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零食或者玩具,不給買就哭哭啼啼的哄不好,該怎麼辦?

不倒翁521


愛玩具、愛零食家家孩子都一樣

孩子愛玩具這是擋不住的天性,我家兩個寶貝也是如此,見到玩具總要餓虎撲食一般的過去,也會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愛不釋手,然後轉過頭來,爸爸我想要……
買的時候很開心,一家和諧,孩子歡樂,父母開心。

不買的時候佔大多數(重複性的玩具),雖然不開心,孩子會說沒意思,不好玩,但也會放下玩具,繼續做其他的。

偶爾也會有哭,但尚未出現過鬧的很尷尬的局面,大多是委屈兩下結束,然後開心的繼續玩。

總結出來,我們關於吃零食,買玩具這件事之所以沒有那麼頭疼,在於給還提前做溝通。

先說零食:


1、我們家所有人都不愛吃零食,最多的零食就是水果,所以孩子沒有吃零食的氛圍。
2、孩子媽媽對於零食是有采取教育的,孩子很多時候自己也認知到大多零食是垃圾食品,會選擇性的吃。

3、我們不過於控制孩子吃零食,也會給孩子偶爾買一些不同的國內、外零食讓他們香嘴巴,但每次限定吃的量。


4、逛超市我們已經形成習慣,每個寶寶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零食
,我和愛人也會偶爾加上一兩個孩子們沒嘗試過的,算是特別津貼,所以,去超市孩子們也習慣了每人選一個零食。

5、零食大禮包。我們和孩子會偶爾放縱一下,在超市裡來一次零食大享的遊戲,每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2-3種零食,湊成零食大禮包作為我們的狂歡節或者外出旅行時的小糧倉。

再說玩具:


1、首先,孩子不缺玩具,姐姐有姐姐的玩具角,弟弟有弟弟的玩具櫃。每個人負責保管,整理自己的玩具世界。

2、買玩具這件事我們有一個原則,重複、相仿的玩具不會重複買,這個原則再每次買玩具之前都會給孩子進行重複和要求,所以在前期購買玩具量大時,每次都會重複該原則。

3、家人配合很重要,這裡的家人特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老人疼孩子如同洪水猛獸,只要孩子說要,基本上都會滿足,這也是我們很頭疼的。但有一點很重要,可以沒原則的買,但買的時候不能沒原則。幸而老人也比較認可,所以在購買玩具上沒有出現那種過度現象。
4、我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外地出差,遇到好玩的有趣的玩具,紀念品也會買來給孩子,我覺得每一個地方特色型的物品不僅是一件玩具也是一種文化。比如重慶的變臉娃娃,安陽的編鐘,西安的兵馬俑,香山的楓葉,故宮的小兵,青島的貝殼……
5、每次遇到孩子看到要買玩具,我們都會問三個問題:1、為什麼要買?2、有什麼特點?3、和家裡哪些玩具相同或相仿?到最後再決定買不買的時候就比較容易了,不買就斬釘截鐵,今天沒計劃買,自己看看玩一玩就好。買了,孩子得給我說出三個要買的理由。

6、最後一點,還是出門前的約定。今天我們要去哪裡,我們的目的是幹什麼,你們可能會遇到什麼,我們只能做什麼,好不好?

以上就是我家在孩子吃零食,買玩具時常用的方法,目前開看,算是有效果的,後期我們還逐漸引入了正向積分系統,為孩子的自我控制進行加分鼓勵。


總結起來有四點原則,供大家分享,交流:

一、約定原則很重要
無論是零食、玩具或者其他,父母一定要結合孩子情況來約定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可以是家長做主導的引導下建立,也可以是孩子商討下建立,但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和確認,只有這樣的原則和約定才是能夠被孩子接受和遵守的。
二、全家統一,共同維護
當原則確立了之後,父母、長輩之間要形成共識,這種共識就是形式上可以放寬,愛孩子有度,有度就是原則基礎上的有度,就像給孩子買玩具,買零食一樣,可以買但零食只能買一袋,玩具不要選重複。
三、提前約定,規避問題
當面臨孩子可能存在被誘惑因素時,要提前和孩子做商量,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這樣在溝通起來就會比較容易,不會出現過於鬧的情況。
四、合理驚喜,快樂開心
這一點很重要,孩子的天性愛玩,喜歡新鮮刺激的玩具,喜歡好吃的零食是不可避免的,掌握了原則後我們也要適度的和孩子一起享受驚喜。
這套辦法並不是為了去約束孩子,管控孩子,讓孩子不買,而在規避浪費,控制慾望,延時滿足,提升孩子的理性分析和自我控制能力,從這一點出發的話,我們家長就知道怎麼靈活運用了。所以,我們在零食裡有零食大禮包,我們玩具裡有出差小驚喜。
買和不買都不是目的,助益孩子成長才是我們真正的方向。

五、物質少點不當緊但別缺少愛

<strong>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內心充盈的時候,才不會執著於索取。
孩子知道自己不缺零食,才不會看到零食就目不轉睛;孩子知道自己不缺玩具,才不會看到玩具走不動道;
因為孩子知道吃零食對身體不好,孩子也知道這類玩具家裡有,無論是零食也好,玩具也好,爸爸媽媽買不買都是愛我的。
有了愛一切都是溫暖和快樂的。


大鵬兒童教育


不給買零食就哭,那是因為孩子發現“哭”很管用,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什麼會這樣,一定是第一次孩子以“哭”威脅時,家長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

要想改變孩子這個壞毛病,方法很簡單,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只要做到不在意。就這麼簡單,不在意!!!


為了讓您更好地理解,我舉個女兒身上的事例。在我女兒2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帶她去逛超市,她看到了貨架上的旺仔牛奶非要買,我覺得這種東西太甜了而且營養也不好,所以不想給她買。我跟女兒說,不能買這個。她聽了之後立刻哭鬧起來。

我沒理會她,繼續挑選我要買的東西。過了一會,我走過去蹲下來問她:“寶寶,你哭夠了嗎?好了我們就回家吧。”誰知道她看我跟她說話馬上把哭聲又提高了,我沒跟她再說任何話,這個時候千萬別給孩子說教或是講道理,更不能生氣。就好比讓對方的拳頭打在空氣上的感覺,不受力。

我要麼看看貨架上的物品,要麼和導購開心地聊兩句,總之對女兒的哭不做任何回應。就這樣,可能孩子感覺到再哭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就不怎麼哭了。我過去對她說:“寶寶,咱們去買單吧。”女兒乖乖地過來牽著我的手去收銀臺。從那以後,再沒為買東西的事鬧過彆扭。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如果你答應他的要求,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果你不答應,但是你生氣了,孩子還是贏了,他把你征服了。慢慢地就會養成遇事就哭鬧,直到大人答應為止。

平時面對孩子的要求,能答應的儘量答應,不要隨意拒絕孩子,但是如果家長覺得就是不能答應的,那就一定要堅持,面對孩子的哭鬧,真正做到不在意,問題是很好解決的。

我是AngeL媽,用科學的方法育兒,堅持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歡迎點我關注交流。


像天使守護你


孩子通過哭鬧來要求買玩具,其實這個事情可以分開看待。

一、看環境:

當時的環境如果像過年過節,周圍的氛圍十分歡樂,孩子們大都有玩具,那不妨也給孩子買上一些,參與到這種歡樂的氣氛中,沒有什麼不好。

二、看孩子的目的:

是真心喜歡而想要,還是一種習慣,如果只是他覺得每次出門吵鬧就可以得到的話,那就需要堅持原則,平和地告訴孩子不可以買。並且過後也要和家人達成一致,把買東西的權利集中交給一兩個人,比如告訴孩子,只有爸爸和媽媽才有錢幫你買東西。這樣可以稍微把控給孩子買東西的頻率和質量。

三、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強硬地跟孩子對峙,更不能打罵孩子,或許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耍賴會讓父母很丟臉,但如果因為出於尷尬而對孩子責罵、丟下孩子不管,那對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理會造成傷害。

四、平和引導,接納孩子的情緒,轉移注意力。

平和地告訴孩子不可以買,如果是比較大的孩子還應該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買,但是表示可以理解他想要新玩具和零食的心情,和孩子商量約定每個月買一次玩具,或者固定數量的零食,然後說到做到。在孩子哭鬧稍微緩和後,及時轉移話題,把孩子帶離那個環境。


悅媽讀書匯


首先我們都知道孩子總是吃零食,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我們明明知道是錯的事兒,就不能在遷就孩子。其實在很多事情上,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不是孩子真的有這樣的問題,或者它多麼難解決,而是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孩子其實都是特別聰明的,他們特會觀察,會試探,試探我們的底線。哭,就是他們的一個方法,慣常用的招數。就是這招屢試不爽,很多大人因此守不住底線,明明知道這樣做對孩子不好,可是孩子一哭,不忍心了,妥協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傳遞了一個信號,如果爸爸媽媽不答應我的要求,我一哭,他們就會答應,不答應我就使勁哭。


要解決零食這個問題或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其實辦法很簡單,就是要忍心。即使孩子哭了,哭的再傷心,也要忍住不要遷就他,堅持住一次,他就知道原來哭是沒有用的,哭也吃不到零食。後面他就不會這樣了。


記得我兒子剛上幼兒園時,讓他自己收玩具,以前奶奶帶的時候都是奶奶收,奶奶不收,他就哭,哭一下奶奶就收了。我們自己帶的時候,我就告訴他自己玩過的玩具自己必須收納整理。第一次,他就不收,非讓我收,我不收他就哭,哭的特別傷心,一邊哭還一邊說媽媽收。我還是沒收,當時就跟他說,你可以哭,媽媽會在這兒一直陪著你,直到你不想哭了,可是哭完了玩具還是自己收。你是現在收呢還是哭完再收,由你自己決定,聽你的。我剛說完,他瞬間不哭了,說我現在收。從那以後,他就知道了收玩具就是他的事兒,不是媽媽的事兒。


不管是吃零食,還是收玩具,還是吃飯……很多的習慣培養,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在大人身上,我們毫無原則的妥協,給孩子養成毫無規則的自由和隨心所欲,他說什麼就得是什麼。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好的。而我們要改變,首先得從自己開始。


小晗晗愛閱讀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在於“預防”。
事前:與孩子約定好,今天我們沒有買東西的計劃,或者今天去超市你可以選一樣自己喜歡的零食。提前限定好規則,孩子心裡已經有了認知。另外,在規則內給予適當自由,由孩子自己選擇零食或生日禮物,都是培養孩子決策力的機會。
事中:經常會有新聞,孩子在商店不買玩具就打滾,最後家長情緒崩潰。在眾目睽睽下,堅持自己的原則是最難的。有時候,導致家長情緒崩盤的原因,並不是孩子的行為多離譜,而是家長在意外人的目光。所以,堅持原則,迅速帶離現場,不哄不罵,避免雙方情緒崩潰。
事後:事後覆盤也很重要。等孩子情緒緩和,回到合適的地方,遠離眾人視線,我們就要聊一聊。重新強調之前的約定,原則是不會變的。下次再遇到要怎樣解決。
最後多說一點,從小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才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推薦一本書吧2,《反溺愛》。
四歲以後,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不僅有助於數學能力,還能從小培養財商。這本書我寫的書評在我的頭條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母后愛讀書


家長,您好!對於孩子吃零食這事,估計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了。有的家長不太管孩子吃零食,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些家長擔心零食吃多了影響身體健康,但對於孩子不給零食的哭鬧束手無策,有些家長談零食色變,不讓孩子吃零食,特別是糖果類,其實這幾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適宜的零食能保證孩子營養的攝入量,又能滿足孩子饞嘴的需求,但是家長應注意的是,不要讓零食影響寶寶吃主食,為寶寶選擇健康的零食。如何讓寶寶更合理健康地吃零食呢?

1.選擇健康的零食。蔬菜類如羽衣甘藍片、烤蔬菜串等;水果類如葡萄乾、香蕉片等;高蛋白類如牛肉乾、山核桃等。粗糧類如南瓜蛋糕、堅果餅乾等 。

2.合理的搭配。為了使零食更加營養,家長可以把不同種類的零食搭配在一起,如蘋果片加花生醬,餅乾加低脂奶酪。

3.在恰當的時間吃零食。為了使零食不取代正餐,吃零食的時間應選在正餐之前1個半小時以上。

4.家長做好榜樣。如果家長特別喜歡吃零食,家長需要自我剋制,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5.吃後漱口。為了防止孩子蛀牙,家長應讓孩子在吃零食後,要養成漱口的好習慣,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6.學會擺放零食。家長應該把有營養的食物如水果、堅果等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把不太健康的食物放起來,這樣就不會擔心孩子過多攝入不健康的零食了。

對於孩子總是吃零食這事,家長不要太過於著急,需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去形成好習慣。對於孩子偶爾吃些薯片等不健康的食物,家長也不用太在意。


積木育兒


孩子哭哭啼啼是一種威脅大人的手段,這個時候最好不好妥協。妥協會讓孩子感到“勝利”,他會記住這種感覺,當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會繼續哭鬧來達到目的。

解決的辦法:

1、孩子哭鬧時家長可以站在旁邊看著孩子。

孩子哭鬧是一試探,他在試探大人的反應。家長站在旁邊不要表現出多過的關心孩子自然就會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

2、轉移注意力。

找找附近有沒有好玩的東西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注意力唄轉移到其他東西上孩子就會忘記剛才的哭鬧。

3、不要訓斥孩子。

孩子當眾哭鬧大人肯定會覺得沒面子,進而生氣。很多時候就忍不住發脾氣吼孩子甚至打罵。請記住小孩子也是有羞恥感的,當眾責罵孩子回讓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心裡。


魏博士


中國家庭難在什麼地方,難在家庭之間的關係,成員越多越麻煩,難在老人家不懂得處世之道,老人家如果懂得責任分明,那中國家庭不會這麼容易離婚,老人家對待孫子總喜歡溺愛,要什麼都買,不讓打不讓說,一味地慣,不管後果,你說他他還說疼孫子有錯嗎?疼孫子是沒錯,錯就錯在你不知道怎麼樣才是

為他好,很多爺爺奶奶帶過的孩子都是不給他他演的東西就在地上滾來滾去,不買就不行,媽媽自己帶的孩子很少那種,除非是慣的不行的那種,才會有那種不買不行的情況,孩子還是需要大人的教導,不能隨便他怎樣就怎樣,如果他成了那種不買不行的性格,我們就更加不要什麼都給他買



全職寶媽逆襲記


在哭鬧的時候堅決不要妥協,你妥協一次他就知道這樣鬧有效,下次會鬧的更兇,然後給他找一些吃零食後的可怕後果視頻或圖給他看,告訴他吃了的壞處,也可以在很乖的時候不經意給他買一點有益的零食吃,讓他明白乖才會有的吃。


紅雨清風79911200


我是位寶媽,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我回去哄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比如孩子平時對玩的感興趣,就可以提醒孩子,還可以讓孩子買別的,比如好看的學習用品,還有益智的玩具都可以,大部分的時候都可以轉移的,大家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