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工學院土木專業以後就業怎麼樣?

阿福帥


鹽城工業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長期以來學院堅持人才培養根本,圍繞學風建設--加強教育引導,把“知識是打造人生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的思想貫徹大學四年教育全過程,學院開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水排水、建築學四個本科專業。

其中土木工程學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終身學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激發人們學習,並助推人的發展。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初步具備相關注冊工程師的基本知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鹽城工學院土木專業包括建設工程、道路橋樑、城市與地下工程等多個方向,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等,這些都是能看出來將來很好就業的專業和學科。

主要就業方向,學成後可在設計院所、施工企業、政府職能部門、各類開發公司、大中專院校等從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房地產開發與土木工程相關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工程質量監督及教學工作。

希望您以後能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希望能對您有用!






百舸齊流


鹽城工學院1958年開設建築材料專科專業,1984年成立建工系,1985年招收工民建專科學生,1996年招收建築工程專業本科生,2004年原建工系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等39人,博士及博士研究生30人,碩士57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江蘇省教學名師1人、江蘇省新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人選3人;有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師、一級註冊建築師、註冊岩土工程師、註冊監理工程師和註冊房地產估價師等資格近40人次,建築工程系教學團隊是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岩土與地下工程教學團隊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學術團隊,“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院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營造“教書育人”濃厚,湧現出許多先進典型。土木工程學院是“江蘇省先進集體”,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是“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教工黨支部是學校“先進黨支部”,建築工程系被學校授予“教書育人先鋒崗”榮譽稱號。

學院開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6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專業2009年成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0年被批准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首次通過住建部認證,2013年成為國家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2015年成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2017年通過專業評估(認證)複評。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年通過住建部首次認證,2019年通過江蘇省品牌專業驗收,目前已申報國家一流專業。學院4個專業也是江蘇省土建重點專業類建設點。

學院以國家沿海開發戰略為契機,彰顯鹽城沿海地域特色,圍繞沿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灘塗土地資源開發,在土木工程新材料與新結構、灘塗軟土加固與地下空間開發、區域水環境及其水汙染防治等領域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產學研、住建部科技項目等省部級項目50餘項,發表SCI、EI檢索的高水平論文7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餘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7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縱橫項到賬科研經費2000餘萬元。同時,學院與南京建工集團、鹽城市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南通二建集團、南通五建集團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為促進蘇北乃至江蘇地區的城市建設作出了貢獻。

學院擁有“新材料與江蘇沿海基礎設施建設示範實驗中心”、“環境保護海塗生態與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建築結構性能提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市級重點實驗平臺,包含BIM實訓室、測量實驗室、力學實驗室、結構實驗室、道橋實驗室、工程管理實驗室、土工實驗室、給排水實驗室、能源與環境應用實驗室等13個專業實驗室及1箇中心機房,實驗設備總值2300餘萬元,建築面積4200m2。另外,實驗室擁有電液伺服結構疲勞試驗系統、雙通道電液伺服結構試驗系統、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壓力機、瀝青混合料萬能試驗機、微機控制瀝青混合料動態疲勞試驗機、拖車落錘式彎沉儀、旋轉壓實儀、GDS動三軸、共振柱、氣相色譜儀等一大批大型設備。

學院面向全國31個省市招生,現有在校本科生1900餘人。長期以來,學院堅持人才培養根本,圍繞學風建設中心——加強教育引導,把“知識是打造人生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的思想貫穿大學四年教育全過程;樹立典型,強化心理引導和心理暗示,加強考研宣傳和指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考研服務,引領優良學風;搭建比賽和活動平臺,推進實踐,激發興趣,享受成功;加強課堂管理、營造宿舍文化,避免或減少不良誘惑;及時對發展不均衡的學生進行預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學風建設道路。學生參加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累計通過率80%以上,計算機二級通過率90%左右。學生參加國家、省、市有關科技文化體育競賽活動屢屢獲獎。學生考研升學率保持20%左右,是學校的先進單位。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青睞,學院連續獲得學校就業先進集體榮譽。在開展本科教育的同時,學院還探索碩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學院與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加拿大蒙克頓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開展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學院目前有12名教師受聘為其他高校的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協助上述高校培養碩士研究生近80人。


一肩明月


居然有建築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