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

阿爾法熱點


只要泰國政治出現任何風吹草動,流亡海外的他信和英拉兄妹倆就要被拉出來說道說道。不過,比起家族勢力的實際掌舵者他信,曾經的“美女總理”英拉似乎更受中國網民的關注。

要回答“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清楚,何為“不放過”?

2011年在選舉中獲勝上臺的英拉,在2015年因“大米瀆職案”遭國會彈劾,並遭軍方發動政變而下臺。隨後,軍方和泰國最高法院一直推動對英拉的審判。2017年9月27日,泰國最高法院宣判,英拉罪名成立,獲刑5年。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就在這一宣判前不久,英拉順利地離開泰國,去到迪拜與2008年同樣遭軍方發動政變和最高法院審判而流亡海外的前總理他信會和。

“不放過”

那麼,在這個故事中,何為“不放過”?

如果說,堅持在最高法院對英拉的審判就是“不放過”,那麼可以說,泰國的軍方和司法體系就是那群“不放過”英拉的人。而泰國司法體系的背後,更多的是王權。

在泰國,民選政府、軍方、王權構成了政權的三角。通常而言,這個三角是平衡的——民眾選出民選政府在臺前執政,軍方自成體系監控著這個民選政府不“太過分”,王權作為國際形象和最高權力象徵,則是軍、民兩方勢力的平衡器。王權並不希望看到軍、民兩方有任意一方過於強大,無論誰強勢了,都將有損王權,甚至動搖國本。

然而,他信的出現,就大大打破了這樣的平衡。他信本人不僅成為了泰國憲政歷史上首位做滿一屆任期的總理,更成為首位連任的總理。他信在民眾中的超高人氣讓他不僅成為軍方的眼中釘,更被當時的國王視為王權威望的挑戰者。

然而,推翻了一個他信,卻並沒有改變這一現象。在21世紀以來,直至今年之前的所有大選中,他信本人及其陣營所扶持的所有代理人,都無一例外地以絕對優勢贏得勝利。

在2011年被從家族企業中挑出來參政僅僅82天就榮登總理寶座的英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上位的。

因此,“不放過”英拉,就是不放過他信這一派的勢力。想要推翻英拉、審判英拉、打擊他信勢力的,既有軍權,又有王權。

“放過”

但是,在英拉和他信的故事中,不難發現一個令人稱奇的共通點——兩人都在被軍方政變推翻、遭最高法院審理調查期間,堂而皇之地離開了泰國境內。

要知道,泰國軍政府執政期間,是實行一定程度上的戒嚴。即便不戒菸,難道偌大的一個軍政府,還看不住兩個人的行蹤嗎?

顯而易見的是,他信和英拉可以順利逃出泰國,正是由於軍權和王權的“放過”。在某種默許之下,兩人才能順利離境。

當然,軍方與王室願意“放過”他信與英拉,讓他們在海外瀟灑度日而非享受泰國的牢獄,並非由於這兩方勢力的“善心”,而只是一種不得已的妥協。

要知道,他信的支持者主體,是佔據泰國人人口60-70%的底層農民階層。以他信超高的民間威望,軍方和王室都深知,如若真的把他信投入監獄,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無疑將激起其支持者更大力度的反彈。

因此,無論是對於他信,還是英拉的人身自由,軍方與王室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仍由其在海外度日,離泰國越遠越好。這樣,一方面可以緩慢地削弱其在泰國國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還更可以指責兩人出逃行為的“沒有擔當”。

(兄妹倆在海外遊山玩水,瀟灑自由)

就在今年泰國大選前一週左右,他信的小女兒在泰國國內高調大婚,政商界眾多大佬到場祝賀;英拉也在社交媒體上高調讚揚自己的兒子被選為泰國代表出征國際競賽的佳績。

由此可見,他信英拉的出逃,不過是三方博弈的一種平衡,不存在真正的“放過”與“不放過”。如果哪一天軍方勢頭太猛國王想要借他信勢力打壓軍方,也完全有可能“大赦”這對兄妹倆,迎他們榮歸故里。


尼基Li


英拉是泰國的首位女性總理,人民很支持她,可惜因為一些事情她無奈的出逃國外,現在四處流連異國,到處飛尋求政治避難,那麼到底是誰一直不肯放過英拉呢?

據說英拉身為泰國女性總理,貌美如花,其笑起來有點像我國的女明星閆妮,目前在世界網絡中她擁有多達600餘萬的粉絲跟支持者,自從逃出國外後,一舉一動都備受當地媒體的關注,並且她經常帶著哥哥跟孩子出席各種活動,在聚光燈下英拉一如既往的莊重大方,看起來生活似乎挺美好。

而在泰國內,她的人氣依舊很高,平均支持率在70%以上,其主要是英拉當總理期間,高價收購了農民手中的大米,使得大部分人賺取不少積蓄,而稅務也相對減少,其企業稅從之前的30%減少到20%,因此英拉就算被泰國警方一直通緝,可在國內國外都擁有不少的支持者。

那麼到底是誰下令全球通緝英拉的呢?她到底得罪了什麼人?細觀英拉一生,沒有參政之前,平平淡淡是一個富家美女子,上過高等學院讀書,擁有高學歷文憑,為人處世十分溫和開朗,幾乎沒有得罪過人,何況她是大家族出身,很多人都想巴結她,因此不存在仇家之說。因此主要還是因為英拉當上了泰國總理的原故。

當年英拉一上任就推行了一系列利民利社會的政策,使得民心擁護自己,因此一些利益迴歸給了基礎民眾,這對中高階層的人是希望發生的。因此中高階層的人群就會通過自己的財力、權力、人力去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特別是泰國王一直都是泰國的掌控者,他引領著泰國軍隊,隨意推翻民權政府,其皇族更是至高無上,每一位普通人見到皇室成員都需要行跪拜之禮,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泰國王有點獨權,並且容不得別人跨越自己的權力。那麼英拉成為總理,很快就深受廣大泰國人民的支持與喜歡,這對泰國王來講,無疑是一種威脅。於是自“大米案”發生後,泰國王跟貴族們可能就牢牢抓住這件事情來,藉機對付英拉。

2014年開始,泰國因為高價收購了數不清的農民大米,導致國庫的錢幾乎流出了泰國人民的囊中。到了同年5月,該情況越發嚴重,此時中高階層的人群可能就坐不住,開始有人抱怨這個大米收購政策的失誤,導致國庫虧空。

最終總理英拉就是因為這件事情,被抓住把柄,開始遭到其他勢力、黨派人員的秋後算賬。之後泰國法院根據憲法撤除了英拉總理的職務,並且對她進行指控,這些指控發生後,泰國軍隊就趁機出動士兵把英拉的政府解散,追究涉案人員的責任,並且開始另立新政府。

後來英拉被迫逃離泰國,開始四處流浪他國,尋求政治避難。起初泰國警方口口聲聲的要抓英拉回去接受刑罰,然而實際的抓捕的行動卻不見得有多少進展。因此一些人則開始質疑,這一出收米、虧本、出逃、追捕其實都是政治戲,目的不得而知。但真正拿到實惠的泰國人民則是一直擔憂英拉在外面的生活。

那麼到底是誰不願意放過英拉?其主要是現任泰國王以及皇族成員,還有一些中高階層的資本主義者。因為2016年前任泰國王普密逢死亡後,新任泰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需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其擔心英拉如果回國,會引發廣大民眾的支持,這時起義軍將會造成很大麻煩。


貓眼觀史


英拉所在的西那瓦家族可是不簡單,幾年來出了三個總理,而他們卻沒有能夠延續自己的輝煌,陸續下臺。

按理說,西納瓦家族應該對泰國局勢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畢竟在泰國,基本上經商的多少都會和軍方打交道,軍人甚至還會參與商業買賣,否則你根本沒辦法經營,因此很多軍方高層人士特別有錢,住的都不是別墅,都是那種大莊園,過個生日得有千八百人在一起慶祝,非常有錢,其中很多錢都是參與商業買賣得來的。



作為泰國的名門望族,西那瓦家族也和很多商人家庭聯姻,對於政治上的問題應該很熟悉,不應該犯“大米瀆職案”這種“錯誤”,雖然贏得了農民們的支持,但是卻被人抓住了把柄,批評者認為英拉這種行為滋生了大量腐敗,每噸大米損失了足足有兩千泰銖,讓泰國國庫虧損太多。



泰國軍方對英拉兄妹還是比較忌憚的,但是他們兩個能順利出逃泰國,軍方肯定是有幫助,西納瓦家族也有在軍隊中任高官的人,加上錯綜複雜的聯姻關係,所以即便他們二人不受泰國軍方待見,但是卻可以毫髮無損的離開泰國,而且家族產業也沒有受到過多牽連。



不過英拉和他信被通緝,除了軍方出面的原因,還有一科原因就是背後王室的影子,泰國王室應該是世界上保留王室傳統最多的王室了吧?不管是誰,只要是見了王室成員,都得要行禮下跪,這是多麼落後的禮儀?很多老人甚至還覺得一輩子沒有見過國王給他行禮而感覺遺憾,精神上的統治太嚴重。

到了現代,隨著年輕人們的覺醒,王室的地位隱隱的不那麼牢固了,他信和英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當時他信時代出現了支持他信的紅衫軍和反對他信的黃衫軍。



2010年,雙方還展開了激烈槍戰,造成多人死亡,泰國政局不穩已經持續四十多天,如果王室不授意軍方,局面很可能會不受控制,況且軍方多次挽救危難中的國家,穩定後還會還政於民,所以國王對巴育的做法並沒有什麼異議,至少可以結束泰國動亂的局面,所以他信對王室造成了影響,局面已經不可控制,而英拉又利用高價收購農民大米來籠絡人心,泰國王室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他們可不願意把這份富貴讓人攪散了。


風雲一點通


其實泰國現政府對英拉的態度採取的是冷淡對待,並沒有對英拉窮追猛打,他們就希望英拉待在外國就好,最好永遠不要回來泰國,只要英拉不回來泰國,太過於政府也不會對於英拉怎麼,該怎樣生活就怎樣生活,也不會去刻意迫害英拉的。

泰國政府之所以害怕英拉回泰國,就是因為英拉和他哥哥他信的威力太大了,一旦回來泰國總會引爆社會矛盾,導致泰國不穩定。這就是由於英拉的政策,英拉當總理時強調的是給底層的民眾進行補貼,甚至政府給平民貸款,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政府的照顧。這些政策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而那些中產階級則反感這樣的政策,認為英拉只照顧底層平民,不照顧富人,因此導致了泰國社會“紅衫軍”和“黃衫軍”對抗的民眾矛盾,這也多次造成了泰國的軍事政變,泰國軍方多次以軍事政變的方式接管政府。因此對於那些統治者和富人來說,英拉在外國怎麼生活無所謂,只要不回來就好,泰國實在不想折騰了,不想太多的政變,想安穩的生活。泰國的國王也不想英拉回來,泰國國王雖然在民眾的心中很有威望,可是另一面國王是最大的地主和財主啊,如果英拉回來了,為了貧民的生活,會不會動起了國王土地的心思呢?這誰也說不準啊,總之國王是不想英拉回來的。對於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對他們好的英拉就是他們的希望所在,他們渴望英拉回來。只要泰國政府沒有對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有所關心,底層民眾想英拉回來的心就不會停止。

泰國現政府是不會去迫害英拉的,既沒有這個意願也不想背上人道主義迫害的罪名,英拉流亡在外國,對雙方都有好處。其實說到底,不是某個勢力或者某個人一直不放過英拉,而是泰國社會貧富分化的矛盾一直在呼籲英拉,只要這個矛盾不解決,泰國就會一直不“放過”英拉,事情總要解決,雙方總想回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誰在迫害英拉這件事上受益最大,誰就是那個一直都不願意放過英拉的人。

英拉登上泰國總理時,年僅45歲,其風采與影響力遠超泰國當紅女影星,被稱為“泰國之花”。

作為泰國第一位女總理,她所領導的泰國泰愛泰黨,代表著泰國廣大的農民和城市低層次人群,她在執政期間,所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傾向底層百姓利益的,所以她在泰國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基層民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個人形象,她所在的為泰黨得到了廣大泰民的擁護和支持,其支持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但是英拉實施的惠民政策,聚攏了泰國的民心,卻對泰國皇室的統治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並且侵害了泰國權貴階層和精英階層的利益,觸動了很多人的蛋糕,這就逼迫著泰國王室必須要將英拉政府推翻打倒,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然後一舉拿下英拉。恰巧,“大米收購案”出現了。

英拉執政期間,其政府走立法程序通過大米收購政策,同意在一些稻米產區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收購米農手中的大米,以刺激生產,加大出口。結果由於出口急跌,收上來的大米賣不出去,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支付給農民,出現了大規模的拖欠,導致農民怨聲載道,泰國也由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跌至第三位。

泰國精英階層立即抓住這些把柄,並將“大米收購案”中的一些其他問題拿來制裁英拉,對英拉進行窮追猛打。2014年5月,泰國憲法法院以這項政策違反憲法為由解除了英拉的總理職務,軍方隨後毫不留情地發動政變推翻英拉政府。

2015年1月,泰國國會就大米案對英拉進行彈劾,英拉被禁止參政5年。

隨後,泰國財政部為了追回大米項目給國庫造成的虧空,要求英拉個人賠償350億泰銖,約合70億元人民幣。

2017年7月,英拉本人的12個銀行賬戶被全部凍結。

2017年8月23日,離審判還有兩天的時間,英拉在泰國失蹤了,去向不明。英拉的失蹤,讓全世界都跟著鬆了口氣,有媒體評論說是泰國放了英拉一馬,不知真假。

2017年9月27日,在英拉本人未現身的情況下,泰國法院缺庭判英拉五年。但是英拉從此再沒有在公開場合出現過,很多小道消息稱英拉在某神秘組織的幫助下,從新加坡,經過迪拜,順利逃到了英國,不僅拿到了英國的企業家簽證,還申請了英國的政治庇護。

英拉是個聰慧的女人,她清楚地知道,如果留在泰國她將面臨著什麼,泰國當局不會輕易放過她,牢獄之災不可避免,正如留在泰國的英拉助手所說:“沒有人知道監獄裡會發生什麼,到時候沒有人能保護她。”

出逃他國,對目前的英拉來說是唯一自保的選擇。

泰國皇室看似對英拉的出逃抱著睜隻眼閉隻眼的不追究態度,實則不然。泰國副總理巴維在1月11日對泰國官員發出警告,那些不設法追捕前總理英拉的官員們,將面臨刑法“瀆職罪”的指控。

不得放過英拉!否則面臨刑法指控,即便英拉已逃到國外,泰國政府還是不放過她。

所以,泰國皇室和權貴階層才是英拉出逃的始作甬者,也是一直不放過英拉的那個人,英拉的存在只會讓巴育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

希望這位美麗善良的英拉總理能安全渡過這一劫,早日化解危機,不要經歷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一樣的遭遇。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泰國高層共分為四股勢力:民選政府、軍政府、王室和佛教,英拉從民選政府的領袖到被迫流亡國外,肯定是跟其他勢力有關。泰國政教分離,佛教不干預政治,所以一直不願意放過英拉的就是王室和軍政府了。

泰國王室和軍政府從本質上來說同屬於一體,因為泰國憲法規定的就是軍隊服務於王室,國王擁有對軍隊的絕對指揮權。王室和軍政府都代表的是中上階層的利益,始終維護的都是泰國特權階級。而英拉所在的民選政府代表的是低層民眾的利益,所以英拉在執政中難免會觸犯中上層階級的利益。

民選政府與王室、軍政府的利益衝突不是因為英拉才產生的,而是從他信參政以來就根深蒂固的。他信為什麼會被趕走,就是在老泰王的默許下,當時的軍政府領袖頌提發動了政變將其趕下臺,那時候的頌提不是現在的巴育,當時的王室十分強勢,軍政府完全臣服於王室。所以並不是因為英拉的個人原因導致王室的不滿,而是由於兩個階層的利益衝突。

在巴育上臺之後,英拉回國的希望就更小了,巴育不會放過英拉,也一直在想方設法從其他國家將英拉引渡回國。現在最不願意放過英拉的就是軍政府,現在的巴育已經架空了王室的權力,只是在表面上俯首稱臣。巴育從趕走英拉之後就修改了憲法,讓選舉制度有利於軍政府,這些都是因為巴育忌憚他信勢力,所以也絕對不能容忍英拉對自己的政權產生威脅。

王室和軍政府不想放過英拉,英拉也甚至這一點所以不敢回國。對於英拉而言,身上承擔的重任太多,雖然有著堅韌的意志,卻無奈手中沒有實權,難以和王室及軍政府抗衡。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英拉在國外的生活十分滋潤,或許這對她而言也是一個好的結果,既然王室和軍政府無法對英拉造成影響,那麼放不放也就無關痛癢了。


國際視角淺說


英拉目前的情況是她自己造成,不能說完全都是被迫害。

有兩點看法:

第一,泰國不同派系之間雖然勾心鬥角,但巴育出馬後,國王基本認同了這個局面。

當年紅衫軍和黃衫軍鬧得不可開交,主要就是圍繞英拉和他信是否在很多施政問題上有問題而展開的。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顯然對泰國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很不利。
軍人於是又發動政變上臺,對英拉起訴,法院判刑。之後英拉出逃。
這才把局面控制住,防止更大規模社會分裂和動盪。

泰國國王雖然認可了巴育的行為,並且支持他接替英拉組織內閣。

雖然軍政府手段暴力,但實現的效果對泰國整體是有利的。泰國國王也是從這點來說支持了巴育一方。
所以,英拉無論政策有沒有問題,後期的做法就是想用民意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和利益,顯得很短視。
這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如果不發動老百姓上街,可能矛盾也不會激化到自己有國難回。

第二,她不服法院判決,出逃外國,被人抓住把柄。

不管怎麼說,她已經逃出國外了。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問題。

這說明她不相信本國的法律,也說明她不願意在國內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會被人認為理虧,確實存在一些腐敗問題。

而且媒體爆料她有5本護照。這對一國高層政治家而言,其實本身就犯了大忌。
所以,這些都是她做法的瑕疵和疏漏之處,容易被人抓住把柄進而打擊報復。
另外,不是誰不放過她,她能在全世界到處跑,還能時不時秀自己的生活照。這說明至少還是安全的。
你見過一個被通緝的前總理,不僅不躲藏,還滿世界笑嘻嘻地到處露臉?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她也算暫時被放過了吧!

木春山談天下


我們一直以為,民主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良藥。可是,在亞太地區,民主制度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韓國總統下臺後不是坐牢就是死於非命,印度因民主造成了腐敗的碎片化。那麼我們今天要說的泰國,則是紅衫軍和黃衫軍對立,兩任華裔總統流亡海外不敢回國。

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泰國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容不下英拉和英拉的哥哥他信?

參照世界各國慣例,我們可以把泰國政壇分為兩派:左派是紅衫軍,包括他信、英拉以及泰愛泰黨,主張政策向農村傾斜,推動福利建設和社會公平。右派是黃衫軍,領袖人物包括阿披實、國王和軍隊,代表著城市精英的利益,主張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維護精英階層的利益。

泰國國王在泰國政治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信、英拉都曾是億萬富豪,都曾是一國首腦,見到泰王以及泰王的王子公主依然必須下跪才能講話。泰國國王的旁邊,還有掌握軍隊大權的軍人集團。這些人隨時有可能發動軍事政變,把總理乃至整個內閣趕下臺,他信和英拉手裡的籌碼只有民主制度和民眾支持了。

英拉泰國第1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女總理,同時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英拉以他的親和力,執行力得到了廣大泰國人民的支持,親切的稱他為“清邁的玫瑰”。英拉在總理的任上實行了很多有利於北部地區和農民的政策。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難,英拉的改革必然會激起精英階層的反撲。

事情終於發生了,英拉倡導廢除對他信的通緝令,讓他信能夠回國為祖國建設發揮餘熱。軍隊和國王都把這當作了開歷史倒車的信號,恰在此時“大米瀆職案”爆發了。

泰國是一個人口稠密的熱帶國家,這裡出產的大米,在國際糧貿市場有很重要的地位。為了打造這個優勢產業,英拉政府給予水稻種植大量補貼,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這一年世界水稻大豐收,國際糧價下降,給農民的補貼就需要從其他地方挪用了。

反對派抓住英拉的大米瀆職案不放,英拉的支持率大降,但遠遠不到身敗名裂的地步。就在雙方僵持的尷尬局面下,在泰王的泰國國王的主持了調停,英拉出局。

趕走英拉的是一張通緝令,泰國警方從未認真的抓捕英拉,也從沒有限制應該離開泰國,用意很明顯——英拉的政治前途完了,但可以在國外繼續活著。

如果泰國警方抓住英拉會把他送上法庭嗎?即使送上法庭,英拉會被判有罪嗎?如果英拉被判有罪,支持過他的泰國國王的面子往哪兒放?更別說紅衫軍無休止的集會遊行示威,泰國軍方想好如何應對了嗎?

抓捕英拉太麻煩!逼走他,並且規定不許參政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和稀泥的做法與韓國政壇的較真態度完全不同,韓國的前總統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都在下臺後遭到清算,李明博和朴槿惠被判有罪,盧武鉉則是跳崖自盡,向民眾謝罪。

到底哪一種有利於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目前英拉在我國廣東某港口擔任CEO,這個港口是李嘉誠和記黃埔的產業,離開泰國政壇的風口浪尖,英拉除了不能時常與丈夫阿努索見面,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阿努索目前是英拉和他信在國內的代言人,力量十分弱小,西那瓦家族想要翻身難於登天。

期待西那瓦家族能出一個他信英拉這樣優秀的人才,把泰國帶到更好的地方。


歷史知事


  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知情人士給出答案,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泰國政府之所以害怕英拉回泰國,就是因為英拉和他哥哥他信的威力太大了,一旦回來泰國總會引爆社會矛盾,導致泰國不穩定。這就是由於英拉的政策,英拉當總理時強調的是給底層的民眾進行補貼,甚至政府給平民貸款,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政府的照顧。這些政策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而那些中產階級則反感這樣的政策,認為英拉只照顧底層平民,不照顧富人,因此導致了泰國社會“紅衫軍”和“黃衫軍”對抗的民眾矛盾,這也多次造成了泰國的軍事政變,泰國軍方多次以軍事政變的方式接管政府。

  

  泰國王是泰國最大的地主兼資本家,國內無人能敵。泰國王室利用其地位壟斷泰國航空業等重要行業。泰國王室與平民完全沒有人格平等,瘋狂搞王室崇拜,任何泰國人在國王王后面前要行下跪禮。此兩點完全違背憲政民主精神,有中世紀遺風。泰國國王普密逢在泰國卻像神一般的存在,受國民敬仰,不能得罪。哪怕是在網上的隻言片語的不尊敬,也要遭受牢獄之災。何況英拉政府的改革會觸及皇室的根本利益(或且泰國國王身邊那些人的根本利益)。

  

  英拉必須注意一點,如果英拉希望回國參加選舉,希望捲土重來、重新上臺,泰國政府肯定不答應。就在英拉兄妹會見為泰黨高層時,

  泰國選舉委員會已經發出警告,如果為泰黨高層會見黨員之外的人士(指英拉和他信),涉及選舉的事情,那麼可能解散為泰黨。可見,只要英拉和他信不威脅到目前的泰國政府的政權,英拉和他信應該是沒有危險的。


鶴丸家美食供應商


答案可能會讓提問者汗顏,根本就沒有人想追究英拉,甚至執政的巴育政府都想讓英拉逃得遠遠的。

英拉在被起訴之後,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沒人願意她留在國內。因為無論怎樣處置都無法穩定國內政治局勢。相反,讓她逃,故意放水讓她走,國內的政治大佬們才能安心,獲得共贏。

為何如此?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其實,一直沒有抓住英拉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1、只要出逃國外,就根本很難抓捕回來;

2、英拉出逃國外,是泰國軍警故意放水的,抓捕只是喊喊口號;

3、泰國政治過於奇葩,政治環境決定了像英拉這樣政治背景複雜的人物,不可能真正抓進牢獄裡。

圖:在詩琳通公主面前,英拉要這樣才能表達敬意

第一點舉例當今大國的案例,足以說明問題。第二第三點原因,結合在一起講。

按理說一個政治人物犯了錯,損害了國家利益,對她就得嚴懲,以此來告誡後來的執政者,不僅還能安定國內的參政勢力,還能撫平民眾的憤怒。

雖然這個道理,看上去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對的,是律法鐵條。其實不然,這終究只是一個道理,要實踐起來還真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能做好的更少了,五常國家都不一定。

首先,這個國家得有強大的執行力,政府權力能集中在中央,出逃的政治犯才能被逮捕,政治犯可不是一個人,背後有政治家族或政治勢力,即使是一個政治棋局裡的棄子,他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終歸是有自己的力量的,後路早在踏上政治中心的時候,安排的明明白白。

實行一個政策,貫徹全國,可能很難,因為可能觸及多方利益,但要放棄權力,努力逃脫法網,對於這些大人物很簡單。

事實上,國內問題轉移到國際,就很難解決了。

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國際影響力是一頂一的,不依然讓斯諾登逃了嗎?更何況出逃的政治家,知曉的國家機密會比斯諾登這樣一個安全部門小職員少嗎?很難說吧。

泰國這樣一個連在東南亞稱霸都做不到的小國(相比五常國家),能對這樣的情形有何作為?所以英拉這樣曾站在泰國權力頂峰的人物(其實在她之上還有個泰王),只要出逃泰國,就基本安然無恙了。

接下來,就談談泰國的政治形勢,為什麼泰國軍警放水讓英拉逃走。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的起因,英拉上臺為反饋當年支持她,代表農民利益的紅衫軍,就推行了高價收購農民大米,然後再轉國際銷售。

可真不巧,當年的國際大米價格暴跌,英拉讓國家利益受損巨大,農民成了最大的獲益者。

這個時候反對英拉的政黨,抓住了這個好機會,趁機奏她一本,各種屎盆子往她頭上扣,什麼貪汙受賄都扣上,具體有沒有就不知道了,有人起訴,法院就立馬控制了英拉,關小黑屋了,可還沒到庭審日期,英拉就出逃成功了。

以上是簡略的說一下情況,真正實際情況可能更為複雜。

下面,我們再來談泰國奇葩的政治局面,兩者結合,環境與案件結合在一起,就能看出端倪。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可這種制度在泰國似乎有點水土不服,泰王擁有軍權,而泰軍儼然就是泰王的私人軍隊,插一句,泰國徵兵很搞笑,可以網上搜視頻,抽籤的形式。

此外,泰王還能幹政,軍權加上干政,封建殘餘的味道極重。

再來談英拉的家族,西那瓦家族,原先是華人闖南洋做生意最早的一批(祖籍廣東梅州,每年新年都回去祭祖),逐漸變為富商家族,轉攻政壇,人才輩出。

而英拉的哥哥他信,就是上一任泰國總理,帶領泰國走出經濟危機。不過後來出事,出逃了。

他信不僅出逃,而且還活得很滋潤,做過柬埔寨政府的經濟顧問,還去過日本,英國,根本不像一個出逃的政治要犯。

近期資料顯示,英拉原本沒想過出逃,但她哥哥不放心,是在她哥哥授意下安排好的出逃。另外,有資料顯示英拉最近在倫敦機場的商店裡出現了。

迴歸正話,西那瓦家族,每次有人參政總是打著農民百姓利益代表的旗號,一個鉅商家族故意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所以無論這個家族誰參政民眾呼聲都很高,支持的街頭社區是政治組織——紅衫軍。

而敵對的則是那些不肯放低姿態的資本家政治大佬了,走的是上層政治拉攏路線,代表的街頭社區政治組織——黃衫軍。

每到大選,紅黃兩軍總是會在街頭弄幾起火拼流血事故。

而除此之外還有泰國軍方,他們總是會在一個總理犯了錯,出逃之後,接管政府,穩定國內局面,例子:巴育將軍。

這麼古怪的政治局面,泰王,軍方,西那瓦家族,資本家政治大佬,各種勢力摻雜在一起。

試想,倘若英拉在國內受到審判,英拉的支持者紅衫軍勢必將會大鬧街頭,進而發生席捲全國的動亂,並且泰國還允許持槍,未來形勢一片茫然。

還要觸了西那瓦家族的黴頭,當時可不止英拉涉足政壇,這個鉅商家族政治力量深不可測,更為奇怪的是泰王的表態並不明確。軍方接管,已經嫌局面夠亂了,所以留住英拉,只會更加難接手。

如此,一場政治戲就這麼開始了,英拉出逃,泰國假模假樣向國際刑警組織發佈通緝,192個成員國也很真實的沒有反應。荒誕的開始,荒誕的收場。

其實這些國家挺可憐可恨的,像韓國政壇更是奇異,永遠存在一個特權階級,那些商業集團巨頭,總可以逃脫法律制裁,這就是所謂的“韓國三五定律”,再結合最近的韓星勝利的事件,張紫妍的自殺案,可以一瞥韓國的政治狀態。日本,這個就不多說,大家心裡清楚。

當然泰國是個特例,國內政治就有點夠他們本國人頭大了,大國們不屑於插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