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是我們真正修行的一個資糧道

  生命教育是我們真正修行的一個資糧道,你把他當作前方便都無所謂,反正你自己人格性要先做一番矯正。任何修行人,你不能夠說我不用矯正,我絕對是健康的,那我告訴你,你絕對不健康。

  你去注意看看,每一個音樂家演奏之前,他一定把他的樂器調一下,不管是小提琴、鋼琴,或者是他的小喇叭,那是他的媒介,他難道對它沒有信心嗎?他絕對有信心,可是,你每一次注意看,他要演奏之前,他一定會試一下基本音,沒有問題了,嗯,他就大展身手。

  那我們現在也一樣,你要進入法界大海里頭,你的色身先調一下嘛,有問題馬上矯正嘛,這不是什麼羞恥的事,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所以,我們要修行之前,我們先弄一個前方便,那就告訴大家,你一定要先做這一份調校,你一定先校正一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你不要以為說,我都要證阿羅漢了,我只差一點點就證阿羅漢了,還要叫我從頭開始。你要知道,你假如這個地方不調好,你永遠差一寸,等到你的徒孫成佛了以後,你還是差一寸。

  所以,這個生命教育你看看,我們要不要接受這個訓練?不只是這個樣子,我們更需要帶領大家來先接受這個訓練。因為這個部分,他有兩大功德,第一個,這個人假如身心不是很健康的話,調教以後恢復健康,那麼他認為我還是先回社會去,圓滿社會的責任,要是這樣的話,你給這社會已經帶來一個很大的福報,因為你幫這個社會除去了一個地雷,他已經不會爆炸,知道嗎?一個身心不健康的人,他很容易造成社會事件,不是他個人的事件。你想想看,那個人自殺,自殺是他個人的事,可是輿論界一報導的時候,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傷害到了,大家都緊張啊,這個是個關鍵,這是第一個功德,那也就是你修福報的最好機會。

  第二個功德,假如這個人是一個修行人,他始終在那個地方差一點過不去,告訴你,身心不健康的人,想要精進修行,他到處是瓶頸,沒有辦法突破。身心不健康的人,最喜歡住哪裡你知道嗎?他最喜歡住在象牙塔裡,當他住在象牙塔裡,他就是瓶頸嘛,自己封鎖了嘛,他怎麼有可能修行,所以他只要有一段精進修行,他馬上碰到瓶頸,他沒有辦法突破。那你幫他這裡調教好,他很容易突破,成長會很快,請問你,幫助一個修行人突破他的瓶頸得到成長,這種功德利益有多大?你自己可以想象得到。假如這個人真的只差那麼一寸,那一寸透過你的調教,他就證阿羅漢了,喔,那我看你這個真是不可思議的福德跟因緣,對不對?

  各位想想看,生命教育帶有這兩大功德,這個兩大功德,看你願不願意參與來協助大眾。我們不是在跟各位推銷,而是實際的問題,因為我們真正看到,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其實不是什麼,就是資糧道的問題,這大家都知道。

  資糧道在哪裡?就這兩個,第一個就是人格性的問題,所以我們才要求各位說,生命教育一定要參加,不管當義工也好,或者來參加上課也好,我們都歡迎,因為這個對世間人講,都有莫大的利益,對於修行者來講,那是非常重要的資糧道,這是第一個資糧道。第二個資糧道,那就是修行當中的那三個問題,第一個,做事你會做嗎?你有沒有做事的能力?第二個就是做人,你有沒有待人的能耐?與人相處怎麼樣?然後第三個就是做功課,做功課是善用其心,你有沒有經過這個摸索階段說,嗯,我這樣子我成功了,我有成功的經驗了。

  那麼當你在摸索,譬如以唸佛來講,怎麼念才好,才不會打妄想,你自己去試試看。你自己都沒有去試,我跟你講怎麼唸佛可以不打妄想,我再講一百種方法,對你來講都沒用,因為你從來不去做嘛。這是實踐學啊,不是用想的,你自己去做,真的在摸索就是在做,你摸索一百遍都失敗,我告訴你,那功德都不可思議,你知道嗎?但是,你連摸索都沒去摸索,你怎麼知道你會成功或失敗,關鍵就在這裡。

  所以,這個講實踐學的地方就在這裡實踐,摸索本身是個實踐,你不要怕失敗。我們跟各位講,修行是要一失敗再失敗,一再的失敗,一次成功你就成功了嘛,你為什麼不能去嘗試呢?所以一定要透過這摸索。

擷自《華嚴學與生命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