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中國人的信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遠古以來,人類對主宰自己命運的自然力量產生崇敬,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力求完滿解答,以克服恐懼不安與困惑無助,希望得到某種超自身力量的庇護。於是,漸漸地產生了哲學和宗教。

中國哲學基點是陰陽理論,它的普遍性與基本性足夠解答人們在現實世界遇到的困惑,宗教在客觀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中國因而沒有成為宗教性國家。

在古代,文化交流受交通、通訊、媒介等的制約,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容易實現,即便如此,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如日本、韓國等,也不是宗教性國家,這也證明了中國哲學的影響力。

西方哲學與宗教交替發展的結果是,宗教失去了思想統治地位,只保留下撫慰心靈與塑造人格的作用。這種作用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被放大,又恰逢中國改革開放時期出現許多新的社會問題,有些人就提出“中國人沒有信仰”的命題。”信仰”是一個外來詞彙,在我們的傳統典籍中查不到這個詞彙,並不代表中國哲學文化沒有心靈撫慰和人格塑造的理論。

中國人有沒有信仰?

從古到今,中國主流價值觀尊賢尚功高於尊尊親親,簡單說就是看重品行能力而不看重出身。中國傳統典籍中多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樣造反者憤怒的吶喊,難覓貴族一詞。“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中的這句話用民間通俗語言表述,就是“英雄不問出身,富貴當思緣由”。

中華文明作為一個僅存的古代文明,它穿越幾千年而活力不減,歷經諸多磨難而屢屢能夠復興,居然有人說中國人沒有所謂的信仰,這實在是不符合邏輯。

中國人如果有信仰,那麼信仰是什麼呢?根據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最能夠代表中國人信仰的一句話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易經》。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成為君子,就要向天地學習,模仿天地對於萬物的職能,自己拓展生活而不要依賴別人,修養堅定的符合道義的人格去投入社會生活,奉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中國人認為,作為引領者時自我負責而不依賴別人,作為配合者時成全別人並且始終如一,這兩種品格都是君子,那麼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君子。

在國家層面上,西方人認為先進國家侵佔落後國家是一種尋求承認的行為,因而殺人略地在心理上沒有任何愧疚感。中國人自古以來秉持的原則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要想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要得到自己的承認。

關於國家統治階級,中國人認為“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是以責任擔當而獲得統治的合法性。反觀黑格爾“尋求承認冒死爭鬥”的理論,就是十足的強盜邏輯,一切都由暴力所主導,看不到任何人文的痕跡。

乾坤思想的內涵

乾坤兩卦為《易經》的門戶,《易經》六十四卦都是乾坤兩卦的不同表述,這個說法相當於“陰陽是傳統文化一切理論的基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乾坤思想的高度概括。

乾是天的抽象表述,天的代表是太陽。乾的概念是截取太陽在循環運行中對萬物的主要職能。太陽能夠循環往復運行而不衰減,是因為它符合某一種規則,這種規則就是沒有依賴性。如果太陽需要某種力量的推動和支持才能運行,那麼一旦這種力量發生變化,太陽的運行就會出現問題。對於人也是同樣道理,內在信念才是人不斷進取的根本性力量。如果這個力量來自別人,那麼就會因為別人的變化而變化;如果這個力量來自某種外在價值,那麼人就難免因為誘惑而偏離軌道。

古人認為,太陽運行的結果是行雲施雨,這是萬物生長繁茂的基本條件。太陽因為有行雲施雨的職能,才成為萬物仰仗的對象。如果人效仿太陽這個職能,仁愛就會深深植根於內心,就會普遍地照顧世人。在此過程中,人格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展現,而這種價值是崇高的,也是穩定不變的。

坤是大地的抽象表述。大地是萬物生長的依託,最基本的職能就是承載萬物。大地要想成為萬物理想的生存依託,它必須符合穩定不變的特徵,因為萬物需要穩定的環境才能夠生存繁衍。大地要想成為萬物的生存依託,還需要給萬物提供生存發展必需的營養。人如果要想在社會上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就應該有恆定的品德,滿足與別人交往時誠信的期望;人要想在社會上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就應該遵守社會規則,而且把遵守社會規則做到像本能一樣的反應。

人如果效仿大地的這種職能,就會有服務社會、成全別人的心意,就會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強自己的修養,讓自己的能力和修養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境地,像與生俱來的本能一樣。這是一種崇高的人生目標,需要人終其一生為之奮鬥。

中國傳統哲學講求“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把乾坤所抽象出來的價值理念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隻強調某一方面的要求。如果過多強調乾的價值,就會使人孤芳自賞,難免脫離群眾;如果過多強調坤的價值,就會使人庸碌無為,難免失去進取心。

乾坤之道落實在人的身上,人格的外在表現最鮮明的特徵就是仁義。“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仁義實施的載體就是傳統的倫理道德,是由親親、尊賢逐步推演出來的一系列價值理念。“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仁義的實施需要符合某種社會規則,這就是禮;仁義的實施需要能力的要求和是非的判斷,這就是智。一個人具備仁義禮智,那麼他的誠信就是可期望的。所以,中國人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人最基本的要求,合稱之為“五常”。如果一個人具有仁義禮智信,有人還認為他沒有信仰,那麼所謂信仰大概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了。

不可否認,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特殊歷史時期,在經歷了特殊的歷史過程後,當代中國社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誠信問題。誠信缺失不是中華傳統文化自身的問題,而恰恰是拋棄中華傳統文化所造成的惡果。

中國人的信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