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的難點在哪裡?

綿綿p1p1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驟然火爆起來後,但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由於很多遠程辦公軟件是基於即時通訊平臺而來,所以信息的安全保密就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實際上基於公開平臺的即時通訊系統遠程辦公系統是以犧牲信息的私密性為代價的。


換句話說,公開的即時通訊平臺在涉及企業或者機構內部機密信息的溝通上存在短板。由於公開平臺的擁有者可以隨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對存在公用服務器上的數據進行檢索和統計,對感興趣的關鍵字進行實時監控,即使是語音信息,也完全可以利用語音識別技術進行實時監控。

另外基於互聯網的信息溝通要經過無法預知的互聯網網關的傳輸通訊,而這些網關上很容易可以設置信息嗅探工具對內容進行實時檢索和監控。主流平臺很多對聊天消息和語音在本地手機上都是以明文存儲,極端情況下如果手機丟失可以直接訪問手機存儲就可以看見所有消息。

因此,遠程辦公難點不在系統使用習慣的培養上而在於當遠程辦公常態化帶來的信息洩露和如何保證企業信息安全上。


隱形龍頭


我一個創業朋友,公司不大加上他16個人,這一次新型肺炎導致需要延遲開工,他很心疼,開工延遲但房租、各種開銷停不下來,聽到說要求員工工資也必須發他更是難受。我挺理解他的,公司是導出借錢來撐著的,眼看著2020應該能開始盈利了,但是這被疫情一搞,現金流拖的所剩無幾。我建議他遠程辦公,畢竟他們是做外包服務的,甲方沒有開工他們的工作在家也可以做,然後我朋友就問我,遠程辦公倒也是可以,但是總覺得不踏實啊:員工一個都看不到,但是你還得照常發工資給他們,以前員工有事請假都是沒工資的,但是有事都在家裡辦公,這下倒好,還是和以前一樣在家辦公,但是現在卻要付工資了。


遠程辦公,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問題,但是都不太大的問題,比如有的工作需要協同溝通,但視頻會議也能解決,只是效率問題。

但是大多數像我朋友這樣的,主要是思維和觀念上的考慮,沒有攥在手裡,總覺得不踏實,就像很多老闆,明明知道員工加班沒事做,但是看到有人和自己熬到八九點就踏實。心態作祟。

以上供參考。


職場教練李麟


遠程辦公按我的理解來應該就是在家辦公的別稱吧。

以前天天盼夜夜盼希望能在家辦公, 不需要每天一大早匆匆忙忙起床,累死累活擠公交車,到了公司還要看領導臉色和同事各種交流,回到家已經累得骨頭架子都散了。

然而,真正體驗過在家辦公後, 發現,這並不容易。

比如,起床隨意,一不小心就睡過了頭,醒來都快中午了。打開電腦開始工作,想看看昨天的電視劇更新了沒,順手又開了視頻,一會又想到淘寶買的東西發貨了沒有,快遞到哪裡了,順手又來了淘寶。得, 一圈溜下來,差不多就到晚上了。

這樣的日子,一天還好, 如果天天這麼過, 別說工作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所以,我認為, 遠程辦公,對於我們來講最難的就是自律。

那麼怎麼解決呢?

1.設定目標

這個目標並不是隨便大筆一揮就寫完了,也不是寫完之後就仍在一邊積灰層,而是切切實實真正執行起來的。

如何做呢?可以把自己的計劃做成長中短期三種方式。短的可以設成一天, 甚至一個上午的工作計劃,中等可以是一個星期,而長期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乃至半年。

當然,工作計劃也不是想到啥就做啥, 而是需要按最重要,重要,次要和普通來進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階段改變目標。

比如,著名演員斯瓦辛格,他的目標就從歐洲先生,成長為宇宙先生,之後又變成好萊塢最棒的動作明星直至加州州長。

他的每一次目標的改變就代表著他的每一次進步。

2.提高專注力

曾國藩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那麼我們怎麼提高專注力呢?

我們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限制。比如,一個工作要求自己2個小時內完成,這樣有效提高大腦的專注度。

當然,我們還有必要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有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在接收周圍信息變化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映,如果信息過多,使得大腦產生過多反映,所以,安靜而無打攪的環境更利於專注工作。

還有一點,就是清除手邊和工作毫無關係的事物。比如,不要放小說,禁止電腦跳出各種提醒,關閉手機鈴聲等措施。

3。形成閉環思維

閉環思維也就是PDCA循環,指的是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調整)。

而我們通常容易進入的是一個負向的閉環:我想先玩會再工作,結果工作來不及完成,很焦慮,越焦慮越不想工作,但是不工作就沒有心情放鬆好好休息和玩。結果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看上去工作時間很長,結果,什麼效果也沒有。

所以,我們在遠程工作時,先把列好自己的工作和激勵自己的休息計劃,然後依據計劃進行執行,執行之後,我們會發現今天的工作量無法完成或者很快就完成,導致休息時間過長或者不夠,那麼就重新檢查自己的計劃是否需要相應的調整。如此反覆循環,直至調整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雖然疫情給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方便,但是,這也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機會和新的思維角度。凡是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一味的去懊惱和憂愁,凡是都有解決的辦法,就看我們自己是怎麼去做的了。

歡迎關注苑燕兒,一起分享職場收穫,一起成長。


苑燕兒


受到今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遠程辦公成為春節復工後最熱門的話題,微博熱搜連續多日高居榜首,相關的概念股一路飄紅高漲。企業微信和釘釘時不時傳出服務器崩潰的消息,讓在家穿著睡衣剔著牙遠程辦公的上班狗默默叫好。

遠程辦公熱的燙手,於是其他互聯網公司也不甘寂寞,掙著搶著去抓風口,萬一成了風口上的那頭豬,自己就是圈裡的CEO。脈脈、石墨文檔、騰訊會議、有道雲等等,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的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都在期待流量大增。

在“回答遠程辦公的難點在哪裡?”之前,我先講一講遠程辦公的好處有哪些。

第一、遠程辦公節約了上班狗早晚上下班路上的通勤時間。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這個時間平均每天要2個小時。遠程辦公將這個路上浪費的時間完美返還給你。早上可以膩在被窩多睡會,晚上可以玩手機晚睡會。

第二、遠程辦公讓上班狗更自由。在家辦公不用西裝領帶皮鞋工牌,穿著睡衣拖鞋一樣敲鍵盤摸鼠標,不用聽老同事聊八卦,不用聽新同事嘰嘰喳喳,不用聽領導的腳步聲,不用看老闆的眼色,隨時隨地吃喝躺。

第三、遠程辦公讓工作更便捷。拿填表來說,雲文檔,後面是誰的名字就誰填誰的,不會填隨時參考別人的。互不打擾,省去發郵件省去彙總省去問來問去的。開會更便捷,一旦上線,直奔主題,中間不管自己事的,想聽就聽,不想聽就靜音。下線點一下,立即結束,各自回原點。不像線下聚集開會,七嘴八舌的人太多,兩點的會,不拖到兩點半人到不齊,臨結束後,一個接一個的還在嘮叨,拖沓一兩個小時結束已經是常態。

第四、遠程辦公節約成本。對上班狗來說,居家辦公,吃喝都能在家湊合湊合。不逛街,不聚餐,不外出就沒有消費。對企業來說,節約辦公資源,能耗、租金、飲用水都能省點。


按照目前國內互聯網的開發水平,遠程辦公已經沒有技術上的問題,無論哪一模塊,基本上都能實現線上化。並且像互聯網公司、IT企業、證券、保險、金融、教育等行業,非常適合遠程居家辦公,上面也列舉了四種遠程辦公的好處。

但是,為什麼說遠程辦公註定是一地雞毛,等疫情過後立即就會被冷落打回原形?遠程辦公的難點在哪裡?我接下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遠程辦公不是企業的初衷。今年是因為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企業不得已才鼓勵員工在家辦公。員工跟公司簽了合同,按常理是需要受到企業監管,為企業創造價值,但是,遠程辦公,讓企業的監管缺失,企業高管的光環感受明顯降低,沒有職員聚攏,會給公司高層有一種業績低迷的錯覺。所以,遠程辦公,沒有企業能夠長久鼓勵並堅持下去。

其次,遠程辦公職員也無法長久堅持。雖然,居家辦公,一時興奮高漲,但是,如果時間稍長,興奮會慢慢變為低落。家只是居住的屬性,下班回家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情節,誰願意一天24小時長久躲家裡。

再次,

遠程辦公會對工作品質造成干擾。分散辦公,會出現終端設備不一,網絡信號差異,造成的溝通障礙。居家辦公會出現家人、子女、客人對自己工作的影響。

儘管說遠程辦公只會熱一陣,等病毒散了,立即就冷了。但,還是要說,這次武漢疫情事件,對以後的互聯網市場影響是深遠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自媒體行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為自己打工,不再選擇依附在某一家企業。


夏雨雪xyx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被迫隔離在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很多公司在春節假期結束後都採取遠程辦公的方式。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這也是當下比較妥善的一種安排。

如果沒有沒有這個傳染病,其實很多公司是不會使用遠程辦公的。因為信息溝通的效率太低,這個是硬傷,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還有,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不管是上下班的打招呼,還是工作過程中的合作與配合。見面和不見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信息之間的交流速度。當面溝通肯定是比im、qq、或者Email更快。

遠程在家辦公,會受到很大幹擾。比如一會想看下手機,一會又想吃點零食,一會家人又來和你說話。這不像在辦公司,我們沒有其它干擾源,所以容易進入深度工作狀態。

總之遠程辦公,最大的難點應該就是工作效率問題了。不過相比外面的危險環境,能在家遠程辦公已經是非常安全穩妥的選擇了。

然而,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蔓延,推廣遠程辦公既可以有效地進行自我隔離,防止疫情擴散。又能減低公司和員工的成本。希望大家都能快速熟悉掌握遠程辦公的管理方式。

最近幾年也興起了一大批優秀的在線協作辦公應用,比如阿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有道雲、一起寫、騰訊文檔、石墨文檔、WPS雲文檔。

那麼,應對疫情,如何遠程辦公最高效呢?在很多公司,此前並沒有遠程辦公的經驗,所以都很頭大,這樣一個問題,遠程辦公期間,如何確保業務高效運轉?

1.將工作以項目方式開展,並按照分工細化衡量結果(以半天-5天為完成日期),以結果進行驗收;

2.改變薪酬激勵方式,以交付結果為依據,打破月薪年薪制;

3.每天定時1-2個小時的集中辦公溝通時間;

4.問題集中討論,討論的時候有次第展開。

對很多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戰,提前接納和習慣,打破原有的團隊管理、工作管理方式。遠程辦公,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問題,但是都不太大的問題,比如有的工作需要協同溝通,但視頻會議也能解決,只是效率問題。


沙場戎馬


遠程辦公的難點在哪裡?
一、遠程辦公軟件學習門檻高
二、聯繫客戶難
三、工作效率低
四、管理難
五、考核難
……
目前受新冠影響,大家隔離在家。很多公司在春節假期結束後都採取遠程辦公的方式。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這也是當下比較妥善的一種安排。
如果沒有這個病,其實很多公司是不會使用遠程辦公的。因為信息溝通的效率太低,這個是硬傷,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再有,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不管是上下班的打招呼、工作過程中的合作與配合。見面和不見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信息之間的交流速度。當面溝通肯定是比im、qq、或者Email更快。
遠程在家辦公,會受到很大幹擾。比如一會想看下手機,一會又想吃點零食,一會家人又來和你說話。而在公司,我們沒有其它干擾源,所以容易進入深度工作狀態。
總之遠程辦公,最大的難點應該就是工作效率問題了。不過相比外面的危險環境,能在家遠程辦公已經是非常安全穩妥的選擇了。


然而,推廣遠程辦公既可以有效地進行自我隔離,又能減低公司和員工的成本。希望大家都能快速熟悉掌握遠程辦公的管理方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040555549f94192b3a8fba6e6f1ff92\

三丫日記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享受與折磨相伴相生。

首先,抱怨遠程辦公的困難之前,不妨先看看遠程辦公有哪些現場辦公不可比擬的優點。

第一, 我們不用為通勤操心。“天還沒亮就爬起床、深夜為趕末班車而狂奔”的痛苦不復存在。就算起晚也不慌,前一秒還在被窩,後一秒對接辦公,完美對接,方便省事。

第二,少去繁雜的安排,以事情為核心。維護辦公桌以及尬聊寒暄等線下時間完全不需要了,同事只要工作完成,過程中無論是趴著還是坐著都行,也不用擔心老闆的臉色,這種freestyle不要太爽。

第三,更透明的個人能力展現。對渾水摸魚想用別人的成果來邀功的人打擊不小,當面難以拒絕的無理要求,在互不見面的狀態下,可以更隨心。

其次,既然這麼多優點,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遠程辦公這麼難呢?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合遠程辦公。

根據有關權威調查顯示,IT行業、教育行業、銷售行業、會計金融等行業面對遠程辦公的影響就相對較小,而地產、餐飲、製造等行業則更多依附線下,遠程辦公的影響就很大了。

其次,員工快速改變有難度。

缺少人跟人的鏈接,個人容易變成信息孤島。人是社會性動物,通過鏈接,建立自我價值感,即被需要。很多輔導的學生告訴我,他們與同事關係的增進,就是從工作閒談甚至八卦中發現“唉,這個人還挺可愛的”,缺少了這一層鏈接反倒會缺少一些歸屬感。

缺少身份轉換的場景感。我們經常會用場景去區分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家,我們可以是父親、母親、孩子;而在職場,則是總經理、員工。但在家我們很可能同一時間段得多重角色,搞得我們切換困難。前幾天網上很多網友就曬自己在家辦公的真實場景,這邊跟領導還沒掛電話,那頭媽媽大聲叫嚷“姑娘,吃飯”,有孩子的更是頭疼,還得配合老師進行豐富多彩的網課,感覺外界各種洪荒之力在把自己拉扯來拉扯去,太難了。

缺少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感。有網友就抱怨“以前上班,還能有個趕車的藉口,現在遠程辦公完全不行啊,反倒用更多時間加班,幾乎是24小時待命,一旦群裡有消息來不及回,領導可能就會懷疑你在家沒幹活,感覺自己是人在家,神全在公司"。

以上都是員工短期內無法適應的痛點,但是很多原因不只是出在他們身上,管理者也有責任。


對於管理者來說,壓力會更大。

首先,工作無法落實。如果是現場工作,還可以根據員工的現場表現進行任務分配,但是遠程如果不先細化到人,缺乏即時的反饋,大多數人都是隻是圍觀者。

其次,反饋延遲。現場工作可以看到過程,出現問題可以隨時溝通,但是遠程不一樣,如果下級沒有反饋,就不能獲取進展,所以很多公司為了這種反饋,只能出臺更加嚴格的各種考勤與工作日誌要求。

一個新事物總需要一段磨合。企業與員工應當發揮【信任】在遠程辦公的潤滑劑作用,更多地關注在【目標】而非過程,根據痛點增加【溝通】反饋,相信不堪重負的難處,也能變成便捷高效的享受。

為好優姐姐


由於受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都啟用了遠程辦公模式,因為我是碼農,按理說 IT 行業更容易實現遠程辦公,但是到現在我已經在家辦公兩週多了,我有一種“疫情趕緊過去吧,趕緊讓我們去單位上班吧”的想法...因為我的工作時間從原來的 965,直接跳過了 996,變成了 007。

雖然我認為遠程辦公會是未來的趨勢,那麼現階段實施遠程辦公,有哪些難點呢?

首先很多行業是沒辦法遠程辦公的,比如絕大部分服務行業,可能無人辦公會比遠程辦公更容易實現,這些在這裡不就過多解釋了,我還是說說 IT 行業,特別是軟件開發遠程辦公的難點。

工作量的評估

其實程序員的工作量是比較好評估的,就是看能不能“出活兒”,但同時程序員的工作量又不好評估,因為一個需求需要多長的開發時間,是沒有定論的,程序員水平的差異,可能會讓相同一個需求的開發時間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如果讓程序員自己評估時間,那很多的是要考研程序員的“人品”了。

所以很多領導評估程序員的工作量,只看工作時間,所以遠程辦公的時候不得不出來很多奇葩的規定,比如一天打 N 次卡,工作的時候要打卡攝像頭等等。

溝通的成本

遠程和產品/需求溝通太費勁兒了,特別是當幾個項目需要聯合評估的時候,參會人數超過十個,那遠程會議的速度,可能是面對面溝通的好幾倍了。

雖然現在有很多成熟的軟件,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多人的遠程會議,但是包括網絡速度在內的諸多因素,讓遠程會議的成本大大增加。

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混淆

讓我覺得遠程工作更累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混淆,常常是剛做好飯,在餐桌前坐好,遠程會議就接進來了,非要確認需求;都到半夜了,群裡面有人@,問開發的怎麼樣了,一直是這樣的工作時間和狀態,所以讓員工非常的疲憊。

不過我依然認為,很多行業未來可能會實現遠程辦公,這樣我們也不用擔心一線城市的高房價了。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我們公司現在復工了,因為人少,所以大部分人第一天都回到了公司,但由於疫情形式嚴峻,加上口罩和防護用品的不足,公司在復工半天后決定讓大家在家辦公。

在家辦公是為了避免聚集引起的疫情擴散問題,但因為每個人的辦公環境和效率不同,也帶來了很多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

一、外部環境

首先是辦公環境帶來的問題,家裡三分之二的員工家裡都有孩子,而現在不管大孩子小孩子,均被關在家中,可想而知辦公環境必然受到很大影響,孩子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如果家中面積比較小,全家人都呆在家中,在嘈雜的地方辦公,工作效率想要高點也是很大的問題。

第二是電腦和網絡的問題,由於在公司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是沒有筆記本的,而突然間轉戰家裡辦公,用自己家的電腦和網絡,必然和公司有很大的區別。查找資料變得極其不便,如果自己家比較偏僻,網絡也成了問題,辦公起來更是事倍功半。

二、內部因素

在公司的時候我們必須打卡,不能遲到早退,現在在家裡辦公,雖然可以遠程打卡,但沒有了老闆監督,我們本身的自律性就會差很多。

我們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家裡封閉了二十多天,突然間開工了,再加上早上天氣太冷,起床都成了問題。

這個時候唯一的考核標準就是量化我們的目標,將每日每週的目標及完成情況每日更新發給老闆,即便如此,我覺得自己在家辦公了兩天,還是做不到一天工作八個小時的,一天最多有三個小時就不錯了。

總結

遠程辦公,對於我們個人和公司來說雖然都是挑戰,對工作影響有點大,但我相信隨著辦公時間的延長,我們的效率會慢慢優化,我們辦公的形式也會出現多元化。只有一起克服困難,才能更好的創造未來。


白掌心


有很多,都差不多。例如微信、QQ、釘釘等遠程辦公軟件,但是都沒有視頻監管的功能,不知道員工的工作狀態,只能通過簽到簽退查看。

目前應該只有一家,“家視程遠程辦公軟件”能做到視頻監管功能,可以抓拍員工在家辦公的工作狀態。設定清晰的目標和工作量,明確OKR/KPI,制定嚴格的考勤和辦公制度,在家工作一樣守時高效,細化人員的分組和管理,溝通更直接更方便,工作日程的編輯和提醒,會議安排輕鬆下發,定期會議預先標註再不會遲到等。

隨著5G時代的崛起,傳統行業大部分都將上線升級,遠程辦公還是勢在必得,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一定會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