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在香港娛樂圈最為輝煌的90年代,群星璀璨、星光熠熠。太多的明星出現在那個時候,但最耀眼的只有四位,眾星閃耀也掩蓋不住他們的光芒。他們就是“四大天王”!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1961年10日在香港出生,高中畢業後曾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國泰航空公司工作,1983年參加《歡樂今宵》的《盡顯才華Sing聲星》比賽,但未能獲獎,其後於1984年參加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憑關正傑原唱的《大地恩情》一曲獲得冠軍,同年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成為藝人及歌手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劉德華(Andy Lau Tak-wah),1961年9月27日在香港出生,小時候在父親的店鋪工作,售賣小食及雜貨,因經常往片場送外賣而對演藝工作產生興趣,中學畢業後於1981年入讀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任職演員。在拍攝電影期間認識了歌手林子祥,在林子祥的鼓勵下嘗試發展歌唱事業,1985年與華星唱片簽約及推出唱片,成為歌手。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郭富城(Aaron Kwok Fu Shing),1965年10月26日在香港出生,中學畢業後在景福金行工作。1984年因做一字馬受傷請假太久而遭金行辭退,同年成功投考無線電視藝員招募班,成為舞蹈員。1987年入讀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為藝員,因不獲重視而到臺灣發展。1990年在臺灣拍攝機車廣告,其後獲邀簽約福隆傳播公司,同年9月推出首張唱片,成為歌手。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黎明(Leon Lai Ming),1966年12月11日在北京出生,六歲定居香港,十四歲往英國就讀高中。1985年返港後獲星探邀請參演電影,其後曾入讀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及任職電話推銷員。1986年參加新秀歌唱大賽,憑蔡楓華原唱的《絕對空虛》一曲獲得季軍,簽約華星唱片,曾灌錄電視劇主題曲,但未有推出唱片。1989年獲戴思聰推薦到寶麗金唱片公司試音,成為旗下的歌手,1990年推出首張唱片。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在譚詠麟和張國榮相繼隱退和退出歌壇後,香港娛樂圈彷彿一下子進入了“真空期”,喜歡噱頭和喧囂的香港記者們好像變得無聊了起來,就決定找點事情來做。此時的香港娛樂圈,風頭正勁的是黎明跟劉德華,兩位都是一等一的大帥哥,偶像派 實力派 於是就被好事者成為雙子星。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可是(雙子星)的稱號還沒有來得及捂熱,還不是“歌神”的張學友突然發紅發紫,大眾被他的歌聲征服,強勢的進入“雙子星”組合,多了一個人自然不能叫雙子星了,那叫什麼?“三劍客”啊!就這樣,“三劍客”開始叱吒風雲,準備在香港大幹一場。可是啊,對,又是可是!在香港被嫌棄轉而跑去臺灣發展的郭富城,在臺灣爆紅後殺回香港,誓要與“三劍客”爭個雌雄。搞得香港的媒體和民眾樂壞了。安靜已久的娛樂圈,又有好戲看了。那就別叫三劍客了吧,四個人,可以一起打麻將也可以叫“四大天王”!

香港四大天王打臉一眾小鮮肉,屹立娛樂圈二十年不倒靠的是實力

人多了自然就有競爭,有競爭就自然有壓力,有壓力了自然就要竭盡全力地拿出好作品來回饋市場回饋粉絲,或者說保持自己的地位,保持(四大天王)的位置不被別人取代,最激烈的角鬥場就是當時香港含金量很高的兩個獎項,“叱吒樂壇流行榜”“十大勁歌金曲”這兩個獎項基本被四人承包,不是你就是我,不是我就是他,今年這個獎不是我劉德華拿到,下年我劉德華一定要把這個獎捧在手心。總之就是你追我趕,相當的激烈,對觀眾來說也是一場精彩的大戲。報紙因此銷量大漲,電視臺收視爆棚,唱片公司財源滾滾,天王們名利雙收。難得的多豐收局面!

世間本就沒有永遠不變的輝煌。

當一切喧囂過後總是要回歸平靜的,所以在黎明提出退出各種頒獎典禮後。四大天王之間的激烈競爭也漸漸回覆平靜。後面也有不甘寂寞的好事者提出過“新四大天王”、“新五大天王”等諸如此類的但都沒有掀起浪花。就如網友所說:我覺得四大天王貴在每個人自成一派, 有很高的獨立性, 假如少了任何三個,剩下那個都能獨當一面。 他們互相之間的往來還是僅限於同事、同行比較好, 保持他們的獨立性。 而不是僅僅光靠媒體的炒作。放眼先如今的娛樂圈的一眾小鮮肉,比起當時璀璨奪目的四大天王,差的不止是實力,還有很多大家看不到的。

小編在這裡也是希望各位網友把自己不同的意見評論區留言下來,讓廣大網友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