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關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問題?你怎麼看?

文鳥剛


心理問題是一定要關注的。

不停的耍手機,不停的去搜索最新的報道,不停的驚訝數字的增長,又不停的回憶自己最近去過哪些地方,時刻都在關注疫情的進展,不想漏過任何一條信息。

繼而就進入了一種焦慮的狀態,吃不好睡不香,精神不振作,感覺天會塌下來一樣。

這對於誰來說都不是好的狀態,我們應該做到的是合理調整自己的心態,控制自己刷屏的手,謹慎而不恐懼,重視而不害怕。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看看書,看看電影或電視,讓自己的心情輕鬆起來,相信國家相信政府相信我們一線戰鬥的人員,疫情一定會被徹底清除!!!


有本有末


之前我有做過一個視頻,用易經的方法預測這次疫情什麼時候能夠得到控制,什麼時候會結束,因為當時我的預測是立春是個很關鍵的時間點,過了這個時間點疫情便能慢慢得到控制。

記得剛剛過立春的第二天,便有網友在評論時罵我了,而且還罵得好難聽,說不是說好了得到控制了嗎?怎麼還沒見好,還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可見很多人的心理是多麼的焦躁,這幾天的數據已經出來了,正如預測中所說,新增確診病例及除湖北外的全國新增病例數都從那個時間點開始逐步回落。

這次疫情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場災難,正如我年前對庚子年的預測中所說的,這是庚子之災中的一災,但災難始終都會過去的,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今年是遇到了大的災禍,但我們不要糾結於目前的禍,更不能停留在禍的恐慌之中,你們要知道這同時又意味著福的到來。今年是子年,意味著中華民族新的開始,意味著很多新生的創造性的事物都會萌芽,新生就意味著痛苦,但痛苦過後便是福報的到來!

中國人的造字也很有意思,災禍之時便會產生危機,那你看“危機”這兩個字,有危就一定會有機,兩個字是並列存在的,缺一不可的,所以危已經在這裡我們無法改變,那我們能否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機”的方面,現在中國的經濟到了一個轉折關口,在這樣一個關口,來這麼一場疫情,整個中國的經濟就像按了個暫停鍵,那我們正好趁這麼一個機會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梳理一下,我們自己的事業該如何進行創新,如何通過轉型殺出一條新路,來迎接這樣一個新時代?

     最後,我們帶大家來看一下《易經》“否卦”: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意思是說:不好運勢到達了極點,那好運就離我們不遠了, 正所謂物極必反,所以我們現在身處疫情的逆境中,一定要心存希望,噩運終將會過去的,多撐一段時間,轉機便自會出現。


童一笑


這次疫情期間,海量的信息鋪天蓋地,不乏許多未經核實的謠言。與其不停地刷新聞、群消息、朋友圈、微博,最後焦躁抑鬱,夜不能寐,如出現感到過度的恐慌緊張;對生活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飲食和睡眠習慣日益惡化;生活能力和學習效率明顯下降……這時就要構築健康的心理防線,共克時難。

如果心情不想穩定可以自己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正視疫情信息。理性、客觀認識疫情的信息,可以幫助穩定你的情緒狀態。

 2、適度活動、情緒宣洩。儘管你的生活空間受到了限制,但你仍然需要通過安排一些活動來獲得對生活的掌控和愉悅的感受。

 3、情緒調節:①表達情緒。可以通過寫日記,將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擅長或者喜愛繪畫的朋友也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②傾訴 。可以向同事、家人、親友盡情表達內心的感受,獲取心理支持。③尋求專業幫助。當無法進行自身調節,或出現嚴重情況時,需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疫情當前,我們要保持積極情緒,陽光心態,構築堅實的心理防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霸天將軍


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不得不通過隔離來盡力防範疫情的傳播。剛開始“關”在家裡的時候,很多人還是充滿歡樂的,被子裹身跳起舞,金魚缸釣起魚,開起家庭演唱會……真是“無所不能”。

可是,沒過多久,焦慮意識與日俱增,擔憂疫情的發展,擔憂店不能開,工作不能進行等。人一閒下來,便容易胡思亂想,因此心理方面出現一些不適。有些人會自我調節,但有些人本身就是焦慮體質的,情況就有點糟糕了。有些人的發洩就“走錯了方向”,不少新聞就報道了,某某因為小區設卡,又急著出去,便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之類的。可見,很多人心裡都“病”了。

雖然我不是心理醫生,但我還是有一點心理學基礎。以我為例,家門口堵住了,設卡檢查了確實讓人感覺不好,但是沒辦法,隔絕肺炎病毒只能減少人員流通。這樣,我連家門口的人行道、小公園都沒辦法去了。我做什麼呢?一、多讀書。讀書修心養性,各種書籍剛好可以補充你的“欠缺”。最近,我看了很多書,把以前買的卻沒看完的書都看完了。和孩子一起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孩子融洽相處。二、多鍛鍊。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跳繩、深蹲、做“居家操”,轉移注意力,鍛鍊好身體,加強抵禦病毒的能力。三、做美食。雖然現在去採購食材不甚方便。但是,只要你有心,還是能做出很多樂趣的。可以在“切工”上下功夫,可以在擺盤上下功夫,可以嘗試不一樣的做法。四、做職業規劃。這點,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每個人可以依據已經的情況做些思考,也可尋求他人意見作為參考。等等。

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問題確實不容忽視,希望大家平心靜氣的,好好調整,共渡難關!


城北的天空


疫情期間,我們在情緒上是恐慌、焦慮的,行為上是跟風、盲從,聽風就是雨。恐懼是一種立即的威脅造成的情緒,比如說一隻老虎跑到你面前,這會令人相當恐慌,而我們現在所面對的“老虎”威脅就是病毒。焦慮是另一種不同的東西,我們總是陷入這樣的假想當中: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如果我和家人發生了可怕的事…怎麼辦?焦慮是跟“未來”有關的情緒。你想像一個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未來,把那個無法預測的未來帶到現在當下。對人來說,想象的焦慮和真實的焦慮對人造成的緊張的體驗是一樣的。


人的本能是要去掌控局面,當自己完全掌控不了時,背後往往是無力和失控又不甘心,於是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來緩解焦慮。比如“雙黃連事件”媒體發出來的文章並沒有說到對病毒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但大家都衝到藥店去了,對於大眾來說,只是獲得一種聊勝於無的掌控感。但是,如果你去買,我也跟著去買,集中瘋狂搶購,這樣就是人為的製造新一輪的恐慌和焦慮。

當我們被動宅在家裡,時刻關注疫情蔓延和確診數字……不停刷手機上的關於疫情以及相關的信息,天天暴露在過於嚴峻、悲傷、或者比較令人氣憤的信息流之下,可能會產生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易驚醒)易激怒或易發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我們可以調整看待此次的疫情角度,至少,除了醫療等相關專業人員有家不能回,更多的普通百姓可以有一段難得的假期可以陪伴家人,練習廚藝,享受美食,整理櫃子,早上睡到自然醒,有機會去感受一種不一樣的“慢”生活,養心,養性,養身體。既然“疫情”已經發生,有情緒也是正常的,情緒本身也沒有對錯,換一個視角,多從積極、正向的角度去看問題,想想那些在病痛中折磨的人,我們又是多麼的幸運兒…活著就是最好的一切!!個人觀點,如果朋友們覺得可以,麻煩抬起你高貴的手指~給點個關注唄😁🙏謝謝謝謝~~



戀董鎖心


由於疫情在局部地區非常嚴重,這引發了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的巨大關注。事關重大,由此引發的輿論熱議更是眾說紛紜,談虎色變。事關大家小家的生死存亡,關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的有關話題,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認為關於非常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災難己經降臨,我們應該沉著應對。所謂的置於死地而後生,便是最好的詮釋。就像上了戰場的士兵,當生命遇到危險時,如果像老鼠遇到貓咪,自己嚇軟了身架,那隻能迎來更大的屈辱和失敗。

二: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歹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花有四季輪迴。災難面前平安無事,那是萬幸。有點風吹草動,也要閒庭信步,如此才能以一變迎萬變。

三:疫情當前,人們的心理態勢反映各異。幹部,群眾,醫務工作者都各有各的辛酸和苦楚。但心理反映更復雜,更激烈的莫過於我們的醫務工作者。他們面臨黨和人民的重託,又面臨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我們宅在家裡做貢獻相比他們可以說是福莫大焉。難道我們還有什麼不可以承受的呢?

我想人生路上禍中有福,禍福相連。烏雲總會有的,風雨也常相伴。但更多的是太陽常會光茫萬丈。


薛江瑞


有時候心理大於病理,疫情期間確實需要心理疏導,很多人,特別是湖北人,會把新冠病毒的症狀往自己身上強加,然後又不敢去醫院,就這樣擔驚受怕著日復一日~這個時候需要權威人士出來穩定民心,要相信5000年來,還沒有什麼能打到我大中華~加油(ง •̀_•́)ง


向日葵般溫暖的女子


在這個非常時期,關注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失眠、心慌、出汗、食慾下降、心情抑鬱的症狀,因此我們醫院還投入了心理熱線服務。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我們一起做個夢:停下以前匆忙的腳步,想想自己的來時路;宅在家好好地陪陪父母、兒女、妻子等家人;不去浪,泡杯茶,讀一讀放在案頭的那幾本書;收拾一下房間,翻看一下兒時的、曾經的舊照片;做幾套室內運動,為了能穿上去年買的新褲子。這不是夢,很多事情,往回看的時候,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幸許,現在的彷徨,焦慮,恐懼甚至絕望,在若干年後的你看來,也只是一場經歷,而其中的滋味,肯定與現在的不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災難會讓人反省,反省會成就未來。



這個是值得關注的。災難無情人有情,這次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確實讓我們全國上下一度陷入恐慌之中。雖然我們都知道源於武漢,甚至可以說成“武漢肺炎”,但是我們中國的其他所有地方一樣恐慌。2020的新年一直到現在,全國各地的各個城市都變成一座空城。每家每戶都閉門不出,不串門,不聚會,不走親戚。這次役情,幾乎凍結了我們所有的運動。

相對2003年的“SARS”,這次役情顯得更加恐慌和沉重,不光是會人傳人,就連患者的糞便裡面也攜帶有病菌。全國各地的工廠,學校,相關的國家機構通通延期開工,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好多道路還在處於封鎖狀態,還不知道什麼才能通車。外出的人員一律都要佩戴口罩。現在部分私人企業已經陸陸續續的復工了,只要屬於“湖北”籍的人員,不管去到哪裡,都要被隔離起來。

役情期間,只要在外出行,都可能會被疑為病毒感染者,都要被檢查。這是以往出現過的災情,除了“SARS”,空前沒有出現過的現象。不管是湖北籍人員還是其他地方的人,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會受到這次役情的影響。雖然已經治癒好了很多人,還不知道以後他們的身體會恢復得怎麼樣,這可能也是我們憂慮的。

還有未來武漢這個一線城市,各個方面的發展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們中國同時會面臨更多的考驗,都可能牽動著我們所有同胞的心。因為這次役情所引起的諸多因素,想必給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因此,在役情期間,去關注我們每一個同胞的心理健康是有必要的,一個人的健康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個人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了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健康。役情期間,關注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積極的參與,在家多和家人交流互動,互相關心,共同抗擊這次役情。


王雙叉


健康是指人身體上、心理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良好狀況。處於疫情期間的國民心理健康,更是需要關注和干預的。尤其對於湖北,武漢及其他重災區的民眾。

根據疫情的發生發展,截止今天確診人數之高,傳播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死亡人數之多……都是建國以來,我國發生的最大一次傳染病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從心理上恐慌擔憂,焦慮不安,人人自危的心理是必須的,也是非常正常的。尤其針對武漢災區人民來說,更是很難想象的。他們每天都在看著身邊的親友是否被確診中掙扎,在與親友的隔離觀察中提心吊膽,在一床難求中尋覓徘徊,在面對病友死亡中絕望恐懼……那種對生命的眷戀與渴望是我們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當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達到極限,無疑會有一些極端現象大量出現。

疾病可以傳染,而人的情緒也是可以傳染的。極端心理現象越多,影響面越廣,就一定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組織輕症患者跳舞,打太極,做操。醫務人員陪患者過生日……媒體讓武漢人民看到全國人民的馳援醫療隊,馳援物資保障充分,治癒率的不斷提高等,都會對疫區民眾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另外,我覺得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工作者,通過媒體做一些心理諮詢方面的小專題節目,幫助民眾瞭解病毒知識,掌握相關信息,同時對大眾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干預,也是一個很好的舉措。總之,疫情期間對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祈禱][比心][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