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蔬菜引種選種應注意哪些事項?

黃曉紅果果


豆類蔬菜種類多,它們的起源地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不同,因此不同種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同一種類的不同品種,因長期歷處的栽培地域和環境條件不同,適宜其生長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條件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豆類蔬菜引種選種要進行實地考察,對引種地區和當地的生態環境、生產水平和計劃選擇品種的生態類型、特徵特性等進行全面的科學調查分析。以提高選種的成功率。具體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事項。第一,不同種類的豆類蔬菜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如豌豆起源於溫帶地區,屬長日照作物(日照時效12一14小時及以上),要求在較長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結英,或長日照有利於其開花結莢,不耐25℃以上的高溫乾旱,這是豌豆特有的生物學特性。菜用大豆、扁豆等屬短日照(日照時數12—14小時以下)、喜溫暖的作物,開花結英要求較短的日照條件,較短的日照有利於其開花結莢。基於上述特點,在不同緯度地區間相互引種特別是緯度跨度較大的地區間相互引種,應當注意由日照長短及由此引起的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引種對日照反應不敏感的品種較易成功。

一般早熟品種屬於對日照反應不敏感的品種或中性品種,晚熱品種敏感程度較高。另外,在安排栽培季節時也要注意作物對日照反應的特點,如春夏季與秋冬季的日照長短差異明顯,在北方地區這種差異尤為突出。

第二,同一種類不同品種對生育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異較大。適應能力強的品種.在環境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時仍能正常生長髮育。如矮生菜豆供應者、豇豆品種之優28—2、豌豆品種中豌4號等的適應能力很強、基本在全國範圍內均能栽培。我國不同地區對豆類蔬菜的英形、英色等外觀消費習慣不同,因此選用品種時除要考慮品種的適欣性外,還應考慮產品的商品性與當地市場需求的一致性.使產、供、銷的路子暢通。

四稜豆種子

第三,品種的生態型與當地生態條件應具有一致性。品種原產地的特定環境條件使其形成了一定的特徵特性和對環境條件的特定要求、這就構建了品種的生態型。引種時要引進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小態型品種。一般緯度相同或樞近的地區氣候條件比較接近,相互間引種成功率較高;緯度相差較大的地區間引種。什物的生氏發言狀況較易發生明顯變化。緯度相同但海拔南度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也存核明晃的差異,海拔每升高100米.則溼度降低1Y。因此,緯度相同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區間引種不易成功,而緯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區與緯度高的低海拔地區間引種成功的可能性較大。緯度相同,鄰近兩樣地區和地處內陸地區的氣候條件也有差異,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小,氣候比較溫和.從沿海地區引種到內陸的品種往住因抗逆性等原因而不易成功;反之,從內陸地區引種到沿海地區的品種較易成功。

第四,從正規渠道引進已審定檢疫的品種。由於種苗均有攜帶產地病蟲害的可能.閱此為丁防止新病蟲害的傳人.對引種的材料都要經過嚴格檢疫,合格後方可試種繁殖。要從信譽好、科研實力及經濟實力強的正規種業(集團)公司和科研單位引進已檢疫過。


開心農場主


個人建議你買本這方面的書籍《高豆類蔬菜商品性栽培技術問答》

本書以問答方式對如何提高豆類蔬菜商品性栽培做了解答。內容包括:品種選擇,栽培模式,栽培環境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和採後處理,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等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

概述

1.何謂豆類蔬菜?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2.豆類蔬菜有何特點?

3.豆類蔬菜生產的現狀如何?

4.豆類蔬菜的發展前景與發展趨勢怎樣?

5.什麼是豆類蔬菜的商品性?其商品形態有哪些?

6.豆類蔬菜商品性生產基地有何特點?

7.豆類蔬菜產品的商品質量涵蓋範圍有哪些?可分為哪幾個類型?

8.豆類蔬菜外觀商品質量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影響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鍵因素

9.影響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10.品種特性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1.栽培區域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2.栽培模式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3.栽培環境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4.採收和採後處理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5.病蟲害防治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6.安全生產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7

17.標準化生產與豆類蔬菜商品性的關係是什麼?

18.如何綜合各因素的影響在栽培技術上提高豆類蔬菜商品性?

品種選擇與豆類蔬菜商品性

19.豆類蔬菜的品種應有哪些優良性狀?

20.豆類蔬菜引種選種應注意哪些事項?

21.豆類蔬菜的種子檢驗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22.四稜豆的主栽品種有哪些?

23.扁豆的主栽品種有哪些?

24.棚室扁豆栽培如何選用優良品種?

25.毛豆有哪些主栽品種?

26.刀豆有哪些栽培品種?

27.對加工出口的青刀豆品種有哪些要求?

28.荷蘭豆的主栽品種有哪些?

29.生產出口保鮮荷蘭豆的主栽品種有哪些?

30.甜豆的主栽品種有哪些?

31.溫室栽培芸豆如何選用良種和選種?

32.常用豇豆品種有哪些?

33.塑料大棚春早熟豇豆如何選擇品種?

34.鮮食大豆的優良品種有哪些?

35.多花菜豆有哪些品種類型?

栽培模式與豆類蔬菜商品性

36.豆類蔬菜的栽培模式有哪些?

37.目前豆類蔬菜保護地設施栽培茬口安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38.豆類蔬菜保護地設施栽培茬口安排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有哪些?

39.芸豆栽培模式主要有哪些?

40.毛豆栽培模式主要有哪些?

41.四稜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42.蠶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

43.扁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

44.芸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45.豇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46.荷蘭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採收和採後處理與豆類蔬菜商品性

八、安全生產與豆類蔬菜商品性及標準化生產與豆類蔬菜商品性


農村玲小妹


豆類蔬菜品種很多,它們的起源地和地理位置也不一樣,生態環境不同,因此不同種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同一種類的不同品種,因長期所處的栽培地域和環境條不同,適宜其生長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條件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豆類蔬菜引種選種要進行實地考察,對引種地區和當的生態環境、生產水平和計劃選擇品種的環境類型、特徵特性等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調查分析,以提高選種的成活率。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不同種類的豆類蔬菜具有不同的生物特性,如豌豆起源於溫帶地區,屬長日照作物(日照時數12~ 14 小時及以上),要求在較長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結莢,或長日照有利於其開花結莢。不耐25℃以上的高溫乾旱,這是豌豆特有的生物學特性。菜豆、豇豆、菜用大豆、扁豆、長豆等都屬於短日照(日照時數12~14小時以下)、喜溫暖的作物,開花結莢要求較短的日照條件,短日照有利於其開花結莢?

以上講述特點,在不同緯度地區間相互引種特別是緯度跨度較大的地區間相互引種,應當注意由日照長短及由此引起的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引種對日照反應不敏感的品種比較成功適宜。一般早熟品種屬於對日照反應不敏感的品種或中性品種,晚熟品種敏感程度較高。另外,在安排栽培季節時也要記住作物對日照反應的特點,如春夏秋冬與秋冬季的日照長短差異明顯,在北方地區這種差異尤為突出。

第二,同一種類不同品種對生育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異較大適應能力強的品種,在環境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時仍能正常生長髮育。比如,矮生菜豆供應者、豇豆品種之豇 28-2 豌豆品種中中豌 4號等的適應能力很強,基本在各地區範圍內均能栽培。不同地區對豆類蔬菜的莢形、莢色、莢的長短等處觀消費習慣都是不同,因此選用品種時除了要考慮品種的適應性外,還要考慮產品的商品性與當地市場需求還要一致性,使產地供應銷路也要考慮周全,公路是否暢通無阻。

第三,品種生態型與當地生態條件應具有一致性。品種原產地特定環境條件使其形成了一定的特徵特性和對環境條件的特定要求,這樣就形成構建了品種的生態型。引種時要引進適應當地氣溫條件下的品種。一般緯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區氣候條件比較接近,相互間引種成功率較高,緯度相差較大的地區間引種,作物的生長髮育壯況較易發生明顯變化。緯度相同但海撥高度還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海撥每升高100 米,則溫度降低 1℃。因此,緯度相同而海撥高度不同的地區間引種不易成功,而緯度偏低的高海撥地區與緯度的低海撥地區間引種成功的可能性較高。緯度相同,鄰近海洋地區和地處內陸地區的氣候條件也有差異,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小,氣侯比較溫和,從沿海地區引種到內陸的品種往往因抗逆性等原因而不易成功;反之,從內陸地區引種到沿海地區的品種較易成功。

在引種過程中比較兩地生態環境時,還應注重實際栽培季節的比較。因為豆類蔬菜的生育期較短,不同地區可通過在不同季節栽培滿足其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需求。如豌豆屬耐寒作鉤,不耐高溫乾旱,北方地區多做春播,在炎夏來臨前收穫完畢;在南方地區則多做的秋播春收。

第四,從正規渠道引進已審核檢疫的品種。由於種苗均有攜帶產地病蟲害的可能性,因此為了防止新病蟲害的傳入,對引種的材料都要屋屋把關,合格後才可放心種植。要從信譽好實力經濟強正規種地引進品種,種子要規範的包裝,有切合實際的品種特徵特性栽培要點說明,才能放心購買。達到理想種植方法,才能達到高產高豐收。


華姐說三農


馬鈴薯的種植也並不困難,但是要大家注意好選種的問題的話,您種植的馬鈴薯才能取得高產哦,選好種子才是您豐收的前提哦。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栽培馬鈴薯選種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的哦。

  【產量】

  馬鈴薯種植者應注意查閱資料,多方詢問有關單位,瞭解品種在本地生產的產量情況,不應盲目去外地調馬鈴薯種薯。

  【栽培方法】

  主要應考慮是作一季栽培,是單作。每年種一季,要求選用休眠期長、耐貯藏、且播種後不會悶生缺苗的品種。而單作則以強調高產、優質為標準。

  【抗病性】

  山區栽培一定要抗馬鈴薯晚疫病,最好也能抗馬鈴薯環腐病。

  總體來說,應當根據無霜期的長短,以選擇生育期較長的中、晚期品種為主,要求品種具有較長的休眠期、較好的貯藏性、較強的抗逆性和良好的豐產性,還要求能及時上市。目前已大面積推廣的品種有同薯20號、同薯23號、冀張薯8號、紫花白、克新一號等品種。種薯選擇時,要嚴格選擇壯齡塊莖作種薯,堅決淘汰不具備該品種典型特徵、病薯、爛薯、畸形、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的塊莖。要以芽眼充實,無病蟲害,單薯重30~50克的整薯為好。

  這些就是馬鈴薯選種是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了,大家學會了嗎,選種對於馬鈴薯的種植還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做好選種工作,才能取得高產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