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你知道为什么很少有黑色的花吗?

因为他们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最容易枯萎。


知乎上有这么个问题,在哪一刻你感到孤独?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回答是:


“我精心的措辞,配图,满怀期待的发了朋友圈。


五分钟过去了,没人点赞,十分钟过去了,也没人评论,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于是我默默删掉了那条动态。"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


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人人生而孤独,

不过这届年轻人特别孤独


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浪到飞起,平均一天上网5个小时以上,

但接触的信息越多,内心却越觉得空虚


在网上有成百上千个网友,


但在朋友圈里,越来越没朋友。


那些或开心的难过的情绪,找不到人可以分享。


很多人也想走出去,但发现到最后谁也走不进来。


你好,陌生人,我们可以一起睡觉吗?,第二天互删那种。” 这是高中生小宇发起的连麦睡觉邀请。

像这样的话题,参与用户可达数百万。


为什么这一届的年轻人沉迷素炮、连麦睡觉?

网友给出了答案。在你睡不着的夜晚,有声音好听,唱歌好听的小哥哥愿意给你讲故事哄你睡觉,你会拒绝吗?

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连麦睡觉,发展更进一步的还有磕炮。


就是打着情色擦边球,语音娇喘等形式模拟做爱,可以联想成“声音版的文爱”。

社交尺度、形式不断翻新,常常诱惑着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年轻群体,更依赖网络社交。

素炮、连麦睡觉爆火的背后,掩藏的是这一代年轻人深深的孤独。

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陪伴入睡,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以Soul、音遇、吱呀等为代表的新型声音社交产品,频繁占据社交榜前十。

单凭Soul的总用户数就已突破5000万,大部分都是95后、00后的新青年。


网络上,曾经有个“一个人做过最孤独的事情排行榜”:


夜晚一个人坐公交,看路边不停变换的灯光、树木和行人;


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想起从前的一个人,如今却不在自己身边…...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带着淡淡的忧伤。


但很多网友却不满地说:“我就喜欢孤独,孤独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享受?”

是啊,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

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很赞同作家林清玄讲过的一句话:“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

独醒,是不为众乐迷惑。

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众乐乐的热烈,但更要有独乐乐的清幽。很多时候,你的强大,往往来自于你的孤独。


股神”巴菲特,曾经公开过他成功经验的精髓:一个人静静地修行。


巴菲特常年待在家乡小镇上,一年只去大城市两次。

每次他都会把需要做的事情列成详细的清单,确保有更多更安静的时间独处。


很多人都曾建议他前往华尔街,与更多优秀的人的接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收获到更多投资经验。

但巴菲特果断地拒绝了:“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独处,能让我保持清醒。”


著名作家梭罗,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孤独的人。


他曾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建造木屋,自己捕鱼,自己种粮食,自己坐在船上吹笛子自娱自乐。

他不与任何人产生社交,只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

每到晚上,梭罗就非常享受地坐在简陋的小木屋里,静静地阅读、思考和写作。

这样的生活,不仅没有让他感到孤独,反而被他视为上天对他最大的恩赐。


他说:“我喜欢独处,我从未遇到比孤独更好的伴侣了。”


后来,他更是把这段经历写成不朽名著《瓦尔登湖》。

时至今天,著作中所描写的画面,依然是许多人内心最为向往的生活。我们虽然没有机会能像梭罗一样,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在喧闹之余,给自己多一点独处的时间。


让我们的心灵拭去尘埃,让我们的思想能在独处的时光中自由地翱翔。学会享受孤独,用独处的时光守住内心的宁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


这场疫情,把多少人逼疯在家我不知道。

但当社会没有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转”;


一朋友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月薪近两万,在三四线城市算是挺不错的了,他在这个长假干了什么呢?

完整地读了三本书;


对去年的工作进行复盘,写了一份五千多字的总结;


在网上买了一套摄影课程,在家里自学,拍了不少照片;


整理了一份新年的工作计划


我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句关于疫情的话,说的挺好:我们今天戴上口罩,是为了能尽快不戴口罩。

很多事情,现在做并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


跨年演讲上,罗振宇提到一个词:

苟且红利。


它指的是,当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


其中必定有大量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人。


而你,只需要勤奋一点点,就能超出大部分人。


那些因为假期延长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占到了小便宜的人;


很快会发现,自己一开工就输了。

人人生而孤独,这届年轻人更孤独


孤独,从不可怕。

相反,它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不在上班时的八小时;


而在八小时之外,那些独自存在的“空白时间”。


上下班的地铁里,旅行途中,晚饭后到睡前;


以及这段突然多出来的漫长假期。


在这些可以心安理得、不作为的时间里;


躺倒的人和坚持学习的人,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所以才会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真正的强大,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愿我们都可以: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眼中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