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加滿油後,為何總感覺後半箱汽油不耐燒?

範文海


那是因為你開的轎車,你若是開大貨車,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開車的人都知道,把油加滿了以後,前面的特別耐跑,到了後面嚇得蹭蹭快,或者是汽油車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柴油車不明顯,很多車友就不明白了,這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說大貨車,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會比較少一些,一方面我們看到大貨車的油箱,在外面可以看清楚,他是一個四方體,上面和下面一樣寬,長寬高都是一樣,那麼這樣的油箱設計,就是平衡狀態,一般情況下出現,有表迅速減少的可能性比較小,為什麼轎車或者乘用車,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接下來畫重點,為什麼汽油車,容易出現油箱的前半箱油,很耐用,其實很簡單,大家都知道汽油是容易揮發的,汽油還有一個揮發容器收納箱,叫做碳罐,每當車輛放一晚上,或者是新的加油,都會有很多汽油會發到碳罐裡面,那麼最先燃燒的,一定是碳罐裡面收納的這些汽油,這是一方面因素,在柴油車上就沒有這種裝置,柴油也不會進行太快的揮發,所以柴油車,油耗感覺平衡。

另一方面因素,就是油箱的設計,郵箱根據車輛的設計,會有不同的形狀,有的郵箱上邊寬,下邊窄,或者凸凹不平,更大的利用有限的空間,所以油箱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最後,我們從油表上看到的數據,都是由傳感器,形成的數據傳遞到油表上,那麼這個傳感器,不可能放在郵箱頂上,而是在油箱側面,而且油箱加滿了以後,傳感器是被完全湮滅狀態,那麼,油表顯示沒油了以後,為什麼還能跑50公里,就是因為傳感器,觸達不到的地方,他還是有油的,只要油泵能夠觸達的地方,基本上還能走。

所以,油表顯示的,可能不太準確,另外郵箱也有不規則性,汽油也容易有揮發的可能性,進入了碳罐,那麼,就先消化碳罐裡邊的汽油,柴油車就沒有這樣的裝置,柴油車或者大貨車,這種感覺就比較少一些。




超級自駕遊


說一下我的經驗,我的車是16年的寶馬3系,儀表油量顯示有4個,一般情況下第一格和最後一格是最耐燒的,中間兩格比較不耐燒。我就從個人的猜想方面出發去探討一下。

第一格耐燒是因為油加得太滿了,而儀表是顯示不出多出來的油量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加50升就可以把油箱加滿,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可以加到52L,對於儀表也是,加到50升的時候就顯示已經滿了,但是隨後加多的2升是沒有辦法在顯示的了,因為儀表的指針已經到頂了,所以我們經常說的頭格油是比較耐燒的。

至於最後一格油,因為很情況下,最後一格油都包含我們的備用油,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也是比中間兩格更耐燒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車最後一格油的時候,車的加速性會沒有之前那麼好開,這是因為汽車的自我保護,要降低一部分的性能,使得油得到保留,這樣你可以開到加油站為止。


C位車道


這是正常現象,事實也是如此,汽車油箱的前半箱油和後半箱相比是比較耐燒的,特別是汽車油箱的第一格油非常耐燒!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汽車油箱的造型以及油表測量指示方法導致的!

汽車油箱剩餘油量是利用浮子來來測量的

如上圖所示,油箱的浮子漂浮在燃油的液麵上,當我們加滿油的時候,浮子處於最高的高度,隨著汽油的消耗浮子高度也會下降,實際上浮子末端連著一個傳感器,假如我們把油箱的油量進行量化處理的話,油表顯示十個格,那麼只根據油箱浮子的高度,顯示出實際的油量,這就是我們在儀表上能看到的幾個格燃油的實際信息。





汽車油箱的形狀是不規則的

由於汽車的空間有限,為了適當的安放油箱的位置,汽車油箱通常是採用不規則的形狀,通常來說,上面的截面比較大,下面的截面要相對小一些,因此浮子下降同樣高度下,由於截面面積小,燃油的容積也就更小。

油箱油表燈經常點亮,對於油泵是否有損害?

很多車友經常喜歡油表燈點亮之後才進行加油,這種習慣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有人說經常這樣對於汽車油箱的油泵散熱不好容易導致油泵燒燬,這是謠言,事實上,汽油油泵是一個軸流的油泵,利用油泵吸入的汽油循環進行散熱,也就是說,只要油泵能夠吸到汽油,就不會產生散熱問題,就算你將油箱跑空了,油泵吸不到油,發動機自然會熄火,也不會產生所謂的散熱問題。當然,發動機一旦沒有油導致熄火,應該立即關閉汽車電源,因為現在的汽車設計是汽車電源只要接通油泵就會自動運轉,由於沒有油去散熱,此時是有可能燒油泵的

紅色箭頭代表汽油流動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到汽油在這個空腔裡進行循環流動進行散熱。


眾口說車


還有一個問題跟這個問題類似,就是“為什麼前半箱油耐燒”,其實是同一個問題,我在這裡普及一下這個知識。

1.確實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在作怪。如果你手機電量剩餘50%的時候,是不是沒有安全感了呢?每掉一格是不是都格外注意?這個時候,你對剩餘油量的關注程度比之前頻繁了,所以就會產生這種錯覺。

2.油表指針有最大刻度,會到頂,但油箱容量彈性大。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就是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油槍已經跳了,但是加油員說再加點吧湊個整數付款,於是跳槍之後又加進去了一些油!其實跳槍的時候,油表指針已經到頂了,後來多加的那些油,油表指針是反映不出來的,所以有時候你會發現前半箱油特別是第一格油特別耐燒,原因就出在這裡。

3.油表顯示的油箱裡面液位的高度,而不是具體油量的多少。可以看上圖的原理示意,在油箱裡面有個浮標,浮標會隨著油箱裡面油量的多少上升或者下降,上升下降的同時,會改變連接浮標的電路中的電阻值,當電阻變小時,通過電路的電流大,油表指針位置最高;反之,當燃油液麵降低,電阻變大,通過的電流變小,油表指針位置就變低了。

可以看出,油表指針的精準度和油箱液麵有很大關係,當然,這是假設油箱是一個標準的形狀,比如正方形或者長方形,可現實情況是,大部分車的油箱都是不規則形狀的,奇形怪狀什麼樣子的都有,不過一般都是上半部分寬一點下半部分窄一點,所以當指針顯示在一半的時候,真實油量其實並不是整個油量容量的一半。

當然,也有些高端車會盡量避免油箱的不規則造車的指針不準,會根據液麵的高度通過一定的算法來計算出對應的真實油量。

4.油表指針見紅的時候,其實油箱裡面還有油。這是汽車行業不成文的規矩,汽車設計的時候當是就考慮到這這種情況,因為在當油表指針見紅的時候,車子就發動不了,如果在高速上就很危險,如果在荒郊野外那就更危險了,所以這是車子“故意”設計的,故意把油表設計不準確,特別是後半箱油,好讓你提前加油以防尷尬情況發生。不過即使油表見紅,油箱裡面其實還有3升左右的油量,跑個三五十公里沒問題,這三五十公里足以能找到一個加油站了。

希望我能解釋清楚,有問題可以留言探討,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買車用車知識。


66號車評


後半箱油不耐燒的原因有三點:油箱形狀、加油過量、心裡作用。

油箱形狀特指普通乘用客車,常見的中大型客貨車使用的油箱是規則的長方體,上下部分的容積是相同的;而普通的家用車油箱是“異形”,這類車的尺寸較小底盤結構也比較複雜,為比避開傳動軸、排氣管等額位置油箱會製造成各種奇怪的形狀,比如馬鞍形和“漏斗形”,區別如下圖所示。

異形油箱以漏斗形居多,也就是上大下小,看清楚形狀就很好理解了;把油箱分為四層,實際容量是A>B>C>D,同樣的燃油消耗量理所當然會是油浮在上半部分時消耗更慢,結構參考圖片。


除後半箱油不耐燒以外第一格油特備耐燒也是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其實本質是加油過量。

汽車標註的油箱容積為安全容積,油表的測試極限也僅到這一容積;而為防止加油過量導致汽油進入碳罐造成損傷,汽油油箱在安全容積之外還預留幾升的容積,加入這些容積後才是油箱的真實容積。正常加油時往往有很多人習慣讓加油槍自動跳槍兩次才算結束,或者是“強迫症”似的要湊個整數,所以油箱內的真實油量已經大於標定容積。

假設多出加兩升汽油按照平均百公里油耗僅為8升的車計算,這臺車需要先跑出25公里才會開始消耗油箱內的標準油量,油浮也才開始出現細微的變化;加之油箱上部實際油量更多,所以第一格油會特別耐用。


至於心裡作用很容易理解,細化後也有幾點。

其一在加滿油後總有一種比較安心的感覺,滿油狀態下並不會關注油量的下滑;但是在汽油使用一半後會有一種很模糊的“焦慮感”,油表似乎在不斷的提醒用車人油耗即將消耗完畢注意別拋錨。在這種心理暗示中對油表的關注度會更高,有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非常關注,或者總想要看到一些變化來驗證心理暗示;在這種心態的作用下會感覺油耗消耗挺快,其實在城市擁堵環境中用車本就消耗挺快,沒有真正節油的車。

其二在於油表中線分隔出的兩半並不對等,容積的實際誤差已經說明,另一個不對等是從滿油時到中線是完整的消耗,而從中線到下線不能完全消耗;因為在刻度過低時儀表會提醒及時加油,有些儀表功能能夠顯示續航里程的車在提醒加油後不再顯示里程,對於還能跑多久完全沒有辦法預測,大多數用車人總會有些“恐慌感”,對有燃油的關注度也就更高了。


在實際容積差異、加油習慣以及心理暗示的共同作用下,汽油的後半箱油真的不耐燒;原因大致如上所述,在油表提醒加油後油量按照1/5餘量計算,能行駛多少公里可以根據實際油耗分析,不過一般50公里起步還是沒有問題的,注意別跑空即可。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汽車油箱加滿油後,很多人主觀感覺後半箱汽油不怎麼耐燒,其實這個跟一週七天,老是感覺過了週三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快一個道理,實際上不存在後半箱汽油不耐燒的說法,就算是到了警戒線,油箱警示燈亮了,我們還可以繼續行駛30-50公里不等的里程數,都是人為感覺而已。


汽車廠家在油箱的外形設計上都是不規則的,是採用上寬下窄的設計風格。這種結構是為了提高汽車空間利用率,因為底部還需要考慮避開車架橫樑、懸掛以及排氣等部件,因此不可能被設計成四四方方的形狀,加滿油後上半箱油比下半箱油要多是必然的,但是油表顯示只不過是一個高低油位的問題,比涉及實際耗油量大小,所以會出現後半箱不耐燒的現象。

其次是傳感器都會出現誤差,在看油表數據時,實際上都包含著汽油蒸汽的成分,也就是說當油表顯示滿油之後,其實還可以繼續加油,但是在油表上卻顯示不動了,這也是為何當油表已經見底了,實際上有足夠的油開到附近的加油站去加油,一般油表警示燈亮起,還可以繼續行駛大約三五十公里。




最後,就是開始提到的,人們對於剩餘的一半會比較在意其消耗情況,不像加滿油那麼放心,這其實就是一種心態在起作用。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因素,決定了後半箱不耐燒的情況,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貓眼看車


這個原因還是非常簡單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很多的車主可能都會有個疑惑,是不是自己的發動機油耗增加了,還或者是,在加油站加的油有一些問題,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油箱的設計是不規整的。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郵箱設計,都是上半部分,面積比較大,而下半部分面積比較小,所以當車輛的油箱加滿油之後,很多的人都會感覺到,上半部分的油特別的耐燒,當油箱裡的油用去一半之後,筆者自己也能感覺到我自己的車輛油表指針會下去得非常快,其實這就是因為下半部分的面積變小了,然後儲存的油量也比較少,造成了不耐燒的假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是心理作用,為什麼說要有心理作用呢?我相信很多的車主會和我有相同的心理,就是當車輛的油表指針一看還有1/4的時候,心裡就會感覺特別的慌了,因為一般來說到了1/4之間的時候,很多的車主都會加油,也就是說,心裡會默默的,拿後半箱油的1/4和前半箱油的2/4去比,所以也會感覺後半箱油不耐燒。

而且我這裡也給大家一個建議,一定不要老是等到油表亮紅燈之後再去加油,因為對於油泵來說,長時間低油位會造成老化故障,所以這一點才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孟子說車


這其實和油箱的形狀還有測量油液的液位計的特性有很大關係,並不是真的後半箱汽油不耐燒。大部分汽車的油箱剩餘油量是通過油箱中的液位計來測量的,它的原理類似一個漂浮在液麵上的桴子。當我們把汽車加滿油,尤其是很多人會把油加到油箱加油口的嗓子眼兒了。

這時液位計已經頂到上端並完全沒在油裡了,然後你開著車會發現最初的幾十公里可能油表始終是指向滿油的狀態,但不要高興的太早,燃油的液位其實是在不斷下降的,只不過需要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後液位計才會離開頂部下降並漂浮在油液表面,比如我的依維柯差不多加滿油要開出30-40公里油表指針才會開始降低。所以消耗的前3-4升油耗你從油表上是看不出來的。

在油箱中油量處於1/4到3/4這個區間油表的指針下降幅度基本會和你的實際里程比較符合,油箱中的桴子是隨著液麵的降低而降低的。

但汽車大部分的油箱並不是一個規整的方形,所以當油量不多的時候下半部分的油箱弧度會導致油液比較少時同等油量消耗時液麵更快下降,而從油表上給人油耗增高的假象。

一些汽車的油箱底部也並不是完全平整的,加上液位計沉入油箱底部就不會繼續下降但油箱中仍然有幾升剩餘的燃油,只要不低於油泵吸油的位置發動機就仍然能夠獲得動力,這時其實油表的警告燈早已亮起,油液指示也非常嚇人,大多數私家車主不會等到這個時候早就去加油站把油加滿了。通常能夠拿捏這個油量尺度的都是那些4S店的銷售、試車和維修人員,他們儘可能會給商品車中留夠需要移車或試車的最小燃油量,而對於我們日常用車沒有必要去探究這個極限,對車也不好,汽車的油泵是依靠燃油浸泡散熱的,長期低油位運行容易導致油泵的老化故障。


老倪DIY


汽車加滿油,為啥總覺得後半箱油不耐燒?到底是咋回事?

其實我和大家一樣,每次油箱加滿油之後,在行駛的時候,總覺得車輛的頂端油最耐燒,往往跑了幾十公里之後,感覺油表的指針都沒有一點的變化,其實在這個時候你的油耗還是之前的油耗,只不過你加的油超過油箱浮指所能計算的最大高度了。

油箱指針指示量並不標準,實際加油量可能更高

換句話說比如你的油箱是50L,但是實際上在計算的過程中,油箱都是有餘量的,在這個時候油箱指針顯示到頂端,有可能你加的油已經達到55L了,所以咱們在初始行駛的時候最先消耗的就是這多出來的5L,因此咱們才會始終覺得在加滿油的時候,油箱指針的第一個最耐用。

每次油箱加滿油的危害大

在日常加油的過程中非常不建議大家每次都把油箱加滿。

1、在加滿油箱的過程中,汽油非常容易從油箱頂端的蓋子中滲漏,最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車內有嚴重的滲油味。

2、造成車輛的排氣孔出現堵塞的情況,當車輛在啟動的時候,油箱裡面的汽油泵開始工作,將油箱裡面的油抽到發動機裡面燃燒,但是如果排氣孔堵塞,內外壓強不同,車輛油箱容易出現負壓的現象,這個時候汽油泵會很難講汽油抽取出來,從而造成供油不足的現象。

3、對車輛的碳罐造成損壞,碳罐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減少汽車油箱裡面汽油蒸發排放的裝置,碳罐電磁閥就是一個單向閥,只能從油箱中將油氣傳送到發動機裡面,從而降低油箱汽油在揮發過程中出現油箱壓力過高的危險。

4、汽油的揮發氣體容易致癌,油箱排氣一般是通過活性碳罐電磁閥實現的,活性碳罐一般安裝在靠近外循環的進風口的位置,如果油箱的油加的太多,碳罐飽和洩氣,油氣就會揮發到車廂裡面,長時間呼吸這樣的油氣,會造成駕乘人員出現眩暈不適的感覺,長期還會出現致癌的風險。

5、油箱加滿之後導致活性炭罐失去洩氣的作用,油箱內部壓力增大,在下次加油的時候,容易頻繁出現跳槍的情況。

總結

大家在加油的時候儘量不要為了省事直接將油箱加到油嘴位置,很多加油站在加油的時候,為了湊整數,直接將油都加的溢出來,殊不知這樣的危害非常的大,我平時在加油的時候,都是計算好油箱的餘量,基本上比滿箱油少個幾升左右是最穩妥的。


陳先森說車


隨著汽車發展越來越快,家家戶戶都有一輛兩輛小汽車,養車也成了茶餘飯後的關注問題,其中最大的使份就是油耗。

現在油價一直不太穩定,加滿一箱油都想用的長久,很多老司機就會發現同樣一箱油前面用的慢,還挺滿意,越是後面油格掉的速度越快。

小銘認為一是大家的心理作用,其實前期剛加滿油,大家比較關注油耗,關注他每時每刻的變化。

二個是油箱的設計不一樣,因為考慮到油箱一般都設計在後排座椅下面,考慮到排氣管,後懸掛和後備箱因素,油箱不是一個規則的方形。

上半部分油箱面積比較大,後半部分不規則部分實際沒有上半部分大,理所當然的心裡以為應該是均勻消耗才對。

再加上設計師設計的原因,避免車輛因為沒油停在路上,感應器提前警示,種種以上因素導致大家這種錯覺。

其實大家算算,一百加了多少升油,跑了多少公里也就明白了,還是平均百公里那麼些油沒變。😊

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惑呀?歡迎關注討論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