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北部農村一天三頓飯都吃什麼,你最愛吃什麼?

靚視野


在我看來,河南的飲食習慣,除了信陽,其它地區都很相似。我來說說在河南北方的農村,一天到晚都吃什麼:

早飯

早上喝湯,有時候是麵疙瘩湯,小米粥,玉米粥,或者做個面葉。會炒個菜吃,比如說冬天是白菜豆腐,春天是炒青菜,夏天是炒茄子,秋天是炒豆芽,很少有人早上會吃鹹菜的。再配上個饅頭吃,早飯就會吃的很飽。

午飯

午飯一般以麵條為主,冬天吃湯麵條,夏天吃撈麵條。麵條以手工面為主,自己擀,自己切。配菜的話就是根據時節配上時令蔬菜。有時候也會做燴麵、炸醬麵、燜面等。北方人吃餃子比較多,冬天吃肉餡的,夏天吃韭菜雞蛋餡的。

晚飯

晚飯其實和早飯差不多,但是會更豐盛一點。會炒三四個菜,有肉又素,夏天還會調涼菜吃。

這就是河南人的飲食習慣。我還是比較喜歡喝麵條喝湯的,哈哈。


新聞風暴眼


我在河南洛陽,也不算河南很靠北,但是我覺得飲食都沒有什麼大的差異。農村的,民風比較淳樸,所以每天吃的東西也比較簡單。可能我們在城市中一天能吃三樣,在農村,一般一天吃兩樣東西。

早上和晚上,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以稀飯為主,然後吃饅頭。會就著小菜,或者是鹹菜吃。農村的中午,很少吃米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基本上平時都是吃麵條的,吃的多為湯麵條或者是撈麵條。可能吃麵條比較方便,因為米飯的話需要好幾個菜,需要在桌子上吃,農村人吃飯一般不喜歡在桌子上吃,很多人都是抱著一個碗,然後蹲在門外的路邊兒,或者是三五成群的,坐在石頭上吃。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麵條的優勢了,一人一個碗一雙筷子就可以了。農村的晚餐和早餐,基本上差不多,也是以稀飯,饅頭為主。農村和城市,吃喝的東西有一點不一樣,我們城市人,大多更喜歡喝粥,但是農村人,很多喜歡吃比較稀的稀飯。晚上除了吃饃,有時候還會鬧一些餅,烙餅也是,河南農村的一個特色,捲上一些菜,就著稀飯吃,味道非常好。農村人一般晚上睡的比較早,因為晚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說晚上吃的東西也不會很多。



kiki的廚房


河南北部其實就是今天的豫北地區,大致包含了今天的新鄉,焦作,濮陽,鶴壁,濟源,安陽,這幾個城市,這是當地人的一頓三餐,也是很常見的,就是典型的北方飲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饃菜湯,饅頭配上自己做的炒菜,來上一碗兒米湯或者稀飯。


河南人在外地,現在天天也這麼吃,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早晚喝粥舒服,有時不吃饅頭,喝粥吃菜就很好,我以前的話最愛喝糊塗和鹹糊塗麵條,有炒菜吃已是七十年代末了,其實之前早晚兩餐多數人家都是吃淹鹹菜,後來生活慢慢變好了。

早上,晚上吃稀飯,饅頭,中午麵條,米飯,像中午人們愛吃的麵條,也是河南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當地人愛吃的羊湯燴麵,滷麵條,燜麵條,還有夏天人們愛吃的蒜麵條等都是人們中午愛吃的麵食,至於晚飯的話,可能和早上差不多,也都是饃菜湯為主基調。


商丘身邊事兒


這個問題,我最有回答權,因為我家就是河南北部農村的。我們一般早上都是喝玉米稀飯,吃饅頭,炒菜,有時候吃鹹菜。中午,大部分都是吃麵條,我是喜歡吃麵條的,撈麵,渾湯麵,炸醬麵,有時候還吃燴麵,都是自己做的。我們北方人都是麵食為主的,我們種的糧食也是小麥。有時候,中午也吃大米,但是不經常吃。我也不怎麼喜歡吃。



而到了晚上,幹了一天的活,基本上是喝麵湯為主,有時候也會熬米湯,同樣和早上一樣,吃饅頭,炒菜。在我們那裡,見面打招呼,還會說“喝湯了某”,據說這是500年前明朝留下來的習俗。

這就是我們豫北地區每天吃的三頓飯。全國各地的吃的東西不一樣,一方土養一方人,只要習慣了就行!你們哪裡都吃什麼飯啊?歡迎參與討論!


繁陽阿甘


我家就是河南北部農村的。

以前基本上都是以面試為主,主要饅頭面條,現在生活好一點了,很多家庭中午也吃米飯,然後做幾個菜這樣子。

簡單說說我在家的食譜吧。

早上的粥一般是小米粥,或者是雞蛋粥。就炒一個菜或者涼拌菜,昨天如果有剩菜也會端出來一起吃掉,我愛吃炒辣椒,也有可能是土豆、冬瓜、南瓜、涼拌黃瓜之類的,反正都是應季的菜,我一般是先就著饅頭吃菜,最後喝粥。所以我骨子裡就愛喝這種粥,這種只有淡淡的麥香的粥。到廣州工作後發現所有的粥都是鹹的,不管做的再精緻,別人說的多好喝我都不願意多喝一口,還是母親做的小米粥,雞蛋粥好喝。

午餐的話因為家裡人都愛吃麵,所以就是撈麵條,很少吃米飯。撈麵條是先炒菜,一般是雞蛋西紅柿,或者是肉滷子之類的,然後用另一個鍋專門煮麵,面一般是母親自己用麵條機做的,如果懶的動就會下掛麵,最後拌在一起吃,我會加很多辣子進去,更有味道。家裡有那種很大的瓷碗,母親通常會給我盛滿滿一碗,因為她知道我只吃一碗,就算同一鍋出來的面我也覺得第二碗沒有第一碗好吃。

有時候也吃湯麵,顧名思義就是面少點,湯多的面,這樣我會再加一個饅頭的樣子,饅頭也是母親自己蒸的,不管是沾辣椒,配菜,或者吃麵條我都很愛吃。

晚餐基本上和早餐保持一致,如果母親不想做菜了就會去大街上的熟食店隨便買點調好的菜來吃。

其實母親做飯很難吃的,從我記事起印象中母親做的飯就很難吃,有時候去別人家吃飯總是想為什麼別人的媽媽就做的這麼好吃呢?

後來越大才越發現,儘管母親做的飯很難吃,可是每次早餐和晚餐我依然會吃兩個大饅頭,喝一大碗粥,中午也會吃好大一碗麵條。

所以身高只有155CM的母親卻生出了183CM大個子的我哈哈哈。

嗯,就醬。


漫雪的茶


河南北部農村一天三頓飯都吃什麼,你最愛吃什麼?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來自中國廚師之鄉長垣市。長垣市屬豫北地區,雖然不是河南省的最北端,也算是河南的北部了。今天就這個問題作一下回復,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大家,希望我的回答能勾起你心底的記憶!


一天三頓飯都吃什麼呢?先簡單的告訴大家吧!早上和晚上最鮮明的共同點就是喝湯。這裡的喝湯並不是其它地方說的藕湯,排骨湯,而是麵糊湯,玉米糊糊,大米稀飯,小米粥之類的不加任何調味的湯。


早晚饅頭,中午麵條,早上相對簡單一點,晚上弄幾個菜,只有晚上稍微豐盛一點,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已經不只單單早上喝粥,有多餘的時間也炒菜,更多的已經走岀家門到早餐店享受更加豐富的早餐。

以前的早餐桌上都有鹹菜。豆醬,五香蘿蔔乾,大頭菜,紅白蘿蔔,醃洋姜之類的小鹹菜,因其利口下飯省時間受到人們的喜歡,時至今日的餐桌小鹹菜大有氾濫之勢,家人們記得少吃一點。

這個就是早晚的主食饅頭。除了吃饅頭外還有各種各樣餡料的包子,煎餅,花捲之類的,要是老百姓生活中吃的每一樣都寫出來,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晚餐相對豐富一點,忙累了一天,最享受的事恐怕就是坐下來吃飯了,雖然都是家常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個晚飯,熱熱鬧鬧的,也是最開心幸福的。

最平常的飯,平平淡淡就是福。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沒有大魚大肉,這就是我們最普通的生活。想吃什麼自己都會做,只是有時候沒有足夠的時間罷了。我們是廚師之鄉,隨便大街上抓個本地人,誰不會做幾個菜啊?

閒暇時間,傳統節假日,都會到飯店享受一下生活。天陰下雨,農閒時節包餃子,炸油饃,做各種各樣好吃的。生活富裕了,再也不為三餐犯愁了,有時候發愁天天不知道吃什麼好了。

中午飯雖然都是與面有關,麵條的種類更是豐富多彩,河南人愛吃麵條,大多數人都是知道的。前幾年年到湖北打工,中午也是吃麵條,當地的婆婆看到我們吃麵條還問我們為什麼不吃飯?後來才知道只有吃米飯才叫吃飯,原來我們以前吃的麵條都不是飯嗎?

麵條的種類也是太多了。中午吃的麵條大部分是撈麵條,湯麵條,熗鍋面,手擀麵,滷麵,燴麵,炒麵條,炸醬麵,糊塗麵條,你最愛吃的是哪種?河南老鄉,有沒有你喜歡吃的面?

在家做的肉絲熗鍋面,我家二帥哥最愛吃的當屬肉絲熗鍋面。每兩個星期回家一次,每一次回家都讓我給他做熗鍋面。其餘的就是刀削麵,炒拉條。

我最愛吃的就是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現在母親年齡大了,我們也把手擀麵的方法傳承了下來。如今的我在內蒙這邊,時不時的也會做碗家鄉的手擀麵。和的筋斗光滑的麵糰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切成麵條。蔥花,香菜加鹽,香油拌一下,做好的麵條岀鍋之後往上一撒,那滋味美美噠!唉呀呀!口水又流岀來啦!

河南北部農村一天三頓都吃什麼,你最愛吃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答,但有時候真是一言難盡,而又意猶未盡啊!想說的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有沒有河南新鄉長垣的老鄉,趕緊來替我補充了。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交流美食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小惠的生活,您的轉發分享、點評收藏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


小惠的生活



首先說一下,我們河南以麵食為主,由於以前生活不好,農村的一天三頓飯非常有規律,早上、晚上都吃饅頭,喝甜飯,中午吃鹹飯,基本上不變啥樣。那時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到吃飯的時候,人人是端著飯菜,拿著饃出來吃,哪裡人多往那裡去,特別是夏天,家裡沒有電扇、空調之類的製冷設備,又悶又熱,看吧,坑邊大樹下的溜風口處,都會圍上許多光膀子的端碗吃飯人,他們有說有笑,非常溫馨,如今,那種熱鬧場面是見不到了。 現在咱說說三頓飯吃的啥,由於玉米是當地的主要傳統農作物,玉米糝深受大家喜愛,特別是用劈柴火,大鐵鍋熬的玉米糝,那個香就別提了,尤其是鍋底上結的黃黃的鍋巴,非常好吃,香的流油。


母親炒好一兩個菜,或者是白菜粉條豆腐,或者是炒豆角,炒蘿蔔,有時改善生活,還會炒個雞蛋西紅柿、炒個肉絲,啃著大饅頭,吃可口的炒菜,喝口玉米糝,覺得這就是兒時最美的飯菜,誰都沒有母親做的廚藝好。 說過了早飯,咱再說說午飯,它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簡單了,炸個蔥花,做開水,丟些青菜,下里麵條,煮熟了,添上佐料,湯麵條就做好了。

除了湯麵條,再簡單的還有撈麵條,隨便在地裡摘些青菜一炒,麵條煮熟了,往碗裡一撈都能吃了,這兩種飯,是家常便飯,也是家家戶戶一年裡吃的最多的飯。如果想吃的複雜一些,換一句話就是,想吃的好一點,去割幾斤肉,買些韭菜,把肉和韭菜剁碎,用佐料調好,再揉麵擀皮包餃子,需要忙一上午,等把餃子丟到鍋裡煮熟後,看著碗裡的大肉餡餃子嘴裡直流口水,你想,有著美食能不吃個飽嗎。


晚飯也和早飯一樣,一個湯,要麼是玉米糝、要麼是稀飯、要麼是小米湯、或者大米湯,再隨便炒一個菜,吃著饅頭喝完湯就行了,美滋滋的,到街裡找小夥伴們跑一圈、玩一陣,困了乏了,就回家睡覺,那時沒有電,有沒有手機、電視、遊戲機,純粹是瞎玩。 後來,生活好了,三頓飯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早飯晚飯基本沒變啥樣,有條件的喝奶、喝豆漿,吃油條了,中午這一頓吃的花樣都多了,村裡有了小超市,水餃、燴餅、油麵、大米、餅絲,主食樣樣齊全,蔬菜也是花樣繁多,芹菜、蒜苗、蒜薹、蒜黃、西紅柿、豆角、香菇、花菜、辣椒啥都有,佐料的種類也是數不勝數。

家家戶戶經常是蒸大米、炒餅絲、吃滷麵、吃油麵、吃涮鍋,吃餃子,以前經常吃的湯麵條、撈麵條倒不多吃了,就這大家還說,沒啥吃的,吃著啥都不香,看來真是生活好了,吃的挑了。 不管怎麼變,我覺的要吃,還是家常飯,一天三頓飯,早晚吃甜飯,中午吃鹹飯。如果要我說,最喜歡吃啥,放在以前,我最愛吃湯麵條,因為湯味道鮮美,喝著舒服,現在呢,我最愛吃蒸大米,不是南方人,卻愛上了南方人的飲食,你說奇怪不奇怪,次之,還有燴餅、餃子,你呢,最愛吃啥?


靚視野


在農村早飯一般是稀飯、小米粥,炒一兩個菜,餾幾個饃。早飯是三餐中吃的最簡單的,甚至有的農村家庭如果沒什麼事也不吃早飯,也有經常吃前一天晚上剩下的飯菜的,也是為了方便。

午飯一般都是麵條、米飯。北方吃麵為主,所以吃麵條居多,像蒸麵條、撈麵條、湯麵條、芝麻葉面條等等;現在家裡都有電飯煲,也有很多吃米飯的,炒幾個菜就行了;偶爾還會做個湯,吃個餃子。



晚飯則是比較豐盛了,也是典型的饃菜湯。有米湯、稀飯、玉米糝、各種粥等,菜的話就是一般的時令蔬菜,在農村很多也都有自己的菜地,很多村裡也有大超市,所以晚上做三四個菜是很經常的。

我最愛吃的就是玉米糝加紅薯、撈麵條,像熱菜的話基本沒有愛吃的,就喜歡生吃黃瓜、番茄。

總之,豫北農村的三餐與河南大部分地區幾乎一樣,也是很合口的家常便飯、五穀雜糧,最有營養。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對豫北比較熟悉,豫北早餐晚餐都差不多,簡單說就是饃菜湯,一般下午一般家庭時間比較充裕,菜品豐富一些,搞個熱的,涼的,人口多的會多搞幾個,饅頭,烙餅,麵包啥的都屬於饃的範疇,然後熬一鍋粥,一般有白麵加雞蛋粥,玉米糝粥,有時也有大米,小米粥,但都是甜的,不像南方熬鹹粥。早餐和晚餐差不多,只是菜品簡單些,主要搞一些小菜兒,調個蘿蔔絲,溜個黃瓜,甚至搞一些榨菜都可以的,主要是早上上班時間緊,類似快餐。午餐以麵食為主,撈麵條,蒸麵條,燴麵,糊塗面,刀削麵都有,每家都有不同的風味,現在家裡電飯煲都有,方便省時間,午餐吃米飯的也多起來,菜品豫北人喜歡大燴菜,這個有些地方的人可能不太能接受,都豫北人吃的津津有味。

至於評價,我覺得豫北人吃粥挺好的,養胃有利於健康。特別是白麵小火熬的粥,當地人叫做麵疙瘩湯,吃著特舒服,還有玉米糝粥,真的挺好,糊香糊香的。需要注意的,喝粥的時候,包括糊塗麵條,吃的時候注意溫度,50到60度下肚最好,我發現豫北特別是農村人喜歡喝滾燙的粥,這很不好,特別對食道傷害很大,應該注意。


zhmls


我們家就屬於河南北部,早上話是粥,饅頭,小鹹菜,有的時候炒菜,水煮蛋。午飯的話有時候做麵條,有時候燴菜,有時候炒菜,再做個湯,主食依然是饅頭,晚餐粥,炒菜,饅頭,我們這邊一天三頓飯一定要有湯湯水水的,可能是我們這邊空氣太乾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