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勝利後農產品價格會怎樣?

農野山貨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物價均有小幅度上漲。春節期間,市場蔬菜供應緊張,這跟物流不通有關,再加上各地限行,蔬菜難以及時運出。疫情結束,隨著關口開放,蔬菜,水果,糧油供應充足,物價會有回落。

說到農產品,這個問題當要談談我國的商品結構。首先糧油大多數依靠美國,澳大利亞等糧油輸出大國的進口。澳洲受山火影響,蝗災侵襲,農產品必要受其影響,產量下降。所以中國依靠進口糧食不能保證價格不上漲。國家有儲備糧食可以緩解這部分缺口。可以穩定糧食價格。蔬菜,我國自給自足。水果也基本可以滿足。所以,疫情過後,糧油,水果,蔬菜價格基本穩定。


龍姐設計裝飾


疫情過去以後,因為疫情期間的長時間封鎖,買的和賣的很多環節已經脫節。疫情過去後,很多農副產品的種植者為了把疫情期間的損失挽回。會相應的把進貨成本提高,然後到批發商再到消費者手裡就會價錢很高。

但是價錢太高了,過一段時間,消費者經濟有壓力。國家就會出來定價,從中來緩和物價瘋漲的場面,定一個讓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接受的價格。

疫情過後,筆者認為,農副產品價格會比疫情前高出許多,然後會慢慢回落。這是一種合理的自然現象,希望大家不要恐慌,我們要相信國家,對於任何不合理的問題,國家都會出面處理。謝謝大家的關注,疫情來臨,我們一起應對。





俊成的生活日記


大家好!我是你的老朋友,週週,我來認真回答:

1.抗疫勝利後,農產品會從高價降到合理的價,什麼管制,封路,檢查關口都解除了,正常交流,交往正常,把自家農產品可以賣出了。

2.外面客商進入農村,收購農產品,拉到另一個去銷售,市場擴大,農民的農產品不酬銷售了。

3.農產品可以做電商,一手貨源到客戶手,減少中間商,讓客戶買到優惠的價,好的品質。目前各個快遞公司還沒有走上正軌,像我們水果不包時效,誰敢寄,本來水果週期短3-5天,時間長了,水果容易壞,目前我們都是寄順豐,郵費貴了,比其他快遞公司高5元。

疫情勝利後,什麼都正常了,費用降下來了,降到正常,合理價。






蒲江新型農民職業人


現在農產品基本處於兩難地位,產地難銷,市場難求。疫情嚴重如湖北由於各地大力支援,物價平穩。別的地方農村封路禁止雖便出入,有些農產品已經爛到地裡如白菜,有的低到使人淚目地步如雞旦而有的易保存農產品將會惜價待售。鑑於以上情況,抗疫過後,農產品價格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論。就市場而言,也有三種情況,一:抗疫過後,歡慶勝利,多日憋屈得到解放,市場活躍,人山人海,產銷兩旺。二:抗疫過後,心有餘悸,市場難以一下回復,農產品一下難銷,又存菜過多,雖著氣溫變暖,新菜將要上市,又要土地新投入,只好忍痛岀售,以待來日。三:不溫不和,經過疫情,痛定思痛,平和心態,還象往日。因此抗勝利後各地表現不一樣,情況個異瘦ll農產品價格有升各降,也有個別,價格不變。很難預料市場變化。不管怎樣,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大風大浪都能過去,農產品價格變動是暫時的,不會太大。有些投機取巧囤貨俱奇,國家會打擊的。經過艱途大道寛,經過這次事件,也讓世界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這次抗擊新冠阻擊戰,只有我們才能做到,偉大祖國萬歲,共產黨萬歲,人民萬歲。


星空迷上了山野


開初是會偏高,不會很高的,因為國家會管控。等疫情緩解一段時間後,又會回落到原先的價格。


石頭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ae00000034011c9e456\

天高雲淡1534033


勝利後,全國人民的心聲都應該是平穩且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那種平穩,不能來個一一斤面都兩塊錢,或一斤豬肉37,雞蛋在漲價,雞肉也漲,不跌,還保持疫情期間的價格,那這就不是平穩了,所以希望價格能迴歸大家心裡能接受的價格。




小滔影視


應該有回升價格。就拿現在我門老家耙耙柑來說。也沒降價。保持原價賣的。其實農產品也差不多。







王么哥


目前,在疫情攻堅階段,呈現嚴重的供需不均,產銷無法對接現象。居民買不到菜或菜價很高,農戶蔬菜等農副產品進不了城,滯銷在手甚至爛在地裡。現在一般只有超市、便利店等開張營業,受農產品來源減少、從業人員未就業等因素影響,農產品菜價普遍偏高。近幾天,抗疫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離正在放開仍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短時間內農產品價格偏高現象依然存在。抗疫徹底勝利後,農副產品價格會逐漸趨於平穩。政府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保障,會從一定程度上溝通和暢通供銷途徑,但可能是短時內可能只能解決點對點問題,解決面上問題還需等社會各項秩序恢復正常後。





1988新農人


當前正值春節長假的延長時期,也算是大年初七,這時候的玉米市場,購銷處於停滯狀態,農民在家防疫,企業大多仍在放假,復產時間暫不確定。在疫情影響市場交易、企業復工等的情況下,後期玉米市場行情的變數也增加了。

一、大形勢仍不樂觀,面臨的風險較大,不確定性也多,將繼續影響大宗商品的運行。

很明顯,進入2020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麵臨的政治環境依然比較複雜嚴峻,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缺乏有效的支撐,再加上地緣政治問題,還有春節前後中國出現的冠狀病毒問題,對於全球大宗商品的貿易和價格都將產生一定影響。對於玉米來說,屬於全球貿易量比較大的穀物品種,市場化程度高,而且下游鏈條比較長,受到各環節的影響也會相對較大。

二、短期市場形勢偏利空,玉米價格節後或震盪偏弱。

目前正值春節,雖然節前產區玉米銷售進度加快,價格也沒有再探底回落,但基本上都處於相對比較低的水平。節後,在當前全國正在防控冠狀病毒的情況下,預計玉米乃至整個糧食市場的購銷恢復期會延後,基層糧源銷售難度會加大,且不說下游需求繼續回暖或減少,就是整個玉米的購銷減少就是問題,特別是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部分地區糧源保管難度大的地區,將會面臨著玉米品質下降、銷售困難的情況。

三、長期看玉米供需大格局繼續保持偏緊,且產需缺口較大,下游需求的回暖情況將是對玉米價格影響的最直接最有力因素。

在非瘟影響生豬養殖,玉米深加工開工率同比偏低等影響下,儘管玉米的供應能力比前幾個年度明顯下降,但是需求的萎縮偏弱,使得玉米價格水平並未有提高,反而上個市場年度還出現了長期的下跌。進入2020年,玉米的需求預計會有好轉,其中飼料需求將在生豬復養的進程下低位恢復增長,深加工需求也在這兩年新建產能陸續投入使用的情況下總體也會有所增加,這使得本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的缺口同比增大已經是共識問題,無論是1800萬噸左右,還是1500萬噸左右。考慮到進口方面雖然同比有可能增加,但增量還要看後期的談判進展,以及臨儲玉米庫存壓力較小,本年度玉米供需格局偏緊,對於玉米價格來說,隨著北方產區基層糧源的銷售壓力減弱,以及下游需求的回暖,預計將逐漸反彈回升,並於6-8月成為真正的季節性強勢。

綜上所述,玉米品種,在我國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種,產業鏈條較長,受到的利多利空影響因素也較多,雖然從2020年來看,多空依然互相博弈,但只要下游需求穩步恢復、回升,在供應格局下,玉米價格大趨勢走強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但反彈回升的趨勢預計將比較平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