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有這樣一抹“藏藍”色,他們逆向而行,越是艱難越向前;他們堅韌不拔,堅守崗位,奮戰在防疫一線;他們放棄了溫暖,選擇了寒冷,只為守護百姓家園安全。他們是輔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這抹別樣的“藏藍”散發出同樣的耀眼光芒。

視頻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集結300人奔赴一線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全面排查、入戶登記、社區封控……一條條防控舉措隨著疫情發展相繼密集推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隔絕病毒擴散渠道。社區告急!值守人員相對匱乏,力量較弱,而且近期的惡劣氣候,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此情況,公安河西分局立即決定抽調300名輔警增援社區,全力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社區安全萬無一失。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我報名!我參加!當得知組建突擊隊的消息時,很多輔警都主動請纓,積極報名,要求去戰“疫”的最前沿,去守護百姓的第一線。從2月14日15時分局開始部署,到19時30分隊伍集結完畢,僅僅不到5個小時。他們警容嚴整、精神抖擻、眼神堅定,“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做好防護、服務好群眾。”伴隨著鏗鏘誓言,這支300人的突擊隊整裝出發,奔赴戰場。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當成自家小區


下午3點多,在寶德里小區門口,大營門派出所輔警王勇正忙碌著為進入小區人員測量體溫、核驗門證。“請您出示個人證件”王勇攔住了一位大爺。“證件沒帶,我給姐姐送點菜,一會兒就出來。”大爺辯解,並試圖繼續推車前行。“沒關係的,您可以提供一下本人姓名,出生年月,聯繫方式……”面對始終笑容可掬的王勇,大爺最終配合,如實提供相關信息。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作為一名社區輔警,在此次突擊任務中,他有幸被分到了自己的管片。地熟、人熟,讓王勇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長相憨厚、言語貼心的王勇也讓進出居民覺得有親切感。寶德里小區住戶有1000人,每天進出人流量不少,王勇只要在崗一分鐘,就一直保持百分百的投入,“我就把這當成自己家的小區,通過執勤熟悉更多住戶,對以後工作很有幫助。”對於加入警隊已經四年的王勇來說,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此次加入突擊隊,王勇被委以重任,擔任隊長一職。聯絡溝通、人員協調、信息彙總、數據統計,他都一絲不苟認真完成。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1+99等於0


吳鎮崎是公安河西分局越秀路派出所負責圖偵工作的輔警,細緻、認真是負責圖偵工作人員的必備特性。吳鎮崎將這一特性帶到了社區值守崗位,每天早上7時到晚上8時,高強度的工作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對每一個動作的自我要求。“一旦有一例病毒攜帶者進入小區,就會使所有人的艱苦付出化為烏有。”吳鎮崎非常清楚這份職責的重要性。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後,快遞、外賣等人員一律不準進入小區。但南華里社區屬於老舊小區、沒有電梯,居民多為老人,對於居住在八樓的住戶而言,搬運飲用水難度實在太大。鑑於實際情況,這個小區對送水服務“網開一面”。“你給多少門的住戶送水?”吳鎮崎認真測量送水工體溫後,詳細登記核實對方信息,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確認無誤後才放行。“是您定的水嗎?工人已進小區,馬上就到家。請您無接觸式取水,水桶放在門外,您做好消毒後,再拎到家裡。”吳鎮崎不放心地電話囑咐訂水住戶。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守好居民回家路


晚8時,剛上崗的公安河西分局掛甲寺派出所輔警劉亞楠拿著消毒噴壺仔細地對名仕達小區電子門進行消毒滅菌。社區封閉式管理後,小區只保留毗鄰解放南路的通道作為入口。“居民每天都要經過這個通道,它安全了,居民安全才有保障。“他說。這時一名送菜的快遞員來到門口,由於路滑貨多,延誤了送貨時間。過了十多分鐘,一名上年紀的老者帶著口罩蹣跚著走到門口取貨。見此情形,劉亞楠連忙上前,“大爺,我幫您拿著東西吧!”邊說邊拎過蔬菜兜。“沒事的,小夥子,我能拿得動。”“天黑、路滑,萬一有個事呢?這當口咱還是別給醫院大夫添亂了。”劉亞楠拎著東西,一路安全護送老人回家。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與一些夜間閉門封控的社區不同,名仕達的業主是可以24小時通過電子門禁進出小區的,這對於夜間值守人員來說,壓力大,要求高。突擊隊成員都是20、30歲的年輕人,精神旺盛、體力充沛,是夜間勤務的首選。面對這份辛苦,劉亞楠甘之如飴,“我不來,難道讓歲數大、身體不好的同志來嗎?咬咬牙,難關很快就會過去。”他打算疫情過後,能夠早日裝修好婚房。對於將來,他非常期待。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你是奧特曼嗎?”


“媽媽,你究竟幹什麼工作去了?什麼時候回來呀?”

“媽媽,是去打怪獸!”

“那你是奧特曼嗎?”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這是分局法制支隊輔警馬曉柯與6歲女兒微信視頻的對話。馬曉柯是一名黨員,也是此次突擊隊中為數不多的女輔警。任務來臨後,她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與理解。考慮到家中老人和孩子的免疫力相對較弱,本來共同生活的一家人,現在她和愛人搬出另居,每天只能通過視頻以解思念之情。河西區氣象臺路一高層小區是馬曉柯的執勤點位,每天7點至12時、17時至21時兩個時段勤務,與克服寒冷天氣相比,赴崗的交通工具更讓家住津南區的她有些棘手,原有的公交、地鐵出行方式已然不行,“開車!”雖然有駕照,但對駕駛頗為怵頭的她,這次下定決心早點出來、小心駕駛,選擇空曠路段,就這樣倔強的馬曉柯每天都準時出現在小區門口,熱情服務著社區百姓。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你們太辛苦了,這水免費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派出所原有的勤務狀態,110接報警量大幅減少,走訪排查、分析篩查工作量劇增,作為東海派出所協助接處警的輔警,劉曉娟從大年初二應召回隊後,一直輔助圖偵工作。一天,她們突然接到超市員工報警,稱發現一名入店顧客體溫超過37攝氏度,見店員質疑,該顧客遂匆忙離開。獲此情況後,劉曉娟和同事們立即行動起來,調錄像、看視頻、鎖對象、追行蹤……,兩個多小時後,成功查找到該顧客住址。很快,民警迅速入戶對該顧客的體溫進行復查,“36.7度,正常!”當結果傳來,劉曉娟一顆懸著心終於落地了。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雖然劉曉娟此次並沒有入選突擊隊,但是她同樣也積極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四天一個主班,對班時要到華江裡二委社區值守。2月15日,雪後的天氣格外寒冷。晚上8點多,人流進出高峰過後,說得有點口乾舌燥的劉曉娟趁值崗間隙,走進旁邊的小賣部買瓶礦泉水。“閨女,這水不要錢,你們太辛苦了!下回帶個水壺,我給你打點熱水。”店主的一席話,讓渾身早已凍透的劉曉娟頓時感覺到一絲暖流從心底湧出。她留下錢後,迅速趕回崗位。


藏藍不分深淺

只要疫情防控戰場在哪

他們的身影就在哪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戰“疫”一線丨別樣的“藏藍”一樣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