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聚啦!天津六成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是“聚”出來的

在2月17日下午舉行的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偉就我市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發病情況進行了介紹。


截至2月16日,我市共報告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26起,涉及病例75名,佔到全市總確診病例數的60%。其中與天津動車客車段有關的家庭聚集性疫情4起,與寶坻百貨大樓有關的家庭聚集性疫情9起,其他家庭聚集性疫情13起。


我市新冠肺炎家庭聚集疫情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傳播快

與我市發生在集體單位內的聚集疫情比較發現,當家庭內首發病例出現症狀後,受感染的家庭成員平均在3天后發病,而單位內續發病例與首例病例發病時間間隔平均為7天,表明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反覆密切接觸造成傳播速度要比集體單位內快。


二、聚餐聚會成為家庭內傳播的重要風險

26起家庭聚集疫情中,其中10起(38%)都由聚餐聚會的暴露引起。


三、續發率高

26起家庭聚集疫情中,50%的家庭續發病例在2例及以上,最多的續發病例達到了5人。尤其是多次聚餐聚會的家庭中,續發病例的平均數為4人。


陳偉還就防範家庭聚集性疫情給出了建議。


(一)病例所在家庭的有關成員,作為病例密切接觸者,需要前往所在區的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集中隔離點的管理模式能夠保障嚴格落實單人單間隔離,有效阻隔家庭內續發傳播;


(二)經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判定需實施居家隔離人員,要做到:

1.採取獨自隔離的方式,單人單居室居住;

 

2.減少與家人的接觸。與家人接觸時戴口罩,並保持1米以上距離;居家隔離人員所佩戴口罩、使用的紙巾等汙染廢棄物不得隨意丟棄,需用專用垃圾袋收集並由轄區管理人員統一處理。


3.不與家人集中用餐,避免共用餐飲器具及其他物品。最好請密切接觸者使用單獨衛生間,如果沒有條件,應分時如廁,使用廁具後及時消毒;


4.家人不進入隔離觀察房間,接觸來自隔離房間物品時原則上先消毒再清洗。


5.室內每天上、下午通風,每次至少30分鐘;


6.每日用清水進行室物體表面清潔擦拭,門把手和衛生間物體表面可以按照社區衛生人員的指導進行消毒和清潔;


7.醫學觀察期間按照要求定時監測健康狀況,如果出現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要與社區醫學觀察負責人聯繫,及時就診。


我市各區防控指揮部成立了醫療生活保障服務隊,為居家隔離人員的家庭提供生活、醫療等保障服務和人文關懷,確保大家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出問題。


(三)普通家庭預防措施

1.疫情期間避免親朋好友、鄰里之間的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

  

2.疫情期間儘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


3.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員流動場所時,可佩戴普通醫用口罩,外出就醫包括髮熱門診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4.室內每天上、下午通風,每次至少30分鐘。


5.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設備設施。


6.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勤洗手、勤消毒、清潔,食物煮熟再吃。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口杯等,保持家居、餐具清潔。


7.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主動測量體溫。家庭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資。廢棄口罩丟棄於專用收集箱。


8.家中成員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等可疑症狀時,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前往就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就醫時應主動告知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發病後接觸過什麼人,配合衛生部門開展相關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