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互聯網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互聯網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據外媒報道,由於獵鷹9號火箭第二級的閥門組件出現問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推遲了下一批“星鏈”(Starlink)衛星的發射時間。該公司表示,下次嘗試將在美國當地時間2月17日(北京時間18日)進行。此次發射成功後,使得該項目入軌衛星總數達到300顆。這將是SpaceX今年以來第三次發射星鏈衛星,也是該公司第五次(每次額定60顆)將衛星送入軌道。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互聯網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Starlink 星鏈星座 2020年內計劃進行 24 次發射,目前任務完成進度為 3/24。SpaceX預計,今年年底前會將1500多顆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這將使SpaceX能夠為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提供互聯網覆蓋服務。但都要想使其服務覆蓋全球,SpaceX需要在太空中部署數千顆衛星。到目前為止,SpaceX已獲准發射12000顆星鏈衛星,並在尋求相關機構批准其另外發射30000顆衛星的計劃。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互聯網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中國加快佈局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衛星製造、火箭發射行業受益。中國衛星互聯網計劃,分為兩大陣營,一是國有央企集團,即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下屬的公司;二是民營商業航天公司,近年來迅速湧現和發展。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互聯網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根據科技日報,目前國內已發佈的星座計劃達到 20 多項,這 20 多項星座計劃涉及的衛星數量有 3100 多顆,假如以每顆衛星 3000 萬的投入來計算,這些星座計劃如果最終實現,那麼截止到 2025 年我國商業衛星製造產業平均市場規模將達到 150 億人民幣。

航天軍工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從行業上看,我國軍費穩定增長,尚有提升空間。其中,裝備費用佔比逐漸增加。航天軍品業務有望受益於軍費支出提升,產品排產或進一步增加。從軍費總量上看,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國防投入穩步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佔比仍存在提升空間。2019 年,國防軍費增速 7.5%,規模達到約 1.19 萬億,連續三年突破萬億。2015-2018 年,我國軍費佔 GDP 比重分別為 1.29%、1.28%、1.28%、1.23%,基本保持穩定,但相比發達國家 2%~4%的軍費 GDP 佔比,我國軍費佔 GDP 的比重仍然較低,存在上升空間。

業績角度,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國防建設關鍵節點,訂單有望大量釋放,支撐業績持續增長;估值角度,當前板塊整體估值處於近五年低位,且部分核心標的估值已具備較高性價比,具備向上的彈性;改革角度,持續深化下,資產證券化和股權激勵等改革舉措與上市公司關聯性更強,改革利好逐漸顯現;此外,臺灣大選等熱點事件也有望成為重要行情催化劑。

基於國防現代化建設面臨的迫切需求, 2020 年軍費增長將保持穩定,新一代主戰裝備列裝也有望加速。雖然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軍工領域需求相對獨立,投資價值有望凸顯,重點關注航空板塊、國防信息化板塊和新材料板塊市場前景。改革層面:軍工集團上市平臺資源持續整合,2020 年有望持續升溫;混改領域,建立激勵機制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將持續推進,激發板塊活力,重點關注航空、電科旗下的資產注入和混改。

風險提示:1.裝備採購不及預期;2.國企改革不及預期;3.資產注入的不確定性;4.系統性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