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孩報班真的有用嗎?

清泉梅子999


我特訓過幾個初三學困生,被班主任通知家長,說孩子沒有希望考上高中。用教學經驗來跟你說一說第一個初三學生。

第一個帶的初三學生,書寫特別潦草。

第一次見到這個學生呢,成績真實在太差了,基本都不及格。有一點還好,他說他能聽話,而且身體很好。因為是大學舍友同事的兒子,我決定試一試。教學過程已經寫在了我名下的文章裡面《“考不上高中”到上重點高中,書寫潦草的他靠什麼逆襲》,到中考前用了39次課,把他的分數提高到中考,考上了一個重點高中,這個重點高中在廈門排名第4或第5名,中考分數離廈門最好的高中僅差三分。中考物理和化學都是99分還是,數學141分。

孩子一定要想讀書,否則報班補習無效果,浪費錢,孩子更散漫。

初中的知識點總體很簡單,知識總量也不會很大,只要孩子有讀書的積極性,這些知識量對一個記憶力特別強的青春期小孩,根本構不成大的壓力或挑戰。

只要把課本的基礎知識和概念都熟練到口而出,把例題和錯題做到脫口而出,計算過程準確,審題清楚,初中的學習成績一定已經很好。這是學習性格的問題,培養需要連續的一段時間。

找出耽誤讀書的問題,對症下藥。

關鍵還是要孩子願意讀書。

如果孩子想讀書,而成績不好,找出哪些事情干擾了他?是學習效率比較低,還是因為跟玩手機,或者跟同學玩,導致耽誤了學習。

做通了思想工作,孩子想讀書了,再給孩子報班,會有效果。

把孩子的思想工作通了,只要能跟上學校老師的上課步伐,一樣也能進步。


梁說高考


我既是家長又是老師,先吐槽一句,報班是真燒錢!關於家長給孩子報班的問題,從眾心理還是比較嚴重的,其實報不報班這個問題非常因人而異的,也不用過度看別人家孩子都報什麼班型了。

首先,對於文化課。家長先得考慮不給孩子報班,孩子在家自己能自學嗎?或者自己能教得好嗎?在家教孩子學習是想想都可怕的事(去年輔導3年級的侄子寫了幾次作業,簡直了……)我媳婦是英語老師,我兒子4歲,但是在家孩子就是不跟媽媽學啊,我還一度擔心孩子是不是笨。可是一到英語班,小朋友們有學習氛圍,他就學得會。但是朋友家有的孩子的英語就是在家跟媽媽爸爸學的,學的也挺好。所以吧,孩子跟孩子不一樣,家長跟家長不一樣,學校跟學校也不一樣,總之,學校教的不夠孩子吸收的,爸爸媽媽教不了了,我看還是得報的吧。

其次,對於藝術課。我的學生普遍都是高中生了,這11年的教學過程中感悟特別深,現在的孩子比起十年前的普通都有一個甚至兩個特長,唱歌、跳舞、畫畫、編程、奧數、演講、聲樂,五花八門。當現在的小學生再長大了,這個情況會更明顯。這些東西考試不考,學校不教,要是學還是得報班。但是對藝術沒興趣還是不要報了,畫畫之類的學幾個月也沒什麼用。

最後,作為一個給娃報了口才課,樂高課,英語課的家長,想說,學啥都不白學,萬一娃成人才了呢……



姜正霖高中數學


挺重要的。像我孩子在巧問教育學了一年,上一年級之後學習輕鬆了不少。特別是他學校要求一個月就學完拼音,那些沒學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弄到晚上十一二點,家長群裡有家長經常在抱怨,說任務太重。而我家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時就把拼音學完了,現在就可以騰出大量時間去閱讀、培養其他興趣,這種比其他小朋友領先的感覺,也讓他更加積極。


鑫焱淼


我曾經在教育機構裡工作過兩年,輔導的是小學數學,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想告訴你:有沒有用運氣也佔一部分比重。

關於輔導班教師

輔導機構裡的老師很難保證是教育專業出身而且業務能力強的。你可能不知道,教育機構是個壓榨人的地方,工作繁雜,休息時間少,待遇低(至少我之前工作的地方是這樣的),所以在機構裡工作的大多數是剛畢業出來沒有太多經驗又考不上編制的人,或者是沒有考到教師資格證進不去學校工作的人,又或者是非教育專業的人。很多輔導班老師上課是不備課的,隨意上,也沒人管,可想而知,教師隊伍質量參次不齊,教學水平低,學生補課能有多大作用?

當然了,不可否認教育機構裡也有從教多年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但是畢竟是少數,所以說還是得靠運氣。

關於輔導班上課模式

輔導班也分大班制和小班制。大班制一般是十多個人一個班,費用大概是四五十塊錢一節課,去參加輔導班的孩子有的基礎比較好上課比較乖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在學校被老師放棄的,他們上課調皮搗蛋,還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在這種環境裡面上課,我想孩子們都或多或少會被影響;小班制分成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當然這種費用會比較高,一對一一百多塊錢一節課,普通家庭很難維持的,畢竟補習也不能一個月就補一兩節課……這種小班制會比較有針對性,老師會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去設計練習,效果會比大班制好很多,但是如果真的要補習的話,建議先了解那裡的老師。

關於輔導班輔導學生的方式

就像上面說的,一對一一對二這種,費用高,一個老師就帶一兩個學生,老師也會上心一點,但是像大班制的,很多學生基礎差,老師根本顧不過來,很多時候都是講了你能聽懂多少聽懂多少,實在聽不懂直接把答案告訴你,都不帶解釋的。所以如果實在要去補習班,有條件的就報一對一一對二。

我的建議

你要想好孩子是否有必要去補習,我認為報補習班不僅會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和身體負擔,還可能會產生依賴心理,他可能會認為反正課上不聽課後還能補回來。

如果你覺得孩子很有必要去補習,那就找熟悉的人給孩子補習,這樣有保證一點,實在不行,就先給孩子在機構報幾節課,讓孩子適應一下,關注他的反饋,效果好就堅持。


栗子吖


你好,我是教育再遇,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觀點:我認為報班有沒有用,關鍵在於孩子的身上。


孩子的學習態度決定學習效果

1、孩子對於報輔導班是怎麼的態度

在正常情況下,語數外三科每天在學校都會課程,而課後,再給孩子報上這三科的輔導班,孩子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有牴觸情緒,他是報著什麼樣的態度。

2、能否靜下心去學習

有些孩子是不願意上輔導班的,覺得學習累,家長強迫他去,他的心思不在輔導班的上課上,去了也只是浪費時間。

3、孩子有精力去學習嗎?

初中開始,每天的作業開始繁重起來,上輔導班花費了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孩子回來是否還有時間去做作業,去預習明天的課程、去複習今天的課程?如果輔導班回來,還需要複習、預習到很晚,孩子的精力足夠嗎?

所以,孩子去上輔導班、課外班一定要考慮他們的學習狀態。

孩子的學習基礎影響上課的效果

1、孩子的學習基礎

課外班大大小小,有幾個學生到幾十個學生不等,老師做不到面面俱到,孩子如果基礎跟不上,聽課效果也是會打折扣的。

2、孩子思維的活躍性

孩子上課,如果只是為了學而學,那麼他們只受限在課本的基礎上,得不到進一步拓展。上課外班,期望值是能把知識補上,可是孩子只是為了學而學,只就會應付式的學習了,得到的學習效果並不理想。

孩子不去課外班可以嗎?

我覺得孩子不去課外班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孩子能學習。現在的父母大多選擇的是伴讀,父母也是在一邊學一邊教,那麼做父母的你,能不能跟孩子一起學一起進步呢?

舉個例子:我一個同事,她也只是大專畢業,但是她的孩子今年考上了人大。她並沒有給孩子報課外班,也都是自己教的,她是怎麼做到的?我問過她,她說她也是自己一邊學一邊教孩子,從六年級開始,孩子學什麼她就學什麼,她不懂的就上網查資料,查閱好了就回頭認真為孩子講解,她是一個肯學肯下苦功的媽媽,其中的努力是最重要的一點。

結束語:幫孩子報課外班,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否適合,而報課外班也並不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唯一途徑,家長的教育與監督也是有用的方法。


教育再遇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先說有用的一面#,對於語數外等基礎學科,可以彌補學生正常在學校課堂上吸收的不足。對於自覺性差的學生,報班可以讓校外老師看著學習,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問老師。家長也可以騰出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逛逛街、美美髮、喝喝咖啡等等。

#無用之處#,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報班等於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他有自己的學習計劃,課堂吸收率高,每天早點回家,先洗個熱水澡,安穩地吃個飯,再投入到學習之中,這樣效率反到比下學再趕到另一個上課地點繼續上課要強的多。尤其到每週五放學,讓孩子到家放下書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看看電視,打打遊戲,出去踢會兒球,帶孩子游個泳,看個電影,一家三口吃個飯等等,想想孩子會多麼的高興,高強壓力下學習一週了,讓孩子有個盼頭,長遠看會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效果更好。

對於學習吃力的學生,或自覺性差的學生,他在課堂上都吸收不了,或不能專心學習,你讓他下學再去坐兩小時又有什麼用呢?更重要的一點,眾所周知,報班浪費錢。如果能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博覽群書,有較強的文化底蘊,孩子學習不會太吃力的,反而越到高年級越會表現出足夠的後勁。

總而言之,是否報班,取決於你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還取決於你家裡的經濟狀況,因人而異,因家而異,不能簡單以是否有用來衡量。

您又是怎麼做的呢?


清泉梅子999


給小孩報班有沒有用?

從家長的角度看,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原因有:

1考試的壓力,最主要是中高考的壓力。

2對孩子學業的重視。

3周圍有學生因報考補習班而提升成績的實例。

4家長自己沒有輔導能力,又有一定的經濟承擔能力。

5家長沒有精力時間耐心看管孩子,花錢託管出去。

6孩子的主動要求。

7從眾心理。

從孩子的角度看,孩子去補習班,可能的收穫有:(前提補習班是有資質的,在學生家長中有口碑的)

1確實有在學校課堂裡聽不懂的地方,通過在補習班的二次講解,接受不同老師的教學方式,弄通弄懂弄會。(這是最好的效果)

2通過在補習班的重複性學習,鞏固基礎知識,提升解題能力。(這也是有實效的)

3沒有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的學生,通過在補習班在補習老師的監督陪讀下學習,保證了學習時間。(這個也行吧,花錢買服務)

4在補習班裡,補習老師本著顧客至上的原則,會提供學習以外多方面的服務,例如對學生過多的讚美,例如與學生交流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例如補習班課堂上的開放度和自由度,都能極大的滿足學生,吸引學生。

5還有一部分學生把補習班兒開闢成另一個娛樂場所,在沒有家長學校約束的情況下,與不同校的參加補習的學生聚會。

給小孩報班有沒有用?因孩子而異,因補習班而異,自主選擇權在家長。


三人行有我為師


我們都知道其實錢花在哪個地方都會有體現,只不過看結果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預期,如果期望高,會覺得無效,期望低就又覺得非常好。

語數外類的補課報了,在師資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肯定會有一定的作用,但就看體現在哪裡了。何況學習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隱形的,且長期性的。

一 成績上的提升,這是家長最關注的,但實際上,補課班有很多的學生補不上來,說補課效果好的,都是因為孩子的積累足夠多了。我帶的一個學生,初三,英語單詞最基本的很多都不清楚,一週兩個小時的課,有時還會偶爾請假,成績時而提高六七分,時而降低,五個月後家長群裡問我,為什麼效果不顯著。1.初中兩年多過去都沒學會,一週兩個小時就能見效?2.當堂記了些,課後時而複習時而不復習3.所謂的技巧和方法在基礎知識不會的情況下沒一點兒用 總之就是不下功夫,怎麼可能出結果?我還有一個來的時候很多單詞也不認識,但架不住人家肯學肯配合老師呀,成績當然有提升。

二 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習慣真心從小養成,我帶的一個男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不愛上課,家長怎麼說都沒用,甚至上課前五分鐘因為遊戲沒打完堅持要贏才乖乖上課,家長就在一邊兒看著,勸著,打完才開始上。我帶了將近一年,上課跑神,不太理,但還是記了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只不過效果不大,但至少能夠慢慢堅持上課,瞭解了一部分西方文化和基本語法。這種就是靠時間堆積,速度特別慢。

三 拓展知識

有部分學生自我驅動力特別強,會準備好自己的問題及模糊點上課讓老師帶著梳理,同時進行拓展,這類學生120基本考110左右,分數再提升非常艱難,但學的知識已經非常豐富,能夠至少和我簡單的交流二十分鐘,全英文。


愛翻譯的英語老師小A


您好,我來為您回答。

課外班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當然首先得選一個比較靠譜的補習班,目前文化課培訓班挺多的。

第一:可以選擇比較大的品牌,像學而思,新東方等。

第二:就是找一些小的機構但是口碑比較好的。可以多跟朋友打聽打聽。不小著急報。

第三:根據孩子的學習水平和習慣,看看是報一對一,3-4人小班課,還是大班課。如果條件允許,儘量報一對一或者小班課,這樣效果提升更明顯。

第四,每次課程結束了多和老師溝通,看看孩子最近的變化。跟孩子也多溝通最近學習課程的情況。做到心裡有數。

第五,孩子到初中已經有一定的自我觀點,可以多和孩子溝通,其實初中階段課程都不算拿,就看孩子能不能自己轉變過來。一單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成績提升很快。


小廷姐姐講故事


這個問題很籠統,應區別對待!課外班可分為情趣班和學業班。如果是興趣班,根據孩子興趣,班一個或者兩個都可以。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正所謂藝多不壓身。舞蹈班可以提升氣質,美術班可以培養審美能力,跆拳道班可以鍛鍊身體等等不一一列舉,這個視孩子興趣而定,如果孩子真的對某方面有愛好,可以去學,不可強迫!如果是為了提高文化課的成績報的課外班,這個也視具體情況而定。個人認為在小學階段完全不需要。小學主要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如果報太多的課外輔導班,會增加孩子的壓力,簡單的知識反覆重複還會導致孩子的厭煩情緒,最終導致厭學。初中和高中階段,根據當地教育部門對學校的教學要求而定。如果學校時間學習充足,孩子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態度端正,一般不需要報課外班,如果學校組織學習的時間少,則需要考慮報輔導報做補充!如果一切情況正常,一般有兩類學生適合報輔導班。一類是成績比較好,只有有某一部分知識理解掌握存在問題,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輔導班。這個不需要長期去,解決問題即可。另一類學生是學習態度好,目的明確,但是學習能力弱,基礎較差,這類學生可選擇相應的輔導班長期學習!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好,沒有主觀學習願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學生根本就不想學習,那也就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去輔導班,勞民傷財,毫無收穫。以上僅是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