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防疫一線的“娘子軍”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西寧市城中區疫情防控一線,總能看到一群群“娘子軍”,她們成為在防疫一線綻放的鏗鏘玫瑰。

是母親,也是守衛者

“孩子又哭了,怎麼辦?”“該餵奶了,你先用溫開水衝點奶粉,餵飽了就不哭了……”城中區南灘街道辦事處建新社區黨總支書記馬蘭是南灘街道六位社區女書記中的一位,也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因為守在一線,回不了家,只好一邊電話遙控愛人,一邊檢查勸返點人員信息登記情況。

南川西路街道辦事處香格里拉社區工作人員趙麗有兩個孩子,為了防控疫情,她只能每天對著手機屏幕與可愛的女兒們相見,有時說著說著,就忍不住溼了眼眶。雖然如此,每天的工作,趙麗一樣都沒落下。

是夫妻,也是“戰友”

倉門街街道辦事處後營街社區的居民李培棟夫婦是戰疫工作的夫妻檔,妻子和他每天堅守在後營街1號院的勸返點上。

“這個院子,社區不用管了,我們倆包了,你們放心。”疫情發生後,看到街道發出的倡議書,李培棟夫婦主動請纓,參與樓院管理。他倆輪流值守,除堅持值班外,還承擔了樓院消殺工作,一天兩次,甚至三次,從不敢大意。

“這幾天是真的想女兒了……”南灘街道社區幹部宋麗娟和丈夫都是防疫一線工作人員。“老公是派出所一線民警,我又是社區副主任,為了戰勝疫情,我們倆成為了‘戰友’,唯一對不起的就是女兒。”宋麗娟說這番話時,已經紅了眼眶。

是“前鋒”,也是“後盾”

“阿孃的麥仁,就是香。”聽到南川西路賈小村一線工作人員的話,黨員林秀英很是欣慰。在疫情防控期間,有著27年黨齡的林秀英不僅組建黨員“突擊隊”帶頭上陣,還利用空閒時間,與家人一起製作麥仁粥和香甜的油餅,送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為他們暖暖身、解解乏。

宣傳員、消殺員、巡防員、跑腿員……人民街街道辦事處南關街社區自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後,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所有工作人員都成為這4支文明實踐隊伍志願者,在社區負責人王文玲的帶領下,成為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是責任,也是信念

“沒事,我慢點走,上樓梯注意點就行了。”自前一陣子摔傷後,南灘街道辦事處南山東社區黨委書記王麗君走路上樓梯不是很利索,但她依然第一時間來到轄區各小區上門入戶開展宣傳工作、張貼疫情防控通知。回到辦公室,又給居民一一打電話,詢問家裡是否有從武漢或外地回來的人員,叮囑他們做好防護,出門戴好口罩。

黎成蓉,水井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從1月23日起連續工作至今。每天大部分時間,她都在撥打電話、彙總情況,一坐下就忘記了時間,餓了就吃方便麵。同事們都很心疼她,但黎成蓉說:“現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雖然我幹不了重活,但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堅信,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把我們的家園保護好。”

“我婆婆去世了,現在到了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期,今天我就請一天假,明天一早我就按時到崗……”在電話的那頭,倉門街街道辦事處石坡街社區工作人員蘇寶春哽咽著說。為了不影響疫情防控工作,蘇寶春和家人為婆婆舉辦了簡單的葬禮,第二天她立刻返崗。“現在這個時刻,我們要從大局出發,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蘇寶春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