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在家會做些什麼?是天天看書學習,還是玩手機、上網、看電視呢,又或者其他?

翠花的餘生


每天早上監督二寶彈古箏,大寶讀課文。英語。數學公式,控制三寶不要影響兩個姐姐。自己在看手機都有啥通知


長不大的三胎寶媽


這十幾天,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從來沒這麼開心過,平時孩子們去上學住校,老公上班,一天就我在家,中午做一碗飯,吃不完,晚上再做一碗,也吃不完,倒了可惜,不倒又不想吃。有時候想做個排骨湯,想著一個人也吃不幾口,又懶得動。然後等到星期天都在家,好好做幾個菜,特別開心!一家人就是應該在一起熱鬧才好,這次疫情我們都不出門,我就不停地做飯,做好吃的,包餃子,蒸魚,炸丸子,燉肉,孩子想吃啥,就做啥,不會就上網查,看老公也不煩了,他還學著做家務,我們也不吵架了,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唯一的遺憾不能回孃家,和父母視頻聊天挺開心的!

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孩子們迴歸校園,大人該上班上班,萬物復甦!







阿敏納


這段時間對我個人的生活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大的轉折,目前為止,我的親朋好友沒有受到感染,這一點,請允許我自私地暗自慶幸。

年前疫情還沒有到來之前,我正在給自己規劃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這重新使我煥發了生命活力,但是剛開始的時候難免還是有些搖擺猶豫,心裡還是有很多雜念,並沒有完全地看透。然而正好疫情來了,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了下來,人們開始關心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我更能深刻的意識到生活並不是一定要過成什麼樣子,我們可以去重塑生活,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於是我真的開始在享受這段時間。

我每天都在六點鐘之前起床,跑五公里(街道幾乎沒人,所以不怕感染),早中晚餐一頓不落,但也不多吃,吃嘛嘛香,中午趴在桌子上打個盹(睡床上容易睡過頭),這樣保證了我一天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早上從起床開始,我就開始瘋狂地學習,看書,聽課。其中最主要的是英語,因為我的夢想是在一個世界最前沿的領域有所成就(就算不能有成就,起碼我可以欣賞它),英語是必要的工具,所以我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攻克英語,不到一個月,感覺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非常舒心。

瑞雪兆豐年,苦難必定會孕育更大的成功,我覺得中國社會經歷這件事情之後一定會有很多非常有益的改變,我們這個群體會更加成熟,更加智慧。作為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價值和追求,去致力於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過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愛你們,我愛這千瘡百孔的世界😀



韋炳蔚大爺


疫情期間我已經半月沒出過門了!外出購物扔垃圾都有老公代勞。每天八點半自然醒,第一件事翻手機看看疫情的進展,每天都在期盼好消息的到來!然後起床做早飯、收拾屋子、陪寶寶玩,午飯後寶寶午休,我就打開手機看看怎麼可以拿手機掙錢,每月的房租、生活費也是一筆大開銷,疫情期間也不能出去掙錢!通過這幾天憋家裡的研究覺得西瓜視頻還是比較適合我,正在努力學習!希望能夠成功!也希望這場疫情趕快結束!中國加油!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們你們辛苦了![祈禱][祈禱][祈禱]


影視精華液


早上八點起床給孩子做餵奶,陪孩子玩,十點開始準備午飯,一點左右哄娃睡午覺,兩點開始做家務(疫情期間要保持屋內衛生及通風情況,地板每天最少拖兩次,擦玻璃,屋內消毒),五點準備晚飯,七點左右收拾完畢,陪孩子玩、講故事、躲貓貓......八點半哄孩子睡覺。十點鐘左右才有自己的空閒時間,忙忙碌碌的一天,比上班都累啊。


夢想期望之福星高照


由於我本身就比較宅,所以在疫情爆發後需要居家隔離期間。我覺得跟我平常的生活沒多大變化。加上我們回老家過年了,就一直呆在老家,每天就是帶孩子,我有兩個孩子,大的才四歲,小的一歲,都是需要人照看的年紀。有空的時候我會看看手機。我喜歡看關於掙錢的視頻[捂臉]。


藝夕韻


疫情期間,大家都會在家裡做些什麼呢?我相信很多朋友們也會很好奇這個問題。今天我就以我為例,給大家講一下我在家的一天。

一般呢我都是在7:30或8:00就起床了,早上簡單做個早飯什麼的,然後就開始我的學習之旅,因為我是一個新晉法律工作者嘛,所以我要不斷的學習,就是平常上班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共同進步,所以為了儘早追上同事的步伐,只能哪跟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努力,畢竟付出了才能得到回報嗎。

有時候學累了,就在家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因為長時間坐著會對脊椎和頸椎不好,所以一般學三、四個小時左右我都會起來做一些拉伸運動,畢竟疫情期間嗎,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也是很重要的。

然後就是晚上做一些自己愛吃的東西,然後給父母和朋友打個電話問一下當地的情況,叮囑他們保重身體。或者和幾個朋友玩一會兒遊戲,因為不能總是學習嗎,要勞逸結合,偶爾讓自己輕鬆一下也是很不錯的。其實乍一看我的一天也是單調枯燥的,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找一些新鮮感,比如網上看的文章,比如今天的天氣。所以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事兒,給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趣味就好啦。這就好比給一碗清水,倒入菜和調味品,最後就變成了一鍋美味的湯。

更加具體請看視頻\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5311495d0054321bf629ac1b8cb2dfd\

戰友小蓓闖北京


看書學習翫手機上網看電視這都是很普遍的,城市裡的人估計基本上就是這樣子的,當然也有一些可以直接宅在家裡工作的,很多網文作者差不多都是這樣。如果在農村的話,相對而言活動空間會比較大,雖然我們這裡各個進出村通道都設了卡,但是村裡的人基本上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在村子裡走家串門嘮嗑聊天那都是常有的事,只是不能出去而已,還有要是閒得無聊你還可以到田裡去轉悠幾圈,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不剛立春嗎?你可以感受一下春天泥土的氣息。還有一些中年人,多半是中年人聚成一窩,打麻將的打麻將,打牌的打牌,還邊磕著瓜子,似乎疫情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什麼影響。


空鳴澗


從來沒有哪一年的春節假期,像今年這麼長,也從來沒有哪一年的春節,像今年這樣讓人永生難忘,是的,因為新型冠狀肺炎,我們過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春節,我們在本該歡慶的日子裡承受著恐懼,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對我們這些沒被感染上的幸運兒來說,在家隔離的日子,你會選擇做什麼呢?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有著不同的選擇。

1:對於辦公室白領來說,這是一個絕佳充電的機會 平時忙著工作,忙著照顧家人,基本沒有自己時間,現在一下閒在家長達半個多月,可以將那些曾經來不及看的書撿起來看了,個人成長類的,文學類的;或是將自己曾經有興趣卻沒時間去發展的愛好,也可以拿出來練練手了,比如說畫畫啊,書法啊;更或者根據工作需求,可以報些網上課程,跟著學起來,比如學下如何精進PPT啊,如何CAD製圖啊,如何PLC編程啊,只要去堅持學習了,相信一定會有收穫。



2:對於全職帶娃的媽媽來說,可以鑽研廚藝,嘗試更多的菜品 每一個帶娃的媽媽,絕對是個好大廚,為了孩子們能吃的有營養,長得更強壯,媽媽們都生生的將自己逼成了大廚。燒菜到一定境界,也是一種享受,當你看著自己精心烹飪的食物,被吃的盤底朝天時,那樣一種成就感和幸福感,難以言喻。所以利用這段寶貴的日子,全職媽媽們,可以開發更多的菜品,讓自己廚藝更上一層樓。



3:對於經商的老闆們,可以好好思考下,當下的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如何應對今年的生意? 這場國難,如果說有不受影響的企業,那可能是生產口罩,酒精,體溫計的廠家了,他們現在日夜開工都供不應求,但對於其它行業的企業來說,損失是難免的,如果應對未來的局面,作為企業主,需要適時度勢,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總結,思考,拿到應對方案來,才是立於商揚的不敗之本。



4:對於以幹體力為主的工人和農民工來說,休息,陪伴家人便是最好的先擇 一年四季辛苦操勞,這次假期一下延長,對很多習慣了忙碌的人來說,可能感覺空落落的,但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既然歇著了,就好好休息一下,陪陪家人嘮嗑,為家人燒一日三餐,這是難得的時光了。



5:對學生來說,這是查漏補缺,複習鞏固的好時機 俗話說,不怕班上有學霸,就怕學霸放寒假,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每天做好計劃的作業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補補薄弱的科目,相信在開學後,能讓大家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疫情阻斷的是我們出行的距離,但是阻擋不了我們空中距離,大家通過網絡,和親人,朋友溝通,通過網絡,學習各種各樣知識,通過網絡,也可以處理部分工作,總而言之,不能出行,我們也一樣能充實的度過每一天,就看你如何選擇了。


蒲公英的喁語


應該沉澱下來,好好的給自己補補課,努力的提升一下自己的認知和格局。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疫情就是危機,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會,危機越大,機會也就越大!

疫情之後,有很賺錢的行業會爆發,現在好好“宅”在家裡抓緊學習知識,因為,疾情催生“宅”經濟。未來,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會進一步崛起,當人們養成了習慣,今後人與人之間見面會減少,能在線溝通就儘量少接觸,購買東西會更習慣在線上互動,現“宅”在家,好好學習有關線上的一些知識,特別能通過什麼方式“宅”在家裡能賺錢,這段期間,今日頭條,抖音,騰信視頻等成為更多人參與進去,這些都成為巨大的商機。疫情與危機,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脫穎而出的機會。真正的聰明人,決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危機!

同樣是封閉,有的人可以玩兩個月遊戲,有的人卻在趁機休整學習。

其實,一個人只有在靜下來的時候,才能深度思考問題。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轉折點,機遇都在拐點。大家都知道,跑步的時候只有在彎道才容易趕超別人,彎道就是轉折,人生的逆襲都發生在拐點。

我們應該抓住這幾個月的時機,深度反省自己的問題,認識自己的不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徹底認識自己,是每個人/企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