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零食或者玩具,不给买就哭哭啼啼的哄不好,该怎么办?

不倒翁521


爱玩具、爱零食家家孩子都一样

孩子爱玩具这是挡不住的天性,我家两个宝贝也是如此,见到玩具总要饿虎扑食一般的过去,也会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爱不释手,然后转过头来,爸爸我想要……
买的时候很开心,一家和谐,孩子欢乐,父母开心。

不买的时候占大多数(重复性的玩具),虽然不开心,孩子会说没意思,不好玩,但也会放下玩具,继续做其他的。

偶尔也会有哭,但尚未出现过闹的很尴尬的局面,大多是委屈两下结束,然后开心的继续玩。

总结出来,我们关于吃零食,买玩具这件事之所以没有那么头疼,在于给还提前做沟通。

先说零食:


1、我们家所有人都不爱吃零食,最多的零食就是水果,所以孩子没有吃零食的氛围。
2、孩子妈妈对于零食是有采取教育的,孩子很多时候自己也认知到大多零食是垃圾食品,会选择性的吃。

3、我们不过于控制孩子吃零食,也会给孩子偶尔买一些不同的国内、外零食让他们香嘴巴,但每次限定吃的量。


4、逛超市我们已经形成习惯,每个宝宝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零食
,我和爱人也会偶尔加上一两个孩子们没尝试过的,算是特别津贴,所以,去超市孩子们也习惯了每人选一个零食。

5、零食大礼包。我们和孩子会偶尔放纵一下,在超市里来一次零食大享的游戏,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2-3种零食,凑成零食大礼包作为我们的狂欢节或者外出旅行时的小粮仓。

再说玩具:


1、首先,孩子不缺玩具,姐姐有姐姐的玩具角,弟弟有弟弟的玩具柜。每个人负责保管,整理自己的玩具世界。

2、买玩具这件事我们有一个原则,重复、相仿的玩具不会重复买,这个原则再每次买玩具之前都会给孩子进行重复和要求,所以在前期购买玩具量大时,每次都会重复该原则。

3、家人配合很重要,这里的家人特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人疼孩子如同洪水猛兽,只要孩子说要,基本上都会满足,这也是我们很头疼的。但有一点很重要,可以没原则的买,但买的时候不能没原则。幸而老人也比较认可,所以在购买玩具上没有出现那种过度现象。
4、我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外地出差,遇到好玩的有趣的玩具,纪念品也会买来给孩子,我觉得每一个地方特色型的物品不仅是一件玩具也是一种文化。比如重庆的变脸娃娃,安阳的编钟,西安的兵马俑,香山的枫叶,故宫的小兵,青岛的贝壳……
5、每次遇到孩子看到要买玩具,我们都会问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买?2、有什么特点?3、和家里哪些玩具相同或相仿?到最后再决定买不买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了,不买就斩钉截铁,今天没计划买,自己看看玩一玩就好。买了,孩子得给我说出三个要买的理由。

6、最后一点,还是出门前的约定。今天我们要去哪里,我们的目的是干什么,你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我们只能做什么,好不好?

以上就是我家在孩子吃零食,买玩具时常用的方法,目前开看,算是有效果的,后期我们还逐渐引入了正向积分系统,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进行加分鼓励。


总结起来有四点原则,供大家分享,交流:

一、约定原则很重要
无论是零食、玩具或者其他,父母一定要结合孩子情况来约定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是家长做主导的引导下建立,也可以是孩子商讨下建立,但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和确认,只有这样的原则和约定才是能够被孩子接受和遵守的。
二、全家统一,共同维护
当原则确立了之后,父母、长辈之间要形成共识,这种共识就是形式上可以放宽,爱孩子有度,有度就是原则基础上的有度,就像给孩子买玩具,买零食一样,可以买但零食只能买一袋,玩具不要选重复。
三、提前约定,规避问题
当面临孩子可能存在被诱惑因素时,要提前和孩子做商量,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这样在沟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不会出现过于闹的情况。
四、合理惊喜,快乐开心
这一点很重要,孩子的天性爱玩,喜欢新鲜刺激的玩具,喜欢好吃的零食是不可避免的,掌握了原则后我们也要适度的和孩子一起享受惊喜。
这套办法并不是为了去约束孩子,管控孩子,让孩子不买,而在规避浪费,控制欲望,延时满足,提升孩子的理性分析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这一点出发的话,我们家长就知道怎么灵活运用了。所以,我们在零食里有零食大礼包,我们玩具里有出差小惊喜。
买和不买都不是目的,助益孩子成长才是我们真正的方向。

五、物质少点不当紧但别缺少爱

<strong>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内心充盈的时候,才不会执着于索取。
孩子知道自己不缺零食,才不会看到零食就目不转睛;孩子知道自己不缺玩具,才不会看到玩具走不动道;
因为孩子知道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孩子也知道这类玩具家里有,无论是零食也好,玩具也好,爸爸妈妈买不买都是爱我的。
有了爱一切都是温暖和快乐的。


大鹏儿童教育


不给买零食就哭,那是因为孩子发现“哭”很管用,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会这样,一定是第一次孩子以“哭”威胁时,家长没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要想改变孩子这个坏毛病,方法很简单,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只要做到不在意。就这么简单,不在意!!!


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我举个女儿身上的事例。在我女儿2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带她去逛超市,她看到了货架上的旺仔牛奶非要买,我觉得这种东西太甜了而且营养也不好,所以不想给她买。我跟女儿说,不能买这个。她听了之后立刻哭闹起来。

我没理会她,继续挑选我要买的东西。过了一会,我走过去蹲下来问她:“宝宝,你哭够了吗?好了我们就回家吧。”谁知道她看我跟她说话马上把哭声又提高了,我没跟她再说任何话,这个时候千万别给孩子说教或是讲道理,更不能生气。就好比让对方的拳头打在空气上的感觉,不受力。

我要么看看货架上的物品,要么和导购开心地聊两句,总之对女儿的哭不做任何回应。就这样,可能孩子感觉到再哭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就不怎么哭了。我过去对她说:“宝宝,咱们去买单吧。”女儿乖乖地过来牵着我的手去收银台。从那以后,再没为买东西的事闹过别扭。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你答应他的要求,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你不答应,但是你生气了,孩子还是赢了,他把你征服了。慢慢地就会养成遇事就哭闹,直到大人答应为止。

平时面对孩子的要求,能答应的尽量答应,不要随意拒绝孩子,但是如果家长觉得就是不能答应的,那就一定要坚持,面对孩子的哭闹,真正做到不在意,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我是AngeL妈,用科学的方法育儿,坚持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欢迎点我关注交流。


像天使守护你


孩子通过哭闹来要求买玩具,其实这个事情可以分开看待。

一、看环境:

当时的环境如果像过年过节,周围的氛围十分欢乐,孩子们大都有玩具,那不妨也给孩子买上一些,参与到这种欢乐的气氛中,没有什么不好。

二、看孩子的目的:

是真心喜欢而想要,还是一种习惯,如果只是他觉得每次出门吵闹就可以得到的话,那就需要坚持原则,平和地告诉孩子不可以买。并且过后也要和家人达成一致,把买东西的权利集中交给一两个人,比如告诉孩子,只有爸爸和妈妈才有钱帮你买东西。这样可以稍微把控给孩子买东西的频率和质量。

三、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强硬地跟孩子对峙,更不能打骂孩子,或许孩子在公众场合哭闹耍赖会让父母很丢脸,但如果因为出于尴尬而对孩子责骂、丢下孩子不管,那对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理会造成伤害。

四、平和引导,接纳孩子的情绪,转移注意力。

平和地告诉孩子不可以买,如果是比较大的孩子还应该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买,但是表示可以理解他想要新玩具和零食的心情,和孩子商量约定每个月买一次玩具,或者固定数量的零食,然后说到做到。在孩子哭闹稍微缓和后,及时转移话题,把孩子带离那个环境。


悦妈读书汇


首先我们都知道孩子总是吃零食,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明明知道是错的事儿,就不能在迁就孩子。其实在很多事情上,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是孩子真的有这样的问题,或者它多么难解决,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孩子其实都是特别聪明的,他们特会观察,会试探,试探我们的底线。哭,就是他们的一个方法,惯常用的招数。就是这招屡试不爽,很多大人因此守不住底线,明明知道这样做对孩子不好,可是孩子一哭,不忍心了,妥协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爸爸妈妈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一哭,他们就会答应,不答应我就使劲哭。


要解决零食这个问题或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要忍心。即使孩子哭了,哭的再伤心,也要忍住不要迁就他,坚持住一次,他就知道原来哭是没有用的,哭也吃不到零食。后面他就不会这样了。


记得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让他自己收玩具,以前奶奶带的时候都是奶奶收,奶奶不收,他就哭,哭一下奶奶就收了。我们自己带的时候,我就告诉他自己玩过的玩具自己必须收纳整理。第一次,他就不收,非让我收,我不收他就哭,哭的特别伤心,一边哭还一边说妈妈收。我还是没收,当时就跟他说,你可以哭,妈妈会在这儿一直陪着你,直到你不想哭了,可是哭完了玩具还是自己收。你是现在收呢还是哭完再收,由你自己决定,听你的。我刚说完,他瞬间不哭了,说我现在收。从那以后,他就知道了收玩具就是他的事儿,不是妈妈的事儿。


不管是吃零食,还是收玩具,还是吃饭……很多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在大人身上,我们毫无原则的妥协,给孩子养成毫无规则的自由和随心所欲,他说什么就得是什么。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好的。而我们要改变,首先得从自己开始。


小晗晗爱阅读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于“预防”。
事前:与孩子约定好,今天我们没有买东西的计划,或者今天去超市你可以选一样自己喜欢的零食。提前限定好规则,孩子心里已经有了认知。另外,在规则内给予适当自由,由孩子自己选择零食或生日礼物,都是培养孩子决策力的机会。
事中:经常会有新闻,孩子在商店不买玩具就打滚,最后家长情绪崩溃。在众目睽睽下,坚持自己的原则是最难的。有时候,导致家长情绪崩盘的原因,并不是孩子的行为多离谱,而是家长在意外人的目光。所以,坚持原则,迅速带离现场,不哄不骂,避免双方情绪崩溃。
事后:事后复盘也很重要。等孩子情绪缓和,回到合适的地方,远离众人视线,我们就要聊一聊。重新强调之前的约定,原则是不会变的。下次再遇到要怎样解决。
最后多说一点,从小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推荐一本书吧2,《反溺爱》。
四岁以后,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不仅有助于数学能力,还能从小培养财商。这本书我写的书评在我的头条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母后爱读书


家长,您好!对于孩子吃零食这事,估计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了。有的家长不太管孩子吃零食,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些家长担心零食吃多了影响身体健康,但对于孩子不给零食的哭闹束手无策,有些家长谈零食色变,不让孩子吃零食,特别是糖果类,其实这几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适宜的零食能保证孩子营养的摄入量,又能满足孩子馋嘴的需求,但是家长应注意的是,不要让零食影响宝宝吃主食,为宝宝选择健康的零食。如何让宝宝更合理健康地吃零食呢?

1.选择健康的零食。蔬菜类如羽衣甘蓝片、烤蔬菜串等;水果类如葡萄干、香蕉片等;高蛋白类如牛肉干、山核桃等。粗粮类如南瓜蛋糕、坚果饼干等 。

2.合理的搭配。为了使零食更加营养,家长可以把不同种类的零食搭配在一起,如苹果片加花生酱,饼干加低脂奶酪。

3.在恰当的时间吃零食。为了使零食不取代正餐,吃零食的时间应选在正餐之前1个半小时以上。

4.家长做好榜样。如果家长特别喜欢吃零食,家长需要自我克制,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

5.吃后漱口。为了防止孩子蛀牙,家长应让孩子在吃零食后,要养成漱口的好习惯,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6.学会摆放零食。家长应该把有营养的食物如水果、坚果等摆在显眼的地方,而把不太健康的食物放起来,这样就不会担心孩子过多摄入不健康的零食了。

对于孩子总是吃零食这事,家长不要太过于着急,需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去形成好习惯。对于孩子偶尔吃些薯片等不健康的食物,家长也不用太在意。


积木育儿


孩子哭哭啼啼是一种威胁大人的手段,这个时候最好不好妥协。妥协会让孩子感到“胜利”,他会记住这种感觉,当以后遇到同样问题时他会继续哭闹来达到目的。

解决的办法:

1、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站在旁边看着孩子。

孩子哭闹是一试探,他在试探大人的反应。家长站在旁边不要表现出多过的关心孩子自然就会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2、转移注意力。

找找附近有没有好玩的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注意力呗转移到其他东西上孩子就会忘记刚才的哭闹。

3、不要训斥孩子。

孩子当众哭闹大人肯定会觉得没面子,进而生气。很多时候就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甚至打骂。请记住小孩子也是有羞耻感的,当众责骂孩子回让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里。


魏博士


中国家庭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家庭之间的关系,成员越多越麻烦,难在老人家不懂得处世之道,老人家如果懂得责任分明,那中国家庭不会这么容易离婚,老人家对待孙子总喜欢溺爱,要什么都买,不让打不让说,一味地惯,不管后果,你说他他还说疼孙子有错吗?疼孙子是没错,错就错在你不知道怎么样才是

为他好,很多爷爷奶奶带过的孩子都是不给他他演的东西就在地上滚来滚去,不买就不行,妈妈自己带的孩子很少那种,除非是惯的不行的那种,才会有那种不买不行的情况,孩子还是需要大人的教导,不能随便他怎样就怎样,如果他成了那种不买不行的性格,我们就更加不要什么都给他买



全职宝妈逆袭记


在哭闹的时候坚决不要妥协,你妥协一次他就知道这样闹有效,下次会闹的更凶,然后给他找一些吃零食后的可怕后果视频或图给他看,告诉他吃了的坏处,也可以在很乖的时候不经意给他买一点有益的零食吃,让他明白乖才会有的吃。


红雨清风79911200


我是位宝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我回去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孩子平时对玩的感兴趣,就可以提醒孩子,还可以让孩子买别的,比如好看的学习用品,还有益智的玩具都可以,大部分的时候都可以转移的,大家可以试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