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中為什麼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楊鈺釵


答:《增廣賢文》說的並不代表真理,裡面的有韻諺語和文獻佳句只是某人、某時、某地、某境況的有感而發,絕大部分都是處世心得,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適應性,但也不乏偏激、狹窄之言。

舉一例,比如其裡面說的: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充分體味出這句話原創者因為窮、因為遇難,在求援、求助過程中受到過的奚落、挖苦和白眼;他在憤慨無限地說出這句話時,不但是對世道的控訴,也是對自己的激勵,更是對身邊人的惇惇告誡。

現在,我們讀這句話,不但要深切感受人情冷暖的殘酷,更要時刻告訴自己要自珍、自尊、自愛、自強。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金玉良言,足以指導我們謹記行事,少吃虧,少碰壁,少招人煩,少招人嫌。

但前面說了,既然只是經驗之談,自然就有片面性,不能代表全部。

你比如說,“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說的是封建社會司法黑暗,權錢勾結,黑白顛倒。

在舊社會,這句話無疑是有一定的廣泛性、有一定代表性的;但現代社會就不適用了,申張正義、懲惡除奸就全靠司法部門了。

同樣,“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從普遍社會經驗來說,這句話真的充滿人生哲理。

要知道,僧人中,有一心向禪的高僧;道人中,也有追求清靜無為地修行的道人。

但這部分人,絕對是少數。

更多的,是一些好吃懶做的無良子弟、流浪破落戶、甚至地痞、流氓、盜匪、殺人犯為了生存,掛羊頭、賣狗肉,加入到僧道隊伍中的。

《水滸傳》中有一首打油詩是這樣形容和尚隊伍: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

為什麼對和尚的評價這麼低呢?書裡面的解釋是,和尚每天就是打木魚唸佛經,既枯燥無聊,又沒有俗事煩身,堪稱世上第一閒。並且,他們一日三食由善士施主供著養著,住在高堂大殿僧房,高枕無憂,那麼,就容易胡思亂想,生出事端。

一句話,僧人隊伍和道人隊伍中,有絕大多數是“假僧人”、“假道人”。

去和這些“假僧人”、“假道人”廝混的人,能好得了嗎?

最後補一句,宋朝大詞人蘇東坡一生就愛與僧道為伍,但是,他結交的都是得道高僧、道學宗師,自然就不在“不交僧道便是好人”這句話的範圍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