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才比得過莎士比亞嗎?你怎麼看?

莊生荒谷


他們倆人的才華不可一蹴而就,因為李白和莎士比亞是東西方兩個語言差異的文明文化。

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的重要特徵,幾乎篇篇有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

李白是浪漫派詩人,寫的詩歌絕大多數是沒有嚴格的格律,但這並不妨礙他作為唐代大詩人。唐詩不能翻譯成英文,所以李白代表的是中華文化,是國人的。

莎士比亞是英國戲劇家,詩人。他在創作過程中,也為擴充英語的單詞作了很大貢獻。他的詩歌是屬商籟體,好比唐詩的律詩。所以說莎士比亞是世界的。

文學的意義不在於比較文學與文化的高低,而是在於領略文學的審美價值,以及不同文化的獨特意蘊和內涵。


新星滿滿


李白,莎士比亞,其詩才平分秋色。

每當我頌讀了英國大詩人莎士比亞的第六十首《十四行詩》,我就會聯想起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這首膾炙人口的《將進酒》來。

欲評論東西方兩位大詩人,首先來欣賞一下他們這兩首詩吧。

1.十四行詩,第六十首

(莎士比亞)​

正像海濤向卵石灘頭奔湧,​

我們的光陰匆匆地奔向滅亡;

後一分鐘擠去了前一分鐘,

接連不斷地向前競爭得匆忙。

生命,一朝在光芒的海洋裡誕生,

就慢慢爬上達到極峰的成熟,

不祥的晦氣偏偏來和他爭勝,

時間就搗毀自己送出的禮物。

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

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

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

什麼都逃不過他那橫掃的鐮刀。

可是,去他的毒手吧!我這詩章,

將屹立在未來,永遠地把你頌揚。

2.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歸。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李白和莎士比亞是不是都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朋友們,你們看呢?




莊生荒谷


  • 回答這個問題不可一蹴而就,因為李白和莎士比亞是東西方兩個有語言差異的文明文化。
  • 李白以詩和散文為主,他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而莎士比亞除了藝術劇本的創作外,也有十四行詩。在沙士比亞創作過程中,也為擴充英語的單詞作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唐詩不能翻譯成英文,所以李白代表的是中華文化是國人的。莎士比亞是世界的。
  • 從藝術層面看,莎士比亞更勝一籌,因為他的戲劇藝術是李白所沒有的。但在寫作詩歌方面,因李白是浪漫派詩人,寫的詩歌絕大多數是沒有嚴格的格律,但一點也不妨礙他作為唐代大詩人。莎士比亞的詩歌是屬商籟體,好比唐詩的律詩。所以各有千秋。

文學的意義不在於比較不同文學乃至不同文化的高下,而在於領略不同的文學各自獨特的審美價值,以及由文學所折射出來的不同文化各自的獨特意蘊與內涵。


冷雨似箭


作為中、英文學發展史上兩位統領風騷的大詩人,李白和莎士比亞以其創作的詩歌分別為本國文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並對世界詩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兩位詩人在創作中都倡導了寫實與抒情相結合的詩風,這與他們頗為類似的身世遭遇不無關係。李白懷著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遍於諸侯”,“歷抵卿相”,並在而立之年,向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韓朝宗遞交了充滿激情的自薦信——《與韓荊州書》。也是在三十歲的時候,莎士比亞曾將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斯》呈獻給庇護人騷瑟普頓伯爵,以求得到他的支持,並在詩集的扉頁上附了一封和李白《與韓荊州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自薦信。給權貴寫信這種看似偶合的人生經歷,真實反映了兩位詩人對理想追求的迫切與執著。但昏庸的統治階級並沒有真正重視和愛惜人才,嫉賢妒能的社會也沒有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李白在被玄宗召至長安待詔翰林不久便由於奸佞毀謗而遭貶謫,壯志難酬。莎士比亞雖然初到倫敦便引起轟動,但很快就遭到“大學才子”羅伯特·格林的嫉妒與攻擊,使他一度身陷困境。此時“悲憤”是兩位詩人詩作中共同的旋律。 但兩位詩人並沒有在“悲憤”中消沉下去,而是始終保持一種自強不息的高貴氣節,堅信詩歌創作的偉大力量,這種信念又進一步昇華成一種崇高的“樂觀”精神,使他們的詩作充滿了對人生無限的熱情。 這種看似矛盾的“悲”與“樂”其實正是辯證的統一。一方面,他們統一於化悲為樂的開闊胸襟之中。這種開闊胸襟需要宏大的理想,艱苦卓絕的毅力和磅礴的浪漫主義氣勢。另一方面,這種辯證關係體現了他們所處時代的特徵,反映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規律性。


乾坤書書


李白他所作詩歌,總體風格豪放俊邁,清新飄逸,大氣磅礴,氣勢十足。各大文人對李白的評價:

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杜甫:“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辛棄疾:“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憶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賀知章:“謫仙”(《本事詩》)。

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楊升庵:李太白為古今詩聖。(《周受庵詩選序》)這還不足以證明李白詩的偉大嗎?

至於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最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劇作家之一。他被譽為英國的民族詩人和“艾芬河的吟遊詩人”(或直接稱為“吟遊詩人”)。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劇本、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作。他的劇本被翻譯成所有主要使用著的語言,並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劇作家。

我愛李白,也愛莎士比亞,但我內心從來不會問他們倆誰更厲害或更偉大。對我來說,你可以問:莎士比亞好在哪裡?李白好在哪裡?但是你不應該問他倆誰更好一些。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較勁,我會覺得自己在犯傻。

上面所說純屬個人感覺,因為自認為能欣賞李白,也非常喜歡莎士比亞(讀過他的絕大部分劇本,一半超過兩遍,少數幾部超過四遍)。如果問自己李白杜甫白居易誰更偉大,對我來說答案很明顯。但如果問李白和莎士比亞誰更厲害,第一反應是沒有答案,仔細一想會覺得我不應該去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赤壁懷沙


不同民族的文學,各有其福特的發展道路,各有其統領風騷的大詩人,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而莎士比亞詩文的特徵和劇院實際效果有關,沒有可比性。




Lenas


從藝術層次看,我認為莎士比亞更勝一籌。

因為他的戲劇藝術是李白所沒有的。但是在寫作詩歌方面,李白是浪漫派的,寫的詩歌絕大多數是沒有嚴格的格律,但也不妨礙他作為唐詩大家。莎士比亞的詩歌也就是商籟體,好比唐詩的律詩,當然他有點兒像子美,產量驚人。所以各有千秋。


寧鄉田土


這要看東西方各自的文化影響力的消長了。因為,所謂強者的文化,往往更加受人關注。



什麼叫強者?自從社會達爾文主義風行以來,誰的拳頭硬,誰就是強者。因為拳頭硬,就擁有話語權。然後,其文化就被認定為先進的,也就更容易被追捧。其實,這樣看問題是片面的,也是不完全正確的。


近幾百年來,以歐美為中心的傾向,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歐美各國的紛紛崛起。在這種情形之下,西方的莎士比亞的文化影響力,在世界其他各國,遠遠超過東方的李白,一點也不出奇。



李白是唐代詩人,也是飽受讚譽的唐詩的傑出代表。他的浪漫主義情懷,令人神往;他的絢爛多彩的詩篇,今天的人們還在吟誦。稱李白為世界文化名人,一點也不過分。



莎士比亞,活躍於16世紀的女王伊莉薩白一世的年代。其實,他的戲劇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他的十四行詩。16世紀的英國,剛剛踏進了資本主義社會。莎士比亞的出現,也意味著,在英國吹響了文藝復興的號角。


李白是唐詩的代表,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的旗手;李白來自於1300年前,莎士比亞成名於歐洲中世紀的後期;李白的詩篇傳遍了東方各國(至少可以說以東方為主),莎士比亞的戲劇隨著西風東漸,逐漸為世界各國所熟悉。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看,隨著中國的全面復興,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定會重新煥發其勃勃生機,也更加會被世界所瞭解和認識。李白與莎士比亞誰更厲害?也許,這個問題,讓百年以後的人們回答更好。


俚言雜談


李白以詩歌名世,莎士比亞以戲劇名世。不能評判誰比誰強。就像印度之有泰戈爾,俄國之有普希金,德國之有歌德,英國之有拜倫。中國的李白和英國的莎士比亞,也不能拿來與他們任何一個人比。李白的詩歌,一貫以高亢的主筆調謳歌人世,是進取的風格。而莎士比亞的詩和戲劇是以猛烈的批判,傾瀉他對人世醜惡,陰謀的鞭苔。這也難怪,李白出身於大唐李氏皇族血脈,才高八斗,終生以遊歷山水為務,不管錢帛從哪裡來,總有來處。他一不仕宦,二不從商,三不事桑麻。只用眼看,用腳丈量,感到世界山水怎樣的好,他就熱烈地用詩歌把心裡奔騰的嚮往寫出來。而莎士比亞出身微賤,以做趕馬車的車把式為業。他少年學拉丁文,父親經營皮毛生意破產後,為謀生計他當過賣肉的學徒,鄉村教師。二十歲後才到倫敦的劇院當馬伕,雜役,然後入劇團做演員當編劇作導演,最終成為一個劇院的股東。所以,在與西班牙大作家《唐,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同一天去世前,他都只是一個描寫犧牲與悲劇的平民作家。不管是他的154篇四行詩歌,還是他的那些戲劇,比如:羅宻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李尓王,哈姆雷特,雖然都對生活,愛情進行了歌頌,但感覺那種深刻的對陰謀,背叛的批判,就像霧都倫敦,有點讓人心生拔涼!所以,出生不同,經歷不同,創作的主旨不同就決定了作品的各有千秋。好比曹雪芹與法國的雨果,都是寫悲劇的文學大腕,你能說誰比誰更偉大嗎?因此文學家,詩人,各個國家各自有自己的高峰!


李老根2017


李白和莎士比亞都是文學史上最璀璨的巨星!如果非要比較的話,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一個照耀人類的白晝,一個點亮世界的黎明,一個橫空出世在東方,一個萬古流芳在西方,珠聯璧合,有了他們,世界文學史才如此完美的呈現給千秋萬代的後人,他們一個是語言的天才,一個是天才的語言大師,登峰造極不為過,後無來者也恰當!我們時而頂禮膜拜在《哈姆雷特》《李爾王》的舞臺,時而如痴如醉地沉迷《窗前明月光》,一襲白衣自帶仙風道骨,一柄長劍瀟灑地北天南,斗酒詩百篇,千古第一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試問天下誰能如此氣貫長虹!五千年華夏文明造就了一個李白,有誰能比!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白,沒有華人的地方也有李白的詩章,李白帶給世界一個唐朝,帶給後人一個詩歌帝國,沒有國界,沒有種族,沒有語言之不同!此時,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紀之初,東西方一起吟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的,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正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