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見】人民日報:疫情防控,需要什麼樣的好乾部

疫情考驗著黨員幹部,重大考驗面前,更能考察、識別幹部。

這幾天,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備受稱讚。她多次出現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就疫情防控工作展開答問。細心的人發現,面對發佈會上的各種問題,她往往脫稿回答,沒有官腔,數據、事實能脫口而出,表達清晰流暢。專業、幹練、利落、溫情,是很多網友對她的評價。

【銳見】人民日報:疫情防控,需要什麼樣的好乾部

(發佈會上的焦雅輝)

的確,疫情面前,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的好黨員好乾部是多數、佔主流。疫情發生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採取行動。特別是在醫療戰線、基層社區,“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成為大家的一致心聲。黨員砥礪初心、幹部強化擔當,在疫情肆虐的當口,拉起了一道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安全線”。

好黨員好乾部,貴在一個“實”字。疫情當前,容不下半點虛假,容不得半點虛活。防控疫情是一件複雜且精細的工作,只有做到掌握實情、心裡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從容自若。有些幹部之所以慌張、出錯,一味地念稿子,甚至多次唸錯數據,往往是工作不夠紮實、能力不夠過硬的表現。真正到實地探查情況、實際瞭解困難、實在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地分析現狀,開誠佈公地面對公眾,人們就能理解所面對的困難、就會看得見所做的努力。

好黨員好乾部,好在一個“巧”字。抗擊疫情,要加強防控,但不能蠻幹。前不久,在遼寧省彰武縣阿爾鄉鎮,一位村民沒戴口罩外出,被一位鄉鎮幹部攔下。這位幹部的語氣態度都很溫柔,“一勸返二檢查三提醒”,讓村民回了家,在聊天中還詢問幹部進村的通知工作有沒有做、溫馨提示出門戴口罩或儘量不出門,被稱為“教科書式勸返”。有易於接受的溝通,有將心比心的關切,有樸實可親的作風,有普通群眾的配合,群防群治就能事半功倍。“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這要講方法、講科學,不能“一刀切”“一鍋煮”,更不能搞形式主義那一套。

【銳見】人民日報:疫情防控,需要什麼樣的好乾部

好黨員好乾部,重在一個“情”字。黨員幹部不能陷入“人情味”的陷阱,但不能沒有人情溫度。前幾天,有記者在武漢採訪時看到了轉運病人工作滯後、銜接無序、組織混亂,導致一車重症患者在深夜寒風中苦等好幾個小時而無人理會。記者說,“看著他們的眼神,聽著他們的哭聲,我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呢?如果他們是我的家人呢?”同樣,肆虐的疫情不能隔斷人心,黨員幹部應把群眾視作“家人”。在鏡頭前,談及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剃光了頭髮,焦雅輝一度哽咽,讓人動容。抗擊疫情,廣大黨員幹部就要同醫護人員、普通群眾在一起、心連心,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鬥爭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幹部。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幹部,那些不會幹、不能幹的幹部,註定會被淘汰;那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幹部,那些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經住考驗的幹部,那些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幹部,必然會脫穎而出。

點滴奔忙,都是使命。一位基層老黨員說,“2003年,我參與了防治非典。這次,我還會同疫情戰鬥,用共產黨員不怕犧牲的精神,來打敗它!”相信,廣大黨員幹部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就一定能發揮好引領作用,以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銳見】人民日報:疫情防控,需要什麼樣的好乾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