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自從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7年返廠大修後,俄羅斯海軍就失去了遠洋制空作戰能力,浮船塢沉沒和一次火災也讓這條履歷曲折的航母再受重創,甚至傳出了要將其提前退役節省經費的呼聲。雖然時常放出下一代航母的新消息,然而俄羅斯海軍下一代航母計劃卻始終不見落地,之間嘴上嚷嚷的俄海軍航母還有希望嗎?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昨天正是蘇-33艦載戰鬥機首飛30週年的日子,1990年2月7日,蘇-33的第一架生產型(批號No02-01)飛機在阿穆爾河畔的共青城航空生產聯合體機場完成首飛。俄羅斯媒體塔斯社刊登了一篇軍事觀察家利托夫金·德米特里署名的評論文章,回顧了蘇/俄航母的發家史,並展望了並不算樂觀的未來,德米特里認為,雖然“庫茲涅佐夫“不堪用,新航母還看不到,但是隻要艦載機部隊在,飛行員在,就有希望。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俄羅斯人折騰航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1915年,一艘英國貨船被改造成了水上飛機母艦,可以搭載4架M-9水上飛機,該艦執行了炮兵校射任務,並轟炸了德軍的陣地。雖然探索很早,但是俄國人的航母實際到來卻很晚也很曲折。直到70年代,蘇聯海軍才陸續建造了4艘1143型“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攜帶20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這算是第一次擁有了航母。

正當蘇聯的航母設計追上美國的腳步時,蘇聯解體了,“基輔“級四艦僅有老末輾轉到了印度手中,改裝成了”維克拉瑪蒂亞“號,”庫茲涅佐夫“號倉促服役,”瓦良格“號遠赴中國,”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拆毀在船臺上,俄羅斯人的航母之路幾乎差點斷絕。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雖然保留下來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但艦載機方面也不樂觀,蘇-33直到1998年才定型,最終不過生產了24架,和蘇-25UTG艦載教練機湊了一個團,蘇-33長期以來都不具備實際戰鬥力,而在俄海軍內部被戲稱為”和平鴿“。如果不是印度人看上了1143.4”戈爾什科夫“號的改裝潛力,從而投資了米格-29K艦載機,俄羅斯海軍未來很可能面臨沒有艦載機可用的尷尬。印度人的到來一方面救活了米格-29K,另一方面也讓俄羅斯在獨立後首次全面主持了航母的大規模改裝升級工作,為了以後的航母設計和建造奠定了基礎。如果將來俄羅斯海軍的航母之路能繼續維持下去,那應該給印度人頒發一枚勳章。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目前“庫茲涅佐夫“號的狀態並不理想,由於缺少維修的大型船塢,雖然俄方給出了2021年交付的時間表,但實際上該艦完成現代化改裝的時間依然沒底,改裝之後的實際效果和戰鬥力也不好說。 下一代航母計劃倒是有兩個,分別是項目23650“風暴”和項目11430“海牛”,前者是超過9萬噸的超級航母,後者7萬噸級的大型航母,設計上基本沒能脫離蘇聯末代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佈局,還算比較成熟,但問題是這兩個項目始終只是紙面上的項目,並未得到俄羅斯政府的任何實際支持。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老航母在修,新航母沒造,俄羅斯航母的唯一存在感就是艦載機部隊了,簡單說就是第279艦載機團。在莫斯科和克里米亞半島的兩處岸基訓練基地的支持下,第279團的正常訓練還不至於受到影響,而米格-29K的補充,也讓不算損失的蘇-33得到了補充,未來10年內,俄羅斯艦載固定翼戰機依然將由這對曾經的對手聯袂組成。

俄羅斯航母香火幾乎斷絕,最困難時靠印度拉一把,未來還有戲嗎?

俄羅斯海軍此前的表態都表明,新一代航母將在30年代開工建造,即2027年之後的下一個7年計劃中,但計劃只是計劃,一切還要看俄羅斯政府的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