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員+戰鬥員+保障員 ——圖們市長安鎮政府宣傳委員李祉睿的三種抗疫身份

大年初二中午11點15分,李祉睿正在家中準備飯菜時,突然接到了單位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接到指令後,李祉睿急忙趕回工作崗位,近乎忘記了家中還有一個3歲大的孩子。

李祉睿是長安鎮政府宣傳委員,90後的她是個有著馬上1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今年春節,鎮裡並沒有安排她值班,但當她得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發的情況時,她毅然決然的衝在了全鎮疫情防控工作最前線,時刻堅守在工作崗位,誓與疫情奮戰到底。就在年前臘月二十八,她才剛剛做了腸內息肉切除手術。

履職盡責,我是長安宣傳員

不聚會,不出行,戴口罩......李祉睿深知此時此刻做好宣傳工作有多麼重要,對於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甚至可以說起著決定性作用。“請組織放心,作為宣傳委員,我有責任、有義務,也一定會抗好全鎮宣傳工作這面大旗!”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祉睿共編撰並編輯發佈微信平臺信息27篇,上報工作信息11篇,有力教育引導了村民群眾積極主動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上級決策部署提供了“第一手”精準信息。在她的努力下,鎮裡統一印製的宣傳旗幟在全鎮範圍內第一時間掛了起來,印有“XX”字樣的攔阻設施在重要路口第一時間立了起來,疫情防控播音大喇叭在各村第一時間響了起來。截至目前,全鎮未發生一起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情況。

勇毅篤行,衝任一線戰鬥員

宣傳員+戰鬥員+保障員 ——圖們市長安鎮政府宣傳委員李祉睿的三種抗疫身份

按照鎮幹部包村工作安排,李祉睿包保長安鎮長嶺村。春節以來,她在做好鎮內宣傳工作的同時,堅持與包保村緊緊的系在一起,共同統計外地返鄉人員信息,逐人建立工作臺賬,定時詢問身體狀況。圖們市確診首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後,大家意識到,圖們市距離武漢市似乎並沒有2500多公里那麼遙遠。全國確診病例不斷增加,防疫形勢愈加嚴峻複雜。返鄉人員外地住址、出發時間、返程方式、車次、經停地點、座位號,李祉睿將外來返鄉人員“一人一檔”信息翻看一遍又一遍,登記比對核查隔離密切銜接,協調指導不留死角事無鉅細。100餘次巡訪,200餘通電話,300餘頁檔案,就這樣,她與村班子一道,構築起了一堵堅固的病毒阻遏“防火牆”。

家的味道,再做後勤保障員

宣傳員+戰鬥員+保障員 ——圖們市長安鎮政府宣傳委員李祉睿的三種抗疫身份

疫情防控不是普通工作,走訪、排查、設卡、核查、勸返一環扣一環,特別是為保證上級決策精準高效,各類信息數據收集上報往往時間緊、任務重,駐村工作人員無法按時返回外的鎮機關就餐,工作忙起來中午的飯也吃不上。“天氣本就寒涼,如果再吃不上一口熱乎的飯菜,怎能會有飽滿的戰鬥力去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由我來做飯!讓所有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自掏腰包購置食材,前勤後勤無懼內外。即說即做,李祉睿又主動投身到該村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從未間斷。“李祉睿的辛勤付出,我們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中,非常感謝!”長嶺村工作人員如是說。

“但願蒼生俱保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親民愛民真感情,埋頭實幹講奉獻。”李祉睿正是以這種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平凡崗位上發揮著一名普通黨員幹部的光和熱,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基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用錚錚誓言唱響了新時代基層宣傳幹部的抗“疫”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