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敢於探索實踐,勇於嘗試新事物,百折不回。這是一個頑強而強大心靈的基本素質。

在嚴謹的社會規則下,大眾對於一個人的勇敢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較為嚴謹的生活場景下,是繼續前進還是退縮逃避呢?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生活事實,勇於探索、敢於實踐,不僅僅是社會事件的要求,它本來就是一個心靈得以不斷成長、不斷前進的必要前提。

如何把握這種生活中的嚴謹心理呢?

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目前的問題是,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太願意與人交流,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是醫大5年級學生。生活中哪怕很小的決定,時候結果不理想,就會很難受,內心難以接受這樣錯誤,接受這樣的自己。面對不好的結果,我必須不斷地對自己說,不斷的自我暗示,“沒關係”,別想了,不斷安慰自己才能夠慢慢平靜下來。

今天出門,看見自己的車子前輪沒有氣了,要找人借氣槍打氣。我內心就渴望有人把車子加好氣再給我,不願意與別人交流。以前不這樣,很獨立。現在比較害怕別人的看法,既怕自己什麼事做不好,也怕別人給我的評價不好。

老師,我該怎麼調整這些負面的情緒和心理呢?

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內心中充滿負面思維、負面評價和負面情緒,給你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沒有人願意在內心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者在別人眼中一無是處。不管是什麼原因,很多事情的負面結果,給你自己評價的依據是負面的,會影響自己積極的自我評價。過多關注人事物中的負面信息,總會發現事事難盡人意,導致自己很多事情謹小慎微,儘量避免與人接觸。所謂說得越多錯得越多,不如不說。

希望接下來的分析和建議,能夠幫助你重新找回生活的輕鬆愉快和一個積極樂觀的自己。

1、醫學結果的嚴謹性,過度擴散到生活領域。

醫學的學習過程有非常嚴謹的標準和對錯的要求。當我們認真地執行和學習這些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讓自己對平時的生活也開始嚴格要求,希望自己儘可能做好做對一切細節。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事不在自己的安排和控制範圍之內。比如天氣,雖然天氣預報有說下雨,但不能準確知道具體幾點開始下雨,衣服被雨打溼這種情況就算再有經驗的人,也還是會遇到這個問題。

這種無法掌控結果的自我負面評價,還會擴散到你的醫生實習過程中,強化內心的壓力和恐懼。其實這些壓力和恐懼,很大一部分來自自己害怕出錯。

2、正確認知出錯的生活事事。

我們先一起客觀的去認識一下出錯。首先出錯不可避免,再優秀成熟的醫生就不會出錯嗎?答案肯定是會,只是相對來說出錯的機率比較低。那麼作為大五實習醫生來說,你們會出錯嗎?答案肯定是會,而且出錯的機率還會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醫生一定需要實習時間的要求。因為理論用於實踐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錯誤。

既然我們都知道這道理,那我們如何降低出錯的機率呢?其實還是有方法的。這裡我們試著給你一些建議作為參考。

3、接納合理的錯誤結果。

實習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在實習過程中,就是慢慢熟悉和掌握醫務工作者必要的實操理論和流程,從而提高業務的精準度和正確性。這個過程剛開始,每個人都是不熟練和緊張的。我們在認真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寬容一些,至少允許和接納自己存在錯誤。

4、適度放鬆生活事件的嚴謹性。

因為害怕出錯和負面評價,你出現了迴避人際關係的狀態。這點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們打個比方,一個樹枝在樹上的時候,它才能從樹幹土壤空氣中獲得源源不斷的養分,才能對抗風吹雨打,才能開花結果。而當這個樹枝離開樹木,只是插在花瓶裡或者自己直接插在土裡,這樹枝很難存活。好不容易生根發芽的話,它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所以當我們迴避人際關係的時候,很容易讓自己脫離團體,這樣我們獲得的支持就會減少,我們面對的壓力會更大。

在生活過程中,在人際交往中,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結果要求。而且醫學結果的嚴謹性,不是以緊張焦慮的情緒來達成的,它是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業務流程來保證的。生活過程中,並沒有如此複雜的理論和流程基礎,所以也不用強烈要求有一個嚴謹的結果。

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對治心理問題的一個最基礎原則,就是遵從科學理性。對人事物美好結果的期待和要求沒有錯,但是以純主觀的渴望和擔憂焦慮情緒,最終於事無補,只能好心辦壞事。

美好結果的期待心理,只能以堅實的科學理論和嚴謹的實操流程來達成事實。要想生活幸福美好,與其擔憂逃避,不如腳踏實地,嚴謹過程。

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