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電影廠員工一家四口接連去世 柳帆常凱實為姐弟

湖北電影廠員工一家四口接連去世 柳帆常凱實為姐弟

2月2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門診大廳門外的患者。圖/財新記者 丁剛

  【財新網】(記者 蕭輝 包志明)正與疫情艱難抗戰的武漢,又添一起一家多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悲劇。湖北省電影製片廠2月14日發出訃告,其“像音像”對外聯絡部主任常凱因患新冠肺炎醫治無效,於當日凌晨4時51分在武漢市黃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55歲。而據財新記者核實,他的姐姐即是2月14日傍晚離世的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護士柳帆。姐弟二人分隨母姓和父姓。

  財新記者從常凱大學同學處獲悉,常凱和他的父親、母親、姐姐在半個多月裡也陸續患新冠肺炎離世,其同樣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中。

  據常凱的同學介紹,常凱夫妻和父母住在盤龍城小區,1月24日除夕夜,常凱在家中掌勺和父母一起吃團年飯。1月25日,常凱父親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症狀,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送至多家醫院,均被告知沒有床位接收。常凱無奈只能將父親接回家,由他和姐姐一起照顧。但三天後,常凱父親即很快離世。2月2日,常凱的母親亦因新冠肺炎去世。2月14日凌晨,常凱因新冠肺炎去世,緊接著當天下午,常凱姐姐,也就是武昌醫院護士柳帆,也因新冠肺炎去世。目前,常凱的妻子正在重症監護室搶救,柳帆的丈夫作為密接者也在隔離中。17天,一家四口居家傳染新冠病毒,相繼離世,朋友為此難過唏噓不已。

  2月15日,武昌醫院官方微博曾發佈消息,該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護士柳帆,於2月14日下午18時30分在全力搶救後無效病逝,享年59歲。官微稱,柳帆年資較長,沒有安排去發熱門診導醫臺、預檢分診臺等一線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嚴格按照防護要求做好醫護人員個人防護。多名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向財新記者透露,常凱的父親是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的退休員工。

  常凱的大學同學證實,常凱在去世前寫了一段遺言,講述求醫之艱難:“大年初一,老爺子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送至多家醫院就治,均告無床位接收,多方求助,也還是一床難求。失望之及,回家自救,床前盡孝,寥寥數日,回天乏術,老父含恨撒手人寰,多重打擊之下,慈母身心疲憊,免疫力盡失,亦遭烈性感染,隨老父而去。床前服侍雙親數日,無情冠狀病毒也吞噬了愛妻和我的軀體。輾轉諸家醫院哀求哭拜,怎奈位卑言輕,床位難覓,直至病入膏肓,錯失醫治良機,奄奄氣息之中,廣告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常凱出生於1964年,1989年進入武漢大學新聞系攝影專業學習。他的同學稱,大學時期的常凱一頭飄逸的長髮,很有才氣,為人隨和,享有才子美譽,畢業後進入湖北省電影製片廠。湖北省電影製片廠的訃告稱,常凱自參加工作以來,一貫愛崗敬業,積極肯幹,工作作風踏實,在歷任崗位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曾多次被評為湖北電影製片廠標兵、先進工作者。他對人和善,樂於助人,深受職工的尊敬和好評。

  “常凱是那麼善良隨和的一個人,一家四口就突然離開了,我們大學同學很難接受。希望這樣的慘劇能讓人知道,並被追問,這到底是誰的過錯。”常凱的大學同學說。

  自1月23日交通封城以來,因為醫院床位嚴重短缺,武漢大量病人無法確診、住院。早期對疑似病例疏於管理的駝鳥政策,造成了多重問題。其一,患者得不到及時診斷,無法及早治療阻斷病程,導致快速發展成重症、危重症,極大提高了致死率;其二,大部分疑似病人無法入院隔離,只能在家等待床位,家庭性傳染和社區性傳染等聚集性傳播持續,形成規模更為可怕的新增病例;其三,疑似病人發展到重症、危重症後,會出現呼吸衰竭等無法自抑的症狀,必須到醫院進行醫學處置,不得不來回於居住地和多家醫院排隊掛號、輸液以及等待核酸試劑盒檢測和入院,導致更多交叉感染。財新記者在前線獲悉的患者無法就醫,從輕症拖延成了重症再到危重症,高燒不退、呼吸衰竭進而病死家中,甚至一家多人患病幾至滅門的慘劇都不是一例兩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醫學界認為新冠病毒對各年齡段人的易感性並無多大差別,在家隔離和病情拖延得不到有效醫學干預,也是導致家庭聚集性傳染和輕症患者發展成重症的主要原因,但根據財新記者對多名一線重症治療專家的採訪,新冠肺炎輕症發展成重症的平均比率在15%-20%,而有些家庭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明顯偏高。一位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專家對財新記者表示,這或許跟新冠病毒與某些特定基因或者體內菌群“更為親和”有關,他建議加強病理學檢驗,幫助科研人員加快新冠肺炎患者病理改變和疾病機制等相關研究。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