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頭版頭條:深圳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


按下“法治鍵”,戰“疫”更有序
深圳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


廣東深圳是人口輸入大市,隨著復工潮臨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從2月16日起,深圳市地鐵全面升級實名制乘車,以保障疫情防控可追溯,增強公共交通搭乘安全指數。在實施這一舉措前,深圳市有關部門就對外發布公告,解讀措施細節並進行宣傳引導。


新冠肺炎疫情戰“疫”打響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把科學防控和依法有序防控作為疫情防控的關鍵武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導政府各職能部門依法行政,引導市民依法辦事,確保深圳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指出,深圳市各級各部門要全面依法履行職責,發揮職能作用,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和配套制度,推動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法治力量、提供堅實法律支撐和有力法治保障。


法制日報頭版頭條:深圳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

依法有序作為行動指南


面對如何為疫情防控提供依法科學有序的法治保障這道“必答題”,深圳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進入“戰時狀態”,以先行示範的擔當作為,及時按下“法治鍵”,讓深圳戰“疫”更有底氣、更有力量、更有秩序。


1月26日,深圳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後,深圳市司法局立即組建疫情防控工作法律服務組作為戰“疫”最強法律智囊團,為深圳全面依法有序防控疫情提供法律意見和法律服務,吹響全系統戰“疫”集結號。


1月27日,法律服務組梳理出深圳市政府在人員隔離、緊急措施、調用徵用、應急處置、流動人口管理、交通衛生檢疫、信息發佈、群防群治、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法定職責和權限,確保疫情防控的重大決策和相關措施於法有據。起草了《深圳市民告知書》《來深人員告知書》《在深企業告知書》3份告知書,得到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高度認可,並於2月2日對外發布。


告知書號召市民自覺維護防控秩序、來深人員自覺隔離觀察,號召在深企業自覺承擔起疫情防控的責任和義務,落實復工、健康責任人制度,配合開展隔離,維護市場秩序,維護和諧勞動關係,為深圳全市疫情防控注入了強勁的法治動力。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指出,疫情防控是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大考,要全面提升法治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效能,要依法有序防控,不忘進一步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不忘保護市民的人身權、人格權和財產權。


此外,深圳市司法局下屬監所單位聞令即動,在廣東省監所單位率先實現封閉管理和隔離備勤,取消休假,全警按“執勤戰鬥、隔離備勤、外圍保障”模式,分三批全部投入疫情防控戰。


法制日報頭版頭條:深圳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

法治思維開出防控良方


目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作為人口輸入大市,即將面臨返深高峰的到來,這不僅讓疫情防控十分“吃勁”,還要面臨“疫情輸入”的巨大風險和考驗。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體現法治城市示範。”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辦主任餘新國再三強調。


“法治城市示範”的定位使得深圳在這次依法戰“疫”中既無“作業”可抄,也不能簡單“抄作業”。


對此,深圳努力做到上場就是示範,舉手投足都要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發佈行政命令、作出處理決定時始終要以充足的法律依據為準繩、以充分證據認定的事實為依據,事事開出彰顯縝密法治思維的“戰疫良方”。


依法防疫要求有法可依,要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嚴格規範執法。深圳市司法局第一時間彙編了防疫法律法規彙編,並就實踐中出現的難點問題與深圳市人大法工委保持溝通,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將疫情防控相關立法納入立法計劃;會同有關執法單位編制發佈了2.8萬字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間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工作指引》,為衛生健康、市場監管、治安、環境衛生等重點領域行政執法提供基本原則、查處要點等指引和標準流程,引導規範執法,執法機關、企業、市民都吃下了定心丸。


法制日報頭版頭條:深圳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開展疫情防控

精準服務彰顯法治擔當


疫情防控中的一些緊急措施,不僅可能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而且可能產生很多法律問題,停工、停業期間員工工資誰來支付?把疫情嚴重地區來深人員安置在健康驛站隔離有什麼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拒絕接受隔離有什麼後果?


這一連串的問號都需要拉直,因為每一個問號都代表著市民的關切。與其讓這些疑惑通過網絡發聲,不如辛苦一點、細緻一點、操心一點,讀懂他們的期待,和大家良性互動,在細節上做足功課。


對於這些問題,深圳市司法局逐一審核把關、預判作答,充分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中基礎性保障作用。針對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事項,不僅提供了執法指引,還就佩戴遠程醫學觀察終端等電子設備進行法律論證;針對捐贈事項,著手編制捐贈規範化、透明化的合規指引,並對市屬國企捐贈事項進行法律論證;針對入境外籍人士,會同深圳市外辦、市衛健委起草發佈《給經深圳市入境外籍人士的溫馨提示》;針對延遲復工、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人員防控、臨時徵用、確診病例信息公開、中小企業減負政策、政府物業減租、緊急防疫物資採購等事項,都進行充分的法律分析並給出法律意見。


深圳市、區兩級分類推進,做好應急及儲備政策研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戰:就勞動關係問題,深圳市司法局編制了疫情期間勞動法律問題解答指引,坪山區編制了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合規操作指南,光明區對企業復工開展了法律分析;就徵用問題,深圳市福田區率先擬定臨時徵用工作指引,創造性草擬了徵用補償協議;龍崗區、寶安區、羅湖區、龍華區、南山區、大鵬新區、鹽田區分別就相關防控疫情期間市民關注的問題編制解答指引。


為讓市民明白,“守法”和“宅”一樣都是做好社區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武器,都是配合政府,履行法定責任和法定義務,深圳市普法辦就此發佈了《行有循而不亂——告深圳市民書》,要求市民、企業經營者、其他組織理性防控、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編印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法律知識問答》,以問答形式就疫情防治、政府管控、刑事責任、對勞動關係的影響等52個方面的問題向市民宣傳普及。


在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及群眾來訪接待實體平臺暫時關閉後,深圳開通了線上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申請、公證服務、司法鑑定在線雲調解,行政複議也可通過郵寄方式提出複議申請。前海公證處“抗疫不打烊”等相關服務實行預約辦理。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劉慶生要求,疫情防控全流程依法合規,一線防控工作要依法防控,依規處置,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