5跟隨我4年來,它非常的為我爭口氣,跑了近7萬公里,除了正常保養外,沒什麼可弄的,哪怕就是雨刮器依然完好無損,就算停在樓下十多天,一打就著,一開就走,沒跑電,不漏氣。飛奔在高速的爬坡道,那些奔馳、奧迪、寶馬,甚至凱迪拉克就遠遠的被我拋在腦後,那個爽勁只有我知道。

由此,我沒覺得國產車沒什麼不好,只要懂得愛護它,它絕然不會讓你丟臉,沒必要崇拜進口和合資車。相反,近兩年的進口名車事件在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國產車也沒看到什麼不好的負面報道,這就是我們缺錢人的福音,不受那種花大錢買氣受的罪,多好。



第二輛車買了個長安CS75二手車來跑工地,越是不在乎這車,越是沒啥問題,目前8萬公里只有正常保養,三百塊的機油一萬公里一換,加油就去山東加地煉油,一升便宜兩塊錢左右,很省錢很舒服很省心,車就是個工具,當然我還有個奧迪車出去玩的時候開,再買車感覺還是會買國產的,第一次接觸國產車,感覺沒想傳說中的那麼差,而且貶值快,買二手的時候很省錢啊


看淡看開看花開花落


本人95後,16年的8月份買的人生第一輛車,別克凱越,2萬塊錢,19年的9月份買了一部新車,19款本田CRV,前前後後算下來20多萬。錢多錢少開的舒心就好,不要在乎人家的眼光。剛開始不熟,就應該買個二手車練練手[捂臉]




Min123xqxadlr


本人是17款哈弗藍標H2手動豪華版,當時裸車十萬一千八。目前為止跑了四萬多一點,換過一次渦輪增壓總成!換過兩次離合器總成!換過兩次空調壓縮機!換過兩次倒車鏡!換過兩次變速箱油封!換過兩次發動機懸置!換過一次機械轉向機!換過一次電子轉向總成!換過一次玻璃提升機!車門也有生鏽的地方!換過一次前兩面減震!換過兩次拉桿!換過一次下支臂球頭!換過一次拉桿球頭!車現在剛出保行駛異響仍未解決!過顛簸路轉向機位置咯噔咯噔響!車門異響!這輛車本人出遠門基本不敢開它,就怕半路出問題。本人所述全部屬實,有證可查,本人不想黑誰,也不是水軍,我們支持國產,國產也要對得起消費者。


磚家吐槽聯合大會


買車的動機會根據需要不斷變化的,我的第一輛車是一輛二手的五菱之光6371老款的,到我這裡已經是第三手的十年老車,買的時候花了一萬多,老車毛病多,用的三年,換了一列的東西(兩個大燈和前保險槓換了兩次,水箱,轉向機,發電機,起動機,電瓶,前輪下支臂,四輪減震缸筒,三條輪胎,收音機,最後是發動機),還有很多的小毛病,反正一直不斷的修車,三年下來,修車的錢比買新車花錢還要多,太不划算,還費心費力,就發誓這輩子絕對不再買二手車。

第二輛是國產新車,因為一定要買七座車,最好是SUV,又沒多少錢,然而合資七座車都太貴,買不起,最後選了一輛國產東風x6,開了兩年,感覺除了動力弱點,各方面都還算滿意。

車――這個物件,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選的話一定要適合自己,現在,汽車的“裝門面”作用越來越淡化了,沒必要在汽車上太糾結,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動汽車在解決好穩定續航技術和充電設施和技術後,必將取代汽油車,而且時間不會太久,或許下一個十年就是汽油車150年的使命結束的十年!


農村尷尬噁心事


14款長城C50,2015年1月份上牌,距現在2020年一月份,5年的車了,跑了43000了,壞了一次雨刷電機,4S店免費換的,換過車窗所有膠條也是免費的,購車送的4次免費保養,後來兩次交費,再後來就不去4s店保養了,到現在沒出過任何毛病,再換車H6或H9到時看有錢沒錢了!車開的好好的也沒打算換!換的話還是首選長城!


花落無聲心怡泣


第一輛車,二手長安奔奔,買這個車很大偶然,08年從深圳調到北京辦事處,公司配了一個全新北斗星,出門辦事全是開車,09年離職時把車還給公司。結果悲催的發現北京真大,沒車實在不方便,開車半個小時,公交地鐵兩個小時才能到(08年北京沒那麼堵,公共交通沒那麼方便)。但是無奈囊腫羞澀,只能買二手。12年北京大水淹了[流淚],第二輛還換長安,12款逸動,開到19年底,10多萬公里,逸動車空間大,省油,真心好開。但是隨著公司業務擴張,考慮形象問題。第三輛車換了沃爾沃S90。本來要換紅旗Hs5的,合夥人和老婆都堅持,加上年齡大了,為了家庭和安全,選了沃爾沃,但是這車也是吉利汽車,國產[捂臉] 我支持!






北京慧科科技


分享下國產車用車感想之18款瑞虎7手動精英領先版篇

我是10款風雲二換的瑞虎7,當時置換瑞虎8有一萬元補貼,研究了一下,覺得虎8太大,平時上班代步也是一個人開,覺得沒必要,還是放棄補貼選擇了瑞虎7,訂車之前惡補了一些瑞虎7的一些信息,(之前一直想買轎車主要考慮法系標誌408,標誌308,沒關注Suv),試駕之後感覺瑞虎7不錯,整車尺寸和底盤,發動機響應速度打動了我,再後來有聽說是愛信變速箱,更是讓我心動了,目前一萬公里沒後悔,不過缺點也有但完全可以接受,這車優點遠遠大於缺點,優點網上到處都可以查得到,主要把缺點說下:

1.減震硬,奇瑞通病,減震硬點但過彎支撐好,以前風雲二同樣的路口彎道我基本把車速控制在38左右轉彎,側傾感很明顯,有次打電話大意了,瑞虎7居然車速在48左右轉過去了,坐在車裡側傾感居然還不明顯,真是又驚又喜。

2,手動變速箱低速頓挫,當時聽說是愛信變速箱,特意奔這個去買的,但也用的不是很理想,特別是低速跟車時,一檔發動機動靜大但車速不夠,升二擋要麼車速又太快,踩下剎車又拖檔又要降一檔,頓挫就這麼來了,到現在才明白要多用離合要用離合控制車速。

3,後備箱太小,這個買車時就看出來了,除了過年回老家感覺後備箱小點,平時也夠用!

4.隔音差了點,自己做了四門隔音,也貼了止震板,後備箱也貼了隔音棉,除了過減速帶聲音低沉點,基本沒啥效果。

5,原配瑪吉斯18寸輪胎胎噪大,這個是有辦法解決的,換好點的輪胎,以前風雲二換過朝陽的輪胎,效果非常不錯,目前新車也沒折騰他了,跑五萬公里再說。

6,車機基本沒用,也不能升級,不過車機實用性不強,原車鹵素燈太差,我已經換成漢雷氙氣燈,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不過還是比原車燈好很多。

寫在最後,我自己喜歡折騰,自己噴了剎車卡鉗,自己安裝迎賓踏板,內飾氛圍燈,自己又在高位剎車燈上安了個行車記錄儀後攝!總之人無完人,車無完車!每個品牌的車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自己能接受它的確定,都算好車,有目共睹,這幾年國產車進步還是非常大的,希望國產車能強勢崛起。

好了,疫情期間關了二十天,人都關傻了,半夜三更表達了這麼多文字,希望疫情早日過去,還給國人一個平靜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