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水富市太平鎮有一支奔波忙碌的“娘子軍”,她們為全鎮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和溫馨的親情關懷。

統籌兼顧有條理

“我要領點物資”“平臺有個急件趕緊收一下”“我的門壞了,找個人幫我看一下”“我要下鄉,請協調一下車輛”……馬敏每天都在這樣的“瑣碎事”中忙來忙去。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每天上班就為幹部職工逐個測量體溫,做日常監測。處理平臺文件,確保文件能及時收發。隨時關注政務平臺信息。把領取的物資進行臺賬登記。接收企業、個體工商戶、群眾的物資捐贈和相關物資發放,截至目前,累計接受24人捐贈,發放口罩10755 個、消毒液220斤。馬敏對收到的每一樣東西,哪怕是幾斤蔬菜都要做好詳細的臺賬登記。

在辦公室忙完後,馬敏還要到包保的太平村2組入戶瞭解相關情況,實時掌握所包保的居家觀察對象動態情況。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馬敏在疫情防控線上不斷錘鍊自己、提升自己,時刻用“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是馬敏今年的生日都是在疫情防控線上不知不覺地度過。

馬不停蹄勤付出

剛剛把40斤重的消毒水、酒精、口罩、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資從市工信商科局三樓搬到一樓車上,楊燕又轉身前往廣告公司領取剛做好的各種宣傳資料,然後駕著自己的車回到單位,及時把各類資料、物資交接好。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我想出去買藥,但是我又出不去,咋辦呢?”“現在是管控期間,您把藥名告訴我,我給您買來。”於是,一位老人拿出十幾個藥盒遞給楊燕。楊燕趁著去水富拉運疫情防控物資的機會,帶著藥盒去醫院或藥房一個藥盒一個藥盒地比對,一樣藥一樣藥地購買,回來後還要及時把藥給老人送去。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自從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楊燕除為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採購、領取相關物資外,還要包保太平村9組,管控好轄區內的居家觀察對象和掌握轄區內人員動態情況。有時還要甘當“快遞員”,當有幹部職工及群眾需要帶點衣服、雞蛋、藥品等東西,楊燕從來都是爽快答應,盡最大努力幫他們帶到。

熱情送餐到家門

當收到返崗通知後,聶曉玲把正在生著病且只有一歲大的孩子交給婆婆後就回到單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核對報表、統計數據、協調物資……她還主動請纓給居家隔離觀察的幹部職工、值守在疫情防控卡點的工作人員送生活物資和打飯、送餐等,確保他們能及時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趕緊回家去了,現在疫情很嚴重,在街上亂竄很危險。”“嬢嬢,把口罩戴好哈。”“大家不要扎堆,要買東西買好就走。”……工作中,只要聶曉玲看到有不戴口罩的群眾在街頭巷尾亂竄,或扎堆聚集時,她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宣傳、勸導。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甘舍備考顧大局

由於疫情防控物資緊缺,所有的物資都要做好發放方案,哪怕是一個口罩、一雙手套,都要確保及時發放到一線工作人員手裡。到鎮政府黨政綜合辦工作不久的楊麗,為了把各類物資發放到點到人,她每天必須實時掌握、瞭解、跟蹤物資發放和使用情況,並根據每天各個村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做到不重不漏。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一邊是關乎自己前途和命運的複習“備考”,一邊是直接影響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大考”,楊麗總是以胸前的那枚黨員徽章為動力,舍“小我”顧“大我”。她常說,決定自己前途和命運的只是複習“備考”,疫情過後可以再努力,但疫情防控卻時不我待,迫在眉睫,一時一刻也不能有半點懈怠和馬虎,希望首先能向組織和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疫情防控“大考”答卷。

起早貪黑忙做飯

“哇,今天吃紅燒排骨,安逸”“今天有我最愛的洋芋”“嬢嬢,沒肉了”“嬢嬢,沒飯了”“來了,來了,都有的”每到飯點。今年50歲的苟家清已經在鎮政府食堂工作了12個年頭,57歲的田成別今年第一次在鎮政府食堂工作崗位上過年。疫情防控期間兩位嬢嬢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年初一下午就來到食堂開始為大家做飯。為了保障好戰“疫”線上同志們吃飯這一“頭等”大事,苟家清和田成別通力合作,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利用有限的食材變著花樣烹飪出可口的飯菜。她們每天早上六點鐘就要到食堂為大家準備早點,忙完一日三餐後,還要把食堂打理得乾乾淨淨才會離去。也許,她們不是最後一個離開工作崗位,但她們是最早到崗的。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戰鬥在水富市太平鎮抗疫前線的“娘子軍”


太平鎮這支戰鬥在疫情防控隊伍中的“娘子軍”,她們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全鎮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後援”保障。

通訊員 楊長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