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豔濤:“小人物”的“大情懷”

“1月30日為蘆崗街道辦事處捐贈100件方便麵、1000個口罩;2月1日為無量寺鄉政府捐贈100件方便麵;2月5日為蔡河社區捐贈4件紅牛、4件餅乾、20件方便麵。”這是上蔡縣蘆崗街道蔡河社區愛心人士孫豔濤自疫情發生以來捐贈情況的粗略統計。

孫豔濤:“小人物”的“大情懷”

現年37歲的孫豔濤是蘆崗街道蔡河社區普通居民,靠打零工維持生活,上有70歲老母親,下有三個尚在讀書的孩子,愛人也是普通的家庭婦女。

問他自打疫情發生以來他捐了多少東西時,他說不知道,不記得了;問他每個月能掙多少錢,他說錢是“鱉孫”,花了再拼;再問他哪來的這麼高尚的愛國情懷,他說不知道啥叫愛國,就知道大家有難了、國家有難了都得幫。沒有豪言壯語,沒用轟轟烈烈的事蹟,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老百姓、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博大情懷。

自疫情發生以來,孫豔濤不僅多次捐款捐物,他還主動加入到蔡河社區青年志願者隊伍中去,和黨員幹部一起衝到一線,對返鄉人員排查、登記,宣傳防疫知識,對轄區公共場所每日消毒……

2月9日晚,小女兒在家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腳踝被扭傷,當時就腫起了很大的包塊。恰好當晚孫豔濤在卡點值班,妻子給他打電話讓他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他說,卡點這個時候正缺人手,我哪能這個時候走。由於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沒有出租車,也不敢去醫院,妻子就在家給孩子冰敷,整整一晚上都沒閤眼,而孫豔濤也在卡點值了一整晚的夜班。

“他這人就這樣,熱心、愛管事,啥時候知道別人有事,需要幫助,他都是先想著人家,跟他生活這麼多年也習慣了。”說起這事他的妻子好像也習以為常了。

“豔濤這個人實誠,心眼好,你要有事問他借錢,他有一百能借給你九十,咱這社區誰家有事都愛找他幫忙。”這是社區大多數人對他的評價。

在亮蘆崗街道,還有很多和孫豔濤一樣的平凡英雄,面對疫情,他們一直在堅守奉獻,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回答“阻擊疫情,我們該怎麼辦?”的現實問題,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家愛國共克時艱的情懷與決心。也許他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卻能不斷匯聚起戰勝疫情最難能可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折射著這些“小人物”身上的“大情懷”。(通訊員 張豔菊 閆慧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